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知识问答
1、国家和煤矿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入井人员严禁穿化纤衣服。
3、处理事故中应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4、工作面采用敲帮问顶时,要使用长度不小于2米的长柄工具。
5、“三不伤害”的内容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6、巷道2个躲避硐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40米。
7、爆破时,爆破工接到起爆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至少再等5秒,方可起爆。
8、进行开工准入检查的人员包括跟班干部、瓦检员、安监员、班组长。
9、岩巷掘进工作面最低风速要求不低于0.15m/s。
10、“一炮三检”指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进行的瓦斯检查。
11、井下供电应做到三无,三无是指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12、煤矿三大规程是指《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
13、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
14、“三违”的具体内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违反劳动纪律。
15、采掘工作面的温度不得超过26℃。
16、瓦斯爆炸的浓度为5-16% 。
17、矿井火灾的三要素是指可燃物、引火源、充足的氧气。
18、井下出现骨折伤员,应如何处理:直接搬运到地面救治。
19、“一通三防”指的是通风、防治瓦斯、防火和防尘。
20、矿井防治水的原则: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21、瓦斯治理应坚持的“十二字”方针是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22、煤巷及半煤巷掘进工作面巷道中的最低风速不得小于0.25m/s。
23、煤矿生产的五大灾害是:水、火、瓦斯、煤尘、顶板。
24、“MA”代表的含义是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
25、锚杆必须用机械或力矩扳手拧紧,确保锚杆的托盘紧贴巷壁。
26、采用人工喷射混凝土、砂浆时,喷射前必须冲洗岩帮,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劳动保护用品。
27、爆破作业前,爆破母线必须扭结成短路。
28、电气设备的三大保护是过流保护 、接地保护 、漏电保护 。
29、雨季“三防”的内容是防汛、防雷击、防排水。
30、井下供电的三全、一坚持指的是图纸质料全、防护装置全、安全用具全、坚持使用漏电继电器。
31、防爆电气设备“三证齐全”的“三证”指的是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32、井下供电的”四有”指的是有密封圈和挡板、有螺栓和弹簧垫、有接地装置、有过流或漏电保护。
33、井下供电的三专、两闭锁是专用变压、专用开关、专用线路、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
34、“失爆”是指电器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隔爆性和耐爆性。
35、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
36、瓦斯检查做到瓦斯检查手册、瓦斯检查牌板、瓦斯班报三对口。
37、工作面透水预兆是什么:挂红、挂汗、顶板来压、煤岩变松软
38、局部瓦斯积聚是指体积在0.5m3以上的空间内瓦斯浓度达到2%。
39、创伤急救必须遵守的“三先三后”原则是指:(1)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即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后搬运;(2)对出血的伤员,应先止血后搬运;(3)对骨折的伤员,应先固定后搬运。
40、《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应实行通风。
41、在敲帮问顶处理顶板活矸危岩时必须使用长撬棍。
42、爆破后,爆破地点附近20米的巷道内,都必须洒水降尘。
43、掘进工作面的供风量是每人每分钟不得低于4m3/min。
44、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米。
45、采掘工作面的气温超过30℃时,必须停止工作。
46、接地电阻的大小与接地极、连接线、土壤电阻有关。
47、煤矿坚持的“生产”是:不安全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不达标不生产、无跟班队长现场指挥不生产。
48、斜井(巷)施工期间兼做人行道时,必须每隔40米设置躲避所并设红灯。
49、爆破作业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50、开动掘进机前,必须发出警报,只有在铲板前截割臂附近 无人 时,方可开动掘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