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体会

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体会

来源:华佗小知识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29期Vol.4, No.29, 2019

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体会

何智慧

(安徽省宣城市中医院血液透析室,安徽 宣城 242000)【摘要】目的 评价动静脉内瘘穿刺护理临床疗效,总结归纳技术措施。方法 在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我院共收治动静脉内瘘患者80例,将其作为本文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均分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护理法,实验组行穿刺护理法,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总结技术体会。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在动静脉内瘘穿刺的过程中,采用正确护理手段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穿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9..01

动静脉内瘘属于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在传统临床工作中主要采用手术护理法,但是会引发出血与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正确采用穿刺护理干预法开展护理工作,延长内瘘的应用寿命。针对于此,下文研究中主要对我院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分析,评价临床穿刺护理干预效果。

SPSS19.0软件处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数据对比判定为P<0.05,则证实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内瘘建立结果与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临床疗效90.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临床疗效72.5%。x2=4.0205,P=0.0449。实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动静脉内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0)与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49岁,中位年龄(53.1±1.4)岁,男性18例,女性22例。高血压患者15例,糖尿病患者25例。实验组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50岁,中位年龄(53.4±1.5)岁,男性20例,女性20例。高血压患者26例,糖尿病患者14例。通过SPSS19.0软件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组间呈现为P>0.05。

3 讨 论

动静脉内瘘属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使用的血管通路,当前虽然可以通过手术护理法开展内瘘建立工作,但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疗效较低,很容易诱发不良情绪与心理压力,严重威胁身体健康。因此,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应采用正确的护理方式开展工作。穿刺技术建立动静脉内瘘,可以通过患者动脉与静脉穿刺,减少机体损伤面积,但是患者在穿刺之后很容易出现长时间出血的现象,因此,应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开展工作[3]。

上文对动静脉内瘘临床中穿刺护理法的应用进行分析,实验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均由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由于患者对穿刺技术缺乏了解,很容易诱发恐惧与害怕的不良情绪,护理依从性较低。因此需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法,讲解疾病知识,减少不良情绪,帮助患者降低恐惧心理[4]。

综上所述,在动静脉内瘘临床工作中采用穿刺护理法,能够帮助患者降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护理时间,加快康复速度,提升内瘘建立成功率并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加之心理干预法能够减少不良情绪,提升护理依从性,因此值得进行推广应用[5]。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护理法,动态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正确指导患者服用药物。在手术之前与之后根据临床症状与医嘱,加大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记录不良反应与并发症。

实验组行穿刺技术护理法,采用氯化钠(英文名称Glycerol Fructos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134,2012-04-12 生产单位:哈尔滨三精艾富西药业有限公司)冲洗穿刺针,在消毒之后为患者绑扎止血带,先对静脉进行穿刺,然后予以动脉穿刺。由于患者在穿刺过程中未能掌握基本知识,很容易诱发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重点讲解疾病与穿刺知识,帮助患者提升参与的自信心,减少不良情绪[2]。在内瘘穿刺之前,结合临床症状与穿刺手法,做好护理准备工作,以免引发不良反应或是并发症问题。要求患者增加纤维与蛋白质的摄入量,杜绝食用辛辣实物。在穿刺之后,如果疼痛感较高,应采用病复发镇痛,提升护理舒适度。定期消毒穿刺部位,预防不良反应问题,提升临床疗效。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动态监测患者各项体征指标,如若出血时间较长,应采用胶布进行穿刺部位两侧皮肤的拉近处理,达到止血的效果。在30分钟之后松开胶布,预防血液流通问题。

参考文献

[1] 郑晨, 秦学祥, 罗静,等. 钝针扣眼穿刺法在糖尿病血液透

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临床观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1):99-101.

[2] 孙春华, 黄丽红. 钝针扣眼穿刺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

的应用及护理[J]. 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11).

[3] 吴仲华. 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在维持性血透病人动静脉内瘘中的应

用[J]. 安徽医药, 2017, 21(4):755-758.

[4] 吴红艳, 张乐, 范志平,等.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扣眼钝针

穿刺隧道构建的策略[J]. 实用医药杂志, 2017, 34(9):832-834.[5] 张成亮, 荣晓珊, 柴冬雪,等. 改进持针部位在动静脉内瘘钝针

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护理杂志, 2017(23):71-73.

1.3 判定标准经过临床护理,动静脉内瘘建立成功,无并发症或是不良反应,判定为显效;经过临床护理,动静脉内瘘建立成功,但有不良反应,判定为有效;在临床护理之后,内瘘建立不成功,判定为无效。本文研究中的临床疗效采用显效+有效的方式计算。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的80例动静脉内瘘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均行

本文编辑 :雷巧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