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浅谈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来源:华佗小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作者:杨延江

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7年第10期

摘 要 杂交水稻制种被誉为杂交水稻生产的“母亲工程”,其中,病虫害防治工作直接影响到商品稻种的质量与产量。因此,做好制种区病虫害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结合武阳镇实际情况,论述了杂交水稻制种区的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制种区;病虫害;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0x.2017.30.011

湖南省绥宁县是我国制种大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其题词——“中华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县”。近年来,杂交水稻制种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日益增大,比普通一季稻的防治工作更难。本文根据绥宁县武阳镇近年来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防治实际,总结了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种子品质,确保水稻生产的用种安全。 1 杂交水稻制种田常见病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1.1 稻瘟病

这属于水稻最常见病害之一,在水稻整个发育期内均可发病。由于传播迅速,短期内可对稻田造成严重损失。这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按照发病部位与受害时期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颈瘟。可选用抗生素402液剂或克瘟散浸种处理,浸种浓度分别是70%、40%。移栽本田后一两周,秧苗生长迅速,极易发生叶瘟病。因此,要遵循“勤调查、早发现、早施药”的防治原则[1]。每667 m2稻田可选用85 mL 40%特瘟杀乳油与15 g 75%瘟福或10~15 g 25%吡唑醚菌酯进行防治。对于稻颈瘟应以预防为主,重点在父母本破口期孕穗后期与齐穗期防治。

1.2 纹枯病

纹枯病防治要抓住防治的关键时期,通常亲本水稻生长分蘖后期病穴率可达到5%,拔节到孕穗期病穴率高达10%~15%。此时,应及时用药防治,药剂可采用10~15 g/667 m2 30%苯甲▪丙环唑对水30 kg喷雾防治。或者选用100 mL/667 m2 5%井冈霉素对水50 kg喷雾防治;或100 mL对水400 kg进行泼浇。此外,在孕穗始期、孕穗末期分别喷药防治1次,药剂可选用壮谷动力60 g/

667 m2或绿邦98水稻专用型600倍液对水70 kg。 1.3 稻粒黑粉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防治重点在于不伤花器,不影响种子外观品质,因此,不能大量使用含硫多菌灵。通常在母本破口前7 d、母本始花期、盛花期、灌浆期分别用药,选在下午3点后用药[2]。药剂可选30%的爱苗EC、18.7%灭黑灵WP。加强重点环节的防控,如感病品种、适温、阴雨天等均是病害流行高发期。在喷洒药物时要均匀喷洒穗层,尤其要重视对下层穗的防治。若扬花期遇到大雨,雨后应及时补喷药物,以确保防治效果。 1.4 稻曲病

由于破口前后时期,母本感染最为敏感,因此,可在这一时期进行稻曲病防治,防治效果可达到90%。在母本破口与始穗期进行喷雾防治,药剂选择20%粉锈宁粉剂,建议在晴天或降雨间隙进行,药液喷洒要均匀,特别要注意下层穗的喷施。一般在15:00—16:00喷药,以错开开花高峰,防止药液干扰母本受精。若用药1天内有大雨,应及时补喷一次。 2 杂交水稻制种田常见虫害防治技术 2.1 稻飞虱

这类害虫可引起水稻大片死秆倒伏。稻飞虱主要种类包括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防治措施如下。一是农业防治,重视田间管理,实行科学的水肥管理,避免禾苗贪青徒长。二是物理防治,安放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三是药物防治,当制种田稻飞虱密度达到每百丛400只时,就应采用药物防治。水稻孕穗期与抽穗期内可采用下列药物防治:10~15 g/667 m2 80%烯啶吡蚜酮;10%吡虫啉用量为30~50 g/667 m2;48%毒死蝉用量为50~80 mL/667 m2;25%噻嗪酮与80%敌敌畏,用量为50~60 g/667 m2药剂对水100 mL。由于稻飞虱主要为害稻丛基部,因此,要对准基部喷洒药物[3]。 2.2 二化螟、三化螟

二化螟、三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蛀食水稻茎部造成水稻减产。首先要抓好虫情预测预报工作,特别是幼虫孵化盛期到低龄幼虫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一旦发现二化螟、三化螟时要及时用药,控制虫害。通常可选用200~250 mL/667 m2 25%杀虫双水剂防治;或取50 g/667 m2 90%杀虫单对水50 kg进行喷雾防治;或取1~1.5 kg 5%杀虫双颗粒剂与

20 kg细干土混合搅拌均匀制成药土后撒施;或用

30 mL/667 m2 5%锐劲特胶悬剂对水50~75 kg喷雾防治。上述药物隔两三天应用1次,连用两三次。 2.3 稻纵卷叶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此害虫又称为卷叶虫,初孵幼虫蛀食心叶,随着虫龄的增加,吐丝缀稻叶两边叶缘,纵卷叶片呈圆筒状虫苞,幼虫在内啃食叶片。水稻孕穗期与抽穗期受害最为严重。可通过人工释放天敌赤眼蜂来防治,选在害虫产卵始盛期到高峰期间,分期分批放蜂,每次释放3万~4万头/ 667 m2,隔3天1次,持续放蜂3次。在孵化高峰期后1~3 d

后可选用击倒力强,残效短的药剂。孵化高峰前或高峰后1~3 d可选在残效较长的药剂防治。但在水稻制种生产中应结合实际灵活用药。在幼虫二、三龄盛期时配制药液防治,每667 m2用42%特力克乳油60 mL,或0.5%甲胺

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00 mL对水30 kg。此外,可取10~20 g/667 m2 10%吡虫啉与40 g/667 m2 80%杀虫单混合后喷洒,在预防稻纵卷叶螟的同时,还能防治稻飞虱。 3 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要点

在杂交水稻制种中,对病虫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根据当地情况挑选抗性好的组合。在挑选组合时,应根据当地生产需要,并考虑产量来选择合适的组合。对抗性好的组合进行轮番制种,在制种的同时要留意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情况。其次,对制种田周边的杂草要尽早清除。播种前先用强氯精进行浸种处理,浸泡12 h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清水中浸泡12 h催芽。这不仅能消除病菌,还能提高发芽率。再次,要采用水田与旱田轮作的模式。在小季作物中可栽种油菜或小麦,以破坏水稻病虫害的生长发育环境条件,从而预防病虫害大面积发生[4]。最后,尽快建立起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主体的防治体系,防范病虫害的大规模流行。注重病虫害的预防预报工作,准确掌握制种区内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规律,提早预防,尽量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4 结语

病虫害是影响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掌握好杂交水稻制种区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制定健全的防控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忠芹,曹跃先,黄永斌.江苏沿海垦区杂交水稻制种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3,16(2):53-54.

[2]莫中华.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5,34(11):256-257. [3]于勇.浅谈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要点[J].华章,2009,12(24):305-306.

[4]彭炎.广西桂北杂交水稻制种区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控[J].农业与技术,2016,36(22):46-4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责任编辑:赵中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