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二标段
分部工程施工措施计划
陕西XX建工集团有限公司XX县2019年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二标段项目部
二〇二〇年六月
分部工程施工措施计划
为了保证本工程能顺利地完成施工,在以下几方面采取具体的保证措施如下:
1、组织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加强领导,统一协调。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有关人员参加的领导小组,全权处理施工与运营有关问题,协调各方面关系。健全从经理部到施工队调度指挥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
项目经理部经理主要抓工程生产进度、计划,统一调配劳力、机械设备,确保进度计划的逐日落实,并经常监督、检查各施工队进度情况。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应加强指挥和协调,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指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财、物、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对达不到形象进度的及时采取有力补救措施,保证控制工期计划的顺利实现。
2、进度计划管理措施
(1)制定进度计划
以投标的施工组织进度和工期要求为依据,及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内容包括:各项准备工作、选择施工方法、和组织流水施工作业、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搭接与配合,安排各种资源供应、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和全部工程的完工时间等。
1
(2)组织进度计划的实施
进度计划审批后严格执行。计划布置下去,调配人力、施工物资和奖金,确保到位。及时检查和发现影响进度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组织措施,必要时修订和更新进度计划。
对施工任务进行逐项逐日落实,并分解到班组,有些必须落实到人。项目经理部对控制性工期绘制进度横道图、网络图、控制到旬;施工队编制的进度计划,控制到天,作为奖罚的主要依据。教育我们参加本工程的全体人员,从进入工地第一天起,明确自己担负的责任,每天干什么,达到的标准,干多少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
(3)与业主保持密切沟通
定期向业主报告工程进展,对业主提出的“变更指令”和“赶工”或“加快指令”及时作出反应和处理。与业主的良好合作是顺利实施进度计划的一个重要条件。
3、技术保证措施
(1)施工准备工作抓早抓紧
尽快作好施工准备工作,认真负责图纸,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计划,落实重大施工方案。施工中遇到问题影响进度时,统筹安排,及时调整,确保总工期。
(2)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切实做到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配齐维修人员,配足常用配件,确保机械
2
正常运转,对重点项目、主要工序要储备一定的备用机械,确保机械化施工顺利进行。做到其生产能力为施工强度的130-150%。
(3)为保证工期的顺利实现,劳动力必须充足。
(4)积极推广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技术设备含量,不断加快施工进度。
(5)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个别项目实际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我部将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对该项目实施重点突击,以追回滞后的工期,保证其后序项目施工不受影响。
4、经济计划措施
实行内部责任管理制,使责任和效益挂钩,个人利益和劳动工作量挂钩,做到多劳多得,调动施工队,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内部潜力,广泛开展施工生产劳动竞赛,营造比、学、赶、帮、超和人人争先的氛围,不断掀起施工高潮,确保总工期目标和阶段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对能按时完成或提前完成任务的人员或班组,实行奖罚;对不能完成任务的人员或班组,除进行批评、教育外,还要令其采取措施,在次日内补上拖欠的任务,并进行必要的罚款。
5、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完善工质量管理,确保质量目标实现。
3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我公司在开工前,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建立系统完善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
5.1、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度
5.1.1、建立开工前的技术交底制度
每项工程开工前,必须有主管工程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几何尺寸、功能作用及与其它项目的关系、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每个工序开工前有施工队主管工程师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人员在彻底明了施工对象的情况下投入施工。
5.1.2、建立“施工”、“三不交接”工序制度。
“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的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标桩和资料未经核签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和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经检查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5.1.3、建立质量计划制度
每一单项工程开工前,各施工队均要按施工计划和设计要求制订,相应的质量计划,明确技术难点、材料计划、检验、标识、工程试验、质检重点及注意事项问题,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5.1.4、建立严格的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4
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队、项目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入验收及质量评定表格,由双方签认,并由监理签发隐蔽工程验收证明。
5.1.5、建立严格的“跟踪监测”制度
跟踪检测由项目部质检人员和施工队质检员进行,检测工作将按“施工跟检”、“复检”、和“抽检”三种方法进行。
5.1.6、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要有质量管理部组织进行验收。
参加验收人员包括质量、技术、物资及使用单位的有关人员。
验收内容包括:
(1)、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是否符合采购计划;
(2)、供应厂家的产品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是否齐全;
(3)、产品现场质量检查,并填写检查验收记录;
(4)、取样进行试验,并填写试验报告。
按验收程序收货后分类分批堆放管理,做好标记。质量检查记录和试验报告保存备查。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马上清除出场,不得在场内堆放。
5
5.1.7、建立健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管理制度
检查合格、同意进场的材料、成品、半成品要分类、分批堆放,并设立标志和帐卡,坚持按用途归口管理、发放,不得混杂。对易潮的物品要做好防雨、防潮工作。
5.1.8、建立原材料采购制度
原材料采购需制订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按施工部门提出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计划、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制订。
工程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文件包括:
a.项目名称、工程使用部位、规格、数量、时间及价格要求;
b.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规范、标准;
c.工程招标技术要求;
d.运输和交货条件;
e.质量鉴定和检查方法。
5.1.9、建立仪器设备的检定制度
测量仪器、检测试验设备、各种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按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进行定期检定。新购置的和在用的计量器具仪器均应进行检
6
定,取得检定合格证书方能使用。工地设专人负责计量工作,设立帐卡档案,及时监督和检查。
5.1.10、建立原始资料和质量记录的保存制度
本工程的每一单项工程都要准备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文件包括:
a.质量计划;b.特殊工序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c.技术标准、规范;d.采购的技术要求。质量记录包括:a.基准点、水准点测量验收记录;b.施工断面、平面测量记录;c.各施工工序、项目检验、验收记录;d.砼、砂浆、钢筋及各种原材料的试验鉴定记录;e.预制构件检查记录和出厂合格证;f.隐蔽工程验收记录;g.不合格品控制及处理记录;h.审查和处理结果记录。以及有关的来往文件和一套完整的设计修改通知书。
单项工程质量文件和记录由专人填写整理和归档管理,工程结束后装订成册交质量管理部。
质量管理部将全部工程质量文件和记录汇编成册,竣工时随竣工文件移交业主。我局同时保留一份完整的文件记录,并规定存档。
5.1.11、建立质量保证奖罚制度,奖励先进,督促后进。
5.2、质量技术措施
本工程根据其特点,对主要工程项目土方工程、砼工程等工程的施工制订针对必的质量技术措施。
7
5.2.1、实行质量交底制度,严格按设计图纸、工程招标合同文件、有关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订实施措施,使施工人员都明确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工艺方法和注意事项。
5.2.2、经常进行技术方案的研究,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制订预防措施及保证措施。经常检查各级质量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反馈意见,及时协调。
5.2.3、施工测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基准和水准点的数据经复核建立高精度施工控制网,对于所有永久性标桩,包括中心线、转角点、水准基点、三角网点加以保护。
5.2.4、土方工程制订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并报监理部审核批准。
a.土方填筑分层填土,分层碾实。
b.每层铺土方式、填土厚度、土料最佳含水量范围、碾压设备及组合。
方式、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由试验确定。
c.按设计要求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土方填筑的取样试验工作,现场试验采用灌砂筒进行试验,确保回填土的压实质量。
5.2.5、砌筑工程施工制订质量控制措施并报监理审核批准后实施。
5.2.6、针对各部结构特点,制订砼施工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并报监理审核批准;
严格按照部颁《水工砼施工规范》及招标文件技术条款有关要求进施工;混凝土的配合比由工地试验室确定,配料采用全自动配料系统;对来自不同料场的粗细骨料和雨后遭
8
雨淋的粗细骨料及时测定含水量,调整其水灰比;控制石子、砂子的含泥量不超过1%和3%。确保拌制的熟料满足强度要求;实行砼浇筑监仓制度,每个浇筑仓从开仓到浇筑完成,设有专人进行质量监仓,对砼浇筑过程进行质量监督;砼浇筑时应充分振捣;模板结合紧密,不得漏浆;砼结构外露的表面应光滑、平整,外观整齐,没有蜂窝、空洞;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养护,砼养护不少于14昼夜。养护形式:平面采用蓄水或覆盖划草袋洒水养护。
6、文明施工措施
1、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使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在施工中要体现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
2、抓好现场容貌管理,划定责任区域,明确施工设备停放场地,施工机械设备停放整齐,建筑材料及周转性材料分类堆放整齐。
3、尊重民风民俗,与当地群众搞好关系,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4、加强施工现场道路维护,保持交通畅通。
5、保持施工区、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各类生产、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并将其运至指定地点堆埋处理。零散材料和生活垃圾,临时存放不超过三天。
6、生活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后方可饮用,并在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置,加强施工期间的卫生防疫工作。
9
7、明确划分施工区和生活区,分片包干,建立责任区,设立标志牌,专人负责,使文明施工经常化。
8、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整齐,保持场地整洁卫生,道路畅通,工完料清。
9、办工室天天打扫,整洁卫生,窗明地净,文具、书籍摆放整齐。
10、宿舍整洁有序,污水、污物、生活垃圾集中排放和堆放,及时外运。
11、食堂必须符合国家仪器卫生的有关规定,炊事人员须经体检后核发健康证方可上岗,公用餐具必须采取消毒措施。
7、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弃碴处理
工程建设施工弃碴主要为土石方弃碴,将按设计要求或监理单位指定的地点堆放,不将施工弃碴弃于公路,以免影响正常交通运输,造成工程损失或隐患。
(2)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
工程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机井泥浆池水溢流、砂石料的冲洗、混凝土拌合、浇筑以及其它部件冲洗等,垃圾主要为生活废品及生产弃料,为了不污染环境,禁止向河道排放脏物脏水,污水垃圾等将集中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地面环境和空气环境)。
(3)防尘措施
10
施工期间,土、石开挖等会产生一些粉尘,这些粉尘要对施工现场人员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将适时对工作面洒水,以降低粉尘,尽量减少粉尘对施工人员的影响。
(4)噪音防护
给施工现场人员配置头盔,减少噪音影响,同时又增加安全防护。
(5)卫生防护
施工期间,大量施工人员的聚集,由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十分简陋,容易发生传染病,因此,将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a.做好饮用水源的保护和消毒工作;
b.注意环境卫生,厕所、垃圾等定期清理,定期消毒;
c.定期对居住区进行灭鼠,消除流行性疾病传染媒介;
d.建立相应的防疫机构,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e.加强宣传教育,人人注意卫生,人人为人健康着想。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