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验报告
系别 电子信息学院 班级 11通信A 姓名 学号 成绩 教师签名 陈卉 报 告 内 容 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名称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射极输出器 2013年3 月9 日 陈卉 批改时间 2013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1. 加深对射极输出器电路特性的理解; 2. 熟练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参数和动态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介绍 图2-1是射极输出器(又称射极跟随器或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射极输出器因具有高输入电阻和低输出电阻、输出电压Uo与输入电压Ui相位相同、UoUi的交流特性。因而它往往作为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和输出级,从而减小信号源的输出电流,使信号源的工作更为稳定;并减小负载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增强电路带负载能力。 VCC33kRb 680kR1A5.1KUsUiBC1 C210u 100Re1++1.8kRe2Uo10u RL 图2-1 射极输出器
交流参数分别由如下表达式计算: 电压放大倍数 AuUo(1)(RL//Re) (2-1) Uirbe(1)(RL//Re)输入电阻 RiRb//rbe(1)(Re//RL) (2-2) 输出电阻 RoRe//rbeRb//RS (2-3) 1在动态测量中,因为Re引入了反馈而可能产生高频振荡,使输出信号受到干扰、波形发生畸变,此时可在Re两端并联一个51~1000pF的电容,以消除高频振荡。 三、实验数据、计算及分析 1. 按图2.1电路接线。 2. 直流工作点的调整。 将电源+l2V接上,在B点加f=lKHz正弦波信号,输出端用示波器监视,调整RP ,使VE=6V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级对地的电位,即为该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将所测数据填入表2.1。 表2.1 Ve(V) 6.02 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v 接入负载RL=1K。在B点加入f=1KHz正弦波信号,调输入信号幅度(此时偏置电位器RP不能再旋动),用示波器观察,在输出最大不失真情况下测Ui和UL值,将所测数据填入表2.2中。 表2.2 4. 4.5 Vi(V) VL(V) VAV LViVb(V) 6.60 VC(V) 12 IeVe Re3.17mA 0.97
4.测量输出电阻R。 在B点加入f=1KHz正弦波信号,Ui=100mV左右,加负载RL(2.2K)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测输出电压UL 的值。测空载时输出电压UO(RL=∞) 。 则R0(V01)RLVL 将所测数据填入表2.3中。 表2.3 U0(mV) 106 UL(mV) 100 R0(V0 1)RLVL132 5.测量放大电路输入电阻Ri(采用换算法) 在输入端串入5.1K电阻,A点加入f=1KHz的正弦波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ViR•R用毫伏表分别测A、B点对地电位US、Ui。则 Ri= VVVSSi1Vi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4。 表2.4 US(V) 1 R RUi(V) iV/V1Si0.880 21.485kΩ 四、实验结论与心得 1.RL越大,电压放大倍数Av越大(Av≈1但Av<1)2.RL接入电路后,输入电阻Ri减小。 3.RL越大,电压放大倍数越趋近1,减小负载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增加电路带负载能力。 。 五、实验评价(教师) 1. 实验步骤正确,完成了本实验的全部内容。 2. 实验数据全面,调试步骤准确,结果正确。 3. 实验报告格式规范,图表清晰。 很好( ) 一般( ) 否( ) 很好( ) 一般( ) 否( ) 很好( ) 一般( ) 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