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耕
作者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页码:5-25页
年卷期:2016年 第2期
主题词: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科学;历史唯物主义;实践人道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不存在一个的、作为理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也不存在一个的、仅仅具有应用性质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哲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科学地解答了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和人类何以可能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创立一种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三个不同的“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即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三个不同称谓,是从三个不同维度反映了同一个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特征。用“实践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维度及其首要性、基本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以一种新的方式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世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用“辩证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维度及其批判性、性,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
的;用“历史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维度及其彻底性、完备性,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之后,一条新的哲学发展道路和理论空间也从这里开辟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