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数学压轴题:立体几何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已知在矩形ABCD中,AB2,AD4,E,F分别在边AD,BC上,且AE1,BF3,如图所示,沿EF将四边形AEFB翻折成AEFB,则在翻折过程中,二面角BCDE的大小为,则tan的最大值为( )
32A.5 33B.5 32C.4
33D.4 2.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AA11,点P满足BPBCBB1,其中
0,1,0,1,则( )
A.当1时,△AB1P的周长为定值
B.当1时,三棱锥PA1BC的体积不是定值
12时,有且仅有一个点P,使得APBP
C.当
D.当
12时,有且仅有一个点P,使得A1B平面AB1P
3.已知三棱锥PABC三条侧棱PA,PB,PC两两互相垂直,且PAPBPC2,M,N分别为该三棱锥的内切球和外接球上的动点,则M,N两点间距离的最小值为( )
试卷第1页,共14页
A.
2233 2313B.
C.
2233 4323D.
4.已知△ABC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点P,Q在平面同侧,在点M从P运动到Q的过程中,记四面体M-ABC的体积为V,点A到平面MBC的距离为d,则可能的情况是( )
A.V保持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B.V保持不变,d先变小后变大
C.V先变大后变小,d不断变大 D.V先变小后变大,d不断变小
5.在三棱锥SABC中,SA,SB,SC两两垂直且相等,若空间中动一点P满足SPxSAySBzSC,其中
x0,y1,z1且
xyz125.记SP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则sin的最大值为( )
1A.3
22B.3 C.1
466D.33
6.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3,AD5,AA14,点F是AA1的中点,点E为棱BC上的动点,则平面C1EF与平面ABB1A1所成的锐二面角正切的最小值是( )
5A.13
513B.13 C.135 13D.5
7.如图,某人在垂直于水平地面ABC的墙面前的点A处进行射击训练,已知点A到墙面的距离为AB,某
试卷第2页,共14页
目标点P沿墙面上的射线CM移动,此人为了准确瞄准目标点P,需计算由点A观察点P的仰角的大小,若
AB15cm,AC25cm,BCM30
,则tan的最大值是( ).(仰角为直线AP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305301043C.9A. B.
53D.9
8.已知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点A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的x轴上移动,点C在平面yOz上移动,则OC1OB的最大值是( )
A.2 B.221 C.442 D.6
9.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ACPBPC5,PA4,BC6,点M在平面PBC内,且AM异面直线AM与BC所成的角为,则cos的最大值为( )
15,设
试卷第3页,共14页
A.
25 B.35 2C.5
D.55 10.正三棱锥ABCD中G为BC的中点,H为BG上的任意上点,设AH与CD所成的角的大小为1,AH与平面BCD所成的角的大小为2,二面角ABCD的大小为3,则( )
A.213 B.123
C.231
D.312
211.已知三棱锥PABC,其中PA平面ABC,PA2,ABAC2,
BAC.已知点Q为棱PA(不含端点)
上的动点,若光线从点Q出发,依次经过平面PBC与平面ABC反射后重新回到点Q,则光线经过路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 )
A.12,23 B.6,4
43,4 C.3D.3,23
12.如图,平面OAB平面,OA,OAAB,OAB120.平面内一点P满足PAPB,记直线OP与平面OAB所成角为,则tan的最大值是( )
试卷第4页,共14页
6A.12 1B.5
C.24 1D.3
13.如图,四边形ABCD中ACBD90,CDB30,ABAC,沿直线BC将ABC折成ABC,使点A在
平面BCD上的射影在△BCD内(不含边界),记二面角ABCD的平面角大小为,直线AB、AD与平面BCD所成角分别为、,则( )
A.
B.
C. D.
14.已知直角梯形ABCD满足:AD//BC, CDDA,且△ABC为正三角形.将△ADC沿着直线AC翻折至△ADC,且ADBDCD,二面角
D ABC,D BCA,D ACB
的平面角大小分别为,,,直线DA, DB, DC与平面ABC所成角分别是1,2,3,则( )
A.123,
试卷第5页,共14页
B.123,
C.123,
D.123,
15.已知菱形ABCD,DAB60,E为边AB上的点(不包括A,B),将△ABD沿对角线BD翻折,在翻折过程中,记直线BD与CE所成角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
A.,均与E位置有关 B.与E位置有关,与E位置无关
C.与E位置无关,与E位置有关 D.,均与E位置无关
16.如图,已知锐二面角l的大小为1,A,B,Ml,Nl,AMl,BNl,C,D为AB,
MN的中点,若AMMNBN,记AN,CD与半平面所成角分别为2,3,则( )
A.122,123
B.122,123
C.122,123 D.122,123
17.已知正四面体PABC,Q为ABC内的一点,记PQ与平面PAB、PAC、PBC所成的角分别为,,试卷第6页,共14页
,则下
列不等式恒成立的个数为( )
222①sinsinsin2 ②cos2cos2cos22
1111222222tantantan1tantantan③ ④
A.0 B.1 C.2 D.3
18.如图,矩形ABCD中,已知AB2,BC4,E为AD的中点. 将△ABE沿着BE向上翻折至ABE,记锐二面角ABEC的平面角为α,AB与平面BCDE所成的角为,则下列结论不可能成立的是( )
A.sinα2sin
B.2cosαcos
C.α2 D.
απ4
19.如图,在大小为1的锐二面角l中,A,B,M、Nl,AMl,BNl,C、D分别为AB、
MN的中点.记直线AN与半平面的夹角为2,直线CD与半平面的夹角为3.若AMMNBN,则( )
试卷第7页,共14页
A.122,123 B.122,123
C.122,123 D.122,123
20.在三棱锥DABC中,AD2AB2AC2BC,点A在面BCD上的投影G是△BCD的垂心,二面角GABC的平面角记为,二面角GBCA的平面角记为,二面角GCDA的平面角记为,则( )
A.
B.
C. D.
21.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BC,BCCD,E,F分别为BC,AD的中点,记平面AB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1,直线AC,EF与平面BCD所成的角分别为2,3,若ABBCCD,则( )
A.12, 123
B.12,123
试卷第8页,共14页
C.12,123 D.12,123
22.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是线段AB,AC上异于端点的动点,且BDCE,现将三角形ADE沿直线DE折起,使平面ADE平面BCED,当D从B滑动到A的过程中,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ADB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B.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C.B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变大 D.AB与DE所成的角先变小后变大
23.已知底面ABCD为正方形的四棱锥PABCD,P点的射影在正方形ABCD内,且P到BC的距离等于PD的长,记二面角PABC的平面角为,二面角PCDA的平面角为,二面角PADC平面角为,则下列结
论可能成立的是( )
A. B.
C.
D.
试卷第9页,共14页
24.如图,长方形ABCD中,
AB152,AD1,点E在线段AB(端点除外)上,现将ADE沿DE折起为ADE.设
ADE,二面角ADEC的大小为,若
π2,则四棱锥ABCDE体积的最大值为( )
1A.4
2B.3
C.15112 D.518 25.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点D是AB上靠近A的三等分点,点E是AC上靠近C的
,则( )
三等分点,沿直线DE将ADE翻折成ADE,所成二面角ADEB的平面角为
A.ADBAEC
B.AECADB
C.ADBAEC D.AECADB
26.如图,三棱锥ABCD的底面BCD在平面内,所有棱均相等,E是棱AC的中点,若三棱锥ABCD绕棱CD旋转,设直线BE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cos的取值范围为( )
试卷第10页,共14页
3
,16 A.
5,16 B.
110,6 C.330,6 D.27.如图,在矩形ABCD中,ADAB,将△ACD沿AC翻折至△ACD,设直线AD与直线BC所成角为,直线
BD与平面ACD所成角为,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为,当为锐角时( )
A. B.
C.
D.
28.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DCD,现将△ACD沿AC折至△ACD,使得二面角ACD1B为锐二面角,
1设直线AD1与直线BC所成角的大小为,直线BD1与平面ABC所成角的大小为,二面角ACD1B的大小为,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不能确定
试卷第11页,共14页
2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
APBBPCCPDDPA
,平面ADP平面DCP,若APC,BPD,AP与平面DCP所成的角为,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30.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BCCC122,E,F,G分别为AD,AB,C1D1上的点,AEED,
GC1(4),分别记二面角GEFD1,GEFC,GFBC的平面角为1AFFB,DG,,,则( )
A. B.
C. D.与有关
31.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60,线段AD,BD的中点分别为E,F,现将△ABD沿对角线BD翻折,则异面直线BE与CF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
试卷第12页,共14页
,A.63
,B.62
,C.32
2,33 D.
32.三棱锥PABC中,ABBC,D是棱AB上的动点,点P在平面的射影在为,PD与面ABC所成的角为,二面角PABC为,则( )
ABC内部,PD与BC所成的角
A. B.
C.
D.
a,abmina,bb,ab,已知矩形ABCD中,AB2AD,E是边AB的中点,将ADE沿DE翻折至ADE(A不33.记
在平面BCD内),记二面角ABCD为,二面角ACDE为,二面角ADEC为,二面角ABED为,则
min,,,( )
试卷第13页,共14页
A.
B.
C.
D.
234.在四面体ABCD中,BCD为等边三角形,是( )
ADB,二面角BADC的大小为,则的取值范围
0,A.6
π0,B.4 π0,C.3 0,D.2
试卷第14页,共14页
参
1.C
【分析】
过B作EF 的垂线交EF与O,交AD于M,CD于G,然后可得BKH为二面角BCDE的平面角,设BOH,可得
BH32sin,
HK53cos22,
tanBKHBHsin32HK53cos
,然后可求出答案.
【详解】
过B作EF 的垂线交EF与O,交AD于M,CD于G,
设B在平面AC内的投影为H,则H在直线BM上,过H作CD的垂线,垂足为K,
答案第1页,共90页
则BKH为二面角BCDE的平面角,设BOH
3由题意
BOBO2 BHBOsin32sin,
BHBOBOcos32(1cos)
,
由GBC45,BG4322,
HGBGBH42(1cos)
,
1353HG4(1cos)cos2222
HK,
BHsin32HK53costanBKH
,
14,
令
tsin53cos,可得sin3tcos5t19t2解得t答案第2页,共90页
所以
tan324;
故选:C.
2.D
【分析】
判断当1时P在线段CC上,分别计算点P为两个特殊点时的周长,即可判断A;当11时P在线段B1C1上,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以及锥体的体积公式,即可判断B;当
12时,取
线段BC,B1C1的中点分别为M,M1,连结M1M,则P在线段M1M上,分别取P在M1,M处,得到均满足A1PBP,即可判断C;当
1BB12时,取CC1的中D1,的中点D,则P在线的DD1上,
证明当P在点D1处时,A1B平面AB1D1,利用过定A与定直线A1B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即可判断D.
【详解】
A:当1时,BPBCBB1,即CPBB,所以CP//BB,
11故P在线段CC上,此时△AB1P的周长为ABBPAP,
111当P为CC的中点时,△AB1P的周长为152,
当P在点C1处时,△AB1P的周长为221,
答案第3页,共90页
故周长不为定值,故错误;
B:当1时,BPBCBB1,即BPBC,所以BP//BC,
11故P在线段B1C1上,又B1C1//BC,B1C1面A1BC,BC面A1BC,则B1C1//面A1BC,
∴直线B1C1上的点到平面A1BC的距离相等,又△A1BC的面积为定值,
∴三棱锥PA1BC的体积为定值,故错误;
12时,取线段BC,B1C1的中点分别为MC:当,M1,连结M1M,
由
BP1BCBB12,即MPBB1,所以MP//BB1,则P在线段M1M上,
答案第4页,共90页
当P在M1处时,AM11B1C1,A1M1B1B,又B1C1B1BB1,则AM平面BB1C1C,
11又BM1平面BB1C1C,所以A1M1BM1,即A1PBP,
同理,当P在M处,A1PBP,故错误;
12时,取CC1的中点D1,BB1的中点D,
D:当
1BPBCBB12由,即DPBC,所以DP//BC,则P在线的DD1上,
当P在点D1处时,取AC的中点E,连结A1E,BE,
由正三棱柱的性质知:BE面ACC1A1,又AD1面ACC1A1,所以AD1BE,
在正方形ACC1A1中,AD1A1E,又BEA1EE,BE、A1E面A1BE,
故AD1面A1BE,又A1B面A1BE,所以A1BAD1,
在正方体形ABB1A1中A1BAB1,又AD1AB1A,AD1、AB面AB1D1,
1答案第5页,共90页
∴A1B平面AB1D1,过定点A与定直线A1B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故有且仅有一个点P,使得A1B平面AB1P,故正确.
故选:D.
【点睛】
关键点点睛:根据各选项给定的参数值,结合题设向量的线性关系判断P的位置,再由三棱锥的体积公式、线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判断各项的正误.
3.D
【分析】
采用补形法得正方体,作出图形,找出内切球,外接球球心,由几何关系知,M,N两点间距离的最小值为PG2r,易求外接圆半径R,结合等体积法可求出内切圆半径r和PG,进而得解.
答案第6页,共90页
【详解】
由已知可将该三棱锥补成正方体,
如图所示.设三棱锥内切球球心为O1,
外接球球心为O2,内切球与平面ABC的切点为G,
易知O1,O2,G三点均在PD1上,且PD1平面ABC,
1R2222223设内切球的半径为r,外接球的半径为R,则2.
由等体积法可得
1S31S3ACPSACPSABPSABCrABPPC
233,
,得
r1331S3,由等体积法可得1PGSABC3ABPPC,得
PGM,N两点间距离的最小值为
答案第7页,共90页
PG2r23234323233
故选:D
4.A
【分析】
先用根据题意,可知M:PQ的过程中,h是单调或不变的,故可排除C、D,
再结合图像,得到所以hM会先变小后变大或单调或不变,即可求解.
【详解】
设点M到平面的距离为h,易知M:PQ的过程中,h是单调或不变的,于是
1VSABCh3,是单调的或不变的,排除
C、D.
对于AB选项,V不变即h不变,得到PQ//PQ,是平行于的平面.
111VSMBCd|BC|hMd332
,hM是M到直线BC的距离.
如图①M:FH过程中,hM会先变小后变大,反向移动,也会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第8页,共90页
②M:EF的过程中,hM会一直变大,反向移动会一直变小;
③M:EG的过程中,hM会不变;
所以hM会先变小后变大或单调或不变,
所以SMBC也会先变小后变大或一直变大或不变,又M-ABC的体积为定值,
故d会先变大后变小或不变或者单调.
故选:A.
5.B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P点的可行域为三棱锥QEFG的表面及其内部,设三棱锥SABC中
SASBSC10,则三棱锥QEFG中棱QEQGQF4,所以SP与平面AB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sin,即转化为SP与平面GEF所成的角的正弦值,过S作SHTG交TG的延长线于H点,H点
即S点在平面EGF内的投影,且H点落在△EGF外部,所以当P点取点G时,sin取到最大值,
答案第9页,共90页
通过线段关系和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值,得出
SHSGsinmaxsinSGH
,计算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125,
解:已知x0,y1,z1且
xyz可知P点的可行域为三棱锥QEFG的表面及其内部,
设三棱锥SABC中SASBSC10,则三棱锥QEFG中棱QEQGQF4,
1QT424222222则SQ1010102,,EF4442,
22所以SP与平面AB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sin,即转化为SP与平面GEF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取EF的中点T,则STSQQT122,
过S作SHTG交TG的延长线于H点,
H点即S点在平面EGF内的投影,且H点落在△EGF外部,
所以当P点取点G时,sin取到最大值,
答案第10页,共90页
此时ST122,
TGGF2FT242222226,
cosGTQQTTG223263
,而GTQHTS,
则
cosHTSHTHT3ST1223 ,解得:HT46,
HGHTTG462626 ,
在Rt△SHG中,
SGSQ2QG210224266,
答案第11页,共90页
SHSG2HG266226283 ,
所以
sinmaxsinSGHSH8322SG663 ,
22所以sin的最大值为3.
故选:B.
答案第12页,共90页
6.B
【分析】
AD、AA1分别为x、y、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以A为原点,AB、用向量法求解即可.
【详解】
AD、AA1分别为x、y、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以A为原点,AB、
则A0,0,0、B3,0,0、C3,5,0、D0,5,0、A10,0,4、B13,0,4、C13,5,4、D10,5,4、F0,0,2、
E3,t,0其中0t5.
答案第13页,共90页
则FC13,5,2,FE3,t,2.
设mx,y,z是平面C1EF的一个法向量,则
m3,5,2?x,y,z3x5y2z0FC1·m3,t,2?x,y,z3xty2z0FE·
,不妨设
63t15m1,,t52t10, x=-1,则
显然n0,1,0是面ABB1A1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C1EF与平面ABB1A1所成的锐二面角为,则
cosmnmn6010t563t1511t52t10221213t250t469
,
要使平面C1EF与平面ABB1A1所成的锐二面角正切的最小,只需平面C1EF与平面ABB1A1所成的锐二面角最小,只需平面C1EF与平面ABB1A1所成的锐二面角余弦最大.
2513时,
所以当
t25672213t50t46913t13 1322答案第14页,共90页
最小,cos最大.
此时
1213t250t3252sin1cos1213t250t46913t50t469 2,
所以
2525135032513sin13t250t32513tancos121223600135131213 .
故选:B
7.D
【分析】
PPAP,设BPx(x0),
由题可得,BC20,过P作PPBC,交BC于P,连接AP,则
tan分类讨论,若P在线段BC上,则CP20x,可求出PP和AP,从而可得出
tan3320x225x2,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可得出x0时,取得最大值;若P在CB的延长线上,同理求出PP和AP,
答案第15页,共90页
可得出
tan3320x225x2,可得当
x454时,函数取得最大值;结合两种情况的结果,即可得
出结论.
【详解】
解:AB15cm,AC25cm,ABBC,
由勾股定理知,BC20,
PPAP,
过点P作PPBC交BC于P,连结AP,则
tan设BPx(x0),
若P在线段BC上,则CP20x,
由BCM30,得
PPCPtan303(20x)3,
在直角△ABP中,AP225x2,
tan3320x225x2,
令
y20x225x2,则函数在x[0,20]单调递减,
20343x0时,取得最大值为459;
答案第16页,共90页
若P在CB的延长线上,
PPCPtan303(20x)3,
在直角△ABP中,AP225x2,
tan3320x225x2,
(20x)2y令225x2,则y0可得
x53454时,函数取得最大值9.
53故答案为:9.
8.D
【分析】
取AC的中点M,连接OM,求得OMC1D2,取BC1的中点N,连接BD、OB、OC1、ON、MN、
,求得MN2,求出ON的最大值,分析可得
OBOC1ON22,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
答案第17页,共90页
取AC的中点M,连接OM,如下图所示:
因为OA平面yOz,OC平面yOz,则OAOC,
1AC22,
因为M为AC的中点且AC22,故OM取BC1的中点N,连接BD、OB、OC1、ON、MN、C1D,如下图所示:
答案第18页,共90页
因为M为AC的中点且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故M为BD的中点,
1MNC1D22又因为N为BC1的中点,故,
所以,ONOMMN22,当且仅当O、M、N三点共线且M在线段ON上时,等号成立,
所以,
OBOC1ONNBONNC1ONNBONNBONNB22
ON2222226
.
因此,OC1OB的最大值为6.
故选:D.
【点睛】
方法点睛:求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有三种方法:
(1)利用定义:
(2)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
答案第19页,共90页
(3)利用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已知条件的特征来选择,同时要注意数量积运算律的应用.
9.D
【分析】
设线段BC的中点为D,连接AD,过点P在平面PAD内作POAD,垂足为点O,证明出PO平面ABC,然后以点O为坐标原点,CB、AD、OP分别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BMmBPnBC,其中m0,n0且mn1,求出3m6n3的最大值,利用空间向量法可求得cos的最大值.
【详解】
设线段BC的中点为D,连接AD,
ABAC5,D为BC的中点,则ADBC,
BC5,则BDCD3,ADAB2BD24,同理可得PD4,PDBC,
PDADD,BC平面PAD,
过点P在平面PAD内作POAD,垂足为点O,
因为PAPDAD4,所以,△PAD为等边三角形,故O为AD的中点,
答案第20页,共90页
BC平面PAD,PO平面PAD,则BCPO,
POAD,ADBCD,PO平面ABC,
以点O为坐标原点,CB、AD、OP分别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因为△PAD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O为AD的中点,则OPPAsin6023,
则A0,2,0、B3,2,0、C3,2,0、
P0,0,23,
由于点M在平面PBC内,
可设
BMmBPnBCm3,2,23n6,0,03m6n,2m,23m
,
答案第21页,共90页
其中m0,n0且mn1,
从而
AMABBM3,4,03m6n,2m,23m33m6n,42m,23m
,
因为
AM15,则
33m6n42m,
2212m215
所以,
33m6n,
216m216m14m232
故当
m1223m6n332时,16m16m1有最大值3,即,
故33m6n33,即3m6n3有最大值3,
所以,
答案第22页,共90页
coscosAM,BCAMBCAMBC633m6n6156355615
.
故选:D.
【点睛】
方法点睛:求空间角的常用方法:
(1)定义法:由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二面角的定义,结合图形,作出所求空间角,再结合题中条件,解对应的三角形,即可求出结果;
(2)向量法: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计算向量的夹角(两直线的方向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两平面的法向量)的余弦值,即可求得结果.
10.C
【分析】
根据题意作出示意图,分别通过线段长度表示出1,2,3的正切值,然后根据线段长度比较1,2,3的正切值的大小,由此确定出1,2,3的大小关系.
【详解】
答案第23页,共90页
如图所示,记A在底面的投影点为O点,取CD中点Q,连接OG,BQ,OH,显然BQ过点O,
过H作HR//CD交BQ于R点,连接AR,
过G作GN//CD交BQ于N点,连接AN,
因为AGBC,OGBC,所以二面角ABCD的平面角为AGO,
AOOG,
所以3AGO,所以
tan3tanAGO又因为AO平面BCD,所以AH与平面BCD所成角即为AHO,
AOOH,
所以2AHO,所以
tan2tanAHOAOAOOGOHOGOH,所以tan3tan2,结合正切函数的单调性可知3≥2, 又因为,所以
因为HR//CD,所以AH与CD所成的角为AHR,所以1AHR,所以
ANAO,tan3GNGO,又ANAO,GNGO,
tan1ARHR,
当H点在G点时,此时
tan1ANAO所以GNGO,所以tan1tan3,所以13,
当H由G向B运动时,此时AR增大,HR减小,所以tan1增大,所以1增大,
答案第24页,共90页
综上可知:231,
故选:C.
【点睛】
关键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以及二面角的概念以及通过线段长度表示出每个角的正切值,将不直观的角度大小关系通过比值的形式直观表示出来.
11.C
【分析】
依题意可知光线所构成的平面与平面PBC和平面ABC均垂直,即平面PAD. 问题等价于:
答案第25页,共90页
光线从线段PA(不含端点)上的点Q出发,经过PD,AD反射后重新回到点Q,求光线经过路径长度的取值范围. 以A为原点,以AD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Q0,m(0m2),分别求得Q关于PD的对称点M和Q关于AD的对称点N,根据几何光学知识可得光线经过路径长度为线段MN的长度,进而可求得结果.
【详解】
依题意可知光线所构成的平面与平面PBC和平面ABC均垂直.
如图,取BC的中点D,连接PD,AD,则ADBC,又PA平面ABC,所以PABC,因为
PAADA,所以BC平面PAD,又BC平面PBC,所以平面PBC平面PAD;因为PA平面
ABC,且PA平面PAD,所以平面PAD平面ABC.
所以平面PAD与平面PBC和平面ABC均垂直.
因此,问题等价于:光线从线段PA(不含端点)上的点Q出发,经过PD,AD反射后重新回到点Q,求光线经过路径长度的取值范围.
以A为原点,以AD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答案第26页,共90页
则P0,2,
D2,0,所以PD的方程为xy122,即2xy2,
设Q0,m(0m2)关于PD的对称点为Ma,b,
1bma2222m4m222mamb4mM,22a,b33, 2233,即则,解得
Q关于AD的对称点为N0,m,
根据几何光学知识可得光线经过路径长度为线段MN的长度.
因为
MN2816848222m1m3m26,169999
,所以
43MN3,4.
答案第27页,共90页
故选:C.
【点睛】
关键点点睛:将问题转化为:光线从线段PA(不含端点)上的点Q出发,经过PD,AD反射后重新回到点Q,求光线经过路径长度的取值范围.
12.A
【分析】
B的坐标,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令OAAB1,即可得到A、设Px,y,0,根据PAPB,
3x2yy12则APPB0,即可得到,再求出平面OAB的法向量,依题意根据正弦函数、
正切函数的单调可知,要求tan的最大值,即可求sin的最大值,利用空间向量法表示出线面角的正弦值,再根据函数的性质求出sin的最大值,从而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出tan;
【详解】
解:如图以平面为xoy平面,平面OAB为yoz平面,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令
33B0,2,2A0,1,0,显然平面OAB的法向量可以为n1,0,0,设Px,y,0,则OAAB1,则,33PBx,y,22OPx,y,0APx,y1,0,因为PAPB,所以 ,,
3APPBx2yy102
答案第28页,共90页
30,x2yy1
2,即,因为直线OP与平面OAB所成角为,因为2,显然2,
即
0,0,2ytanxysinx,因为与在2均单调递增,要求tan的最大值,即可求sin的最
大值,
所以
sinxxy22x2x2y2 353y2yyy12225332yyy1y222y253y221 151312y2y211315252y62421 sin6cos1215261cos1sin2sinmax55,又,所以当y6时
,所以
tan 故选:A
答案第29页,共90页
13.A
【分析】
题目考察二面角和线面角的概念,首先,将别在图中的位置,因为
,,0,2ABC折成ABC,通过辅助线找到,,分
,所以比较三个角的大小,可以等价于比较sin,sin,sin的大小,根据图中的直角三角形可以表示出三个角的正弦值,通过比较各线段的长度判断正弦的大小,从而推出角度的大小
【详解】
图一 图二
答案第30页,共90页
沿直线BC将以AF平面BCD
ABC折成ABC之后如图一所示,记BC中点为E,A在底面的投影为F,所
连接AE,AF,BF,DF,EF,则
AEF,ABF,ADF
所以,在三个直角三角形中,
sinAFAE,
sinAFAFsinAD AB,
设ABAC1,因为A90,所以
AE22,BC2 ,
ABC4
当A点落在平面内时,如图二所示,RtBDC中,CDB30,所以BD6 BDF中,
DBF45,BD6,BF1
由余弦定理可得:
DF26126272312
答案第31页,共90页
所以,ADminDF1
,,0,2所以:ADABAE,所以sinsinsin,且
所以
故选:A
【点睛】
题目比较综合,有一定的难度,关键点在于找到折叠之后的二面角和线面角的位置,其中,的大小比较容易判断,如果要比较的大小,还需要在底面中结合解三角形的方法去计算,才能准确比较大小
14.A
【分析】
由题设得到平面图及翻折的立体示意图,E、F分别为AB、BC的中点,G为DE、AF交点,易知D在面ABC上的投影在DE上,由ADBDCD判断D投影的所在线段,根据投影点到AB、BC、CA的距离判断二面角的大小关系,再设DABC的高为h,由
hhh,sin2,sin3DADBDC
sin1,即可知线面角的大小关系.
答案第32页,共90页
【详解】
由题意,若ABBCCD2,则AD1,CDG为DE、AF交点,
3,如下图,E、F分别为AB、BC的中点,
∴AD1,CD3,则1BD3,在旋转过程中D在面ABC上的投影在DE上,
BDCD,BDCD,BDCD,当D投影为G时,当D投影为DG上时,当D投影为GE上时,
当D投影为E时,ADBD,
∴要使ADBDCD,则D投影在G,E两点之间,此时投影点到AB、BC、CA的距离
dABdCAdBC.
∴二面角D ABC最大,其次为二面角D ACB,而二面角D BCA最小,即.
答案第33页,共90页
设三棱锥DABC的高为h,则
hhhsin2sin3DADBDCsin1
,
1,2,3[0,]2∵,
∴123.
故选:A
【点睛】
关键点点睛:根据翻折过程中ADBDCD的情况下,D的投影点位置判断二面角的大小关系,再设DABC的高为h,由线面角
hhh,sin2,sin3DADBDC
sin1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
15.C
【分析】
答案第34页,共90页
数形结合,作EF//BD,利用线面垂直得到EFCP,然后找到异面直线所成角CEP,并表示
tanCEPCPPE,通过讨论点C位置得到结果.
【详解】
作EF//BD交AD于点F,分别取EF,BD的中点P,Q
连接CQ,CP,AQ,CE,如图,
由翻折前该四边形为菱形,且DAB60,所以ABD,BDC为等边三角形
同时P点在AQ上,由
BDCQ,BDAQ,CQAQQ,CQ,AQ
平面CPQ
所以BD平面CPQ,又EF//BD,所以EF平面CPQ,所以EFCP
答案第35页,共90页
直线BD与CE所成角即直线EF与CE所成角,该角为CEP
所以
tanCEPCPPE,由点E不与A,B重合,
所以当点C翻折到与点A重合时,CP最小,CEP60为最小与点E位置无关;
当没有翻折时,CP最大,tanCEP最大,则CEP最大,与点E位置有关
故选:C
16.A
【分析】
根据面面角的定义求得AMG1,根据线面角的定义找到ANH2,3FMG,通过比较1,2的正弦值比较两角的大小,接着根据1,22的范围判断1,22的大小,根据线段长度的大小关系求得1,23的大小关系.
【详解】
分别过点M和点B作BN,MN的平行线相交于点G,
因为BNl,所以MGl,所以AMG1,
过A点作AHMG,连接NH,所以ANH2,
答案第36页,共90页
所以
sin1AHAHsin2AM,AN,由于AMMN,所以AMAN,
所以sin1sin2,又因为1,2都为锐角,
4所以12,又AMMN,所以
2,则
222,
所以122;
取线段AG中点为点F,又C,D为AB,MN的中点,
所以CF与DM平行且相等,所以CD//MF,
所以CD与半平面所成角为3FMG,
显然31,又因为AMMG,所以123;
故选:A.
答案第37页,共90页
【点睛】
(1)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一般步骤:
①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即通过找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来完成;
②计算,要把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求解.
(2)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可以通过垂线法进行,在一个半平面内找一点作另一个半平面的垂线,再过垂足作二面角的棱的垂线,两条垂线确定的平面和二面角的棱垂直,由此可得二面角的平面角.
17.B
【分析】
答案第38页,共90页
结合正四面体的特点,四个面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表示出PQ与平面PAB、PAC、PBC所成的角分别为,,,求出
131sinsinsin32332
,再根据选项的特点进行判断.
【详解】
取点Q为ABC 的中心,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1,则
131sinsinsin32332
,
所以
123
sin2sin2sin2,排除①;
18cos2cos2cos21()239
答案第39页,共90页
,
cos2cos2cos22492
,因此 ②是正确的,
n2tan2tan21所以
ta8,
所以
11tan2tan21tan2241
排除④;
取BC的中点D,连接PD,AD,易知AP与平面PBC所成的角为APD 且
1PA1cosAPD21PD2332
,所以
sinAPD23 ,tanAPD21 ,
所以当点Q靠近点A时,QP与平面PBC所成的角的正切值大于1,答案第40页,共90页
,
222tantantan1,排除③ . 所以
故选:B
【点睛】
充分利用正四面体的几何特征,观察选项的特点,进行计算.
18.D
【分析】
先取BC中点为F,判断四边形ABFE是正方形,再作AHOF于H,证明αAOF,
ABH,分别再直角三角形中计算sinα和sin,比较即判断A正确;将选项A的结论平
方,结合二倍角公式和余弦函数的单调性,即判断C正确;计算cosα,cos即判断B可能成立;判断
ππα4,判断4,结合α2,即得
D错误.
【详解】
记BC中点为F,连接EF,连接AF与BE交于点O, 依题意知四边形ABFE是正方形.
AOBE,OFBE,故锐二面角ABEC的平面角为αAOF,
答案第41页,共90页
BE平面AOF,过A作AHOF于H,则BEAH,
而BE,OF相交于平面BCDE内,
故AH平面BCDE,故连接BF,则AB与平面BCDE所成的角为ABH.
AHhOA2,
记AHh,因为RtAOH中,
sinαRtABH中,
sinAHhAB2,所以sinα2sin①,选项
A成立;
221cos2α21cos2sinα2sin将①平方得:,所以,
cos2α2cos21cos2
,
易见α,都是锐角,则cos2αcosα,∴cos2cosα,而02,α<,
根据余弦函数的单调性可知,α2,选项C成立;
OH2因为
cosα,cosBH2,若使2cosαcos,则需2OHBH,
即当
OBHπ6,可以成立,即
B可能成立;
答案第42页,共90页
另外,由α,都是锐角,且2sinsinα<1知,
sin22,知
π4.
由选项C知α2,∴
α2π4,选项
D错误.
故选:D.
【点睛】
关键点点睛:
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熟知二面角和线面角的定义,并准确找出α,,才能结合三角函数及恒等变换等知识来突破难点.
19.A
【分析】
构造直三棱柱AMFCNB,可得出
AMFGDIENB1
,ANH2,CDI3,由S△GDCS△IDC,AMMNBN推导出123,由
sinANHsinAMFsinANM
答案第43页,共90页
可得
sin2sin1sinANM2sin12
,推导出122,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如下图所示,构造直三棱柱AMFCNB,分别取AE、BF的中点G、I,连接DG、DI、GI,
则AMl,MFl,则AMF1,同理可得BNE1,
AE//MN且AEMN,G、D分别为AE、MN的中点,所以,AG//DM且AGDM,
所以,四边形AMDG为平行四边形,所以,DG//AM,同理可知DI//MF,
答案第44页,共90页
所以,DGl,DIl,故GDI1,
AE//BF且AEBF,G、I分别为AE、BF的中点,AG//BI且AGBI,
设ABGIR,则RAGRBI,ARGBRI,△ARG△BRI,
ARBR,则R为AB的中点,故点R与点C重合,
DGl,DIl,DGDID,l平面DGI,
CD平面DGI,则CDl,故CDI3,
在△GDI中,
S△GDCS△IDC,则
11CDDGsinGDCCDDIsin322
,
AMMNBN,则DGDI,所以,sinGDCsin3,
由于GDC、3均为锐角,所以,GDC3,则1GDC323,
过点A在平面AMF内作AHMF,垂足为点H,连接NH,
l平面AMF,AH平面AMF,AHl,
答案第45页,共90页
又AHMF,MFlM,AH,所以,ANH2,
tanANMAM1ANMMN2, 且ANM为锐角,所以,4AHAMsin1,
sin2AHAMsin12sin1sinANMsin1ANAN2
,
所以,
1cos2212sin2212sin21cos21cos12
,
易知1、220,,且余弦函数在0,上单调递减,所以,122.
故选:A.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空间角的大小比较,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对应角的同名三角函数的大小关系结合同名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来进行比较.
答案第46页,共90页
20.C
【分析】
先根据题意作出各二面角的平面角,再在每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将角用三角函数表示出达,然后再通过比较边长从而达到比较角的大小的目的.
【详解】
因为G为点A在平面BCD的投影,且G为△BCD的垂心连接DG交BC于点E,连接AE,可知BC平面DAE,所以BCAE,可知BDDC,所以G在AE上的投影为H,过H作HFAB,连接GF.连接BG交DC于M,连接AM.
这样
GFH,GEH,GMA
.
又因为AD2AB2AC2BC,在△ABD中,ABBDAD,可得BDABBC.
在△BCD中,
答案第47页,共90页
GMGCcosCGMGCcosCDB
,
GEGCcosCGEGCcosCBD
,
GMcosCDBGEcosCBD,
又因为在△BCD中,BDDCBC,所以
GMcosCDB1GEcosCBA所以,所以GM>GE
0CDBCBA2,所以cosCDBcosCBA0,
而
AEAG2+GE2,AMAG2+GH2,
答案第48页,共90页
所以AMAE.
AGAE,
所以在AGE中,
sin所以在AGM中,
sinAGAM,
因为AMAE,所以sinsin,所以.
由题意,可知AG平面BCD,所以CDAG,
又G为△BCD的垂心,所以CDBM,且ABBMB,
所以CD平面ABM,所以CDAB,
取AB的中点N,连接CN、DN.
由于ABC为正三角形,所以ABCN,且CNCDC,
所以AB平面CDN,因此DNAB,由于N为AB的中点,所以DADB,
又DBDC,所以三棱锥DABC为正三棱锥.
GHGH,tanHEHF在分别RtGHE,RtGHF中,
tan,
而HEHF,,
答案第49页,共90页
从而可知选项C正确.
故选:C.
21.A
【分析】
Q分别为AG,DMP,将三棱锥ABCD置于直三棱柱ABMGCD中,不妨设ABM为锐角,
ACH2EQ,PQ,CH,H为线段BM上一点,的中点,且AHBH,连接PE,然后可得ABH1,,
FEQ3,利用
sin1AHAB,
sin2AHAC可比较出1,2的大小,由
S△PEFS△QEF可得sinPEFsinQEF,
然后可得123.
【详解】
如图所示, 将三棱锥ABCD置于直三棱柱ABMGCD中,
答案第50页,共90页
不妨设ABM为锐角,P,Q分别为AG,DM的中点,H为线段BM上一点,且AHBH.
连接PE,EQ,PQ,CH,由直三棱柱的几何性质易知,F为PQ的中点,
AHABABH1,
ACH2,
FEQ3,则
sin1,
sin2AHAC,
又ABAC,故sin1sin2,12;
易知
S△PEFS△QEF,则PEsinPEFQEsinQEF,又PEABCDQE,所以sinPEFsinQEF,
故PEFQEF23PEQABH1.
故选:A
【点睛】
方法点睛:将问题中的几何体扩充到圆柱或棱柱的母体当中,往往可以使问题更加直观简化,使问题迎刃而解.
22.C
答案第51页,共90页
【分析】
过点A作AGBC,交DE于点H,交BC于点G,连接BH,可证明在三角形ADE沿直线DE折起的过程中,AH平面BCED,然后用x的值分别将各个选项中的角的相应三角函数表示出来,然后判断可得答案.
【详解】
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ADx0x1,则BD1x
在ABC中,由BDCE,则DE//BC
过点A作AGBC,交DE于点H,交BC于点G,连接BH,则AHDE
AG3,ADHABG602
,所以
AH3x2,
HG333x1x222
在三角形ADE沿直线DE折起的过程中,AHDE,HGBC始终满足.
由平面ADE平面BCED,平面ADE平面BCEDDE,所以AH平面BCED
由BH平面BCED,则AHBH
答案第52页,共90页
在BHG中,
BH1321x44 ,
所以
ABAH2BH232132x1x444323xx122
所以
323x21xx2x1ADBDAB221cosADB2ADBD2x1x4222
所以ADB大小不变,故选项A正确.
3xOHx4 2,则
过H作HOBD交BD于O点,由
DH答案第53页,共90页
由AH平面BCED,又BD平面BCED,则AHBD
由AHOHH,所以BD平面AOH,
所以AOH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
在直角△AOH中,
3xAH2tanAOH31OHx2
所以AOH大小不变,故选项B正确.
1133BCHG11x1x2224
SBCD
由AHDE,则AHBC,又HGDE, 且HGAHH
答案第54页,共90页
所以BC 平面AGH,又AG平面AGH,所以BCAG
由AH平面BCED,由HG平面BCED,则AHHG
所以
AGAH2GH23232x1x44
1BCAG2
SABC设点D到平面ABC的距离为d.
由等体积法可得VABCDVDABC,即
1S31AHS3BCDABCd
则
1SBCDAH2BCHGAHd1SABCBCAG23x1x2x21x2 答案第55页,共90页
设B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则
sindBD3x2x1x2232111x2
当D从B滑动到A的过程中,x的值从1变小到0,这一过程中111x2逐渐变大.
所以在这一过程中,sin变小,则角变小, 故选项C不正确.
由DE//BC,则ABC (或其补角)为AB与DE所成的角.
由上可知:BCAG,则
AG22AG3x21x32x22x1BG tanABC
12
函数y2x2x10x1的对称轴为
2x当
0x122时,函数y2x2x10x1单调递减.
答案第56页,共90页
1x1y2x22x10x12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所以当x从1变到的过程中,tanABC变小,当x从变到0的过程中,tanABC变大,
1212所以选项D正确.
故选:C
【点睛】
关键点睛:本题考查翻折过程中空间角的变化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设等边三角形
ABC的边长为
1,ADx0x1,则BD1x,根据条件可得AH平面BCED,用x的值分别
将角表示出来,然后判断,属于难题.
23.C
【分析】
设P点在正方形ABCD内的射影为Q,作PEBC,得PEPD;
若A成立,由对称性可知Q与正方形ABCD中心O重合,此时不满足PEPD,A错误;
若B成立,由知Q在AC上,得到PBPDPE,B错误;
若C成立,由知Q在BC,AD中点F,G连线上,由知QOG,可知存在满足PEPD答案第57页,共90页
的Q点,C正确;
若D成立,由知Q在BD上,由知QOB,此时不存在满足PEPD的Q点,D错误.
【详解】
设P点在正方形ABCD内的射影为Q,连接AC,BD,且ACBDO,作PEBC,垂足为E,则PEPD,
对于A,若,由对称性可知,Q点在AC上;
同理,当时,Q点在BD上;则ACBDQ,即Q点与O点重合,
此时PBPD,又PBPE,PDPE,与PDPE矛盾,A错误;
对于B,若,则Q点在AC上,此时PBPD,又PBPE,PDPE,与PDPE矛盾,B错误;
对于C,若,则Q点在BC,AD中点F,G连线上,如下图所示:
答案第58页,共90页
由对称性可知:PBPC,此时PFBC,即E与F重合,PFPD;
,Q在线段OG上,设正方形ABCD边长为a,
35OGaQFQDa8时,8,使得PFPD成立,C则当
正确;
对于D,若,则Q在BD上,如下图所示:
,则Q在线段OB上,此时不存在点Q满足QEED,使得PEPD,D错误.
故选:C.
【点睛】
答案第59页,共90页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二面角相关问题的求解,解题关键是能够根据二面角的大小关系和对称性确定点P在底面ABCD上的投影点Q的位置,结合Q点位置来进行分析.
24.A
【分析】
将棱锥ABCDE的底面边长BE及高用含有的三角函数来表示,根据体积公式写出棱
锥体积,整理化简后利用三角函数求最值.
【详解】
设过A与DE垂直的线段长为a,
则AEtan,
0tan152,
DE1cos,asin,
则四棱锥ABCDE的高
πhasinsinsinsincos2
,
则
答案第60页,共90页
111515VABCDEtan1sincos3222
1615tansincos
1615sincossin2
112
11215sin2cos211151sin2cos212344
1511tansin215, 312,111ABCDE3∴四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124.
故选:A.
【点睛】
求解立体几何体积的最值时,一般需要将体积写为函数关系式或者是三角函数关系式,进而利用函数求最值或三角函数求最值的方法求解其最值.
25.B
【详解】
答案第61页,共90页
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
过B作直线l//DE,作BMED交直线DE于点M,过C作直线DE的垂线,垂足为R,
交直线l与T,过A作DE的垂线,垂足为O,且交l于N,
不妨设AB3,则ADCE1,BDAE2,
在直角三角形ADE中,
AO122555,
因为BMD45AOAD1BM5AOD,故BMBD2,故
,同理
DM2DO2152555 答案第62页,共90页
,
所以
ON455,
BNOM355,同理
RCOS565NT5,5.
在几何体中连接AB,AS,AC,如图,
因为AODE,NODE,故NOA为二面角ADEB的平面角,
故NOA,而AONOO,故DE平面AON,
所以TB平面AON,而AN平面AON,故BNAN.
AN24162545162cos4cos55555
答案第63页,共90页
,
故
1692916coscos5555AB24
,故
2916cos4155cos21255
5cosADB,
14cosAECcos55, 同理
11cosADBcoscos055
,故cosADBcos,同理cosAECcos,
33cosADBcosAECcos055
,故cosADBcosAEC,
因为,ADB,AEC0,,故AECADB,
故选B.
答案第页,共90页
【点睛】
关键点点睛:关键求出二面角,难点在于计算cosADB,cos,注意知识的交叉应用,考验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熟练掌握公式,属难题.
26.A
【分析】
取AD的中点F,连接EF、BF,让正四面体ABCD相对静止,让平面绕着直线CD转动,将问题等价转化为过直线EF且与平面平行的平面绕EF旋转,分别找出使得取最大值和最小值对应的位置,分别求出co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得解.
【详解】
取AD的中点F,连接EF、BF,如下图所示:
E、F分别为AC、AD的中点,所以,EF//CD,
答案第65页,共90页
1EFCD12设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为2,则BEBF3,,
由余弦定理可得
BE2EF2BF23cosBEF2BEEF6 .
当三棱锥ABCD绕棱CD旋转时,直线BE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让正四面体ABCD相对静止,让平面绕着直线CD转动,则平面的垂线也绕着CD旋转,
设过直线EF的平面满足//,
EF//CD,问题也等价于平面绕着直线EF旋转,
当B时,取得最小值0,此时,cos取得最大值1;
dBE当B时,设点B到平面的距离为d,可得
sin,
当d取最大值时,取最大值,此时,平面BEF平面,
由于BEBF,取EF的中点O,连接BO,可得BOEF,
平面BEF平面,平面BEFEF,BO平面BEF,BO,
答案第66页,共90页
此时,BEF,所以,cos的最小值为36. 3
,16. 综上所述,cos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A.
【点睛】
关键点点睛:解本题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将问题等价转化为过直线EF且与平面平行的平面绕EF旋转;
(2)结合线面角的定义找出线面角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位置,尤其在最小值确定时,可充分利用三角函数值来确定.
27.D
【分析】
由于要用到最小角定理,先证明最小角定理;分别找出设直线AD与直线BC所成角为,直线BD与平面ACD所成角为,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为,再利用三棱锥的等体积法得到BHDB,比较得到.
,利用最小角定理判断出BHO最小,所以BHO,从而
【详解】
答案第67页,共90页
要解决本题,需要用到最小角定理.下面先证明最小角定理:与平面斜交的直线与其在该平面内的射影的夹角不大于该直线与平面内其他直线的夹角.
如图示:
设直线AB与平面斜交,斜足为B,AO⊥,BC⊥BO,则AO⊥BO,BC⊥AO,
又AOCOO,所以BC⊥平面AOC,所以BC⊥AC.
在Rt△ABO、Rt△ABC中,
BOBC,cosABC,ABAB
cosABO而BC 如图示: 答案第68页,共90页 过D作DO平面ABC于O,过B作BO平面ACD于O,过O作OH⊥CD于H,连结 OA、OB、BH,则DBO为直线B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即DBO 由BO平面ACD得BOCD,又OH⊥CD,且BOHOO, 所以CD面BOH,所以CDBH,所以BHO为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为. 又VDABCVBADC,即 11S△ABCDOS△ADCBO33 1S△ABCS△ADC=SABCD2,而,所以DOBO.因为 sinBHOBODO,sinDBO,BHDBBHDB ,所以sinBHOsinDBO,所以BHODBO,即. 又在平面ACD中,AD⊥DC,OH⊥DC,所以AD∥OH,所以等于直线OH与BC所成的角.即BHO为直线OH与BCD所成的角,根据上面证明的最小角定理有:BHO,所以 . 答案第69页,共90页 故选:D. 【点睛】 利用几何法求线面角、二面角的大小:作(作出要求的角)、证(证明所作的角即为所求)、算(解三角形,求出角的大小). 28.B 【分析】 先证明最小角定理,再过点D1作D1O平面ABC,过点B作BO平面ACD1,连接OB,过 O作OHCD1,连接BH,可得BHO,D1BO,由等体积法可得BOD1O,进而可得,,所以AD1//OH.所以等于直线OH与BC所成的 的大小,在平面ADC内, 1AD1D1C,OHD1C角BHO也为直线OH与平面BCD1所成的角,根据上面已证的最小角定理有BHO,从而得到答案. 【详解】 解决本题,先来了解最小角定理:平面外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是这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平面斜交的直线与它在该平面内的射影的夹角不大于直线与平面内其他直线的夹角. 证明如下: 直线AB与平面斜交,斜足为B, 答案第70页,共90页 AO平面,BCOC, 由AO平面,BCOC, 可证明BC平面AOC, 则BCAC. BO则 cosABOAB, cosABCBCAB, cosOBCBCBO, 所以 cosABOcosOBCBOABBCBCBOAB, 即 cosABCcosABOcosOBC , 答案第71页,共90页 故cosABCcosABO, ABCABO. 过点D1作D1O平面ABC, 过点B作BO平面ACD1, 连接OB. 过O作OHCD1, 连接BH,如图: 则D1BO为直线BD与平面ABC所成角, 1答案第72页,共90页 即D1BO, 由BO平面ACD1, 则BOCD1, 又OHCD1, 且BOOHO 所以D1C平面BOH, 则CD1BH 所以BHO为二面角ACD1B的平面角, 即BHO, 又VD1ABCVBAD1C, 即 11S△ABCOD1S△AD1COB33 , 答案第73页,共90页 且 S△ABCS1△AD1C2S矩形ABCD , 所以BOD1O. BO由 sinBHOBH, sinD1BOD1OBD1, 由BHBD1, 所以sinBHO sinD1BO,即BHO D1BO, 也即. 又在平面AD1C内, AD1D1C,OHD1C, 所以AD1//OH. 答案第74页,共90页 所以等于直线OH与BC所成的角, BHO也为直线OH与平面BCD1所成的角. 根据上面已证的最小角定理有BHO. 所以, 故选:B. 【点睛】 方法点睛:最小角定理:平面外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是这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平面斜交的直线与它在该平面内的射影的夹角不大于直线与平面内其他直线的夹角. 29.D 【分析】 在射线PC取PC'PA,过A作PD的垂线,垂足为M,连接CM,设过A,C,M三点平面交棱PB于B,在四棱锥PAMCB中可讨论,,的大小关系. 【详解】 答案第75页,共90页 在射线PC取PC'PA,过A作PD的垂线,垂足为M,连接CM, 因为PAPC,PMPM,APMCPM, 故PAMPCM,故AMMC,CMPAMP90即CMPM. 设过A,C,M三点平面交棱PB于B, 以下在四棱锥PAMCB中讨论,,的大小关系. 连接AC,BM,它们交于点O. 因为平面PAM平面PCM,AMPM,平面PAM平面PCMPM, AM平面PAM,故AM平面PCM, 答案第76页,共90页 所以APM为直线AP与平面PCM所成的角,故APM, 而APC为AP与平面PCM内的直线PC(异于射影PM)所成的角, 故APC. 因为AMPM,CMPM,故AMC为APDC的平面角, 结合平面PAM平面PCM可得AMC90,故AM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PAPC,PBPB,APBCPB,故PABPCB, 故ABCB,而AMMC,BMBM,故AMBCMB, 故AMBCMB,故AOMB, 因为AMPM,CMPM,AMCMM,故PM平面AMCB, 而AO平面AMCB,故AOMP,而MPMOM,故AO平面PMB. 因为APMAPB,故PO为APB的角平分线. 11AOAPOAPCtan22,且2OP, 又 在直角三角形MPO中, tan2tanMPOMOPM, 答案第77页,共90页 因为AOMO,OPPM,故 tan2tan2,而22均为锐角,故, 综上,. 故选:D. 【点睛】 关键点点睛:解本题的关键就是在原来的四棱锥中构造出新的四棱锥,然后利用线面角的定义得出,再由正切值的大小关系得出,解题时充分分析新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分析几何关系以及不等关系,进而求解. 30.B 【分析】 GMGMtanMNBC过G点作GMCD于M点,过M作MNEF于N点,由 βγ45tanβ=1,所以 ,设θ为D1EFC,则θ=90,又β45则45,即可比较,,的大小. 【详解】 过G点作GMCD于M点,过M作MNEF于N点 CECD2DE2322BC 答案第78页,共90页 由D1GGC14,可知MNCEBC GMCD,MNEF,EFGN GNM, tanβGMMN GM面ABCD,过M作MPAB于点P,MPBC GPM tanGM1BC ∴ GMGMtan1MNBC tanβ∴βγ45, 设θ为D1EFC,则θ=90, 又β45,∴45 ∴ 故选:B 答案第79页,共90页 【点睛】 (1)求二面角大小的过程可总结为:“一找、二证、三计算.” (2)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可以通过垂线法进行,在一个半平面内找一点作另一个半平面的垂线,再过垂足作二面角的棱的垂线,两条垂线确定的平面和二面角的棱垂直,由此可得二面角的平面角. 31.C 答案第80页,共90页 【分析】 设菱形的边长为1,则 BECF3,BD12,利用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到 BE11BABD,CFBD2BC22 ,再利用数量积运算求出BECF,再由 411cosBE,CFcosBA,BC382 ,根据 BA,BC的范围,利用余弦函数的性质求解. 【详解】 设菱形的边长为1,则 BECF3,BD12, BE111BABD,CFCBCDBD2BC222 , 1BABDBD2BC4BECF , 答案第81页,共90页 21111BABDBABCBDBDBC4242 , 1111cosBA,BC8244 , 11cosBA,BC82, 所以 cosBE,CF411cosBA,BCBECF382BECF , 23由图可知: 0BA,BC, 1cosBA,BC1所以2, 11cosBE,CF2, 所以2所以3BE,CF23, 答案第82页,共90页 (,]CFBE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32 故选:C 【点睛】 11cosBA,BC关键点点睛:本题关键是得到BECF82,转化为余弦函数求得其范围,进 而求出 BE,CF的范围. 32.B 【分析】 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所成角和二面角的概念,在图中作出它们所成的角,利用正弦值可得到βλ,再利用正切值可得λα. 【详解】 作PO平面ABC,垂足为O,连结OD,则PDOβ, 答案第83页,共90页 作PEAB,连结OE,因为PO平面ABC,AB平面ABC, 所以POAB,又POPEP,PO,PE平面POE, 所以AB平面POE,又OE平面POE,所以OEAB, 所以PEO为二面角PABC的平面角,所以PEOλ, 在RtPOD中, sinβsinPDOPOPOsinλsinPEOPD,在Rt△POE中,PE, 因为PDPE,所以sinβsinλ,所以βλ, 过D作DF//BC交AC于点F,则DFAB,PDFα, 作OGDF垂足为G,连结PG,则DGPG,四边形DEOG为矩形,所以OEDG, 在Rt△PDG中, PGPGDGOE tanαtanPDF, POOE在Rt△POE中, tanλtanPEO,PGPO(当D,E重合时取等号), 所以tanλtanα,所以λα, 答案第84页,共90页 所以. 故选:B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在图中准确的作出所要比较角α,β,λ,同时要结合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选择恰当的三角函数. 33.A 【分析】 利用特例法,设平面ADE平面ABCD,取DE的中点O,连接AO,由点O作各边的垂线 ANO,OM、OH,AN、AMO,ON、AH,并连接AM、利用二面角的定义得出AHO, γ90,比较、、的正切值的大小关系,由此可得出结论. 【详解】 利用特例法,不妨设平面ADE平面ABCD,取DE的中点O,连接AO, 由于AEAD,AODE, 因为平面ADE平面ABCD,平面ADE平面ABCDDE,AO平面ADE, AO平面ABCD, 答案第85页,共90页 由点O作各边的垂线OM、ON、OH,并连接AM、AN、AH, AO底面ABCD,BC平面ABCD,AOBC, 又OHBC,AOOHO,BC平面AOH, 又AH平面AOH,AHBC,所以,AHO, 同理可得ANO,AMO,γ90, tanAOAOAOtantanOH,ON,OM, 易知OHONOM,所以,最小,因此,min,,,. 故选:A. 答案第86页,共90页 【点睛】 本题考查二面角的大小比较,考查计算能力,属于难题. 34.C 【分析】 以B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关系写出各个点的坐标,利用平面BAD和平面ADC的法向量,表示出二面角的余弦值,即可求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 以B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BCD为等边三角形,不妨设BCCDBD1, 2由于 ADB,所以Am,1,n 答案第87页,共90页 因为当n0时A、B、C、D四点共面,不能构成空间四边形,所以n0 31C,,022B0,0,0,D0,1,0 则, 由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可得 31BD0,1,0,DAm,0,n,DC2,2,0 设平面BAD的法向量为mx1,y1,z1 mDA0y10mBD0则代入可得mx1nz10 mmm1,0,zx11y10,1n n令,则,所以 设平面ADC的法向量为nx2,y2,z2 31x2y20nDC022则nDA0,代入可得mx2nz20 mmn1,3,y23,z2n n,所以令x21,则 二面角BADC的大小为 答案第88页,共90页 则由图可知,二面角为锐二面角 所以 cosmnmn11m2n2m2n213m2n2 14m2n2m2n214m2n2m2n213m24n2 m22因为n0 121所以 1即23m24n21 cos1 所以 0,3 故选:C 【点睛】 根据直线与平面夹角的特征及取值范围,即可求解,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属于中档 答案第页,共90页 题. 答案第90页,共9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