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质量生产管理目标
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河南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河南省安全文明工地评审办法》(豫建[2005]172号文)、《郑州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评审办法》(郑建安[2012]38号文)相关要求,确保获得“郑州市安全文明工地”称号,争创“河南省安全文明工地”;同时满足《建业住宅集团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的相关要求。
我司承诺确保施工现场无重大安全事故,零死亡事故,一般安全事故控制在2‰以内,无停工等不良影响;年负伤率控制在3‰以内,其中重伤控制在0.2‰以内;现场全方位实行实名制管理监控系统,所有人员出入口设置门禁监控系统。
第1节 质量目标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组织施工,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确保本工程在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的基础上,各分部分项工程符合工程建设国家“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一次验收确保100%合格,争创结构中州杯。
本司承诺工程质量在达到国家现行验评标准和合同要求的基础上,并达到《建业集团房屋建筑工程交房标准图例手册》。
第十二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1节 现场条件及特点
1.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1.1.1场地位置
本工程位于郑州市惠济区,迎客北路以南,祥云大道以北,京水路以东,京水东路以西。
本工程坐落于郑州惠济区,项目楼栋单体较多,地下室体量较大,涵盖专业种类多,协调工作量大,需要总承包单位有着丰富的此类大型项目的施工总承包管理经验。 1.1.2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郑州市惠济区迎客北路以南,祥云大道以北,京水路以东,京水东路以西,交通便利。地貌单元属黄河冲积平原。场地因局部人工开挖,地形起伏较大。 1.2现场施工条件 1.2.1场地实况
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镇合村并城项目安置区一期5#地块项目目前已完成拆迁工作。现场施工场地情况相对紧张,施工区域西侧规划路未进行施工,可以在场地布置中予以利用。结合现场情况和招标文件之要求,场地南北两侧均有通畅道路,拟在北侧107国道边开设一处大门南侧开启两处大门通入施工场地。 1.2.2临水临电
临时用电:箱变位于项目施工场地西北角,须根据现场总用电量复核箱变容量是否满足现场用电要求,将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增容。
临时用水:拟将水源接至场地西北侧,在西北侧砌筑消防泵房并设置加压泵,保证临时用水及消防用水的需求。
1.2.3临时排水
场地内进行有组织排水,基坑顶形成整体排水系统,与市政排水管道相连,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施工生活等污水处理后经沉淀池排入市政排污管道。 1.2.4周边环境
(1)场地周边环境情况
本工程位于郑州市惠济区,迎客北路以南,祥云大道以北,京水路以东,京水东路以西,地处郑州市惠济区。
(2)交通状况
现场周边市政道路较为完善,交通方便。本项目主要从107国道、大河路进出施工场地。
(3)临时设施用地
在107国道与项目用地之间规划路尚未施工,考虑在此位置搭设临时办公用房及生活区。
第4节 办公区、生活区平面布置
4.1办公区平面布置
现场于场地北侧搭建办公室区及生活区。办公区西侧设置材料库房,标养室,厕所等,标养室、配电室、水泵房及部分厕所砌筑,其余所有临建均采用阻燃型彩钢板房。
第5节 安全平面设计
5.1洞口、临边防护
(1)基坑顶周边采用钢管搭设防护栏杆,张挂密目安全网防护,防护栏杆下部设置200mm高踢脚板;防护栏杆醒目处张挂警示标牌,并设置夜间警标灯;人员上下基坑采用钢管、角铁焊接上下楼梯;
(2)地下室结构外围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筋脚手架兼作防护架; (3)结构楼梯平台及临边采用钢管搭设防护栏杆,设置夜间照明灯; (4)结构楼层、屋面外围临边均采用钢管搭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下部设置200mm高踢脚板;
(5)地下室结构内部预留洞采用模板或钢管架围护+水平安全网防护;电梯井门采用1800mm高立式钢筋防护门,防护门下部设置200mm高踢脚板;电梯井道水平防护采用型钢自制简易操作平台防护。 5.2 加工场及设备防护
(1)现场所有加工场及固定施工设备均采用钢管架搭设双层防护棚;
(2)塔吊基础及各楼层塔吊预留洞口周边均采用钢管搭设防护栏杆防护,防护栏杆下部设置200mm高踢脚板;
(3)变压器采用砖砌围墙防护,配电房采用砖砌墙围护,现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4)临时用电固定式配电箱均采用钢管搭设防护棚防护; 5.3安全标识平面 5.3.1标识标牌布置
施工图牌:在大门入口处设置施工图牌,包括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施工平面布置图等。 5.3.2安全标识牌
在施工通道、塔吊、施工电梯、临边洞口等处悬挂安全标识牌。
分类 周边情况图示 临边防护标志 楼梯护栏 洞口护栏 5.3.3导向牌
为便于交通管理,在现场大门口设置导向牌。
5.3.4物资标识牌
各种物资必须设置现场标识牌,便于现场物资管理。
第7节 总平面管理
7.1总平面管理原则
根据业主和监理认可的施工总平面设计及各阶段布置,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重点,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实施施工平面的科学、文明管理。
7.1.1总平面管理机构及计划
工程成立一个总平面管理的基本机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组织总平面管理小组,进行总平面的协调和管理。
依照本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大型机具进退场、主材及周转材料进退场、各工种施工队伍进退场等专项计划,以确保工程进度、均衡利用平面为目标,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总平面管理实施计划。
7.2总平面管理 7.2.1 总平面管理
临时设施的管理是针对整个施工现场而进行的管理,其最终要求是: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划和管理,具体表现在:
施工平面规划,应具有科学性、方便性。施工现场按照文明施工有关规定,在靠大门处围墙上设置工程概况、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图、现场管理制度、防火安全保卫制度等标牌。
供电、给水、排水等系统的设置严格遵循总平面图的布置。 所有材料堆场、小型机械的布设均按平面图要求布置,如有调整应有书面的修改通知。
在做好总平面管理工作的同时,应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坚持合理的施工顺序,不打乱仗,力求均衡生产。
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实行分区包干制度,成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小组;建立健全施工计划管理制度等,确保现场文明施工。 7.2.2 重点部位的要求
对现场道路进行全面修整,现场排水系统应保证畅通,以设置素砼垫层及侧壁明沟为主。排水以自然排水沟经沉淀排入市政。 7.2.3 其它具体措施
(1)出入口管理
出入口处管理先制定项目部保安门卫管理制度,并在工地大门、生活区大门设置自动门禁系统,工地及生活区实行军事化管理。工地工人、管理人员、保安等分包及自有人员均采用刷卡进入工地,其他来访人员一律由保安进行登记后方可出入工地、生活区。
门禁系统如示:
人员身份识别:所有工地的自有人员均需配带由总包、业主制作的工作证。所有来访人员均须有身份证明材料并做好记录。所有进入工地的人员均配戴好安全帽,其中业主、监理与管理人员、工人的安全帽采用颜色进行区分。
(2)围墙
工人围墙按甲方或者总包的文化形象进行装饰,由专人进行围墙的管理,派人每天对围墙进行维护,清理围墙处影响或破坏企业文化的广告、涂画等,保持围墙清洁美观。
(3)临时道路
临时道路进入工地的车辆放行,均由保安进行来车凳记,做好车辆记录,做到有据可查。
出工地的运输材料、设备的车辆由项目管理部材料部出具工地放行证明,由保安负责监控车辆材料的装卸情况,方可驶出工地。
临时道路由专人进行清扫,每天早上、晚上各进行一次。 (4)材料加工场管理措施 ① 加工场总平面策划
根据工程的施工需要,先做好总平面布置的策划,对土建主体结构、装修、安装等分包先进行场地材料的规划,合理安排各工序所需的材料加工场的用地及加工设施。
② 加工场施工
按照策划好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做好加工场及堆场的加工棚、加工场的堆场临建、加工场机械设置、场地硬地化的施工。
③ 加工场的管理
所有分包进场后,严格指定分包所使用的材料堆场及加工场地,做到管理有序。
每天对加工场进行现场维护,做好加工区的场地清理卫生。 电工、机修工每天对加工场的临时用电及机械设备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
(5)施工机械管理措施
本工程设立垂直运输调度室,统一调配塔吊、物料提升机的运行,并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对物品物品运输范围和运输时间、运送时间进行管理。对于塔吊实行申请制度,提前三天进行申请,由物资设备部负责进行安排。
(6)现场临时用水施工措施
施工时按照临时用水平面布置图布置管线,制定节水措施,避免“跑冒滴漏”
①项目现场安装水表,现场使用的所有水阀门均为节水型。 ②对现场人员进行节水教育。
③办公区、施工区均明确一名责任人员,检查水泄漏等,杜绝长流水现象。
④施工养护用水及现场道路喷洒等用水,在降水期间,一律使用地下水;在非降水期间,喷洒者注意节约用水。
(7)施工现场用电管理
施工时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布置图进行综合布置线源,力求做到电缆布置路径短,高效使用,同时考虑施工后期各种室外工程的影响,对埋设的电缆及时作好路线标示图,并做出路面标志指示牌。各种电闸箱(一级、二级箱等)设施完好有效。对施工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分别控制使用,做到线路控制分明,线缆布置合理。对施工面上的用电采用单独闸箱控制的原则使用,保证施工工作面用电的合理。各分包单位严格按照主承包提供的接驳口接电,禁止私自接驳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