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历史《贞观之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贞观之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小知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等基本史实;掌握唐太宗和武则天的政绩。 (2) 、综合分析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他们运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资料、图片和学生展示自制的图片认识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治国道理:统治者开明思想和,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 (2) 思想意识:杰出人物的对历史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

出示材料:“君人之大德有三:一曰谦虚纳谏,二曰知人善任,三曰恭俭爱民,后世人君之德未有过焉者也 ..... ”——明季历代论书汇编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 ..... (他)是中国帝王中最初一个被中国人真心称颂崇拜的人物,固由于 他的勋业,也由于他本身的美德。他治理国家的一言一行,成为以后所有帝王的规范。”——柏杨 《中国人史纲》西汉初期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局面叫什么? 思考:这是对谁的评价?引入本课。 (二)、学生认知学习目标。(1’)

(三)、学生根据课件订正课前预习的知识提纲:(用课件幻灯片 2 展示知识提纲答案)(1’) (四)、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基本知识点。 (8’)

(五)、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共同讨论探究下列问题:(15’)

要求:四人为一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积极讨论,有了结果之后自觉坐好。幻灯片 7 出示:

探究题①隋朝的灭亡的直接原因是: 隋末农民大②

根本原因是: 隋炀帝的

学生讨论回答。回答不全面由其他同学补充。最后教师总结。再让学生读一读答案。结合唐太宗的

措施拓展练习:

幻灯片 8 拓展练习 2: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贞观政要》

教师问:①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②唐太宗认识到什么问题?

③你能否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举出“载舟”“覆舟”的例子?学生口答。

幻灯片 9 拓展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教师根据材料二提问“以人为镜”中的“人”指的是谁?此人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回答完后看魏征画像)另外,唐太宗还重用谁?(学生答,看幻灯片 10,两人画像)他们都有怎样特点?(学生回答:房谋杜断,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这四个字)

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对唐太宗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你们能不能先说说唐太宗在你 心目中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畅所欲言)。你们还能用艺术的手段展示一下唐太宗的风采吗? 幻灯片 11 出示

探究题②老师用课件展示《唐太宗》画像,结合预习和所学,学生用艺术形式的展示:我心中的唐太宗。

由两名组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加以说明。对于准备充分的同学给予表扬。(鼓掌) 总结评价唐太宗:首先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即我们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应当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将人物放在其生活的特定历史年代中进行评价。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并不是从伦理道德角度评价,而是应看他的历史活动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唐太宗以他的远见卓识、宽广的政治胸怀,博揽群才、励精图治,推动了唐朝历史的发展,对于整个历史而言,他功不可没。 拓展感悟:假如你是今天泰安市,你该怎样做?(小组讨论后回答)

幻灯片 12 过渡式提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对谁统治的评价?(生答:武则天)教师继续问:你怎样理解这八个字的含义?学生回答之后出示探究题③ 探究题③为什么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治宏贞观”?(学生经简单讨论后得出答案)

幻灯片 13 拓展:结合武则天的无字碑,你对武则天该怎样评价? 师生总结:武则天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六)、 (七)、反思与巩固:(12’)

幻灯片 14 出示(1)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总结:三位皇帝及

作为)(2’)

(2)【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10’)

(一)单选题

1、从存在的时间长短上隋朝与下列哪个朝代相同(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2、唐太宗时,犯颜直谏 200 次,流芳青史的最著名的谏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3、上题四人中属于唐太宗时任用的善断大事的宰相是( ) 4、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开国之君 B、都重视发展生产 C、都提倡节俭 D、在位时都出现繁荣景象5、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称赞( ) A、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6、唐太宗下令合并州县的目的是( )

A、为减轻人民负担 B、为加强集权 C、为便于纳谏 D、为选拔贤才7、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 C、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 D、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8、下列措施与唐太宗无关的是 ( )

A、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B、合并州县C、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D、开凿大运河 9、促使唐太宗轻徭薄赋、虚心纳谏的主要原因是 ( )

A、隋亡之鉴 B、有自知之明 C、爱民如子 D、想名垂千古 10、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吸取教训,轻徭薄赋,减轻负担 B、唐太宗任用贤才,虚心纳谏C、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D、人口大幅度增长 (二)材料题:

1、读下列材料:“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请回答: (1) 你能否说出“开元”、“贞观”分别是哪位皇帝的年号?

(2) 此话是对哪位人物统治的评价?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为什么说她的统治是“治宏贞观“?

(3)

2、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

(1) 这两句话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

(2) 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国家公务员,你觉得从材料中可以获

得什么启示指导自己的工作? (3) 材料三中的“镜子”指谁?他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

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幻灯片 15 给出参照答案自主订正,读一读出错的题 。 (八)、板书设计: 第 2 课 贞观之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