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80后、90后啃老族现象的讨论及分析的调查问卷

关于80后、90后啃老族现象的讨论及分析的调查问卷

来源:华佗小知识
- - -..

25201——7

XX第二工业大学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论文题目:

《关于80后、90后“啃老族”现象的讨论与分析的调查问卷》 所在学院与班级:

外国语学院08英语A2 08英语A3 08日语A1 XX及学号:

巢欣怡084870055周健倩084870417吴梓静084870819 李玮084871015 指导老师:苏勇

2010年4月28日

- - 总结资料

- - -..

项目分工与成绩:

XX 学号 实践活动中的分工与承担的任务 成绩 (教师填写) 周健倩 084870417 (组长)任务分配、整合数据、撰写提纲 吴梓静 084870819 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李玮 084871015 对于调查问卷的分析 周健倩 084870417 前期调研:修改问卷、查找资料、发放问卷 巢欣怡 084870055 前期调研:修改问卷、查找资料、发放问卷

实践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 2010年4月11日-2010年4月12日 二工大东食堂 全体组员 2010年4月13日-2010年4月16日 二工大校园 组员:巢欣怡 周健倩 2010年4月17日-2010年4月18日 二工大校园组员:巢欣怡 周健倩 2010年4月19日-2010年4月22日 二工大校园 组员:李玮 2010年4月23日-2010年4月27日 二工大校园 组员:吴梓静 整合数据、编辑文字、撰写报告 问卷数据分析 统计问卷 前期问卷设计,发放问卷,问卷回收 活动内容 确定实践活动主题,分配任务 - - 总结资料

- - -..

一、社会实践选题

本课题(活动)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随着当前的金融危机和国内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父母或国家财政救济度日,成为一批新兴团体——“啃老族”,这一团体中也包括社会广泛关注的80后、90后。为了了解大学校园内啃老族现象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分析啃老族现象形成的具体原因,我们就此作为实践课题,开展了“关于80后、90后啃老族现象的讨论与分析”的调研,我们小组真心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们自己能够很好的认清“啃老族”现象存在的危险性,从我做起,杜绝啃老族。 社会实践报告(论文)的大纲 1. 调研背景 2. 调研X围 3. 问卷调查 4. 问卷分析说明 5.全文总结

二、社会实践报告或论文

实践报告(论文)主题及内容(可附加页)

- - 总结资料

- - -..

(一) 调研X围

2010年4月15日,我们小组负责问卷设计、发放和回收的同学在校内和社区发放共计100份问卷,回收93份,回收率93%。调查涉及XX杉达大学,XX金融学院,XX第二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生以及呼玛小区、泗塘新村等多所小区,数据全面详实,可靠。

(二) 调查问卷

1.您的年龄:

A.20以下 B.20—29 C.30—39 D.40以上 2.受教育水平:

A.小学 B.中学 C.高中 D.大学或大专 E.硕士以上 3.您目前的就业状况是

A.失业中 B.就业中 C.继续升学中 D.其他 4.你是“月光族”吗? A.是 B.不是 C.偶尔会是 5.你的周围有“啃老族”吗?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6.你认为“啃老族”男女比例哪个多? A.男 B.女 C.差不多

7.大学毕业后,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你会怎么样? A.从基层开始,哪怕是清洁工

- - 总结资料

- - -..

B.继续奔波寻找合意的工作 C.呆在家中“啃老”,走一步算一步 D.继续求学

8.在买房时你认同以下哪个观点? A.靠自己赚钱买房,决不依靠父母

B.目前积蓄不足,暂时用父母的积蓄,将来偿还 C.用父母的钱总比借其他人的钱好,借钱太难 D.子女用父母的钱买房天经地义 9.如果你家有位“啃老族”,你会怎样? A.没办法,等他年龄再大点可能会醒悟过来 B.不把钱给他,让他自己到社会上去闯荡下 C.离他远点 D.其他

10.在你看来,当今社会产生“啃老族”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A.父母的“护犊”情结 B.子女的依赖意识 C.社会环境的推动

11.对“啃老族”的未来,你觉得? A.太难想象了,父母要是不在了该怎么办? B.“车到山前必有路”他们肯定有自己的生存方法 C.长期“啃”下去,有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 D.社会转型期的产物,一段时间以后会好的

- - 总结资料

- - -..

12.有人认为“啃老族”的出现,无论为理想还是怕吃苦,应试教育和所谓的“羊教育”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你认为? A.完全同意,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B.不同意,这是年轻一代的个人问题,不应推给教育制度的不完善 C.不知道,可能也是一方面原因

13.80后、90后为什么会有许多“啃老族”出现? A.房价太高

B.虚荣心强,收入寥寥 C.温室花朵,不肯奋斗

14.你觉得“啃老族”是当今社会的趋势吗? 15.您觉得什么才是解决“啃老族”现象的有效途径?

(三) 问卷分析说明

1、回收问卷总计93份。其中77.42%受访者的年龄在20-29岁之间。20岁以下15人占总人数数16.13%;30-39岁及40岁以上者分别占2.15%和4.30%。

2、九成以上的受访者的受教育水平为大学(或大专),另有6人为高中;1人为硕士以上。

3、7.53%的受访者目前处于就业状态;91.40%继续升学。受访者中无人失业。

4、18.2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月光族”;46.24%认为不是;还有35.48%认为自己偶尔是。

- - 总结资料

- - -..

5、超过半数受访者身边存在“啃老”现象;另有29.03%表示不清楚。

6、六成受访者认为“啃老族”男女比例差不多。而认为男性“啃老族”多于女性的为25.81%,高于选项女性多于男性的10.75%。

7、对于毕业后的工作问题,51.61%的受访者表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会继续奔波寻找合意的工作;23.66%表示会继续求学;22.58%的受访者愿意从基层工作干起;仅有两人选择呆在家中“啃老”。本问卷面向的大多数的受访者是学生,这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在学生时代并不甘心将来做不合意的工作,并且不愿意“啃老”走一步算一步。

8、选择B的受访者为61.29%选择A、C的分别有19.35%、17.20%;选D为2.15%。由此可见,在今后的买房观点上,更多的受访者认同借父母的积蓄将来偿还,这无形中表达了现在的年轻人潜意识下对父母的依赖;同时,也能够看出房价居高不下是造成“啃老”的一个因素。然而依旧有近两成的受访者坚持自己买房不依靠父母,说明现在有部分青年心中对“啃老”现象的反感。

9、在家中有位“啃老族”的假设下,20.43%受访者选A 没办法等他年龄大点可能会醒悟过来;54.84%选B 不给他钱,让他自己到社会上闯荡;17.20%选C 离他远点;7.53%选D 其他。半数以上受访者对于“啃老族”的态度在于教育与锻炼,说明更多的人不认同并且不希望放任“啃老”现象的存在。

10、53.76%的受访者认为父母的“护犊”情结是造成“啃老”现象的罪魁。另有30.11%的受访者认为是子女的依赖意识;16.13%选择社会

- - 总结资料

- - -..

环境推动。很显然,更多的人将责任归咎于“啃老族”的父母,由于父母的溺爱而导致他们无法。而子女本身过于强烈的依赖意识也是当下这一现象愈演愈烈的一剂助推。

11、对于“啃老族”的未来,受访者中有36.56%认为“太难以想像了,父母要是不在了该怎么办?”;24.73%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他们肯定有自己的生存方法”;31.18%认为“长期‘啃’下去,有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7.53%认为“社会转型期的产物,一段时间以后会好的”。此题表明在“啃老族”的未来问题上,持悲观态度的人多于持乐观态度的人。

12、选A占40.86%;选B占23.66%;选C占35.48%。在“啃老族”的教育问题上,更多的人还是认为应试教育以及“羊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育问题上,如何规避教育忽视孩子的能力与意识的培养这一问题,使现在的学生更多地去勇于面对而非当即选择鸵鸟式的逃避。同样的,年轻一代强烈的依赖意识,是需要靠自己来自我矫正的,惰性需要自己克服。

13、对于80后、90后涌现出“啃老族”的原因,受访者中23.73%认为“房价太高”;20.43%认为“虚荣心强,收入寥寥”;54.84%认为“温室花朵,不肯奋斗”。显然,更多的人认为80、90后“啃老族”不愿奋斗是造成其无法的原因。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在父母呵护备至的关怀之下成长的80、90后们,被刻上了“脆弱”的烙印,然而不修复这道“烙印”,“啃老”或许会伴随其老。

14、55.26%的受访者认为“啃老族”是当今社会的趋势;44.74认

- - 总结资料

- - -..

为不是。

15、在解决“啃老族”现象的有效途径中,出现最高频的三项途径分别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23.08%)、建立意识,培养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观念(20.88%)、解决就业问题(13.19%)。其余还有社会压力导向、教育制度更新、实践锻炼、培养吃苦耐劳精神、降低物价、责任意识培养等。更多的人依旧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有效的良方,如果父母一味溺爱子女,又何以使其成长?子女自己不奋斗,只是依赖着父母,同样是在为父母及自己的未来造成负担。创造更多是就业机会,也是控制这一现象的一项的手段之一。

综上,“啃老”现在在现代人眼里已是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各方的努力。其中,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父母与子女意识的转变。毕竟生活终究要靠自己。

(四) 全文总结

对于80后、90后“啃老族”现象分析的调查报告

越来越多的新兴词汇出现在我们这个日益发展的社会,无疑“啃老族”也“光荣”地榜上有名。

这绝非是只出现在中国X围内一种极其不好的风气,同样的,在很多发达国家一样也正在轰轰烈烈地上演。但事实上对于“啃老族”的定义各个国家有着自己的理解和X畴。啃老族,又称尼特族,尼特族是NEET在XX的译音,NEET的全称是(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 - 总结资料

- - -..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最早使用于英国,之后渐渐的使用在其他国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在英国,尼特族指的是16~34岁年轻族群;在日本,则指的是15~34岁年轻族群。

今天我们在中国所说的“啃老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把X围更加得扩大化了。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他们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这种现象的产生不得不让我们开始重视这种现象所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有很多“啃老族”是患有“社会退缩”的心理疾病患者。这种类型的人从小受到父母家人的宠爱和过度保护,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抗挫折能力低下。在社会上不遇到挫折是不可能的,由于他们的这种心理特征,一遇到挫折就重新退缩到家人保护的羽翼之下。事实上,现在的很多“啃老族”反而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现在大学毕业人数逐渐增加,因为高学历的心态,使他们不愿意从事较低的薪资工作,感觉心理上不平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部分被称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太辛劳的工作不愿去从事,要求工作轻松钱又多,就呈现空等状态,没工作也没读书。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

- - 总结资料

- - -..

我们小组选择这个题目作为我们的调查课题,依托了这个话题本身敏感性和时代赋予其的必然性。作为80,90后的我们,每当涉及到“啃老族”这个词,我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回顾我们所做的事情?两年前,“啃老”一族刚在媒体上露面的时候,以为“啃老”现象不过是少数子女一时的意气用事。没想到,两年过去,“啃老族”还真成了气候,队伍有越来越壮大之势。调查表明,住在XX的除学生以外的未婚者中,85%的人生活的一部分或全部靠父母,这个比率之高令人吃惊。这一群体大多并未以此为耻反而视之为理所当然。这是很可悲的。

面临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当我们没有地方去释怀的时候,是否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把矛头指向我们最亲爱的父母,成为他们永远的“美丽负担”?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作为一个有着正常行为能力的社会人,我们不仅应该对自己有个交代,更重要的应该给赋予我们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父母尽一份责任。在我们未成年的时候我们的确是只能依靠父母,但当我们开始有了的能力,我们却因为惧怕社会的压力和嫌弃并不闲适的生活去继续残酷压榨我们的父母,这是绝对不能被接受的。关于父母,他们在过去的成长岁月中,已经为我们倾尽所有,难道现在还要因为我们自己无法负担房贷或是最基本的生活费用再去让他们拖着年迈的身体赚血汗钱。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孝道闻名的国家,这是何等让人不耻的行为!

很多人抱怨工作不好找——但这个工作却是有条件的:高薪酬,低

- - 总结资料

- - -..

工作量;高福利,低压力;高自由度,低责任心;末了,还要加一条,符合自己对理想生活的想像。据说,不少不肯工作、呆在家里等待创业机会的高学历年轻人就是为了“坚持人生理想”,不肯向现实“妥协”,才迫不得已“啃老”的!他们有些学历并不低,有不少人是研究生毕业,但就是不想工作,这不完全是因为现在中国大学生就业难。这些人自尊心很强,对自己的能力也深信不疑。即便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为寻求更好的待遇,轻易地就把前面的工作辞掉。但是,在今天的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企业,工作时间都比较长,要求员工每天都做出努力,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重新求职的年轻人想法过于简单,所以重新就职的成功率极低。还有,那些研究生毕业的人一开始就要求高报酬,所以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结果很多人便成了待业的闲人。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自己的家庭都有着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照顾子女是天经地义,同样道理,子女孝顺父母更是合乎情理,但如今我们已经无法去要求子女对自己父母如何如何尽孝心,只要你不啃老,似乎就已经是奇迹。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个发现。

我们小组真心希望,首先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们自己能够很好的认清“啃老族”现象存在的危险性,从我做起,然后再慢慢地向我们身边的人渗透这样一个概念,我们是拥有所有美好希冀的8090,我们是充满个性活力的一代,更是集热情与奋斗于一身的一代,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别人谈起8090,永远是怀着无比崇敬和向往的心情,因为我们同样也是最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一代!

- - 总结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