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1672-1438 CN11-4994/T 中围观代 装备 20总第1 2年第6期 142期 农村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初探 孙建华杨志 20世纪90年代初期,数字化校园建设还只是少数高 校涉足的领域,数量也仅仅在l0所左右。因其强大的互 联网络化、智能化、全方位个性化交互功能,对人们的 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均产生了强大而深刻的 影响。 ̄1]20世纪末,我国就有500所大学建立起了与国 际互联网络相通的校园网络,其发展的迅猛之势令人惊 叹。如今,突飞猛进的信息化发展触须,已经伸向普通 农村中学的各项工作之中,而且正在以全新的形式对普 通农村中学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产生着重的影响。因此, 作为一所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的农村中学,必须要紧跟 时代步伐,立足校本实际,探索出一条建设数字化校园 的有效途径。 一、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指导思想 在朱台中学教育平台上,依托一个综合性中心数据 校园网络平台,建设静态的教育教学研究专题网站、动 态的师生交流互动平台,营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校园 网络文化氛围,整合教师个人、学科组、学校各处室教 育资源,在校园网络上实现校内资源共享。网络平台融 合了多个应用模块,各模块既可以运行,也可以协 同交汇,内容涵盖学校办公、教师签到与办公、师生阅 读与交流、校务统计与公布、财务公开与工会活动等学 校管理方面的具体工作,并在使用中力求开发符合学校 实际的新模块。 二、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的 以引进蠡风平台模块软件为依托,建立起校本化 学校办公和会议体系、校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教师个 性化办公体系,让教师通过个人QQ论坛、日志、博客 建立校内及家校互动交流的体系。结合学校引进的北师 大庄秀丽博士建立的教师自生长Gmail社区,形成展开 教育教学方面的校内外跨时空的研讨交流互动体系。通 过网络互动及网络立体教研模式、蠡风平台书香校园建 设模块,逐步建立起一个组织有序、开展得法、效果显 著的学习型组织,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 合,学生在充分享受成就感的前提下得到培养和发展, 让教师素质也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也会快速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 三、建设步骤与做法 初建阶段,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在2005年起 收稿日期:2011-05-06 作者简介:孙建华,本科,中教一级,副校长。杨志, 本科,中教高级。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中学。 24 步,学校所有教室、功能室全部接通了有线互联网络, 每一间教室、功能室都配备了台式计算机、多媒体,为 每一位教师配备了台式计算机。2005 ̄2008年,学校致 力于在多媒体环境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硬件建设。这6年 中,在专家的指导下,以建构主义、合作学习、多元智 能等理论为引领,学校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和构建。全方位探求多媒体环境下适合自己的路子—— 既能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让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和发 展,又能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 的。建立了“非常‘l+1’”“两段五环节”课堂教学 模式。 (11配好硬件。2008年下半年,学校克服资金困 难,为全体一线教师一人配备了一台办公用笔记本电 脑。从2009年下学期起,全校24个班全部安装了电子白 板、投影仪和实物展台,教室内的台式电脑全部更新为 笔记本电脑,教师个人笔记本电脑、教室教学用笔记本 电脑,也全部实现无线入网。2010年上半年,又新建了 一个高标准的网络教室。在较为理想的硬件环境下,以 交互式电子白板为载体,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 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改革理念,在原有“非常 ‘1+1’”“两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重 建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经过反复论证、实践、修正,现 在已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以“尝 试一交流一结构一检测”四环节为主体的“尝试一结 构”课堂教学模式。2011年4月中旬,学校开放所有课 堂,成功地承担了临淄区全区“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 合,推进理想课堂建设”现场观摩研讨会。 (2)选好软件。引进敏特记忆引擎,建立了朱台中 学办公管理平台、朱台中学fpt校园网络平台。在朱台 中学教学管理平台上,建立了本校教学资源库,成立了 学校名师工作室,及时展示校内名师的探究成果,将他 们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做法和经验共享;为师生共 读共写建立了书香校园互动平台,提升了学校文化建设 的层次;兼容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在线”,开辟了 朱台中学课改专帖区,教师可以随时对课堂教学改革中 的问题进行交流。加入北师大庄秀丽博士的Gmail—— 教师自生长社区,并成立了朱台教育社区,教师可以在 社区内与全国各地的教师切磋交流;兼容了英语教学软 件敏特记忆引擎、e百易软件;建立了校园网、校园论 坛、学校QQ群三位一体的立体教研模式,使教研、交 流实现了常规化、生活化。 在管理上,通过学校办公平台,包括:每日荐读、 公务安排、教学管理、留言管理、家校联系、平台管 理、教师签到等板块,内容涵盖了学校的所有工作层 面。各分管领导、教师每天到校后,只要打开办公平 台,就会在平台的导引下有条不紊地进入常规的工作状 2012年3月 201 2年第6期 总第142期 中国砚代黼装备 ISSN1CN116_4729.9144厂3T8  态,初步实现了管理数字化。 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应用与深化 (1)分管领导、教师在自主学习、探究、实践中发 现并解决问题。管理方面,从2009年下学期引进并投入 使用电子白板开始,学校就明确要求每一位分管领导在 管理上调整、优化原有的策略和办法;广泛搜集数字化 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借鉴适合于本校的做法,立足校 本基础,制定出适合本部门开展工作的切实可行的动态 细则,引导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的方向,不断规范、优 化数字化应用与建设的水平。 在每周、月、季的具体工作安排上,每周一通过 “校务安排”“校内通知”两个板块,及时向全体教师 反馈上周、月、季工作的开展情况,并部署本周、月、 季所要开展的各项工作。这两个板块的使用,确保了各 项工作准时而又循序渐进地开展。 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教师备课时,一定要对PPT、 电子白板、实物展台各取所长,对它们进行有机融合。 所有教师在认真研究电子白板各项功能的前提下,大胆 实践,利用每周的集体教研时间,以学科组为单位,把 个人一周来尝试、探究的心得和困惑,在教研组内 进行交流,大家共同分析、讨论、评价。对那些实践 中公认的难题进行集体攻关。之后,各学科每月选出一 部分能将电子白板、实物展台、PPT三者结合使用的教 师,执教观摩课,随后由业务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 主任分别牵头,在各教研组进行研讨,并对研讨中发现 的问题制定出解决的具体办法,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下一 步实践中落实。 师生个性阅读与交流方面,着重抓好书香校园网建 设工作。书香校园网主要包括的板块有:最新动态、好 书推荐、读书指导、含英咀华、读史札记、佳作欣赏、 书香班级、悦读会、书香家庭、我的书斋。通过这些板 块,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目,把自己阅 读过程中的体悟和感受随时推荐给别人,在师生间、生 生间跨时空地进行同读共写、互相交流,较好地营造出 校园浓厚的书香氛围。 (2)让分管领导和教师带着疑问和困惑学习先进经 验。教学上,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了一学期之后,由 级部领导和教研组长,从年级和学科两个层面交互评价 每一位教师的具体使用情况,汇总出教师使用过程中的 共性问题。校委会对汇总出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通过 分析把具体问题进行归类:哪些是通过调整思路、改进 办法在下一步的实践中能够解决的,哪些即使是依 靠自身研究也难以解答的。能解决的解决,不 能解决的外出取经。2010年上学期开学初,先后派 出两批学科骨干教师到周村城北中学观摩学习,通过面 对面的交流,突破了制约我校电子白板使用中的诸多瓶 颈。每一次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回来后,学校都要组织这 些教师在教研组内汇报,并制定出内化的具体计划 引领、带动全体教师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 力。2011年上半学期,学校又两次派出教师赴城北中学 201e ̄3月 研讨,4月23日,学校专门邀请周村城北中学所有学科 名师来我校进行“电子白板应用”的研讨。 管理上实行制度引领与学科研讨相互促进相结合。 从2009年下学期以来,学校实行学校领导靠级部、挂学 科,实行级部、学科课堂改革项目责任制。成立校长任 组长,业务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任副组长,教 研组长、级部主任任组员的领导和评价小组,对信息技 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全面展开评价。简单地说,就是校级 领导抓级部,处室主任抓项目。在这种机制下,课堂常 规、学科教研组建设、课堂教学改革、集体备课等工作 都有专人负责。学校加大了对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 学整合工作的考核力度,将教师个人考核总分中的2O分 用于考评课改,用制度撬动和引领课堂教学改革朝着积 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专家培训、达标验收与阶段性激励相结合。每学 期末,学校都要组织开展教师电子白板使用展示、评比 活动,对教师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方面实 践探索的成果进行一次大展示,并把结果与教师岗位聘 任直接挂钩。在此基础上,学校聘请市电教馆专家来校 进行教研教改、电子白板使用指导培训。2010年5月和 7月,学校先后两次聘请北师大庄秀丽博士来校,对教 师进行《如何利用Gmail自生长社区》的培训,让教师 学会随时与地区内外名校、名家交流研讨。达标验收方 面,一方面,学校领导小组每一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次 对每一位教师进行课堂达标验收,结果量化考核、问题 限期整改;另一方面,学校注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 领示范作用,在个人考核上做量化倾斜,激励他们通过 自身的探究,带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整体水平的提升, 引领和鼓励每位教师将改革变成自觉行动。 五、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规划与预期 (1)继续加大硬件投入。2011年半年实现校园食堂 就餐、出入校园、图书阅览等一卡通服务。 (2)优化运行机制,强化过程管理。运行办法、考 核机制的引领和指导原则基本不变。继续实行“校级领 导抓级部,处室主任抓项目”的基本思路。在执行和考 核的具体细节上,对运行办法、考核机制根据实际需要 进行动态地改进和优化。 (3)进一步提升教师个人的应用和开发技能。继续 开展多种形式的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题的展示、比 武活动,如发挥多种媒体优势教学设计的“说”、课 堂教学的“做”、教研交流的“评”,学生小组合作的 指导与运行,电子白板课件制作等,及时推广可行性成 果,以考核奖励的手段激励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 动性,不断研究、优化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让每一位 教师熟练掌握和应用各种媒体手段,不断提高教师将信 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水平和能力。 学校立意“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不断优化“尝试一结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信息 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为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品 牌而奋斗!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