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石潭记(43分)

小石潭记(43分)

来源:华佗小知识
小石潭记(43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 )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文章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________,字 ,世称 体裁为 。(5分) 2.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huáng( )竹 清liè( ) yǐ( )然 xī( )忽 寂liáo( ) 悄chuàng( ) 3.翻译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15分) ⑴心乐之 __________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____ __________ ⑶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 __________ ⑷斗折蛇行 __________ __________ ⑸以其境过清 __________ __________ ⑹不可久居 __________ __________ ⑺乃记之而去 __________ __________ ⑻隶而从者 __________ 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⑴如鸣佩环,心乐之。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按原文填空。(8分)

⑴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这周围环境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

⑵文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文中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 ____。

⑶文中表现小石潭的石头千奇百怪的句子是: 。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分)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7.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知识掌握 1.填空。

(1)《岳阳楼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希文,宋朝________家、________家。

(2)《岳阳楼记》是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________”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________”的远大政治抱负。 2.给加粗的字注音。

浩浩汤汤( ) 宠辱偕忘( ) 岸芷汀兰( ) 谪守巴陵郡( ) 一碧万顷( ) 霪雨霏霏( ) 3.对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的是 [ ]

A.予观夫巴陵胜状(好的景色) 朝晖夕阴(日光)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任太守) 百废具兴(兴办) C.南极潇湘(尽) 薄暮冥冥(跟“厚”相对) D.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4.下列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 ]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能力提高

1.下列加粗的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若夫霪雨霏霏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B.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朝而往,暮而归 C.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D.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 ]

A.不认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可以高兴或悲伤。

B.不认为环境好坏就高兴,不认为个人的得失就悲伤。 C.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 D.不因为环境的好坏而喜,也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悲。 5.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 )欧阳修( ) 答案 【知识掌握】

1.(1)《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 文学 政治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略3.C4.C 【能力提高】 1.D2.D3.A4.C

5.醉翁亭下欧阳修借景抒情(或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或醉翁亭中欧阳修即景抒情) 【延伸拓展】

1.(1)B,都是“依仗”的意思。(2)B,都是“脸色”的意思。2.(1)C,都是介词,“被”的意思;(2)B,都是第三人称代词,代人。3.(1)B,“患”是担心,“隙”指机会,“规”指规劝。(2)C,“帅”指官职,“谪”是贬官、降职的意思。

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知识掌握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琅琊( ) 岩穴暝( ) 饮少辄( )醉、野蔌( ) 伛偻( )( )提携 觥( )筹交错 树林阴翳( ) 2.加粗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

A.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 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图 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D.颓然乎其间也:醉醺醺的样子 3.填空。

①《醉翁亭记》作者( ),是( )朝( )家、( )家。他自号( ),又号( )。这篇文章选自《 》。 ②《醉翁亭记》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和( )自然结合。

③“唐宋家”是指唐宋时代在散文方面有成就的八位名家( )、( )、( )、( )、( )、( )、( )和曾巩。

④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 A.环滁皆山也。 B.太守自谓也。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能力提高

1.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语气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

A.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 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那面容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 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3.下面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水落而石出者②云归而岩穴暝③佳木秀而繁阴④山间之朝暮也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⑥风霜高洁⑦山间之四时也⑧晦明变化者⑨野芳发而幽香[ ] A.⑤②⑦⑨③⑥①⑧④

B.⑨③⑥①⑦⑤②⑧④ C.⑨③⑥①⑧④⑤②⑦ D.⑤②⑧④⑨③⑥①⑦

4.下面各句中“而”字应重读的一句是[ ] A.朝而往,暮而归。

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C.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 D.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参 【知识掌握】 1.略2.B

3.(1)欧阳修 宋 文学家 史学家 醉翁 六一居士 欧阳文忠公集 (2)乐 写景 抒情

(3)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轼 苏辙 4.B 【能力提高】 1.C2.A3.D4.D [延伸拓展]

答案:1.D 2.①喜欢滁州地方偏僻而政事简略,又爱这里的人习惯于安适清闲。②又幸好当地百姓为他们获得丰收的年景而高兴,因而爱和我一同游玩。 3.夫宣上因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4.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5.因为当地百姓获得丰收,生活和美快

乐,作者又与民同乐,所以以此命名。 6.与民同乐 满井游记·课后练习 基础题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花朝节(zhāo) 廿二日(niàn) 倩女(jìng)

B.麦田浅鬣寸许(liè) 泉而茗者(mǐng) 靧面(guì)

C.罍而歌者(lěi) 红装而蹇者(jiǎn) 汗流浃背(jiá)

D.曝沙之鸟(bào) 呷浪之鳞(xiā) 未百步辄返(zhé)

2.依据课文填空并理解其意义。 (1)给画线部分填空。

游人虽未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亦时时有。②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③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①句写_____________②句写_____________③句写_____________,作者由物及人,通过寥寥数笔勾画了_____________,有动有静,抒发了作者

_____________。

3.下列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膏微润(肥沃) B.鳞浪层层(像鱼鳞似的浪纹) C.局促一室之内(狭小) D.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4.选出加粗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冻风时作 ②于时冰皮始解 B.①呷浪之鳞 ②鳞浪层层 C.①于时冰皮始解 ②始知郊田之外 D.①欲出不得 ②偕数友出东直 5.选出加粗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娟然如拭 ②悠然自得 B.①游人虽未盛 ②风力虽尚劲 C.①未之知也 ②曝沙之鸟 D.①泉而茗者 ②红装而蹇者 6.下列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鳞浪层层 B.呷浪之鳞 C.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D.鳞次栉比 7.下列对本文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结构松散自由,是一典型的山水小品。 B.本文文辞清丽简洁,作者直抒胸臆。

C.本文虽然表达了一种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但也掩饰不了作者失意的苦闷。

D.本文比喻新鲜、贴切,洋溢着作者游览时的轻松喜悦的心情。8.翻译下面

的句子。

(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满井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艳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不之知也。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初、始) B.髻鬟之始掠。(梳、掠) C.曝沙之鸟,呷浪之鳞。(吸而饮) D.红装而蹇者。(跛足)

2.选出“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A.城居者未之知也。 B.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局促一室之内。

3.选出“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泉而茗者,罍而歌者。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4.文段的主要内容是( ) A.游满井 B.满井春色 C.游郊田 D.郊田美景

5.这段文字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先后顺序来写满井春色的。 6.文章写鸟、鱼富有人情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心情。

7.这是段绝妙的山水画的描写,使山有人的_____________,柳有人的_____________,鸟有人的_____________,水有人的_____________。 8.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参 基础题

一、1.C 2.(1)略 (2)人 主观感受 动物 一幅早春郊游图 游览时轻松喜悦的心情 3.C 4.D 5.C 6.B 7.B 8.略。(见课文翻译)

二、1.D 2.C 3.A 4.B 5.水 山 柳条 麦田 游人 鸟 鱼6.悠然自得 皆有喜气 无比快乐 7.容貌 感情 体态情意 8.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

未之知也 创新题

1. 略。2.早春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八下古诗文背诵默写题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按照原文填空。22%

1、望西都, ,伤心秦汉经行处, 。 2、 ,望峰息心; , 。 3、 ,松柏有本性。 4、春蚕到死丝方尽, 。

5、长风万里送秋雁,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 7、黔娄之妻有言: , 。 8、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 9、 ,悠然见南山。 10、念天地之悠悠, 。

11、_________,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

12、 ,绝胜烟柳满皇都。

13、行到水穷处, 。 14、明月楼高休独倚, , 。 二、按照题目要求填写文中句子。78%

1、《与朱元思书》中总写富春江景色的句子是: , 。 其中与《三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 。侧面描写水的清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柳先生传》中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所言:“ , 。”展现出他们高洁的志趣和人格的坚持。(用《五柳先生传》中的两句话来填写)

4、《马说》一文中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有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韩愈的《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宋濂年少时读书非常辛苦,特别是同舍生“ ”,而他却“ , ”。他能乐在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牧的《赤壁》一诗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过零丁洋》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水调歌头》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石潭记》能够反映作者心境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岳阳楼记》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山中四季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山间之四时也。

14、《行路难》一诗中借用典故表明人生遭遇变化莫测多出偶然,并渴望入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诗人的政治出路被权贵堵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李白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情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茅屋这秋风所破歌》中,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 。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咏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无题》中用来赞美奉献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登飞来峰》中说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李白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与李白句子相似的句子还有岑参的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而高适在《别董大》中用“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安慰朋友;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20、《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既表现作者诗兴高远,感情豪壮,又表达诗人对美好的理想的追求的两句是: , 。表现诗人绵绵无尽愁情的语句是: , 。表现作者怀才不遇、意欲归隐的语句是: , 。 21、《己亥杂诗》表达离愁的诗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早春小草远看一片

绿近看却又若隐若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下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训练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诗中用典寓不平怅惘之意的诗句

是 , 。

2、诗中表现对未来充满信心、饱含积极向上的人生哲理的名句是 , 。(①喻含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的名句是 , 。② 诗中表达诗人虽感惆怅却也达观的心绪,23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现在也常用此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诗是 , 。③诗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 。④表现诗人对仕宦浮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 。⑤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当人们看到陈旧的事物日趋没落,新生的事物逐渐兴起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包含着新陈代谢规律的两句诗:“ , 。”)

3、点名酬赠题意并表达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的诗句是 , 。 《赤壁》

1、《赤壁》中有两句诗联系了诸多历史人物,写出了三国时候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例。这两句话是 , 。(①诗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 , 。②诗中发表深刻警策的历史兴感的传诵名句是 , 。③诗中慨叹诗人生不逢时,有才不得施展的心绪的诗句是 , 。) 《过零丁洋》

1、《过零丁洋》中具体表现个人坎坷一生的句子是 , 。

2、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

3、巧借两个具有情感色彩的地名与他的心情暗合,表现他昨日与眼前独有的怆然与凄苦,在诗史上堪称绝对绝唱的两句诗是 , 。(①回顾自己抗元经历并表达忧愤之情的句子是 , 。②借地名写出形势险恶、境况危苦 的诗句是 , 。)

4、诗中表达千古英雄的豪情壮志,成为人们传诵的名句是 , 。(①直接抒写自己心志,并数百年来激励人们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名句是 , 。②表明作者视死如归、冰清玉洁的诗句是 , 。③表明高尚节操和舍生取义生死观,感召后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名句是 , 。④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用“舍生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也体现这种追求的两句诗是 , 。) 《水调歌头》

1、《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指 , 。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诗句是 , 。(①《水调歌头》中道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 。②《水调歌头》中写下的寄寓离情,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慰藉的千古名句是 , 。)

《山坡羊〃潼关怀古》

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精辟的议论,揭示封建政治与人民对立的句子是 , 。(①《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是 , 。②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谴责的名句是 , 。③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带给人民的总是痛苦和灾难。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的“ , 。”就是这种历史的真实写照。) 《饮酒》

1、《饮酒》中写诗人远离尘世心灵宁静的原因的句子是 。

2、诗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操的名句是 , 。(①诗中表现诗人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②诗中体现主人公主观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

3、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 4

是 , 。 《行路难》

1、《行路难》中用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显示诗人内心苦闷抑郁感情激荡变化的句子是 , 。

2、《行路难》中具体描写行路难的诗句是 , 。

3、诗中运用典故表达诗人在心境茫然中给自己增加信心的诗句是 , 。

4、诗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和强烈自信的名句是 , 。(①诗中写出诗人展望前景,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 。②诗中最能表达诗人坚信理想抱负一定能实现的倔强、自信、执着精神的千古名句是 , 。③小亮遇到困难,十分沮丧,老师鼓励他要坚强、自信、执着地追求理想,并用李白《行路难》中 , 两句诗给他以鼓励。④苏红高考落榜后毫不气馁,仍然刻苦学习,当有人问他今后的目标时,他自信地说: , 。⑤三年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某同学的毕业纪念册上,语文老师引用《行路难》中的 , 鼓励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拼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⑥杨大伟带领全厂职工进行技术改革时遇到了重重困难,他在鼓励职工们坚定信心坚持改革时引用了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这两句诗是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渲染出暗淡愁惨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同样心境的诗句是 , 。

2、 诗人由动荡的时局、坎坷的经历以及艰难的生活而慨叹的诗句是 , 。

3、表达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伟大人格和崇高理想的诗句是 , , 。(①在我国古代,很多文人身处逆境还关心着社会,在他们的诗文中表现出了博大的胸怀,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中就有 , , 。②郑板桥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也有类似情怀的句子 ,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咏雪名句是 , 。(①诗人以春花喻冬雪,构思奇美妙,比喻新颖动人,其名句是 , 。 ② 迁移: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 , ”之。)

2、词中以风见雪,造成别开生面的开阔雄奇氛围的诗句是 , 。

3、以军营的奇寒侧面表现风雪威力的诗句

是 , 。 , 。

4、诗中写帐内饯行场面,表现友情浓烈深挚的诗句是 , 。

5、写送别场面后,把惜别的惆怅深情融入雪景之中的诗句是 , 。(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诗中,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 , 。) 《己亥杂诗》

1、《己亥杂诗》中直接叙事的诗句是 。

2、《己亥杂诗》中代落花之言,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献身精神的诗句

是 , 。(①表现作者仍愿报效祖国并蕴含哲理的名句是 , 。②作者以落花自比,表现自己被迫辞官却不忘报国壮怀的名句是 , 。③诗中抒发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自励情怀,表现报效国家社会不息奋斗精神备受后人传诵的名句是 , 。④诗人在诗中一反古代诗人寓“落花”凄楚肃杀感伤的基调而呈现积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 。⑤《己亥杂诗》中的点睛之笔是 , 。⑥《己亥杂诗》中托物言志的名句是 , 。⑦人们常用龚自珍的诗句 , 比喻无私奉献,即使牺牲自己,也要造福来者。⑧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做我们的校外辅导员,他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为龚自珍所说的 ,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点出送别地点和行人去向的诗句是 , 。

2、将作者与杜少府的境遇和感情自然地沟通在一起的诗句是 , 。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留下真诚勉励友人的千古名句是 , 。(①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②一扫送别诗悲伤之气,独标高格的名句是 , 。)

4、唐朝的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由此联想到王勃的

是 , 。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作者用典赞许李云和自己,情感激动高昂的句子是 , 。(诗中既仰慕传统文化,又自负地用汉文、诗及谢脁的成就来比并,称许李云和自己的诗句是 , 。) 2、诗中最能抒发诗人豪放超逸情怀的诗句是 , 。(诗中表现诗人不凡抱负的诗句是 , 。) 3

是 , 。(诗中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相似的两句诗是 , 。) 《无题》

1、李商隐在《无题》中写下的惜别名句是 , 。 2、李商隐《无题》中常被后人用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名句是 , 。(德高望重的退休后义务当学校的德育辅导员,在教坛上继续发出自己的光和热,这真是 , 。) 《登飞来峰》

1、诗中从侧面描写山塔之高的诗句是 。

2、借景抒怀表达诗人远大政治抱负,蕴含深刻哲理的名句是 , 。(①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正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所说的 , 。 《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② 表达不畏艰难、自信向上的诗句是 , 。) 《相见欢》

1、李煜《相见欢》中借助比喻形容愁烦和难解并常被人引用的句子是 , , 。

2、饱含诗人辛酸的伤心语是 。(①用白描手法直抒亡国哀思的名句是 。②以丝喻思言愁的诗句是 ,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