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明天要远足
精选优秀教学设计3篇
1
《明天要远足》是一篇字字珠玉的语文上课文章,三思语文网仔细整理出3篇明天要远足精选优秀教学设计,这些精品的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都是老师们专注编写的优质教学设计,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专门的分析《明天要远足》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分享优秀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让更多的人学习并运用教案的编写方法。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说课稿与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说课稿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会认 “目”1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让学生渴望了解
2
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季)那么在秋天,你们和家人都进行过什么活动呢?(爬山、赏菊)活动前爸爸妈妈都做了哪些准备活动呀?
2.师:有一群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秋游————远足了。你们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去很远的地方旅行) 3.师:走!我们现在悄悄地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嘘,大家赶快悄悄打开课本,看看明天要远足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2.多有趣的课文呀!自己大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
3
教学过程
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把生字在文中画一画哦!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学生自由举手朗读,指名读)读得真好,我还想听,我们一起读好吗?(全班齐读课文)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重点词语) 2.分类识字:
(1)“才”“白”独体字,注意笔顺。 (2)“明”“的”是由哪几个“好朋友”组成的?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并组词练习。 第二课时 教师批注
一、学海拾贝,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课文中散落着许多美丽的“贝壳”,你看到了吗?(课件出示“学海拾贝”。)谁能给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
2.鼓励学生自由举手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二、学习诗歌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出示第一节,女生朗读。思考问题:
(1)有一个孩子远足前翻来翻去睡不着,为什么?
4
教学过程
(2)哪一句最能体会到那个孩子急切的心情? (3)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跟大家说一说。(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3.老师指导朗读“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读出好奇的语气。
4.请孩子们自由读一遍。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第三节齐读。
[教学板书] 9明天要远足
睡不着海————各种颜色 云————洁白柔软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积极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故事情境中快乐地学习,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体会成功。开课伊始,谈话导入:秋天到了,我们一般会做什么?引出有一群孩子要去远足。那么远足前,孩子们会做什么呢?老师通过从孩子们身边的事情入手,然后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启发学生思考那个孩子为什么
5
睡不着?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结合自己出游前的亲身体会,踊跃发言。然后老师顺势问“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跟大家说一说”。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部编人教版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说课稿与教学反思》全文共1671字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教学说课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教学说课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好!新的一天又来到了,现在让我们用我们最喜欢的《早安,小松鼠》来迎接这美妙的一天吧! 全体起立齐声朗诵《早安,小松鼠》。 1、男女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师说道:“孩子们,如果第二天你要去远足,你的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
3、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一首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
6
明天要远足 方素珍 翻过来 哎! 睡不着 那地方的海 真的像老师说的 那么多种颜色吗?
翻过来 哎! 睡不着 那地方的云 真的像同学说的 那么洁白柔软吗?
翻过来, 翻过去, 哎!
到底什么时候 才天亮呢? 二、学习诗歌
7
1、自由朗读。 2、指生朗读。
3、出示第一节,女生朗读。提问: 你知道有哪些表示颜色的词?学生说
4、老师指导朗读“哎!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象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哎!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象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读出好奇的语气。 5、请孩子们自由读一遍。
6、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第三节齐读。 7、请孩子们齐读一遍。 三、学生想像、创编:
1、你觉得他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2、试着写一写: 翻过来 哎! 睡不着
那地方的____ 真的像____说的 那么____吗?
《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教学说课设计》全文共809字
8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上册《明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9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10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内容————先通过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划分小节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
11
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预设:
(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2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课件出示)
目————( ) 耂————( )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识字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必须每堂课扎扎实实地指导。本环节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读指导、识字于一体,通过朗读第一小节,顺势引出7个生字,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并相机进行朗读训练,识字教学和朗读感悟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设计意图:在课时结束时,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激发起学生对下节课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3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文做了铺垫。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
1.学习第二小节。指名读,思考: (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 (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预设:
生1:我见过天空中飘过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 生2:我见过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的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样。
生3:我见过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 ……………………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柔软) ①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②同学们,看到图片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美丽、
14
洁白…………) (4)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听同学说的) 学习“同”字,认识“冂”(同字框)。组词:同学。“同”字是半包围结构。
学习“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习。 2.学习第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学习“什、才、亮”。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
引导学生找出“亮”的反义词,从而理解“亮”的意思。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特别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3)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
(4)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
15
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交流)
老师告诉你,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生读文。)
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着急、无奈和兴奋。 (6)小作者是这样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7)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第2、3小节的生字比较少,仅仅5个,所以这两个小节的教学重点放在感悟文章内容上。通过引导学生想象“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抓住“唉”“到底”“才”等字词使学生充分感悟小作者的心情,培养朗读能力。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 (1)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
16
比如“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两部分一般要分别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是左低右高。“学”是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上宽下窄,结构紧凑,上下不分家。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临写。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布置作业。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比较喜欢表现自己,让他们回家给父母读一读课文,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锻炼了阅读能力。 板书设计
17
教学反思
1.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本课教学。因为本课是一首只有3个小节的诗歌,而且生字大多集中在第一小节中,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既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了不同方式的识字方法,如,“‘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每天都有水就是‘海’”“日+月=明”,等等。这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自主识字打下了基础。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全文共4486字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明天要远足精选优秀教学设计3篇》全文共6234字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