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
[21]申请号200510018229.9
[51]Int.CI7
A61K 35/78A61K 9/20A61P 35/00
[43]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22]申请日2005.01.31[21]申请号200510018229.9
[71]申请人汪迪良
地址435121湖北省大冶市灵乡镇子山村三组[72]发明人汪迪良
[11]公开号CN 1695703A
[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黄行军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54]发明名称
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制剂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制剂血康丸,它由黄芪、丹参、血余炭、女贞子、生地黄、青黛、丹皮、熟地、连翘、牡蛎、赤芍、大黄、蛇舌草、铜交杯、半枝连等中草药组成,并制成药丸。它能有效治愈白血病病症。
200510018229.9
权 利 要 求 书
第1/1页
1、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制剂血康丸,其特征是原料药物配方为:
生地黄  130-150g   八仙草  100-150g  生首乌  20-30g    铜交杯  150-200g   牛舌草  100-150g  白茅根  70-100g    半枝连  100-150g   生黄芪  70-100g   生大黄  30-60g    净砂仁  30-50g     广木香  15-30g    熟地黄  30-60g    杭赤芍  15-20g     鲜玄参  30-50g    血余炭  15-30g    杭连翘  90-100g    酉红花  6-10g     女贞子  30-40g    杭丹皮  15-20g     板兰根  50-60g    白毛屯  100-150g    紫丹参  20-30g     青黛    15-30g    蛇元草  100-200g    制牡蛎  15-40g     芦荟    15-30g    炒白术  50-70g    金银花  90-120g    活血连  30-60g    金当归  20-30g    制黄精  15-20g     生甘草  5-10g    以上各药研末炼蜜为丸。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制剂血康丸,其特征是原料药物配方为:
生地黄  150g   八仙草  150g   生首乌  30g    铜交杯  150g   牛舌草  150g   白茅根  70g    半枝连  100g   生黄芪  70g    生大黄  30g    净砂仁  50g    广木香  30g    熟地黄  30g    杭赤芍  20g    鲜玄参  50g    血余炭  15g    杭连翘  90g    酉红花  10g    女贞子  30g    杭丹皮  20g    板兰根  50g    白毛屯  100g    紫丹参  30g    青黛    15g    蛇元草  100g    制牡蛎  15g    芦荟    15g    炒白术  50g    金银花  90g    活血连  30g    金当归  20g    制黄精  15g    生甘草  5g
以上各药研末,按传统方法炼蜜为丸,每丸药重10g。
2
200510018229.9
说 明 书
第1/5页
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白血病俗称血癌,在我国发病率为2-4人/10万,多发于儿童及青年,死亡率甚高,它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是困扰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道疑难课题。
本病属中医血证、虚劳、积聚等病证范畴,主要由因虚致病,亦有虚实相兼,最终仍为虚为主,导致正气不足,气血两亏和肝肾阴虚。正气虚则机体易受毒邪侵袭,尤易动血,病久入路,伤及营阴,损及骨髓,则内热薰蒸;热伤血脉,血液妄行;蕴毒耗伤气血,则气不摄血,脾不统血,发生出血,上溢而见鼻血,齿血,咯血,下溢则见便血,尿血,妇女崩漏,溢出皮肤粘膜可见紫癜;营血热炽,可见高热不退出血等症,病程愈长,气血更差,血虚则出现面色,皮肤,眼睑,口唇等苍白,头晕,心悸,舌质淡。气虚则疲乏气短,懒言多汗,脉沉细数等。同时气虚则血不畅,气滞血瘀或脉络瘀阻,结于胁下,形成瘀块,肝脾淋巴肿大,骨痛等症。在疾病正邪分争,若蕴毒由盛而衰,正气渐复,得以缓解,但其邪毒未尽,经常可以复发导致气阴两虚,则手足心热,低热,盗汗,四肢凉,自汗、便溏、苔白、舌质红、脉细数。若进一步发展,病情更加恶化,至阴阳两竭而死亡。
现代医学对白血病多应用药物、化疗、放疗等方法治疗,副作用大,病人治愈率底,易复发。60年代国外首次将骨髓移植用于治疗白血病,使白血病由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证,治愈率有所提高。然而,骨髓资源十分缺乏,且捐献的骨髓很大部分与病人的HLA不一致,即使移植成功,费用也很大,不适合我国国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制剂,使其具有良好的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制剂,其特殊之处是它的原料药物配方为:
生地黄130-150g       八仙草100-150g    生首乌20-30g    铜交杯150-200g       牛舌草100-150g    白茅根70-100g
3
200510018229.9说 明 书 第2/5页
半枝连  100-150g  生黄芪  70-100g    生大黄  30-60g    净砂仁  30-50g    广木香  15-30g     熟地黄  30-60g    杭赤芍  15-20g    鲜玄参  30-50g     血余炭  15-30g    杭连翘  90-100g   酉红花  6-10g      女贞子  30-40g    杭丹皮  15-20g    板兰根  50-60g     白毛屯  100-150g    紫丹参  20-30g    青黛    15-30g     蛇元草  100-200g    制牡蛎  15-40g    芦荟    15-30g     炒白术  50-70g    金银花  90-120g   活血连  30-60g     金当归  20-30g    制黄精  15-20g    生甘草  5-10g
以上各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药重10g。
服用方法:每日口服三次,每次一丸,30天为一个疗程。    本药丸能有效治愈白血病症。
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它是在根据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创新而成,主要是利用中草药扶正补虚祛邪的作用原理,有效地诱导使肿瘤细胞改造成正常细胞,有效地提高人体抗癌的免疫功能,调节人体的整体功能和脏器功能,实现抑制和杀灭癌细胞作用。药理研究表明:对动物移植肿瘤lewis肿瘤的抑制率为43%左右,S180,S37,U14,L615均为显著的抗癌活性;对大鼠W256、B22有抑制作用,对黑色素瘤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3%和76%,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率大于75%,能抑制人体早动粒细胞白血病(HL-60),其作用机理初步认定为:主要抑制细胞DNA和RNA合成。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本发明进行了9例系统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本组9例中男4例,女5例,年龄最大50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9个月,最短3个月。    2、诊断标准
具体进行贪血、发热、出血
肝脾肿大、乏力、自汗、脉细数,以脾肿大最为显著,严重者超过脐部进入盆腔。
周围血象的白细胞减少或增多。    骨髓造血机能异常。    3、治疗方法
给患者服用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血康丸,每丸10克,每日3次,每次10克,30天为一疗程。
4
200510018229.9说 明 书 第3/5页
4、治疗结果    2疗程    完全缓解2例    部分缓解5例    未缓解2例    4疗程    完全缓解4例    部分缓解4例    未缓解1例    6疗程    完全缓解2例    部分缓解6例    未缓解1例    本发明中药制剂血康丸治疗各类型白血病疗效表
疾病名称
部分缓解(例)
完全缓解(例)
基本全愈(例)2
2
1
4
存活期(年)943
急性淋巴性急性粒淋巴慢性粒细胞疗效标准    急性
基本全愈<长期存活>:血红蛋白大于100g<男>/L,或90g<女>/L,中
9
性粒细胞数大于1.5×10/L。
完全缓解:无白血病症状,骨髓分类原始细胞不超过5%,形态学上能见到白血病白细胞,不需要输血,而血红蛋白大于120g/L,白细胞计
999
数大于3×10/L,粒细胞计数大于2×10/L,血小板计数达100×10/L,脑脊液正常。
部分缓解:骨髓中原始细胞多于5%,不超过25%。    慢性
完全缓解:1、临床表现:临床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浸涧表现。
2、血象:血红蛋白大于100g/L,白细胞小于10×99
10/L,分类无幼稚粒细胞,血小板在100-400×10/L。    3、骨髓象正常。
部分缓解: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象3项中有1项或2项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
未缓解: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象3项均未达到完全缓解及无效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    生地黄  150g    八仙草  150g    生首乌  30g    铜交杯  150g    牛舌草  150g    白茅根  70g    半枝连  100g    生黄芪  70g     生大黄  30g    净砂仁  50g     广木香  30g     熟地黄  30g
5
200510018229.9说 明 书 第4/5页
杭赤芍  20g    鲜玄参  50g    血余炭  15g    杭连翘  90g    酉红花  10g    女贞子  30g    杭丹皮  20g    板兰根  50g    白毛屯  100g    紫丹参  30g    青黛    15g    蛇元草  100g    制牡蛎  15g    芦荟    15g    炒白术  50g    金银花  90g    活血连  30g    金当归  20g    制黄精  15g    生甘草  5g
以上各药研末,按传统方法炼蜜为丸,每丸药重10g。    实施例2: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    生地黄  130g    八仙草  100g    生首乌  20g    铜交杯  200g    牛舌草  100g    白茅根  100g    半枝连  150g    生黄芪  100g    生大黄  60g    净砂仁  30g     广木香  15g     熟地黄  60g    杭赤芍  15g     鲜玄参  30g     血余炭  30g    杭连翘  100g    酉红花  6g      女贞子  40g    杭丹皮  15g     板兰根  60g     白毛屯  150g    紫丹参  20g     青黛    30g     蛇元草  200g    制牡蛎  40g     芦荟    30g     炒白术  70g    金银花  120g    活血连  60g     金当归  30g    制黄精  20g     生甘草  10g
以上各药研末,按传统方法炼蜜为丸,每丸药重10g。    实施例3: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    生地黄  140g    八仙草  130g    生首乌  25g    铜交杯  140g    牛舌草  130g    白茅根  80g    半枝连  120g    生黄芪  80g     生大黄  30g    净砂仁  40g     广木香  20g     熟地黄  40g    杭赤芍  18g     鲜玄参  40g     血余炭  20g    杭连翘  95g     酉红花  8g      女贞子  35g    杭丹皮  18g     板兰根  55g     白毛屯  120g    紫丹参  25g     青黛    20g     蛇元草  150g    制牡蛎  20g     芦荟    20g     炒白术  60g    金银花  100g    活血连  40g     金当归  25g    制黄精  18g     生甘草  8g
以上各药研末,按传统方法炼蜜为丸,每丸药重10g。    病案举例。
6
200510018229.9说 明 书 第5/5页
纪小华,女,十三岁,大冶市灵乡镇人,96年10月13日就诊,发热、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一年不断加重,曾于省内三家大医院检查为“白血病”,并进行治疗疗效不显,经人介绍而来我所就诊,体温39℃,脉沉细数无力,眼睑及面部浮肿,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青色,关节疼痛,四肢乏力,纳差腹部胀气,头发脱落,皮肤有斑点,神志清楚,痛苦面容。
中医辨:热毒炽盛,伤及营血,气血两虚。
治疗方法:方以升麻葛根汤合本发明中药制剂血康丸治疗一周后,发热、头痛、头晕等各种症状好转,皮肤红斑消失,后减升麻葛根汤,按“血康丸”随证加减配合六神丸服用。97年3月1日在黄石市一医院检查,检查血液报告单,血色素10.6g/L,红细胞计数3.6×129910/L,白细胞4.2×10/L,中性杆核0.74,淋巴0.26,血小板92×10/L,出血时间1分30秒,凝血时间1分30秒,经黄石市一医院诊断基本痊愈,至今未发。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