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丰公司三矿三号北斜井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2015年8月17日
目 录
第一章 矿井基本情况„„„„„„„„„„„„„„„„„„„„„„„„„„„„„„„3
一、煤层地质赋存情况„„„„„„„„„„„„„„„„„„„„„„„„„„„„„„„„3 二、水文地质构造情况„„„„„„„„„„„„„„„„„„„„„„„„„„„„„„„„5 三、矿井瓦斯鉴定情况„„„„„„„„„„„„„„„„„„„„„„„„„„„„„„„„5 四、煤尘爆炸性„„„„„„„„„„„„„„„„„„„„„„„„„„„„„„„„„„ 6 五、煤自然性„„„„„„„„„„„„„„„„„„„„„„„„„„„„„„„„„„„ 6 六、矿井开拓、生产情况„„„„„„„„„„„„„„„„„„„„„„„„„„„„„„„ 6 七、矿井防灭火系统„„„„„„„„„„„„„„„„„„„„„„„„„„„„„„„„„7 八、安全监控系统„„„„„„„„„„„„„„„„„„„„„„„„„„„„„„„„„ 7 九、矿井供电系统„„„„„„„„„„„„„„„„„„„„„„„„„„„„„„„„„ 7 十、通风系统„„„„„„„„„„„„„„„„„„„„„„„„„„„„„„„„„„„ 8
第二章 2015年机械化改造总体工程计划„„„„„„„„„„„„„„„„„„„„„ 9
第三章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瓦斯治理的基本原则„„„„„„„„„„„„„„„„„„„„„„„„„„„„„„ 11 三、工作目标„„„„„„„„„„„„„„„„„„„„„„„„„„„„„„„„„„ 11 四、瓦斯治理规划„„„„„„„„„„„„„„„„„„„„„„„„„„„„„„„„ 12
第四章 瓦斯治理资金计划„„„„„„„„„„„„„„„„„„„„„„„„„„„ 13 第
五
章
保
障
措
施„„„„„„„„„„„„„„„„„„„„„„„„„„„„„„„„14
一、瓦斯治理组织管理机构„„„„„„„„„„„„„„„„„„„„„„„„„„„„„ 14 二、强化“一通三防”管理„„„„„„„„„„„„„„„„„„„„„„„„„„„„„ 16 三、加快队伍建设,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17 四、认真落实矿井通风管理规划,完善矿井测风制度„„„„„„„„„„„„„„„„„„„ 17 五、狠抓瓦斯巡回检查制度的落实„„„„„„„„„„„„„„„„„„„„„„„„„„ 18 六、 严格执行排放瓦斯分级管理制度及巷道贯通管理制度„„„„„„„„„„„„„„„„„ 18 七、加强掘进工作面通风瓦斯管理 „„„„„„„„„„„„„„„„„„„„„„„„„„ 18 八、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加强系统应用„„„„„„„„„„„„„„„„„„„„„„„„„ 19
2
九、进一步加大装备投入„„„„„„„„„„„„„„„„„„„„„„„„„„„„„ 19 十、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机构,完善瓦斯治理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19 十一、完善、落实瓦斯治理规章制度 „„„„„„„„„„„„„„„„„„„„„„„„„ 20 十二、落实业务保安,强化监督检查„„„„„„„„„„„„„„„„„„„„„„„„„ 20
第一章 矿井基本情况
一、煤层地质赋存情况 1、煤层
合山组(P2h)为本煤田的主要含煤地层,共含煤五至六层,本井田内仅四煤一层和四煤二层可采。本组以四煤一层为界分为上、下两段。下段厚100m,系燧石灰岩,灰岩以下有一层厚约0.3 m五煤层,燧石灰岩厚层至中厚层状,层理不清,灰至浅灰色。上段厚约55m,为燧石灰岩夹煤层三层。灰岩成灰色、深灰色,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层面清楚,多呈线状方解石脉。
四煤一层在本井田内部地段发育不好,煤层厚度变化大,不稳定,特别是井田的东南部底板等高线-140m~-90m水平之间地区和井田的中部地区,煤层结构复杂,夹矸多而厚,灰分相对较高,煤层厚度较小,绝大部分范围不可采。而在井田的西南部和西北部,四煤一层发育较好,不但煤层层位厚,而且煤层的可采厚度也较厚,煤质较好,灰分相对较低。
四煤二层在井田的西北部、东北部的西段和-200m水平以下深部发育不好,煤层厚度较薄,绝大部分范围不可采。而在井田东南部的东段和东北段的中上部,四煤二层发育相对较好,煤质也较好,大部分范围的煤层厚度均达到可采以上。煤层特征见表1
3
表1 可 采 煤 层 特 征
煤层层厚 煤层厚度 煤层间距 煤 层 名 称 (m) (m) (m) 煤 层 煤 层 稳定性 不稳不复杂 稳定 燧石燧石灰岩 灰岩 稳定 燧石燧石灰岩 灰岩 顶板 底板 稳定性 煤层顶底板岩性 最小~最大 最小~最大 最小~最大 结 平均 平均 0.26~3.04 1.19 0.17~2.61 0.86 平均 0.09~3.5 1.08 (未含东北部东段) 构 复杂 四煤 一层 四煤 二层
0.81~4.21 2.10 0~2.61 1.1 稳定 2、煤质
本井井田内煤炭均为高硫高灰之贫煤,可用于动力、糖业等方面用煤,煤层煤质特征见表2
表2煤质特征表
4
灰 份 (%) 煤 层 名 称 最小~最大 平均 四煤 一层 四煤 二层
二、水文地质构造情况
矿区位于合山不对称向斜西翼北段及轴部北端附近,中部和西南部的地层走向为34°~54°,倾向为124°~144°,倾角为4°~8°;东北部的岩层走向为72°~150°,倾向为162°~240°倾角6°~12°(一般5°~8°)。井田绝大部分地层属单斜构造。井田内无大的断层和褶皱发育,只有北北东和北西西向的节理裂隙或落差不大的断层发育,它们是区域性的控水构造。
井田内节理裂隙或落差不大的断层发育,但对开采影响不大。 三、矿井瓦斯鉴定情况
根据桂工信能源〔2015〕153号《关于公布广西2014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三矿三号北斜井属于瓦斯矿井。2014年鉴定结果为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38 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1. m3/min,2014年瓦斯等级鉴定月期间未形成正规的回采工作面,所以2014年矿井瓦斯及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不作
5
硫 份 (%) 最小~最大 平均 4.13~8.06 5.95 6.25~10.62 8.41 挥发份 (%) 最小~最大 平均 8.~23.25 16.90 11.92~32.97 16.75 胶质层 煤 质 可选性 指数 牌 号 (m) 30.71~65.54 48.2 25.79~62.82 40.85 0 贫 煤 极难 分选 极难 分选 0 贫 煤
计算。
矿井近3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瓦斯等级鉴定和审批情况
CH4绝对 涌出量3年 度 CO2绝对涌出量3CH4相CO2相对涌出对涌出量(m3/t) ------ ------ 9.1 量(m3/t) ------ ------ 9.36 低瓦斯 低瓦斯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低瓦斯 低瓦斯 瓦斯 瓦斯 矿井瓦斯等级 审批 等级 审批 部门 (m/min) (m/min) 2010 2011 2012 0.59 1.34 1.99 0.63 1.51 2.16 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3年合山辖区煤矿均未进行瓦斯等级鉴定。 四、煤尘爆炸性
根据2011年三矿三号北斜井送煤样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煤炭科学研究院的鉴定结果,四煤一层煤尘无爆炸性(见附录一)。
五、煤自然性
根据2011年三矿三号北斜井送煤样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煤炭科学研究院的鉴定结果:四煤一层属自燃煤层(见附录二)。
由于四煤一层和二层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层间距逐渐减小,在约-170m标高合并为一层,本矿暂按煤尘无爆炸性、煤尘属自燃煤层进行设计。
六、矿井开拓、生产情况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布置有主、副斜井及回风斜井,主、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矿井可采储量为67.8万t,机械化改造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服
6
务年限为7年。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式炮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刮板运输机运输,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主采煤层为四煤一层和四煤二层。
目前矿井“五证一照”齐全,全矿井划分为四个采区开采,生产区域在主井一采区,副井二采区属于机械化改造区域;矿井划分为三个水平开采,开采水平标高分别为-63m(井底水平)-125m水平、-180m水平和-270m水平。矿井现开采水平为-125m水平和-180m水平正在开拓中,主井开采深度-160m水平,副井开采深度-182m水平。井下共布置有5个掘进工作面,主井: 1021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副井机械化改造区域:-60皮带斜巷(接替回风巷、煤仓)、-173皮带巷、-180轨道巷、-180水仓掘进工作面。
七、矿井防灭火系统
矿井在副井工业广场建有一座300m3高位水池,用φmm钢管经回风斜井、行人斜井至井下各用水点,井下配有防尘管网、洒水及喷雾装置,设施较齐全。
八、安全监控系统
目前矿井已安装一套KJ90N-F1型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主机软件系统KJ90N型一套,中心主机2台(1台备用) 有保证电网停电后正常工作不小于2小时的UPS电源1台等,井下分站选用KJ90N-F1型,甲烷传感器选用KJ90N-45型,风速传感器选用KGF2型,风门传感器选用KGE8型,开停传感器选用KGT8型。
经过2008年运行至今,主监控房内仪器仪表的显示、报警、存储和打印报表等功能运转正常、性能稳定,计划在2015年底与合山市安监局监控中心联网。井下安装监控采掘工作面的瓦斯甲烷传感器,监测总回风巷及两翼回风巷风速的风速传感器,监测主要风门开关的风门传感器,监测局部通风机开停的开停传感器等,这些设备均运行正常。测试过的风电闭锁装置和甲烷闭锁装置,性能稳定有效。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符合设计要求。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能满足矿井生产的要求。
7
九、矿井供电系统
1、三矿三号北斜井采用双回路电源,双回路供电。供电的方式分别由古帮配电站426线及412线引两趟电源到矿井配电站实现双回路供电。通过矿井地面配电后由两路高压电缆MYJV22 -6kV-3×50经主斜井引至井下变电所。正常情况下两回电缆同时供电,故障情况下一用一备。
2、地面低压供电:地面安装一台K9-315KVA电力变压器,供电电压为380V,主要负荷供地面绞车、主扇及地面工业广场用电;安装一台K9-200KVA电力变压器,供电电压为660V,主要供地面备用主扇及空压机,当主扇任一电源及机器有故障,另一主扇能正常运转;安装一台KSJ-320KVA矿用变压器,供电电压为660V。
3、井下供电:在主井下平台-90车场变电所安装一台KSJ-320KVA变压器,供电电压为660V,供井下泵房;在-90变电所变电所安装有4台BGP12-6N型高压真空防爆开关,3台DW-350低压馈电开关,1台信号综合保护装置,2台KSJ-320KVA,2台JY82-13型检漏继电器,检漏保护装置试验灵敏,过流保护整定有验算资料,整定合理。
井上下高压、低压供电系统全部实现双电源供电,高压系统采用单母线分列运行,低压系统采用单母线不分列运行。
井下变电所硐室按设计施工,安装施工质量均符合要求,有防火门,调节风窗,配备有充足的灭火器材等。
4、井下使用的设备均为矿用隔爆型,供电电缆为矿用阻燃专用型。 5、井下供电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使用漏电保护装置,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风机有风电闭锁装置。
十、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并列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由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井下实行分区通风,采掘作业点、硐室均为通风。
回风井采用砌碹支护,净断面5.6㎡,承担全矿井回风任务。风井安装使用的
8
主扇风机型号为FBCDZ NO 16/2×75kw型隔爆轴流式通风机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电机功率2×75kw,风量45m3/s~65m3/s。矿井通风巷道断面均大于4.2㎡,通风设备完好,运转正常,能满足达产要求。
煤矿制定了测风制度,规定井下每旬测1次风,测风工作由矿通风科韦明辉承担,检测数据经校正、计算后填入报表送总工程师审查,风量、风速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巷道或工作面立即进行调风。
主斜井、副斜井进风量分别为1045 m3/min、1470 m3/min,5个掘进工作面共1800 m3/min;其它巷道总风量782 m3/min稀释其它巷道有毒有害气体,总回风量为2582 m3/min。
局部通风采用FBDY型压入式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额定功率为2×5.5kW,额定电压为380V~660V,风量为150~300 m3/min;风筒采用直经为Φ450的阻燃风筒。
第二章 2015年机械化改造总体工程计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以《关于同意广西合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三矿三号北斜井机械化改造开采设计修改的函》(桂工信能源函[2014]753号),通过了开采设计修改;广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关于广西合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三矿三号北斜井机械化改造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修改的批复》(桂煤安监 [2015]41号),通过了安全设施设计修改。
在机械化技术改造施工过程中,因性停工、煤层、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等原因,造成施工进度缓慢;经市监管部门逐级上报至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015年6月1日同意延长三矿三号北斜井机械化改造建设工期至2015年12月30日(桂工信能源函[2015]913 号)。
根据批准的开采设计及安全设施设计,我矿组织了施工队伍对矿井进行机械化改造。截止2015年8月已进行了以下项目改造:
9
1)、更换了矿井主要通风机(原使用的主要通风机型号为YBK56-No12.5/45,根据机械改造开采设计的要求,现安装了两台湖南平安公司生产的FBCDZ-NO16/2×75地面用防爆抽出式对旋轴流通风机)。
2)、更换了矿井主提升绞车(原使用的主提升绞车型号为JTP-1.6*1.2,根据机械改造开采设计的要求,现安装了1台型号为JTP-2.0*1.5的主提升绞车,并把JTP-1.6*1.2主提升绞车作为临时备用使用)。
3)、更换了副井筒铁轨(把原使用的轨型为24kg/m铁轨更换为轨型为30kg/m铁轨)。
4)、首采工作面4012采煤工作面已完成掘进工作。
5)、完成了-60进风下山改造(500m)及-60皮带下山改造(540m)。 6)、完成了避险硐室掘进、砌拱(80m),现正在进行系统设备安装。 7)、-173皮带巷已掘进300m(全长560m),-180轨道巷已掘进160m(全长400m)。
8)、完成了二采区变电所掘进、砌墙(60m);完成了二采区泵房(全岩)掘进60m;二采区水仓(半煤岩)已掘进50m(全长160m)。
计划在2015年10月上旬完成二采区变电所机电设备安装工作;计划10月下旬安装、调试二采区泵房“三泵两管”及其配套供电设备;拟在11月安装-60皮带下山400m皮带;拟在11月底完成4201首采工作面支护设备、采煤机—刮板机、皮带机的安装调试工作。
第三章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树立瓦斯事故是“可预、可防、可控”的安全理念,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严格监管、强
10
化监察,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切实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积极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确保我矿安全生产。
二、瓦斯治理的基本原则
按照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和法律法规,从、机制、投入等方面加强对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立足防范、关口前移,强化监管,深化整治、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加大安全投入的机制,统筹协调,形成整体合力,扎扎实实地做好我矿瓦斯治理工作。坚持科技兴安原则,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管理模式;积极推广“高投入、高素质、严管理、强技术、重责任”等先进经验;坚持“以风定产”的原则;正确处理瓦斯防治与煤炭生产的关系。
三、工作目标
争取在2015年底完成机械化改造,且做到瓦斯治理达标的标准化矿井,做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 通过综合治理手段将吨煤瓦斯含量降到最低,保证生产安全,不出瓦斯事故,努力使我矿瓦斯治理工作整体提高一个水平。
1、杜绝瓦斯爆炸、燃烧、熏人等瓦斯事故的发生; 2、杜绝井下瓦斯超限作业、瓦斯积聚; 3、经过瓦斯治理,实现瓦斯零超限目标;
4、在广大员工中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 的安全理念。
5、进一步完善“一通三防”、瓦斯治理机构及职责,增配“一通三防”技术人员,努力使“一通三防”人员最低达到高中或技校毕业水平;
6、建立完善的通风、抽采、监测监控专业队伍定期培训制度,并严格付诸实施;
11
7、加大瓦斯治理专项资金的投入,建立完善瓦斯治理奖惩制度,推动后进,激励先行;
8、 把瓦斯治理“一矿一策”、 “一面一策”制度切切实实落实到位; 9、形成一套完备的通风设施安装、构筑、验收、管理制度及落实督查,提高矿井通风设施的防灾、抗灾、救灾能力;
10、确定以监测监控为重点的瓦斯治理方向,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提高综合配套能力,做到标本兼治;
11、在每月一次的通风例会上,认真分析通风系统,找出缺点和不足,对通风系统进行月优化,确保通风可靠。
四、瓦斯治理规划 (一)、 工作要求
瓦斯治理整体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明确以通风为主,监测、监控为辅,做到标本兼治。对于抓出来的成果必须做到抓出一点,巩固一点,瓦斯治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实施计划稳扎稳打、稳步提高,坚决杜绝出现滑坡、反弹现象。
各部门必须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分工到人,必须将瓦斯治理工作贯穿整个工作日程,清醒的认识到瓦斯治理是一场持久战,各部门必须将责任进一步细化,将瓦斯治理规范按要求传达到每一个班组和个人,让各个员工切实感受到瓦斯治理就是生命工程,是安全生产、预防群死群伤和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基础工程。 (二)、 中长期治理规划
1、优化矿井通风系统
(1)连年失修等原因造成-60回风下山局部垮帮,风阻较大,必须刷帮清理,计划在2015年11月完成。
(2)总回上山大约有68米断面小,仅有4.2m2,通风阻力大,制约风量,须改扩该段巷道,刷大断面,断面达到7.8m²,计划2015年12月前完成。
(3)风井(+72m~-13m段)250m平均断面仅为5.2 m²,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12
7.8m²,计划在2016年进行拓宽改造。
2、完善监测监控系统
(1)计划在2015年10月中旬完成避难硐室的监测监测设备仪器的安装调试。 (2)拟在2015年10月下旬完成首采工作面4201回采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的安装,并投入运行使用。
(3)计划在2016年购置监控设备:中心主机2台(1台备用) 、UPS电源3台、KJ90N-F1型分站4台, KJ90N-45型甲烷传感器8台、KGF2型风速传感器3台、KGE8型风门传感器6台、KGT8型开停传感器5台以及配套电缆5000m。
3、集中开拓风巷
(1)拟在2016年3月份完成-173皮带巷(已掘进300m,全长560m),-180轨道巷(已掘进160m,全长400m)开拓工作。
(2)拟在2016年8月份完成机械化备采工作面(暂拟名为4203工作面)掘进任务。
(3)拟在-173皮带巷与-180轨道巷间选址开掘新爆破材料发放硐室,拟在2016年12月完成。
(4)拟在2017年3月开拓掘进三采区轨道下山、皮带下山;2017年11月开拓-260皮带大巷、-270轨道大巷。
(5)拟在2018年6月开拓布置-270水平避难硐室。
以安全发展为指导,以杜绝瓦斯事故为目标,确保生产准备煤量相平衡,使矿井生产作业始终在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范围内进行,实现瓦斯浓度零超限目标,消灭矿井瓦斯灾害死亡事故,实现矿井安全生产。
第四章 瓦斯治理资金计划
2015年是瓦斯治理工作关键性一年,本年度内,要完成矿井机械化改造任务,年内必须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安装及首采工作面的采煤、支护、运输设备安装
13
工作,机械化改造供电系统、排水系统、提升运输系统、通风系统、防尘系统、防灭火系统、“六大系统”、瓦斯防治等设备购置预计需要资金约1000万元。
2015年~2018年瓦斯治理重点工作是开拓施工风巷、维修现有巷道,降低风阻,提高矿井风量利用率,有效稀释总回风流瓦斯含量;完善优化通风系统,使系统科学可靠,构筑设置安全设施,使设施布置合理,质量保证;无故障运行安全监控系统,使系统监测监控有效。从根本上保障瓦斯治理工作的进行,每年瓦斯治理资金预计不少于500万元。
瓦斯治理专项资金从安全提留资金中提取,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提取要按标准提取到位,提取的资金要切实用于改善通风系统和监测监控设备投入,提高通风系统和监测监控设备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强矿井“一通三防”的治理整治。
第五章 保障措施
我矿虽属于瓦斯矿井,但各大系统尚未完善,瓦斯治理安全设施设备尚未完全到位,各种管理制度有待建立和完善,,瓦斯治理工作任重道远。为保证瓦斯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根据瓦斯治理相关规定,成立了瓦斯治理构筑领导组,对瓦斯治理的整体工作进行了部署。
一、瓦斯治理组织管理机构 组 长:韦世忠(矿 长)
副组长: 倪永志 肖 靖 罗德冠 覃 杰 覃武功 蓝 恒 成 员: 蓝乾峰 韦伦炳 韦金会 韦楚林 覃耀辉 玉君灵
胡爱军 韦明辉 庞海东 李广森 李景强 韦世修
吴声天 谭宏健 赵 丰 黄文海 朱罗高 徐桂林 吴荣芝 韦俊想 杨桂枝 玉杰祥 卢东明 周 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通风科,由蓝乾峰兼任办公室主任,韦明辉兼任副主
14
任,负责相关业务的开展,成员由安监站、生产科、机电科、通风科、调度指挥中心、采掘区队、工区等科室人员组成。
1、组长、副组长工作职责
(1)、全面负责全矿的瓦斯治理工作。
(2)、对瓦斯小组成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
(3)、负责组织每年一次的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煤层发火期、自然倾向性和煤层爆炸性的鉴定工作。
(4)、负责组织进行每年一次的矿井反风演习和应急救灾演习。
(5)、坚持参加、主持月度“一通三防”例会,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专题会研究瓦斯治理工作。
(6)、组织对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正常运行。 (7)、组织监督检查瓦斯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安排专业人员对瓦斯监控监测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8)、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负责组织对矿井的风量及时进行调整。 (9)、保证瓦斯治理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实施。 2、小组成员的职责
(1)、在瓦斯治理组长的领导下,负责全矿井的瓦斯治理工作。
(2)、认真做好本部门及所分管区域的瓦斯治理工作,认真做好瓦斯治理工作的宣传培训,保证所负责区域不出瓦斯事故,本部门瓦斯治理达标。
(3)、参加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煤层发火期、自然倾向性和煤层爆炸性的鉴定工作。
(4)、对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的风量及时调整防治瓦斯超限。 (5)、加强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的管理。
(6)、掘进巷道内因停风瓦斯超限时,负责进行瓦斯排放工作。 (7)、对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正常运行。
15
(8)、对瓦斯监控监测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9)、加强对密闭和采空区的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10)、参加每月一次专题研究瓦斯治理工作会议。 (11)、参加每年一次的矿井反风演习和应急救灾演习。 二、强化“一通三防”管理
加强“一通三防”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瓦斯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严格执行上级“一通三防”管理规定,以通风设计和系统优化为主线,以完善安全装备为重点,突出瓦斯防治、综合防尘和放炮管理,对矿井通风系统、防尘系统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狠抓“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岗位作业标准化和联责联包。具体做法是:
(一)强化管理,加大“一通三防”严重“三违”处罚力度,努力消除重大“一通三防”隐患,对出现的“一通三防”严重“三违”现象,各队队长、、跟班队长各联责罚款,并按安全行政(重大隐患)责任追究制对有关人员进行追究处理。
(二)严格采掘工作面“一通三防”质量检查、评定及考核,通过奖优罚劣,逐步推进“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
(三)大力开展岗位作业标准化和岗位区域联责、员工安全联保活动,提高员工的标准意识和安全意识。
(四)加强各部门基础管理,强化现场“一通三防”管理,安全指挥中心实施24小时全方位“一通三防”调度,及时协调处理或消除“一通三防”隐患,杜绝“一通三防”管理空档。
(五)加强日常“一通三防”工作管理,保证矿井总供风量满足生产要求,加强瓦斯灾害治理力度,提高瓦斯管理装备水平,加强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管理,实现通风安全监测监控。
(六)完善防尘设施及使用制度,加强综合防尘管理,杜绝煤尘飞扬及积聚,
16
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严格采掘工作面洒水灭尘、放炮前后洒水灭尘和定炮使用水炮泥,实行一炮三检制度。
(七)狠抓火工品管理,杜绝放炮事故。
(八)严格落实瓦斯探测,排放和24小时盲巷密闭制度,进一步完善瓦检员汇报制和巡回检查制,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三、加快队伍建设,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要克服目前专业技术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加快瓦斯防治队伍的建设,加大瓦斯治理宣传培训力度,采取公司、矿、区队培训相结合,脱产、半脱产和业余培训相结合,专业和全员培训相结合,示范演习和现场实践相结合,利用安全会、电教、板报宣传教育相结合,积极推广方法内容简单、占用时间短、员工兴趣浓、易懂易记的“每周一题”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管理人员及员工灌输瓦斯治理理念、方针、,大力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坚持每会一案例,通过真实的事故案例让广大干部员工明白瓦斯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 通过培训和事故案例分析,使员工充分理解“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
严格遵循“尊重规律、科技领先、以人为本、综合治理”的瓦斯治理方针。让各级领导明白加强基础建设,领导重视,是控制瓦斯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在资金使用上明确:资金再紧治理瓦斯投入不能紧;在安全管理机构建设上:人员再减通防人员不能减;在生产中明确:生产任务再重不能忽视通风瓦斯治理;在技术上:从采区设计到生产准备首先考虑通风系统。要求所有员工认真学习《瓦斯防治十条规定》,根据矿井实际条件,对照检查,及时调整瓦斯治理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四、认真落实矿井通风管理规划,完善矿井测风制度
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安全大检查过程中,重点对井下通风设施的合理性、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按“五定”原则限期整改,保证通风质量,减少了漏风量,提高风量利用率。
17
专职测风员必须严格按10天一次测风,并保证测风质量,测风时应一并检查通风巷道及设施的状况;至少每月检查1次通风机,每班检查一次风筒。
在巷道掘进中推广使用高效对旋局部通风机(2×5.5KW)、阻燃风筒,所有掘进工作面必须采用“三专两闭锁”供电,提高掘进面供风可靠性,保证掘进面的用风量。
五、狠抓瓦斯巡回检查制度的落实
1、通风科每月按检查区域制定计划巡回检查图表,明确瓦检员的检查路线,检查地点和检查时间。
2、坚持瓦检员现场签字交制度;
3、明确班组及个人在瓦斯治理中的重要性,切实做到瓦斯治理人人参与,推广瓦斯由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矿的瓦斯治理层层互保、联保制度。
六、 严格执行排放瓦斯分级管理制度及巷道贯通管理制度
1、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巷道停风后,巷道内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8%,局部通风机及开关附近1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可由该工作面瓦检工直接启动风机恢复通风。
2、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巷道停风后,巷道内的瓦斯浓度超过0.8%,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3%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由通防部分管领导到现场指挥采取控制风量措施排放瓦斯。
3、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巷道停风后,巷道内的瓦斯浓度超过3%时,必须制定专门排放瓦斯安全措施,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由矿山救护队进行排放。
4、启封密闭排放瓦斯,必须由通风科制定专门启封密闭排放瓦斯的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业务部门会审后,由分管领导现场指挥启封和排放。
5、巷道贯通前,施工队必须及时编制贯通措施,经总工程师组织业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贯通,贯通时,通风部门必须有分管领导在现场值班,贯通后,及时按规定调整通风系统。
18
七、加强掘进工作面通风瓦斯管理
1、局部通风是瓦斯事故的多发环节,明确规定:局部通风机必须由瓦检员专人管理,任何人不准随意停开。同时制定以下措施并实施:
(1)掘进面施工前必须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通风部门下达局部通风设计,施工单位按设计进行安设,通风部门组织对安设地点、工程质量、配套设施等(风电闭锁、瓦斯闭锁、风量测定等)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允许进行局部通风;
(2)局扇实行专人挂牌管理,建立存在问题交接及处理方案记录; (3)区队设定专人维护、看管风筒;
(4)落实停风撤人、断电、设置栅栏和汇报制度; (5)进行定期测风。
(6)引进采用高风压、大风量、节能型对旋局部通风机。
2、坚持爆破工归通风部门管理和专职爆破工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执行 “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3、加强放炮管理,爆破工必须亲自连接母线,并在规定地点进行起爆(矿井未形成全负压通风前,在地面起爆,矿井形成全负压通风后,在反向风门外且距离爆破地点不少于300m外起爆,起爆地点必须按规定安设压风自救装置)。
4、把新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认真落实到位。 八、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加强系统应用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落实瓦斯监测装置的维修和管理制度,为保证瓦斯监测系统准确、灵敏、安全、可靠,监测工对作业地点的瓦斯传感器每周调校一次,瓦检员每班须核准传感器显示的瓦斯浓度值。
充分利用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速、负压、设备开停、风门开关等传感器,实现自动化实时监测,利用瓦斯检查和瓦斯监测双重手段,为瓦斯治理提供有力的保障,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
九、进一步加大装备投入
19
在瓦斯治理工作中,进一步完善瓦斯治理装备,在技措资金的审批使用上,优先考虑“瓦斯治理”倾斜,切实做到安全先行。
十、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机构,完善瓦斯治理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在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把瓦斯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做到面面有人抓,处处有人管,针对我矿实际,建立健全瓦斯治理机构。矿 瓦斯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矿长任组长,加强对瓦斯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 瓦斯治理各级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重点把好设计关、规程措施审查关、瓦斯治理专项资金使用关。
1、凡涉及矿井瓦斯治理设计、采区采面设计,实行通风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审查“一票否决制度”,各类设计必须满足瓦斯治理安全技术要求,并经通风部门审核签字后,方可报送总工程师审查批准;
2、把住重大措施的审查关,通风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审查重要安全技术措施,在措施的执行过程中,通风部门现场监督实施。
3、把瓦斯治理专项资金的使用关,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4、建立、健全瓦斯治理职责范围和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
(1)划清了职责范围,明确责、权、利,并同矿井安全生产进行挂钩考核; (2)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张贴上墙,大力进行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并由安监站统一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形成全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良好氛围。
十一、完善、落实瓦斯治理规章制度
认真落实《瓦斯超限追查制度》、《矿井通风系统调整管理制度》、《瓦斯事故追究问责制度》、《瓦斯治理考核制度》、《巷道贯通管理制度》、《瓦斯排放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制度》和《机电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等制度。
十二、落实业务保安,强化监督检查
充分发挥安全部门的监督检查作用,在每月组织的质量标准化、安全隐患检查中,通风瓦斯管理对整个达标具有否决权。凡存在通风瓦斯隐患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停产,进行处理。隐患不消除,不准生产。
20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