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检测卷一
一、单选题(共17题;共44分)
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 总量不多,人均有限       D. 总量丰富,人均丰富 2.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
A. 华北、西北                       B. 西南、东北                       C. 西北、东南                       D. 东北、东南
3.家住北京的小明高兴地对同学说:“我们喝到长江水了。”他说的“长江水”是因为哪个工程?(    )             A. 引黄入晋                           B. 引滦入津                           C. 南水北调                           D. 引黄济青 4.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是(    )
A. 跨流域调水                       B. 防治水污染                       C. 兴建水库                       D. 防治水土流失 5.近日,广西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桂在行动”活动。不属于此活动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A. 节约、保护自然资源                                           B. 明显增加民众经济收入 C. 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D. 促进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
6.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比重示意图、中国与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示意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的是(    )
A. 煤炭、潮汐能                 B. 生物能、石油                 C. 地热能、天然气                 D. 太阳能、土地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
A. 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B. 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 C. 土地利用类型的比重均衡                                    D. 人均耕地面积居世界前列
7.海绵城市是指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原始生态环境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和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进行吸纳、蓄滞和缓释,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下图所示的四种做法,不能反映海绵城市理念的是(    )
      第 1 页 共 7 页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建设“海绵城市”,能够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
①雨季增加地表径流②早时保持地面湿润③增强城市蓄水能力④增强城市净水能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问分布不均以及华北地区水土资源匹配不佳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实施的重大工程是(  )
A. 西气东输                           B. 南水北调                           C. 西电东送                           D. 兴建水库
9.   2018年6月25日是我国笫28个“土地日”,自然资源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主题为“珍惜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家园”的系列宣传活动。
读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和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人均土地资源充足               B. 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中,①和②所占比重最大 C. ③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地区                             D. ⑤适合发展畜牧业 (2)关于漫画中的问题,合理的对策有(  )   ①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切实保护耕地 ②为了保障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③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④在城市周边农村建设高尔夫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0.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水土资源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方水资源不足,耕地资源丰富                         B. 北方耕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丰富
C. 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土地资源北多南少           D.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修建水库 11.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下列不属于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的是(    )             A. 水电站                       B. 火电站 (煤炭)                       C. 风力发电站                       D. 太阳能电站
12.针对我国人口多、资源有限的基本国情,我们倡导“节约资源、减少能耗”的低碳生活, 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    )
A. 在家里常使用一次性碗筷                                    B. 坚持一水多用 C. 出行时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D. 节约每一张纸
13.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城市缺水严重,一些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以缓解缺水的问题。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第 2 页 共 7 页
(1)图中反映的现象说明(   )
A. 吃水不忘挖井人                                                  B. 打水的绳子越来越粗 C. 地下水位在逐渐下降                                           D. 人类打井的技术越来越强 (2)有关北方地区缺水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
A. 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大                                    B. 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差异大 C. 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D. 夏季风来得早,去得晚,雨季短 14.下图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    )
A. 南北方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                                B. 国土面积广大,土地资源人均数量大 C. 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较小                             D. 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充足
15.创建美丽中国,必须着力推行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与创建美丽中国观念不符的是(     )             A. 家庭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B. 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 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D. 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 16.近年来,天水各县区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能有效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有(    )   ①修建水库②节约用水,合理用水③大量开采地下水④提高水价,减少用水需求 ⑤跨流域调水 ⑥修建污水处理厂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⑤⑥                           D. ①③④⑥
二、综合题(共8题;共56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辽市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水资源比较缺乏。全市地表水资源约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约3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41亿立方米。读通辽市某地某年降水量数据。
(1)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________资源。
(2)通辽市有大面积保水性能较差的风沙土,地表水季节变化________,利用率很低,仅限于渔业和________业。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多取自________水。
      第 3 页 共 7 页
(3)通辽市城镇集中开采形成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作为家乡的学子,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节约用水。(至少举两例说明)________。
18.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将建成五大综合能源生产基地。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是________,以水电为主的能源基地是________。
(2)在各能源生产基地中,作为西气东输工程起点的能源基地是________,该基地的能源以________为主,主要通过管道输送到南京、上海等东部能源紧缺城市。
(3)图中直线是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和能源消费区的分界线,该线的东部属于________区。     19.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________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________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0.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 4 页 共 7 页
(1)图中①②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①与②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     (2)土地利用类型③处,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
(3)A处发展农业的性条件是________。B处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是________。     21.读三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幅漫画主要反映我国的________在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图
反映的是由于人们________森林,致使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地________面积扩大.解决的途
径是要切实执行“以________为基础.普遍护林,________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     (3)图
反映的是我国草地资源________导致草地产草量、草质下降;解决的有效措施是在牧区要
________.做好防灾工作,提高草地的生产力.     (4)图 染.
22.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可能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森林面积每年被侵占约50万公顷,草场则以每年133万公顷的速度退化,土地沙漠化面积近1个世纪来扩大了500万公顷,其中90%是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造成的.这样我国用材林面积由过去的8243万公顷下降到7958万公顷。
反映的是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________.解决的途径是________和防治水污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________%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________%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造成材料中森林、草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解决措施是________。     23.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和“我国水资源供需现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 5 页 共 7 页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________西________,南________北__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是从水量较丰富的________(填河流名称)调水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
(3)写出南水北调东线方案沿途经过的河流的名称________
(4)跨流域调水并不能彻底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你认为还有哪些有效的措施?     24.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________(填“时间”或“空间”)分布不均。
(2)南水北调是把____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     (3)东线工程利用________运河输水。
答   案
一、单选题
1. B   2. A   3. C   4. C   5. B   6. (1)D(2)B   7. (1)B(2)D   8. B   9. (1)D(2)C    10. C   11. B   12. A   13. (1)C(2)D   14. C   15. B   16. C    二、综合题
17. (1)淡水(2)大;畜牧;地下
(3)一水多用;少使用清洁剂;拧紧水龙头;使用节水器具;不用水解冻食物等。(符合题意,回答两例即可)
18. (1)山西基地;西南基地(2)基地;石油、天然气(3)能源消费
19. (1)7%;21%(2)增长;减少(3)计划生育;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    20. (1)耕地;秦岭—淮河一线(2)林业(3)水资源不足;热量不足
21. (1)自然资源(2)滥伐;沙漠化;营林;采育(3)过度放牧;划区轮牧(4)水污染;保护水资源    22. (1)7;21
(2)继续增长;逐渐减少
(3)计划生育;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禁止过度放牧、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利用水资源、土地资源
      第 6 页 共 7 页
23. (1)东;少;多;少 (2)长江;华北;西北 (3)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4)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    24. (1)空间
(2)长江;西北;华北 (3)京杭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