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游记》 整本书阅读课前导读课教学设计2篇

《西游记》 整本书阅读课前导读课教学设计2篇

来源:华佗小知识


《西游记》 整本书阅读(导读激趣课)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读整本书书的基本方法 :看封面、封底、了解作者以及创作背景等 ,学会 读整本书的基本步骤 。

2 、能说出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 ,结合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其性格特点 。 3、通过学习引导 ,激发学生阅读 《 西游记》 (少儿版} 的兴趣,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该书的阅读 。 教学重点

结合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特点 ,感受人物形象 。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 《西游记》 的兴趣。 课前准准备

1、 《三打白骨精》 视频

2 、目录、片段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影片、激趣导入

1、观看《三打白骨精》 视频。 2 、谈话导入 。

二、了解作者、创作背景

1、关注封面 、封底等 。(了解书名、作者、出版社、价格、条形码等信息) 2、了解作者吴承恩。 3、名人的评价 。

三、借助目录、感知内容

学生借助自己手中的目录 ,了解整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 (1) 《西游记》 全书共 一回。

(2) 《西游记》 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 难,终于取得真经 。 (3) 在结构上 , 《西游记》 由一一一一 唐僧出世和一一一一 三大部分组成 。 读完目录你还有什么发现 ? 四、阅读片段,感知形象 1. 出示片段 1:

情空见大门紧闭 ,就拆开衣领 ,把定风丹喻在口中 ,摇身一变 , 变作一个虫儿 ,从 门隙处钻进去。铁扇公主收扇回洞 ,叫道 :“ 渴了,渴了 !快拿茶来 !”身边服侍的女童 , 连忙斟满一碗香茶递上来 。悟空见了 ,嗖的一声飞过去 ,钻在茶沫之下 。铁扇公主渴极 , 接过茶 ,两三口全喝下去 。悟空到了她肚腹之内 ,现原身厉声高叫道 :“ 嫂嫂 ,借扇子我 使使 !” 铁扇公主听了大吃一惊 ,道 :“ 孙悟空 ,你在哪里哩?” 悟空道 :“ 老孙己在尊嫂腹 内,我知你也饥渴了 ,我先送你个坐碗儿解渴 !”就把脚往下一蹬 ,那罗刹小腹之中 ,疼 痛难禁 ,坐在地上叫苦 。悟空道 :“ 嫂嫂,我再送你

个点心充饥 !”又把头往上一顶 。铁扇 公主心痛难禁 ,只在地上打滚 ,疼得她面黄唇白 ,只叫 :“ 孙叔叔饶命 !”。 (1)学生阅读 ,说一说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 。

(2)从这个片段中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孙大圣 ?

选自 《三借芭蕉扇》 出示片段 2:

-一三人叉一路祭只需水了 披星戒月「击是炎夏时分子 。一日才于到天晚 ,一只见出路,一旁沽 一

有一村舍 ,三人便前去借宿 。屋主王老汉告诉他们 :“ 我们这向西去 ,只有三十里远近, 有一座山 ,叫作八百里黄风岭 ,那山中多有妖怪 。” 悟空道 :“不妨 ,不妨 !有了老孙与我 这师弟 ,任他是什么妖怪 ,不敢惹我 。 选自 《激战黄风怪》

Cl ) 学生阅读 ,说一说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 。

( 2 ) 从这个片段中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孙大圣 ? 五、授人以渔,指导读法 1、学习制订阅读计划 。 2、回顾阅读方法。

六、总结全文,悟意升情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课前导读课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封面、封底、了解作者以及创作背景等基本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了解章回体小说的特点,结合故事情节说说人物性格特点。 3.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制作人物名片。 教学重点

了解章回体小说的特点,结合故事情节说说人物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制作人物名片。 课前准备 1.视频 2.片段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图猜故事 2.说一说

你喜欢《西游记》的情节是 _____________;我喜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 。 二、关注封面

1.提问:我们从一本书的封面中可以获取书籍的 ( )等信息。 A.书名 B.作者C.插图D.出版社

2.介绍封面

三、介绍作者、创作背景

开始读一本书,我们先要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因为许多作品往往都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或者寄托着作者的某种感情。

1.介绍作者

吴承恩,生于1499年,逝世于1582年,活了81岁。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在晚年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创作背景

在吴承恩时代,道教成为一个恶势力,与朝廷统治者勾结,失去民间道教的进步意义。道士们在明代中叶已到了腐朽不堪的地步,为人民所鄙视。如嘉靖年间,道士陶仲文被封为少保、礼部尚书,以治病、除妖、炼丹、祈祷取得皇帝宠幸,和宦官崔文、奸臣严嵩勾结弄权。

嘉靖年间,曾明令兴道灭佛,下诏没收能仁寺资财,撵出宫殿中的释迦像,后又取消官内佛殿。嘉靖年间,还大兴土木,建造三清宫,大搞斋醮活动。人民受劳役之苦,国库空虚。吴承恩借《西游记》特为讽刺。

3.社会影响

前无古人的开创者

《西游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

《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开创者。 冲出国门的成功者 西方:

早在19世纪中叶就在法国出现了译本。在1913年被翻译成《天国之行》,第一次以英文单行本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了《西游记》的故事。

亚洲:

在亚洲传播最为广泛,据统计截止2015年共有16种语言的60多个版本。 艺术殿堂的常客

许多以《西游记》为蓝本的游戏、电视剧、电影等频繁问世,历久弥新。 为什么《西游记》的社会影响如此大呢?我们一起走进书本,一睹为快! 三、走进书本 1.读目录 (1)知文体

读完目录你还有什么发现?

每一回都有一个题目,我们称它为“回目”。回目是工整的对句,字数相等,对仗工整。一回或若干回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连起来就串成了一个长篇故事,这种形式叫做章回体。 (2)知内容

读文章之前,我们可以通过看每一回的“回目”来猜测故事内容。

(3)看视频找回目

你知道这是哪个故事吗?请在书中找到相关回目。(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2.品内容

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嗛海东青。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

长唳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出自课文片段) (1)读后交流

①你能猜猜“捻诀、嗛、淬下、乜乜些些、唳”的意思吗? ②孙悟空和牛魔王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③读原著和看电视剧有什不同? (2)师生制作孙悟空人物名片 (3)预测情节

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 (预测:孙悟空为何把铁扇公主称作嫂嫂?)

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预测:既然有兄弟之亲,铁扇公主为何不肯借芭蕉扇?)

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行者佯问道:“令郎是谁?”罗刹道:“我儿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倾了。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饶你!”(预测:孙悟空第一次借芭蕉扇结果怎样?)

那罗刹女与行者相持到晚,见行者棒重,却又解数周密,料斗他不过,即便取出芭蕉扇,幌一幌,一扇阴风,把行者扇得无影无形,莫想收留得住。这罗刹得胜回归。 (第一次孙悟空“礼借”芭蕉扇,被铁扇公主山扇跑了。)

这是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的片段,孙悟空“礼借”不成,在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中“逼借”铁扇公主被骗,最后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中“骗借”才得以成功!

《西游记》中除了三借芭蕉扇之外,还有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女儿国遇险、真假美猴王……一个个扣人心悬的故事会吸引我们一口气读下去,快翻开《西游记》去看看吧! 四、制定阅读计划

1.要想使整本书阅读得更有效,我们可以制订一个阅读计划,尽量做到每日必看。阅读计划如何制作呢?出示参考样本

2.指导制定:《西游记》共50回,321页,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每天阅读3--4回,20天左右读完。

3.制定计划表 阅读时间 阅读回目 月 日 —— 月 日 月 日 —— 月 日 月 日 —— 月 日 月 日 —— 月 日 月 日 —— 月 日 月 日 —— 月 日 五、推荐方法 看书不像看电视剧或动画片那么轻松, 同学们有什么好的读整本书的方法要推荐给大家的吗?结合本单元交流平台、学过的方法归纳方法。

①读回目,猜故事情节。

②结合看过的影视剧理解内容。 ③适当跳读把握文章大意。

④遇到不懂的字词句联系上文猜意思。 ⑤边读边预测。

⑥思维导图梳理情节或人物形象。 ⑦写读书笔记

同学们不仅会思考,而且还总结出了读整本书的方法,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六、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学习内容。 七、布置作业 1.制作人物名片

2.用思维导图梳理情节或人物形象 3.写读书笔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