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6279597 U(45)授权公告日 2022.04.12
(21)申请号 202122792038.5(22)申请日 2021.11.15
(73)专利权人 特瑞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3133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延河中
路22号
专利权人 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中宁分
公司(72)发明人 王海龙 袁勋 吴帮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813
代理人 陈兴旺(51)Int.Cl.
F16K 17/0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调压式安全阀(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压式安全阀,包括:阀座,阀座上设置有中部贯通的进气管道;阀体,阀体内部具有腔室,阀体一端设有用于连通腔室的出气管道,腔室内设置有阀芯、弹簧座和弹簧,弹簧一端抵接阀芯的端部,另一端抵接在弹簧座的端部,腔室中部内壁上设置有螺纹腔,弹簧座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部,螺纹部与螺纹腔相配合,带动弹簧座在腔室内性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芯上设置第一密封件嵌入阀芯的端面上,通过在阀芯侧面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出气面,能够在保证气密性的前提下实现快速排气降压,通过调节弹簧座在腔室内性移动,从而调节安全阀限定压力的大小,使其能够根据使用者实际需求,适应性地进行调整。
CN 216279597 UCN 21627959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可调压式安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所述阀座上设置有中部贯通的进气管道;
所述阀体一端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腔室的出气管道,所述阀体,所述阀体内部具有腔室,
腔室内设置有阀芯、弹簧座和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接所述阀芯的端部,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弹簧座的端部,所述阀芯的一端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嵌入至所述阀芯的端面中;所述阀芯侧面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为3个的出气面,所述出气面垂直于所述阀芯的两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压式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朝向所述阀芯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抵接在所述第一密封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压式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中部内壁上设置有螺
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纹腔相配合,带动所述弹簧纹腔,所述弹簧座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部,
座在所述腔室内性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压式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远离所述出气管道的一端设有第一卡口部,所述弹簧座靠近所述出气管道的端面上均匀设有贯通至所述第一卡口部的通气口,以将气体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压式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朝向所述弹簧座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口部,所述第二卡口部向内延伸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卡口部向内延伸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压式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卡口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卡口部的内端面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卡口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卡口部的内端面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压式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面位于端面的边界线不超过所述第二卡口部和所述第一密封件的设置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压式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外径相对于所述第一卡口部和所述第二卡口部的直径小2~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压式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与所述阀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之间留有空隙,且在所述空隙中设有用于堵塞空隙的第二密封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压式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所述出气管道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外螺接于管道上,所述阀座外侧端面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内螺接于管道上。
2
CN 216279597 U
说 明 书一种可调压式安全阀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压式安全阀。
背景技术
[0002]安全阀是启闭件受外力作用下处于常闭状态,当设备或管道内的介质压力升高超过规定值时,通过向系统外排放介质来防止管道或设备内介质压力超过规定数值的特殊阀门。安全阀属于自动阀类,主要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上,控制压力不超过规定值,对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起重要保护作用。[0003]相关技术中,安全阀在使用时,气体排出通道较小,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气压下降到安全值,阀芯设置过小则难以保证密封效果,同时安全阀多为固定压力值的安全阀,只能对一种固定压强进行控制,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对压力大小进行调整,同时在使用长时间之后,安全阀的可控制压强降低,影响安全阀的正常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000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压式安全阀,实现快速降低管道气压的效果。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压式安全阀,包括:
[0007]阀座,所述阀座上设置有中部贯通的进气管道;[0008]阀体,所述阀体内部具有腔室,所述阀体一端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腔室的出气管道,所述腔室内设置有阀芯、弹簧座和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接所述阀芯的端部,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弹簧座的端部,所述阀芯的一端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嵌入至所述阀芯的端面中,所述阀芯侧面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为3个的出气面,所述出气面垂直于所述阀芯的两端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阀座朝向所述阀芯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抵接在所述第一密封件上。[0010]进一步的,所述腔室中部内壁上设置有螺纹腔,所述弹簧座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纹腔相配合,带动所述弹簧座在所述腔室内性移动。[0011]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座远离所述出气管道的一端设有第一卡口部,所述弹簧座靠近所述出气通道的端面上均匀设有贯通至所述第一卡口部的通气口,以将气体排出。[0012]进一步的,所述阀芯朝向所述弹簧座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口部,所述第二卡口部向内延伸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卡口部向内延伸的深度。[0013]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卡口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卡口部的内端面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卡口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卡口部的内端面处。
3
CN 216279597 U[0014]
说 明 书
2/4页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面位于端面的边界线不超过所述第二卡口部和所述第一密封
件的设置范围。
[0015]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外径相对于所述第一卡口部和所述第二卡口部的直径小2~3mm。
[0016]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与所述阀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之间留有空隙,且在所述空隙中设有用于堵塞空隙的第二密封件。[0017]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所述出气管道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外螺接于管道上,所述阀座外侧端面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内螺接于管道上。[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芯上设置第一密封件嵌入阀芯的端面上,通过在阀芯侧面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出气面,能够在保证气密性的前提下实现快速排气降压,通过调节螺纹部旋入螺纹腔中的深度,带动弹簧座在腔室内性移动,从而调节安全阀限定压力的大小,使其能够根据使用者实际需求,适应性地进行调整。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
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调压式安全阀结构的爆炸图;[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调压式安全阀的装配图;[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A‑A处的剖视图;[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中A处的放大图;[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芯的左视图。[0025]附图标记:10、阀体;11、腔室;11a、螺纹腔;12、出气管道;13、第一连接部;20、弹簧座;21、螺纹部;22、第一卡口部;23、通气口;30、弹簧;40、阀芯;41、第二卡口部;42、第一密封件;43、出气面;50、阀座;51、进气管道;52、环形凸台;53、第二连接部;60、第二密封件。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
CN 216279597 U[0029]
说 明 书
3/4页
如图1至图5所示的可调压式安全阀,包括:
[0030]阀座50,阀座50上设置有中部贯通的进气管道51;[0031]阀体10,阀体10内部具有腔室11,阀体10一端设有用于连通腔室11的出气管道12,腔室11内设置有阀芯40、弹簧座20和弹簧30,弹簧30一端抵接阀芯40的端部,另一端抵接在弹簧座20的端部,阀芯40的一端设有第一密封件42,第一密封件42嵌入至阀芯40的端面中,阀芯40侧面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为3个的出气面43,出气面43垂直于阀芯40的两端面;出气面43位于端面的边界线不超过第二卡口部41和第一密封件42的设置范围。[0032]在阀芯40上设置出气面43使得过压的气体提供了排出通道,多个出气面43同时排气的方式使得排气更加快速均匀,能够在保证气密性的前提下实现快速排气降压;第一密封件42增加了进气管道51的密封性,避免了气体在没有达到设定气压时,气体从阀芯40与阀座50的接触部位排出。
[0033]阀座50朝向阀芯40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凸台52,环形凸台52抵接在第一密封件42上,环形凸台52的设计,相对于圆环形的设计能够与第一密封件42贴合地更好,提高了密封效果。
[0034]腔室11中部内壁上设置有螺纹腔11a,弹簧座20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部21,螺纹部21与螺纹腔11a相配合,带动弹簧座20在腔室11内性移动;从而调节安全阀限定压力的大小,使其能够根据使用者实际需求,适应性地进行调整。
[0035]弹簧座20远离出气管道12的一端设有第一卡口部22,弹簧座20靠近出气通道的端面上均匀设有贯通至第一卡口部22的通气口23,以将气体排出;阀芯40朝向弹簧座20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口部41,第二卡口部41向内延伸的深度小于第一卡口部22向内延伸的深度,弹簧30一端伸入第一卡口部22,抵接于第一卡口部22的内端面处,另一端伸入第二卡口部41,抵接于第二卡口部41的内端面处,弹簧30的外径相对于第一卡口部22和第二卡口部41的直径小2~3mm。
[0036]分别在弹簧座20和阀芯40上设置第一卡口部22和第二卡口部41,使得弹簧30能够在腔室11中限定,避免在压缩过程中,弹簧30变形错位,导致安全阀损坏。[0037]阀体10与阀座5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阀座50与阀体10之间留有空隙,且在空隙中设有用于堵塞空隙的第二密封件,从而避免阀体10和阀座50连接处漏气在使用过程中带来影响。
[0038]阀体10的出气管道12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3,第一连接部13外螺接于管道上,阀座50外侧端面上设有第二连接部53,第二连接部53内螺接于管道上。[0039]安装时,将阀座50连接到管路中,使得阀座50的进气管道51与管路接通,旋转弹簧座20在螺纹腔11a中移动,从而使得弹簧30压缩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使得阀芯40与阀座50之间完全密闭,改变弹簧30的压缩量从而改变安全阀的限定压强,阀体10的出气管道12连接到排气安全管路中。
[0040]该安全阀的工作原理:当管路中的气体压强大于安全阀内弹簧30的弹性势能的强度时,过压的气体从阀芯40侧面的出气面43排出,经过通气口23到达阀体10的出气管道12中,实现过压气体排放,当管路中限定的压力改变时,调整弹簧座20旋入螺纹腔11a中的深度即可。
[0041]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上述实施例和
5
CN 216279597 U
说 明 书
4/4页
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6
CN 216279597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图2
7
CN 216279597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3
图4
8
CN 216279597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