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二学期第二次段考二年级国文科试题.doc

第二学期第二次段考二年级国文科试题.doc

来源:华佗小知识
二年 班 座号 姓名

第二学期第二次段考二年级国文科试题

科目代码:01

一、国字注音(每题一分,共10分)

1﹒「鲍」鱼之肆 9.羞「ㄋㄢˇ」

2.浮云「ㄧˋ」日 6.「覈」问

10.「ㄔㄣ」目以对

3.「ㄉㄨㄣˋ」汤 7.义愤填「ㄧㄥ」

4.自「剖」 8.法家「拂」士

5.「ㄖㄨˊ」慕之情

二、解释(每题二分,共20分)

1.动心忍性 6.征于色

2.纳闷

3.本所以疑 8.烂缦

4.荒诞

5.具体而微 10.迷「眩」

7.歆辄「难之」 9.天「籁」

三、选择题(每题二分,共60分)

( )1. 下列「」中的注音写成国字后,何者前后两两相同? (A)「ㄇㄛˋ」不关心/视同「ㄇㄛˋ」

路 (B)「ㄩˊ」期不还/「ㄩˊ」淮为枳 (C)急「ㄍㄨㄥ」好义/好大喜「ㄍㄨㄥ」 (D)宽 「ㄧㄡ」街道/歌声「ㄧㄡ」扬。

( )2. 下列「」中的字义,何组前后相同? (A)耳「濡」目染/相「濡」以沫 (B)「却」之不恭/盛

情难「却」 (C)「趋」炎赴势/「趋」之若鹜 (D)空「乏」其身/「乏」人问津。

( )3. 下列「」中的字,何组字音两两相同? (A)「华」而不实/「华」山论剑 (B)「了」若指掌/「了」望远方 (C)落「魄」江湖/魂飞「魄」散 (D)带一「卷」书/「卷」宗档案。

( )4. 下列各选项中何者全部属于音译的外来语? (A)沙西米/瓦斯/大车拼 (B)比丘/代志/卡通 (C)肉脚/帮浦/红不让 (D)马赛克/优格/宅急便。

( )5. 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对景物的描写极生动而贴切,下列比拟的对象,何者说明错误?

(A)朝来人们的祈祷-晨雾 (B)轻纱似的金粉-朝阳之光 (C)万盏的金灯-罂粟花 (D)海里的清波-平原。

( )6. 下列有关声音钟一文的叙述,何者正确? (A)偏重在味觉感官的描绘 (B)以譬喻手法使叫卖声

具象化 (C)列举许多生活事例来丰富文章的内容,充满人情味 (D)开头采冒题法,结尾则属于

前后呼应法。

( )7. 孟子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是启示我们要 (A)悲天悯人 (B)居安思危 (C)安贫乐道 (D)及时行乐。

( )8. 「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由这段可知,王羲之对王蓝田的评价如何? (A)不置可否 (B)同情 (C)否定 (D)肯定。

( )9. 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作者连用四个「你如爱」,其中表现的神情如何? (A)爱不释手,再三赞叹 (B)适情适性,任真自得 (C)慷慨激昂,极力说服 (D)眉飞色舞,津津乐道。

( )10. 下列各组成语,何者的关系与其他三者不同? (A)否极泰来/时来运转 (B)振聋发聩/暮鼓晨钟 (C)轻诺寡信/出尔反尔 (D)临渴掘井/曲突徙薪。

( )11. 下列选项何者与「复于地取内口中」的「于」字意思相同? (A)孙叔敖举「于」海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业精「于」勤,荒「于」嬉。

( )12. 「这朝来水溶溶的大道,只远处牛奶车的铃声,点缀这周遭的沉默。」此段文字是藉声音来反衬

周遭的寂静。下列何者亦属于这种手法?(甲)等是有家归不得,杜鹃休向耳边啼(乙)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丙)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A)甲乙 (B)乙丁 (C)丙丁 (D)甲丙。

※背面有题※ 二国文 第1页

( )13. 下列选项对人物个性的说明何者正确? (A)「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王朗为德不卒

(B)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嵇康矫情饰行 (C)华歆:「本所以疑,正为此耳。」──华歆优柔寡断 (D)王右军:「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王右军好发高论。

( )14. 下列文句何者没有使用双关修辞技巧? (A)哎呀!鞋底破了个大洞,这下子必得「脚踏实地」

了 (B)温馨母亲节,一份「参情好礼」,胜过千言万语 (C)那个小孩「聪明绝顶」,将来必成大器 (D)她真是个「闲妻凉母」,每天唯一的工作就是等丈夫下班。

( )15. 关于世说新语一书,下列何者论述正确? (A)擅长描写人物个性,全书更蕴含对人物品评的用

意 (B)为南宋 刘义庆所着,收录时间由东汉末年到西晋末年 (C)分门别类记载市井小民的言行轶事 (D)寓意深远,情感真挚,动人心弦。

( )16. 下列「」中通同字的替换,何者有误? (A)困于心,「衡」于虑──恒 (B)宋人有「闵」其苗而

不长──悯 (C)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否 (D)取「内」口中──纳。

( )17. 下列文句中成语的使用,何者有误? (A)这些全是「拾人牙慧」的陈年旧闻,没有采用的价值

(B)做人不要势利,「前倨后恭」的态度是令人不齿的 (C)他们俩虽是亲兄妹,却因立场不同,总是在会议场上「喋喋不休」 (D)选美会场上一片「莺声燕语」,令人陶醉。

( )18. 下列各句中的「相」字,何者和「宁可以急相弃邪?」的「相」字,所称代的人称相同? (A)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C)彼既不愿,又何必「相」强 (D)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19. 以下哪一个选项所表达的情绪和其他三者不同? (A)传呼快马迎新月,却上轻舆趁晚凉 (B)妇

人、稚子、老翁,一致享受这双轮舞的快乐 (C)康桥只是一带茂林,拥戴几处娉婷的尖阁 (D)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

( )20. 下列选项何者用字完全正确? (A)小芳平常骄生惯养,只要有一些不顺遂,就大发雷霆 (B)即

使所剩无几,他还是决定孤注一掷,放手一搏 (C)妹妹在舞台上劲歌热舞,曼妙的舞姿,真是媚力十足 (D)这本小说内容平版无奇,读来味同嚼蜡。

( )21. 下列闽南语俗谚何者与国语俗谚最不相近? (A)三年一闰,好坏照轮──天有不测风云,人有

旦夕祸福 (B)一晃过三冬,三晃一世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C)时到时担当,没米煮蕃薯汤──船到桥头自然直 (D)神仙打鼓有时错,脚步踏错谁人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22. 春光已是「烂缦」在人间,使用了转品修辞,下列选项「」中的词性转变何者与此句不同? (A)

曾经,每一度春光「惊讶」着我赤热的心肠 (B)蜿蜒的山径上,有许多小路「蜿蜒」着 (C)杨柳风吹,原本皑皑的山峦,被春神「绿」了山头 (D)麦穗金黄了午风,湖泊蓝色了天空,白墙「诗意」了巷弄。

( )23. 下列各选项的文意阐释,何者有误? (A)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皮

之不存,毛将焉附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英雄不怕出身低 (C)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没有风暴,船帆不过是一块破布 (D)人恒过,然后能改──人常常在错误中学习。

( )24. 「昨晚吃着烧仙草,今天听到他改叫冷豆花。」表达了季节的变化,下列选项何者的季节转变与

其相同? (A)几回疏雨滴圆荷→金风玉露一相逢 (B)木落水尽千崖枯→竹外桃花三两枝 (C)日暮东风怨啼鸟→裙红妒煞石榴花 (D)银汉无声转玉盘→菊残犹有傲霜枝。

( )25. 有关华、王优劣和王蓝田忿食鸡子二文,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作者对这两则故事中的人物,

采用相同手法来评价 (B)以王蓝田最后吃到鸡蛋,表达有志竟成的意义 (C)作者透过客观事实的描述,生动刻画王蓝田的个性 (D)华歆优于王朗的原因在于他有侠义作风。

( )26. 「月色潺潺流泄在松树上,低声的诉说她的心事。」是以「听觉」表现「视觉」的写法,下列

选项何者也是? (A)枝上黄莺的吟唱,彷彿夜里清凉的微风轻轻拂过 (B)阳光好亮,透过叶隙叮叮当当掷下一大把金币 (C)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的心湖 (D)晨光中那串风铃叮咚叮咚叮咛,像你告白的声音,动作一直很轻。

※请接下一张※ 二国文 第2页

( )27. 关于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的文句说明,下列何者正确?(甲)「你到处可以挂单借宿,有酪浆和

嫩薯供你饱餐。」描写出康桥的人情之美(乙)连用三个「顷刻间」表达了作者的迫不及待(丙)「『春!』这胜利的晴空彷彿在你耳边私语。」表达了寻春人欢喜雀跃的心情(丁)「我真的跪下了,对着这冉冉渐隐的金光。」是因为作者看了无法理解描述的神迹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 )28.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此段前二句的主语是「他人」,第三句的主语才是「自己」。下列何

者前后句的主语亦不同? (A)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B)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C)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D)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29. 「玉不琢,不成器」下列名言俗谚的意义,何者与此相近?(甲)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乙)会让

你疼痛,受伤的事物,才能教导你(丙)人们的灾祸,常成为他们的学问(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戊)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A)甲乙丙 (B)乙丙戊 (C)丙丁戊 (D)乙丁戊。

( )30. 若你想要举证史实,加强说明「生于忧患」的道理,下列何项史实最不相关? (A)齐桓公──

毋忘在莒 (B)句践──卧薪尝胆 (C)诸葛亮──鞠躬尽瘁 (D)少康──少康中兴

四、题组(每题一分,10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碳足迹代表每个人在日常活动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这个「碳」指的就是二氧化碳。 以碳排放来说,搭捷运比开车环保、在家开伙比外食环保、减少消费比消费环保,因为每样商品在生产过程中都会排放温室气体,因此不管我们是直接使用石化能源(例如开车)或消费购物,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碳足迹。根据联合国「跨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报告,人平均一年的排碳量是十二吨!是全球平均的三倍之多! 目前才刚开始注意到碳足迹,但国外已经开始讨论「水足迹」了!「水足迹」是什么?套用刚才的概念,把「碳」换成「水」就很容易理解了,简单来说,水足迹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或间接消耗的水资源。 ──改写自网络文章 ( )31. 根据本文旨意,下列何项叙述最适当?

(A)的用水习惯,造成每年每人用水比外国省了三倍之多 (B)为了维护地球的健康,宁可多利用水资源来代替碳的使用 (C)人类所产生的碳与水足迹皆会影响环境,应懂得节约之道 (D)为了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最好要减少出门或活动的次数

( )32. 根据本文,下列何者最接近文中所谓的「水足迹」?

(A)琼斯将冰块轧入刨冰机,让片片冰花在盘中堆成小冰山 (B)健一在合欢山上堆的雪人,隔天一早竟已变成一滩水渍 (C)珮华从冰箱拿出水果清洗后食用,清洗过程中流逝的水 (D)小乔和同学去海边玩水,在沙滩上留下好几个脚印痕迹

※背面有题※ 二国文 第3页

丢丢铜仔是宜兰民谣(宜兰调),原为一自由填词哼唱的曲调。宜兰地区三面环山,一面靠海,与外界阻隔。公元一七八七年,宜兰地区民众在吴沙先生领导下,为开发兰阳繁荣地方而努力。他们不畏地形的崎岖,破荆棘,启山林。为了解决交通问题,流了多少血汗,凿通了连绵不断的山岭,建筑与外界相通的铁道。试车那天,当拖着平板台的火车,徐徐前进,兴奋的年轻人欢跃上平板台,内心的骄傲、喜悦不可言喻。他们为着血汗的成果欢呼着、跳跃着,嘴上不由自主地哼着他们熟悉顺口的宜兰调。嗨!你们听听……火车穿过隧道时,洞内回声的节奏……再听听……山缝水滴的落声,滴答作响的韵律……嘟──唧唧!喳喳!滴答答!滴答答!……配上宜兰调不是顶上口的吗? ──火车行到伊都阿末伊都丢,唉唷磅空内,磅空的水伊都丢丢铜(滴滴咚)仔伊都滴下来。 这般的情景,这般的歌词,就自然在狂欢人们的口中高唱着,脍炙人口的丢丢铜仔,也就这样流传下来,这不算是一个完美的巧合吗? 丢丢铜仔|林二、简上仁 ( )33. 由上文可知「丢丢铜仔」这首民谣是如何产生的?

(A)但凭一己之力呕心沥血之作 (C)为披荆斩棘、鼓舞士气之作 (A)他乡遇故知

(B)结合情境与心境的即兴创作 (D)寄托对火车铁道的热情之作

(C)久旱逢甘霖

(D)金榜题名时。

( )34. 试车当天,年轻人内心的骄傲、喜悦不可言喻,这种快乐的心情与下列何者最相似?

(B)洞房花烛夜

( )35. 由本文可知「丢丢铜仔」是形容什么声音? (A)山缝水滴的滴落声 (B)青年唱和的打拍声 (C)

火车穿越隧道之音 (D)火车过山洞的回声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世说新语德行篇 ( )36. 下列「」中的字词,哪一个不当动词来使用?

(A)尝「应」人请

(B)因「辍」己施焉

(C)常有一人「左右」己

(D)乃受「炙」人也。

( )37. 本文中顾荣对待「行炙人」的态度,可用哪句语来形容最贴切?

(A)民之所欲,常在我心 (C)虚怀若谷,礼贤下士 种心态?

(A)点滴之恩,涌泉以报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D)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B)己之所欲,施之于人 (D)未卜先知,远嫌避祸。

( )38. 「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可知此「受炙人」的何

柳冕秀才性多忌讳。应举时,同辈与之语,有犯「落」字者,则忿然见于词色。仆夫误犯,辄加杖楚。常语「安乐」为「安康」。忽闻榜出,亟遣仆视之。须臾,仆还,冕即迎问曰:「我得否乎?」仆应曰:「秀才『康』了也。」 ──范正敏 ( )39. 下列有关柳冕的叙述,何者错误?

(A)有鸵鸟心态,不肯正视现实

(B)忌讳「落」字,甚至连音近的「乐」字也不许说

(C)生气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看见别人安康美满 (D)只要有人犯了他的忌讳,他便满脸怒容或打人

( )40. 由仆人回答「秀才『康』了!」可知柳冕的应试结果为何?

(A)榜上有名

(B)名落孙山

(C)无从得知

(D)仆人没去看榜,随口应付柳冕 ※试题结束※ 二国文 第4页

二年 班 座号 姓名

高雄市立正兴国中9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段考二年级国文科答案卷

一、国字注音(每题一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解释(每题二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高雄市立正兴国中9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段考二年级国文科试题解答单 一、国字注音(每题一分,共10分)

1.ㄅㄠˋ 2.翳 3.炖 6.ㄏㄜˊ

7.膺

8.ㄅㄧˋ

二、解释(每题二分,共20分)

三、选择题(每题二分,共60分)

1-5 BBDDA

6-10 CB11-15 ABACA 16-20 21-25 DDABC 26-30 31-35

CCBDA 36-40 4.ㄆㄡˇ

5.孺

9.赧

10.瞋

CDD

ACCCB

BAD(送分) (B、C、D) C DBAC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