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7卷第4期 辽 宁 石 油 化 工 大 学 学 报 Vo1.2 7 No.4 2007年12月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PETROI EUM&CHEMICAL TECHNOI OGY Dec.2007 文章编号:1672—6952(2007)04—0084--03 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张瑞军,李金玲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I13001) 摘要: 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是创新主体问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成为创新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及提高创 新绩效的重要途径。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思路,从区域创新系统的角度出发.对知识流动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进行实证分析,找出二者相关性,论证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应注重发挥知识流动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知识; 知识流动; 经济绩效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s of Impact of Knowledge Flows 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n Economic Performance ZHANG Rui-jun,LI Jin—ling (Liaon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Chemical Technology,Fushun Liaoning 113001,P.R.China) Received 29 May 2007;revised 28 September 2007:accepted 1 7(九’tober 2007 Abstract: In the innovation system,knowledge flows gradually become the basic way of the mutual impacts which between each factor,and become the power mechanism and an important path that raises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On the basis of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methods concerned with regional economic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starting from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flows,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vity between knowledge flow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finds out their contact and regulation,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regional knowledge flows,which can influence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Key word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Knowledge;Knowledge flows;Economic performance Corresponding author.Te1.:+86~413—6861859;fax:+86~413—6860880;e—mail:armyzhl@126.com 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IS)是指区域内的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 构、中介机构为了引进、生产、储备、转移、使用知识 (技术、技能、信息等),在一定的环境中,相互协调作 用的网络体系[1--2],是国家创新系统的组成部分__3], 其具有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推动区域产业结 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等功能。 图1 区域创新系统结构 1 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 2 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 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指系统中参与创新的 关于知识的定义,学者们持有不同观点 j。本 行为主体。创新是由不同参与者和机构的共同体大 文认为,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 量互动作用的结果,创新绩效和区域系统的经济绩 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要素在系统中的相互作 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等要素。创新 用。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结构如图1所示。 系统整体创新能力不仅依赖单个要素的创新能力, 更依赖于它们相互问的作用,以及它们与制度、环境 收稿日期:2007—05—29 等之间的关系。伴随这种相互作用,知识也在不同 作者简介:张瑞军(1979一),男,山东莱芜县。讲师,硕士。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张瑞军等.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85 创新主体要素之间和创新主体要素内部的不同部门 之间流动和扩散。知识流动是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的 动力,推动区域整体经济的增长及产业结构升级 。 知识流动的实质是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组合, 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的流动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 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和外商直接投资 。 2.1 科技合作 2005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的知识流动相关数 据,针对我国区域知识流动对经济绩效的影响进行 实证分析。对区域知识流动,参考以往研究成果并 结合本文研究主旨,构造了一个指标体系:科技合作 (用高校、科研机构来自企业资金在总科技经费中的 比重表示)、技术转移(2005年我国各省、直辖市技 术市场交易额、国内购买成交额、技术引进经费)、外 2.1.1 企业问技术合作 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以及 商直接投资。将这些数据指标分别与区域经济增长 非正式的相互影响是作为最重要的知识流动方式,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最直接、最显著。企业通过 相互间知识的交流,实现知识扩散和共同创新,企业 问技术合作有利于企业发展核心能力和核心技术资 源,其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流动,它的建立为企业学习 对方知识打开一扇窗口,也有利于降低创新的风险, 提高创新绩效和自身经济绩效。 2.1.2 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问的合作 企业需要 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技术知识。有远见有实 力的企业倾向于走联合研究、共享专利、共同发展的 道路,一方面可以获得科研成果的长期受益权,另一 方面又可以进一步缩短创新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时 间。而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可由此一方面争取研究课 题和经费,另一方面又可以使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 的成功机会相应增大,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生 产脱节问题。 2.2 技术转移 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知识的加速转移 和创造。技术转移分为3种:一是有形知识体系移 动,称之为硬件转移过程;二是无形知识体系移动, 称之为软件移动过程;三是存在于国家、地区、企业 组织以及个体之间的宏观和微观的信息流动,属于 该含义的信息比较广泛,既包括引进方需要去理解 的该技术的原理和可能效果,也包括其应用过程的 技艺和评价,以及对该技术有效使用并不断创新的 经验,甚至包括相关的问题等。 2.3外商直接投资 研究区域创新系统间的知识流动,对于一个区 域成为可利用全球和国内各种资源的知识获取体 系,具有创新活力和竞争实力,并具有十分关键的意 义。外商直接投资是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流动的一 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外商直接投资在带来资本、设 备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管理等知识类信息,显著 地提高了区域的产业技术水平,优化了产业结构。 3 实证分析 3.1模型的建立 本文的区域划分以省(直辖市)为单位,选取 建立联系,进行计量分析。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方法,分别建立回 归模型,对区域知识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回 归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1: lg(GDP)=b。+b lg(BFB)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2: lg(GDP)一b。+b J lg(FDJ)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 lg(GDP)一b。+b lg(TCJ)+b lg(TGM)+ b。lg(TYJ) 其中,GDP指国内生产总值;BFB指高校、科研机 构来自企业资金在总科技经费中的比重;TCJ指技 术市场成交金额;TGM指技术购买成交金额;T 指技术引进成交金额;FDI指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3.2样本数据的分析 将样本数据带人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对 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利用Eviews统计软件的运行可 得到下述回归结果。 3.2.1科技合作对经济增长(GDP)的影响 将样 本数据带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1中,进行实证分析: lg(GDP)一b。+b lg(BFB) lg(GDP)一2.668 892+0.965 21 1lg(BFB) S一(0.133 329) (0.110 689) t一(18.6l9 73) (8.720 014) R 一0.752 570 调整后:R 一0.742 673 F一76.038 64 从回归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R 为0.75,调整 后的R。为0.74,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比较高,对于 BFB的t统计量8.72大于t。。25(25)一2.059 5,即 回归方程在95 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也就是说 BFB(科技合作)对GDP存在显著影响。 3.2.2技术转移对经济增长(GDP)的影响 将样 本数据带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中,进行实证分析: lg(GDP)一6。+bllg(TCJ)+ b2lg(TGM)+b。lg(T ) 1g(GDP)===2.364 879~0.011 911lg(TCJ)+ 0.540 1591g(TG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6 0.467 0491g(TY ) s一(0.126 280) (0.215 923) 一(18.727 22) (2.501 629) (0.129 486) (0.095 747) (一0.091 985) (4.877 959)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第27卷 s一(0.089 887) (0.047 708) 一(30.892 87) (9.965 656) R 一0.798 897调整后:R 一0.790 853 F一99.314 29 从回归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R。为0.799,调 整的R 为0.791,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比较高,对 于FDI的t统计量9.97大于t 25(25)一2.059 5, 即回归方程在95%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即FDI R 一0.908 451调整后:R。一0.896 510 F一76.077 637 从回归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R 为0.908,调 整的R 为0.897,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非常高,虽 (外商直接投资)对GDP存在显著影响。 然回归方程的F值76.08大于F 。(3,23)一3.03, 但对于T 的t统计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 4 结果与分析 T 对GDP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因此,在模型中剔 从以上结果来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高 除此解释变量,重新建立回归模型: 校和科研机构来自企业资金在总科技经费中的比重 lg(GDP)一b。+bllg(TGM)+b2lg(TYJ) 每增加1 ,带动GDP增长0.96 ;每增加1 的 将样本数据重新带入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技术购买成交金额,带动GDP增长0.52%;每增加 结果如下: 1 的技术引进成交金额,带动GDP增长0.47%; lg(GDP)一2.373 450+0.522 3201g(TGM)+ 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带动GDP增长0.48%。 0.468 136lg(TYJ) 科技合作、技术购买及技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增 s一(0.083 449) (0.092 946) (0.093 032) 长都带动GDP增长,以科技合作的带动作用最大, 一(28.442 05) (5.619 577) (5.031 992) 技术购买、技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拉动作用也非 R 一0.908 418调整后:R 一0.900 786 常显著。 F一119.0298 在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创新系统 从回归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R 为0.908,调 的结构调整不能只依托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而需 整的R 为0.901,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非常高,回 要更加重视知识流动即知识的扩散和应用;不能简 归方程的F值119.03大于F0_0s(2,24)一3.40, 单地依靠科技投入的增长,而需要注重有效地盘活 TGM的t统计量5.62和TY 的t统计量5.03均 存量。提高区域内主体要素间、区域之间知识流动 大于t (24)一2.063 9,说明回归方程在95 的 效率,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特别是,从 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即技术转移TGM和TY 对 科技合作对区域经济增长带来显著影响的实证结果 GDP存在显著影响。 来看,坚持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之路,加快科技成 3.2.3 FDI对经济增长(GDP)的影响 将样本数 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目前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发 据带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2中,进行实证分析: 展的关键。 lg(GDP)一b。+bl lg(FDI) lg(GDP)一2.776 870+0.475 4431g(FDI) 参 考 文 献 r1]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r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刘曙光,徐树建.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国际进展综述[J].中国科技论坛,2002(5):33--37. [3]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4] ,倪旭东.从知识分类到知识地图:一个面向组织现实的分析f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1):60. [5]渠海雷,邓琪.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21(2):16—18. -I6]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2)r-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7]耿贵珍,佟毅,张丽镯.我国31个地区大型工业企业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6,26(2):91 —95. [8] 董柳汕,关明坤.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治理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f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7,27(1):97—99. (Ed.:YY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