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探索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探索

来源:华佗小知识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探索

【摘 要】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的社区志愿服务事业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现今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发展我国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意义重大,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随着高校志愿者队伍的不断被扩大,大学生这一群体成为了志愿者里的主力军。而桂林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扩大、高校众多的城市,其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才刚刚处于一个初期阶段,由于受诸多客观条件以及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存在的问题尚多。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如何能长久的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对桂林市各社区进行调研,旨在分析其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我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1 社区志愿服务现状

1.1 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现状

中国社区志愿服务正式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近30年来,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今天,社区志愿服务及志愿者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参与志愿服务的人也越来越多,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其领域也得到不断地扩展。但是,由于我国社区志愿服务事业起步较晚,现阶段我国社区志愿者组织无论就规模、实力、资源、影响等方面来说,与国外相比,尤其是与西方发达的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存在的问题尚多。影响我国社区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制约其作用进一步发挥的障碍依然存在,因此,加强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促进社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阶段各地区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志愿组织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2 广西区社区志愿服务现状

与其他各省相比,广西作为全国较早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省份之一,其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较快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广西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极大的支持。据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广西现有注册的社会团体611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24个、基金会19个。目前,广西区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特点是,活动多由部门或共青团来组织,人员构成上主要以高校学生为主。广西区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专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只有两部较为规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志愿者服务条例》和《南宁市志愿服务条例》;另外,资金短缺、宣传力度不够,组织体系不健全等也都是主要的问题所在。因此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上,广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影响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因素

笔者专门对桂林市五大城区内的社区进行了抽样调研,本次调研走访了29个社区,共向志愿者、社区居民、相关工作人员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7份,并走访了相关部门如市、区文明办、市民政局等,收集了大量真实的材料与数据,经过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以下观点:

2.1 相关法律法规及大学生志愿者权益保障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社区志愿服务的立法工作还相对滞后,只有广东、山东、四川、福建等省市出台了专门规范志愿服务的立法:广东省于1999年通过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山东省于2001年8月通过了关于《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规定》;成都市于2005年6月正式实施《成都市志愿服务条例》;共青团于2006年11月7日颁布《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这些立法均限于地方层面,各地区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标准及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另外,我国约80%的地区仍处于志愿服务立法的空白地带,目前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完整的志愿服务法规。像志愿者的法律地位问题、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志愿者与被服务者的法律关系问题、志愿服务的原则问题等,解答这一系列问题的标准与依据,在国内现有的法律中还很难找到。因此,导致了志愿服务问题没有较为权威的法律可依,志愿服务活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无序性和随意性。由此可见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是影响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在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的权益保障问题,往往成为制约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障碍之一。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付出了时间、精力等,对社会做出了贡献,但目前社会对志愿者的保障是欠缺的。由于针对志愿者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大学生志愿者的权益还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目前社会还没有对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给予广泛的认可。这也增加了志愿者们的顾虑,导致了许多有意愿投身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大学生,失去了参与的勇气和决心,也会导致志愿者的流失率上升。

2.2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管理过于机械化、行政化

社区志愿服务事业是一项公益事业,提供服务的组织必须具备性。目前,就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来说,一般是由校团委来管理,在管理方法上大多套用机关的管理方式自上而下层层管理。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志愿者资源的闲置或流失。同时也使志愿服务事业难以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在任务的分配上,往往以命令的方式去分配任务,没有充分尊重大学生志愿者的意愿,也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能力与特长,降低了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也引起了大学生志愿者的不满,难以真正调动志愿者的服务愿望,打击了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热情,导致大学生志愿组织的实际作用难以发挥。另外,由于这种惯性,使许多大学生志愿者习惯了组织的安排,而不是主动要求去做自身擅长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样就会使志愿服务显得没有生机与活力。

2.3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缺乏资金支撑

在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调查中,有71.6%的人认为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一个稳定的资金支持,资金没有保障,社区志愿服务难以开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拨款有限,难以很好的资助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同时,由于近些年不断曝光了一些公益组织的违法行为,使得此类组织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可和社会公信度,公众对志愿者组织缺乏足够的信任,导致公众捐赠总量少,捐赠不稳定;另外,国家在大学生志愿组织的资金支持方面未制定出台任何相关规定,造成志愿组织在筹集资金上无法可依的局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