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88・ 护理与康复2007年6月第6卷第6期 理,密切随访观察。 术成功率。 2.8尿道残端肿瘤复发术后定期作直肠指检, 参考文献: [1]蔡松良,沈志坚,金百冶,等.男性膀胱全切除手术方法改进 [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19(10):607—609. [2]吴介平.泌尿外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45. 了解尿道吻合口的位置,注意有无肿瘤,如有血尿 或排尿梗阻作膀胱尿道镜检查,及早发现复发的 肿瘤。经随访本组无尿道残端肿瘤复发。 3小 结 [3]谢兆媛,张丰焕,孟祥文.膀胱全切术后护理[J].齐鲁护理杂 志,2005,11(2):130. 膀胱全切术的并发症主要有肠梗阻、肠瘘、尿 [4]李丽,安晓芳,郝宏彬,等.膀胱癌全切术后康复评价[J].中国 瘘、尿失禁、水及电解质失衡、肾积水及尿道残端 肿瘤复发等。护理工作中要重视对患者卫生宣 教,加强观察,早期发现并发症及处理,以提高手 临床康复,2002,6(6):786—787. [5]刘筱艺.膀胱切除和肠代膀胱术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5, 4(3):185. 肺挫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谢新芳,陈苏红,陈海燕,季爱琴 (湖州市中心医院,浙江湖州313000) 摘要:总结46例肺挫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认为重点是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轻、中度低氧患者予面罩吸氧,鼓 励并协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重度低氧患者予早期应用机械通气,并做好期间的护理。46例中2例因分别合并严 重颅脑外伤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44例均治愈。 关键词:肺挫伤;低氧血征;呼吸道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875(2007)06—0388~02 肺挫伤是钝性胸部外伤中最常见的肺实质损 4例、40--60 mrnHg 25例、61--80 mmHg 17例。 伤,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 素之一…1。在综合治疗时,做好呼吸道管理是纠 正低氧血症、防止ARDS发生、降低死亡率的关 1.2诊断依据钝性胸部外伤患者,气管内出现 泡沫样红色液,早期即有呼吸困难,无吸人性肺炎 史,胸部x线片显示有大片实质阴影,应考虑肺挫 伤[2 ;或胸部CT检查明确诊断肺挫伤。 键。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本院收治肺挫伤 46例,现将呼吸道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3治疗方法40例患者予胸腔闭式引流,其中 12例行双侧胸腔闭式引流;按医嘱抗炎、止血、肾 本组46例,其中男3l例、女l5 上腺皮质激素、营养等治疗;反常呼吸明显者给予 悬吊法控制_3,积极治疗合并伤。3. 1.4结果治愈44例,治愈率95.7%;1例合并 严重颅脑外伤死亡,1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M0DS)死亡。 1.1一般资料例;年龄15--68岁,平均年龄41.5岁;车祸35例, 高处坠落伤6例,塌方挤压伤3例,击伤2例;单根 肋骨骨折15例,多根肋骨骨折26例,反常呼吸2 例,双侧血气胸12例,单侧血气胸26例;2例合并 颅脑损伤,5例合并腹部损伤,4例合并四肢骨折。 入院时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结果:PaO2<40 mmHg 2呼吸道管理 2.1 吸氧 有效的氧疗是胸部创伤患者治疗成 功的关键。根据肺挫伤程度及动脉血气分析了解 作者简介:谢新芳(1969一),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收稿日期:2006—09—28 患者低氧程度,决定给氧方法。轻、中度低氧患者 入院后立即面罩加压吸氧,氧流量5~8 L/min,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护理与康复2007年6月第6卷第6期 减轻低氧症状,用氧过程予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 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节律及深浅度,注意有 无反常呼吸,并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及口唇有无紫 绀,监测动脉血气分析,以判断氧疗效果。本组42 例轻、中度低氧患者经面罩加压吸氧、胸腔闭式引 流等处理,其中40例24 h内低氧症状明显减轻,2 例改用机械通气。 2.2鼓励和协助患者排痰 向患者讲解早期主 动排痰的必要性及告知排痰时缓解疼痛的方法, 必要时给予有效的镇痛治疗及胸壁外固定;病情 允许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每2 h翻身、叩背1次,肋 骨骨折患者翻身时勿按压骨折处,以防骨折错位 而加重胸廓畸形、损伤血管;指导患者作腹式呼吸 和有效咳嗽、咳痰,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促进肺 扩张,减少呼吸道死腔;常规氧气雾化吸人每日2 次,雾化液为生理盐水10 ml、庆大霉素8万u、地 塞米松10 mg。本组7例患者因张口呼吸,呼吸 道失去水分较多,创伤后8~12 d痰液黏稠,排痰 困难,采用成人微雾喷雾器雾化吸人,持续吸人6 h 后痰液黏稠度明显下降,能有效咳出痰液。 2.3正确使用机械通气本组4例重度肺挫伤 患者立即胸腔闭式引流的同时,2例经口气管插 管、2例气管切开后予机械通气;2例中度肺挫伤 患者分别在面罩吸氧后15 h、21 h经鼻气管插管 后行机械通气。3例自主呼吸能力较强,选择同步 间歇指令一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模式,设 置参数为潮气量7~9 ml/kg、同步间歇指令8~12 次/min、氧浓度40%~60%、压力支持开始为5 cmH20;3例患者自主呼吸能力较弱,用辅助一控 制(A/C)通气模式,潮气量、氧浓度同上,呼吸频率 16--20次/rain,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从3~5 cmI--I20开始调节。机械通气期间注意呼吸机各管 道是否密闭;确定气管导管在气道内的正确位置, 观察气管导管插入长度,采用切实有效的固定,定 时更换胶布,防止导管脱落、移位、扭曲;每1~2 h 评估双肺呼吸音、观察双侧胸廓运动情况;检查人 工气道的气囊松紧度,气囊定时放气,放气前吸净 口腔、气囊处积聚的痰液,以免流人气道;注意气 道的温化和湿化,防止痰栓形成;有痰鸣音或呼吸 机气道峰压升高时及时吸痰,吸痰前后2 min加大 ・389・ 氧流量,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吸痰过程观察 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警惕 出现心律失常及呼吸衰竭现象_4 ;重视呼吸机的 报警,及时寻找原因并予以处理,通气效果良好时 患者安静、呼吸平稳、生命体征正常且稳定、呼吸 机稳定工作而无报警_5。6例患者机械通气时间 5.最短3 d,最长25 d。 2.4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有效的胸腔闭式引流 能促使肺膨胀。本组40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期间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保持引流管通 畅;观察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有 无水柱波动;注意胸廓活动度。 2.5 口腔护理肺部感染病原菌常来自口咽部 细菌的移居,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口咽部细菌定 植,防止细菌移行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本组常规 早晚各1次用0.2%洗必泰进行口腔护理。经口气管 插管的患者以冲洗为主进行口腔护理,冲洗前气囊注 气,分别从两侧口角对口腔进行冲洗,同时在对侧口 角做同步负压吸引将液体吸出,由助手协助固定导 管,防止导管脱出或移位。1例发生口腔真菌感染,每 日3次应用制霉菌素100万u外涂,5 d后治愈。 3小 结 肺挫伤时由于肺毛细血管渗透压改变而产生 肺水肿,肺顺应性降低,通气/血流比率(V/Q)失 调,氧弥散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护理重点是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 染,选择有效的氧疗方法,防止低氧引起的严重并 发症,防止ARDS和MODS的发生,从而降低肺挫 伤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Miller PR,Crcce MA,Kilgo PD,et a1.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blunt trauma:identiifcation of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J].Am Surg,2002,68(10):845—850. [2]蒋耀光.肺挫伤[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998,8(5): 161—162. [3]李向青,吕卫新.用悬吊方法控制反常呼吸的护理25例[J].中 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5):26—27. [4]杨晖,刘伟,李玉兰,等.机械通气患者行肺段冲洗的护理配合 22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11. [5]刘喜文,高建新,钟月霞,等.严重创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