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千伏及以下客户工程图纸审核标准
(试行)
编写说明
为进一步贯彻公司关于提升营销服务总体工作要求,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主线,提升公司客户报装服务能力,规范报装服务工作,公司营销部组织相关部门、单位,依据《北京地区电气规程汇编》、《北京电力公司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北京电力公司客户供电方案编制标准》、《北京电力公司配电网典型设计》、《北京电力公司配网自动化技术原则》、《北京电力公司设备通用订货技术条件》、《北京电力公司红旗开闭站标准化手册》等有关规定,编写了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10千伏及以下客户用电报装内部工程(受电部分)和外部工程。内部工程和外部工程以北京电力公司与用电客户供用电设施或设备产权分界点为界,即内部工程为客户产权分界点以内的工程;外部工程为客户产权分界点以外的工程。
本标准由“图纸审核总体要求”、“内部工程图纸审核要求”、“外部工程图纸审核要求”三部分组成。
“图纸审核总体要求”包括:设计单位资质要求、图纸封面要求、图纸目录要求、图纸盖章要求、图纸签字要求;“内部工程图纸审核要求”主要针对客户受电点电气图纸的相关要求;“外部工程图纸审核要求”包括:电缆电气、电缆土建、架空线路、开闭站电气、小区配电室电气、开闭站和小区配电室土建。
本标准由公司营销部负责解释。
目 录
第一章 总体要求 ............................................... 1
1.1. 设计单位资质要求 ................................................. 1
1.2. 图纸封面应包含以下内容 ........................................... 1
1.2.1. 设计单位 ............................................................. 1 1.2.2. 设计证书编号 ......................................................... 1 1.2.3. 工程名称 ............................................................. 1 1.2.4. 工程编号 ............................................................. 1 1.2.5. 设计阶段 ............................................................. 1 1.2.6. 图纸报审专用章 ....................................................... 1 1.2.7. 出图日期 ............................................................. 1 1.2.8. 设计人和三级校审人 ................................................... 1
1.3. 图纸目录应包含以下内容 ........................................... 1
1.3.1. 工程名称 ............................................................. 1 1.3.2. 项目名称(一般使用 “工程名称” ) ..................................... 1 1.3.3. 图纸名称(一般使用 “工程名称” ) ..................................... 1 1.3.4. 设计编号(一般使用 “卷册检索号” ) ................................... 1 1.3.5. 图名 ................................................................. 1 1.3.6. 图号(每一张图纸有一个编号,在图纸目录上有显示) ........................ 1
1.4. 图纸盖章要求 ..................................................... 1
1.4.1. 每套图纸封装成册,每册封面须加盖报审专用章 ............................ 1 1.4.2. 资质证明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 1
1.5. 图纸签字要求 ..................................................... 1
1.5.1. 封面的签字页须有设计人和三级及以上校审人签字 ......................... 1 1.5.2. 每页图纸须有设计人和两级及以上校审人签字 ............................. 1
第二章 内部工程 ............................................... 2
2.1 电气设计图纸报审内容 .............................................. 2
2.1.1 一次图纸应具备的内容 .................................................. 2 2.1.2 二次图纸应具备的内容(根据一次接线型式) ................................ 2 2.1.3 客户还应提交的其他材料 ................................................ 2
2.2 电气设计图纸审核内容 .............................................. 3
2.2.1 受电工程设计说明书 .................................................... 3 2.2.2 配电室整体要求 ........................................................ 3 2.2.3 电气设备平面布置尺寸 .................................................. 4 2.2.4 对配电室的电气一次设备的要求 .......................................... 5 2.2.5 对电气主接线的要求 .................................................... 5
2.2.6 对电能计量的要求 ...................................................... 5 2.2.7 对非调度户的继电保护要求 .............................................. 7 2.2.8 对调度户的继电保护要求 ................................................ 7 2.2.9 直流操作电源要求 ...................................................... 7 2.2.10 对低压(0.4kV)配电系统、装置和元器件要求 .............................. 8 2.2.11 低压系统为双电源时的要求 ............................................. 8 2.2.12 低压侧有特别重要负荷(二级及以上)时的要求 ............................. 9 2.2.13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要求 ............................................... 9 2.2.14 谐波治理要求 ......................................................... 9 2.2.15 箱式变电站的使用要求 ................................................. 9
第三章 外部工程 .............................................. 10
3.1 电缆电气 ......................................................... 10
3.1.1 应提交以下报审图纸 ................................................... 10 3.1.2 图纸内容要求 ......................................................... 10
3.2 电缆土建 ......................................................... 12
3.2.1 应提交以下报审图纸 ................................................... 12 3.2.2 图纸内容要求 ......................................................... 12
3.3 架空线路 ......................................................... 13
3.3.1 导线要求 ............................................................. 13 3.3.2 电杆要求 ............................................................. 14 3.3.3 拉线要求 ............................................................. 14 3.3.4 绝缘子要求 ........................................................... 14 3.3.5 10kV架空线路用户分界负荷开关要求 ..................................... 14
3.4 开闭站电气 ....................................................... 14
3.4.1 电气设计图纸报审内容 ................................................. 14 3.4.2 外部电气设计图纸审核内容 ............................................. 15
3.5 小区配电室电气 ................................................... 20
3.5.1 一次设计图纸报审内容 ................................................. 20 3.5.2 二次设计图纸报审内容 ................................................. 20 3.5.3 电气设计图纸审核内容 ................................................. 20
3.6 开闭站、小区配电室土建 ........................................... 24
3.6.1 开闭站、配电室 ................................................... 24 3.6.2 设在公建中的开闭站、配电室 ........................................... 26
第一章 总体要求
1.1. 设计单位资质要求
设计单位有效资质证明中规定的设计范围应符合客户工程设计要求。
1.2. 图纸封面应包含以下内容
1.2.1. 设计单位 1.2.2. 设计证书编号 1.2.3. 工程名称 1.2.4. 工程编号 1.2.5. 设计阶段 1.2.6. 图纸报审专用章 1.2.7. 出图日期
1.2.8. 设计人和三级校审人
1.3. 图纸目录应包含以下内容
1.3.1. 工程名称
1.3.2. 项目名称(一般使用 “工程名称” ) 1.3.3. 图纸名称(一般使用 “工程名称” ) 1.3.4. 设计编号(一般使用 “卷册检索号” ) 1.3.5. 图名
1.3.6. 图号(每一张图纸有一个编号,在图纸目录上有显示)
1.4. 图纸盖章要求
1.4.1. 每套图纸封装成册,每册封面须加盖报审专用章 1.4.2. 资质证明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1.5. 图纸签字要求
1.5.1. 封面的签字页须有设计人和三级及以上校审人签字 1.5.2. 每页图纸须有设计人和两级及以上校审人签字
第二章 内部工程
2.1 电气设计图纸报审内容
2.1.1 一次图纸应具备的内容 1、工程图纸设计说明书 2、主要电气设备一览表 3、电气主接线图 4、电气平面布置图 5、配电室剖面图
6、高压配电装置布置接线图 7、低压配电装置布置接线图 8、电气设备基础埋件图 9、接地装置施工图
2.1.2 二次图纸应具备的内容(根据一次接线型式) 1、工程图纸设计说明书 2、主要电气设备一览表
3、进线控制保护电流电压二次回路图
4、分段控制保护电流电压二次回路图(根据一次接线型式) 5、变压器控制保护电流电压二次回路图
6、馈线控制保护电流电压二次回路图(根据一次接线型式) 7、直流系统图 8、信号系统图
9、进线隔离及PT二次回路图 10、保护配置示意图
2.1.3 客户还应提交的其他材料 1、用电负荷分布图
2、负荷组成、性质及保安负荷 3、配电室位置图
4、主要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耗电以及允许中断供电的时间 5、影响电能质量的用电设备清单
6、隐蔽工程设计资料
7、用电功率因数计算及无功补偿方式 8、自备电源及接线方式(根据实际需要)
9、谐波评估报告、具有相关资质单位拟定的谐波治理方案(经谐波评估超标的的客户)
10、设计单位资质证明
2.2 电气设计图纸审核内容
2.2.1 受电工程设计说明书 1、一次部分 (1)设计依据
(2)负荷的重要等级及供电方式、保安电源 (3)变压器负载率计算
(4)配电室的位置、进出线方式、设备运输方式 (5)高、低压计量方式及安装位置
(6)高、低压运行方式,设备数量、型号、布置形式、无功补偿装置容量 (7)防雷接地
(8)多路电源的高低压合环闭锁说明(根据实际需要) (9)自备电源投入、闭锁说明(根据实际需要) 2、二次部分 (1)设计依据 (2)运行方式 (3)自投方式 (4)进线保护配置
(5)分段保护配置(根据实际需要) (6)变压器保护配置
(7)馈线保护配置(根据实际需要) (8)信号传输通讯方式 (9)直流系统配置
(10)配电监测系统说明(根据实际需要) 2.2.2 配电室整体要求
1、配电室位置应避开多尘、腐蚀性气体、厕所、浴室正下方、有爆炸危险、低洼
积水的场所
2、配电室设计符合二级以上防火要求 3、应设有值班室 4、值班室应有对外出口
5、配电装置出口数量符合规定:长度大于6米时设两个,大于15米时,还须增加一个出口
6、配电室出口数量符合规定:长度大于7米时设两个出口,长度大于60米时,还须增加一个出口
7、设备运输通道满足最大电气设备运输要求
8、配电室设备间宜设不能开启的采光窗户,窗底距地不小于1.8米 9、配电装置高压电缆沟规格符合标准:沟深不小于1.2米,沟宽不小于1.0米 10、配电装置低压电缆沟规格符合标准:沟深不小于0.8米,沟宽不小于0.6米 11、电缆夹层高度符合规定:净高不小于1.9米
12、高、低压配电间规格符合规定:净高不小于3.5米且装设通风装置及事故排烟装置
13、房间内配电装置高压部分与屋顶净距符合规定(不小于0.8米) 2.2.3 电气设备平面布置尺寸
1、变压器外廓与变压器室墙壁和门的最小净距(mm)
变压器容量(kVA) 变压器外廓与后壁、侧壁净距 变压器外廓与门净距 100~1000 600 800 1250以上 800 1000 2、高压配电装置室内各种通道最小宽度(mm) 开关柜布置方式 单排布置 双排面对面布置 双排背对背布置 柜后维护 通道 800 800 1000 固定式 1500 2000 1500 柜前操作通道 手车式 单车长度+1200 双车长度+900 单车长度+1200
3、低压配电屏前、后通道最小宽度(mm)
形式 布置方式 单排布置 固定式 双排面对面布置 双排背对背布置 单排布置 抽屉式 双排面对面布置 双排背对背布置 屏前通道 1500 2000 1500 1800 2300 1800 屏后通道 1000 1000 1500 1000 1000 1000 2.2.4 对配电室的电气一次设备的要求
1、10kV配电室进线所带变压器总容量大于3200kVA或单台变压器容量在1250kVA及以上时,其10千伏控制设备应采用断路器
2、当变压器控制设备采用环网负荷开关时,应装设熔断器 3、10kV控制设备采用环网负荷开关时,应装设故障指示器 4、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客户应使用断路器
5、由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直接供电的10千伏永久用电客户,其受电点的10千伏进出线控制设备均应采用断路器
6、10kV母线短路容量不小于20kA ,低压根据实际容量进行核算 7、非配电室,应采用无油化配电设备 2.2.5 对电气主接线的要求
1、110kV(10kV)一次主接线、供电方式及一次接线形式须与高压供电方案一致 2、电源合环闭锁符合要求(10kV多路电源供电,为防止10kV合环造成系统保护装置误动,除调度户外,其他客户必须具有防止电源合环电气闭锁装置)
3、低压(0.4kV)防止多路电源合环的电气闭锁回路符合要求
4、防误操作闭锁符合要求(进线隔离车、计量车与进线柜断路器;母联隔离车与母联断路器之间有防止误操作的电气闭锁回路)
5、客户内部自备发电机与市电应具备闭锁回路 6、除防误操作闭锁以外“五防”装置符合要求 2.2.6 对电能计量的要求
1、电能计量配置应符合供电方案要求 2、计量装置配置
(1)电能计量装置准确度等级
各类电能计量装置配备的电能表、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准确
度等级规定
电能计量装置类别 Ⅰ Ⅱ Ⅲ Ⅳ Ⅴ 准确度等级 有功电能表 0.2S 0.5S 0.5S 1.0 2.0 无功电能表 2.0 2.0 2.0 2.0 - 电压互感器 0.2 0.2 0.5 0.5 - 电流互感器 0.2S 0.2S 0.5S 0.5S 0.5S (2)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
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三线接线方式。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四线接线方式
低压供电、负荷电流为60A及以下时,采用直接接入式电能表;负荷电流为60A以上时,采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的电能表
(3)电能表配置原则
对于Ⅰ类贸易结算电能计量装置,应配置准确度等级、规格相同的主、副电能表。主、副电能表应有明确标志
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客户,应安装能计量有功电能、感性和容性无功电能的电能表;按最大需量计收基本电费的客户应装设具有最大需量计量功能的电能表;实行费率电价的客户应装设具有分时计量功能的电能表或多功能电能表
双向交换电量的计量点应装设具有计量正向和反向有功电能以及四象限无功电能的多功能电能表
(4)互感器配置原则
电能计量装置应按计量点配置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者具有计量专用二次绕组的互感器
计量专用互感器或计量专用绕组额定二次负荷的选择应根据实际二次负荷计算后选择,保证二次回路实际二次负荷为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25%~100%
(5)二次回路配置原则
互感器二次回路不宜接入与电能计量无关的设备,不得任意改变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 未配置计量柜(箱)的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所有接线端子、试验端子应能加封 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应采用铜质单芯绝缘线。对电流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应按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计算确定,至少应不小于4 mm2。对电压二次回路,
连接导线截面积应按允许的电压降计算确定,至少应不小于2.5mm2
(6)计量屏(柜、箱)配置原则
安装在客户处的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35kV以下电压等级,应配置标准的电能计量柜或电能计量箱,箱、柜可加封
(7)电能信息采集装置的配置,按照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2.2.7 对非调度户的继电保护要求
1、零序电流保护(10千伏系统现状或规划为低电阻接地系统时,须配置零序保护)应装设专用的外敷零序电流互感器
2、进线断路器柜应装设三相过流、速断和零序保护(10千伏系统现状或规划为低电阻接地系统时,须配置零序保护)
3、母联断路器应装设三相过流、速断
4、变压器出线断路器柜应装设三相过流、速断和零序保护(10千伏系统现状或规划为低电阻接地系统时,须配置零序保护)以及两段温度保护。变压器罩误开门只报警,不掉闸,报警信号就地安装
5、高压电动机保护应符合有关规定(如果有高压电动机)
2.2.8 对调度户的继电保护要求
1、零序电流保护(10千伏系统现状或规划为低电阻接地系统时,须配置零序保护)应装设专用的外敷零序电流互感器
2、进线断路器柜应装设三相过流、速断和零序保护(10千伏系统现状或规划为低电阻接地系统时,须配置零序保护)
3、母联断路器应装设三相过流、速断
4、10kV进线无压掉保护(无压掉保护取电源线路PT和母线PT均无压,延时跳进线开关);10kV进线保护动作闭锁自投
5、10kV分段配置备用电源自投装置:三相一次重合闸、经复压闭锁的两段定时限三相电流保护合闸后加速保护
6、10千伏分段隔离柜合环电流保护,至少留有3个跳闸出口
7、变压器出线断路器柜应装设三相过流、速断和零序保护(10千伏系统现状或规划为低电阻接地系统时,须配置零序保护)以及两段温度保护。变压器罩误开门只报警,不掉闸,报警信号就地安装。
8、高压电动机保护应符合有关规定(如果有高压电动机) 2.2.9 直流操作电源要求
1、额定电压符合要求(110V或220V) 2、蓄电池容量选择65AH-100AH
2.2.10 对低压(0.4kV)配电系统、装置和元器件要求
1、低压配电装置满足所在网络的标称电压、频率及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 2、低压配电装置满足所在网络短路条件下的动、热稳定
3、低压配电装置的断路器、熔断器满足所在网络最大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4、低压主开关采用框架式断路器,并设置三段保护:长延时、短延时和瞬时电流保护(变压器容量为315kVA及以下可以采用塑壳开关)
5、低压主开关(断路器)的额定电压满足运行要求,额定电流大于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并考虑工作时导体温度升高和散热条件影响,适当降低容量使用
6、低压主开关(断路器)的额定运行分断能力大于变压器低压母线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
7、低压出线开关一般采用塑壳断路器(当计算电流800A及以上,宜采用框架断路器),塑壳断路器设置两段保护:长延时和瞬时电流保护
8、低压出线开关的额定电压满足运行要求,额定电流大于计算电流,考虑工作时导体温度升高和散热条件影响,适当降低容量使用
9、断路器额定运行分断能力大于最大短路电流
10、低压主母线载流量大于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母线实际载流量考虑工作时导体温度升高和散热条件影响,适当降低容量使用
10/0.4kV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和短路电流值:
变压器容量(kVA) 2500 2000 2000 1600 1250 1000 800 630 630 短路阻抗(%) 8 8 6 6 6 6 6 6 额定电流(A) 3609 2887 2887 2309 1804 1443 1155 909.4 短路电流(kA) 45 36 48 38.5 30.1 24.1 19.2 15.2 22.7 4 909.4 *变压器低压短路电流简便计算公式:Id = In / Uk% 2.2.11 低压系统为双电源时的要求
1、两个进线断路器和母联断路器之间设有防止电源合环的电气闭锁回路 2、低压母联断路器设有自投自复、自投手复、自投停用(手动操作)三种状态的位置选择开关
2.2.12 低压侧有特别重要负荷(二级及以上)时的要求 1、设置有低压应急母线
2、应急电源(发电机)与市电之间设有可靠的机械或电气闭锁装置 2.2.13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要求 1、低压无功补偿宜采用自动补偿方式
2、按电压参数及功率因数补偿(三相平衡系统),电容器容量满足供电方案中功率因数要求,一般按变压器容量30%进行补偿;
3、采用就地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方式 4、低压电容器组采用刀熔开关保护 5、电容器分组配置并设有熔断器 6、电容器柜内装设氧化锌避雷器 2.2.14 谐波治理要求
经谐波评估后确为谐波源的客户,设计图纸中相关要求应与谐波治理方案要求相符
2.2.15 箱式变电站的使用要求
1、箱式变电站原则上用于客户临时用电
2、客户永久用电时,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大于630kVA且高压不带联络时,可采用箱式变电站
第三章 外部工程
3.1 电缆电气
3.1.1 应提交以下报审图纸 1、设计说明书 2、设备器材表
3、电力电缆隧道占用长度统计表 4、电缆系统接线图
5、电缆平面示意图(如果在一张电缆敷设平面图能够反应全部内容,可以不提供) 6、电缆敷设平面图(测绘图纸1:500,远郊区县根据现场情况决定) 7、电缆出站(室)、进站(室)平面图(现状配电室可不提供) 8、电缆直埋敷设断面图(有直埋电缆时,提供此图) 9、电缆分界室平面布置图 10、电缆分界室基础埋件提资图 11、电缆分界室系统图
12、电缆分界室照明、通风施工图 13、电缆分界室DTU测控原理及接线图
3.1.2 图纸内容要求 1、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 (2)工程名称 (3)工程编号
(4)设计内容、工程概况(须包含电缆型号、长度、走向、敷设方式),电缆型号应符合供电方案要求
2、设备材料规格表 (1)设备材料名称 (2)设备材料型号 (3)设备材料单位及数量 3、电力电缆隧道占用长度统计表 (1)已建电力隧道
(2)新建电力隧道
(3)已建电力管井(注明孔数) (4)新建电力管井(注明孔数) (5)已建电缆沟槽
(6)新建电缆沟槽:位于地下车库内可采用电缆沟槽方式敷设 (7)直埋电缆:电缆敷设时须平铺为一层 4、电缆系统接线图 (1)与供电方案相符;
(2)电缆明细表应有路名、起点、终点、电缆型号、长度 (3)现况电缆和新敷设电缆分别用不同线条区分
5、电缆平面示意图:标明起点、终点站(室)的位置,电缆走向与明显建筑物、道路的相对位置,电缆路名、型号、长度(路径长+室内长+裕度)
6、电缆敷设平面图
(1)具有比例(1:500)及方向标
(2)电缆所经过路径应经有资质勘测单位测量,并提供准确地下管网资料 (3)电缆沿途的走向,跨越及交叉,与电缆相邻的建筑、道路、河渠桥梁 (4)电缆各段的电缆型号及条数,以出线端为起点,注明各电缆井位相对里程 (5)分别注明原有隧道、管井、直埋和新建隧道、管井、直埋 (6)注明其它地下市政管线位置 (7)现状隧道、管井断面图 (8)电缆进入建筑物的走向及位置
7、电缆直埋敷设断面图,当直埋电缆通过道路时应设计增加保护管 8、电缆分界室平面布置图
(1)电缆分界室位置应避开多尘、腐蚀性气体、厕所、浴室正下方、有爆炸危险、低洼积水的场所
(2)电缆分界室应设的进出口
(3)设备运输通道满足高压负荷开关柜运输要求
(4)电缆分界室设备间宜设不能开启的采光窗户,窗底距地不小于1.8米 (5)房间内配电装置与屋顶净距符合规定(不小于0.8米) (6)电缆夹层高度符合规定(净高不小于1.9米)
(7)电缆分界室设备单排布置时柜前操作通道不小于1.5米,双排面对面布置时柜前
操作通道不小于2.0米
(8)电缆分界室应装设DTU测控终端柜1面 9、电缆分界室系统图
(1)电缆分界室设备一般采用负荷开关柜,带二次小室及电动操作机构,母线短路容量不小于20kA
(2)电缆分界室进出线回路数应与供电方案一致
10、电缆分界室照明、通风施工图: 电缆分界室及分界室夹层均应装设通风装置 11、电缆分界室DTU测控原理及接线图:DTU采集10kV的遥信、遥测信息,并具备遥控功能
3.2 电缆土建
3.2.1 应提交以下报审图纸 1、设计说明书
2、平面示意图(如果在两张电缆敷设平面图能够反应全部内容,此图可以不提供) 3、电缆隧道、管井平面图 4、电缆隧道、管井纵断图 5、电缆隧道、埋管断面图
6、电缆隧道、埋管直线井、转角井、三通井、四通井施工图 7、电缆隧道、埋管直线井、转角井、三通井、四通井配筋图 8、预埋件加工图 9、爬梯及拉力环加工图 10、集水坑施工图 3.2.2 图纸内容要求 1、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 (2)工程名称 (3)设计编号
(4)工程概况、路径走向及主要工作量 (5)工程所用材料
2、电缆隧道、管井施工平面图 (1)具有比例(1:500)及方向标
(2)电缆隧道、管井所经过路径应经有资质勘测单位测量,并提供准确地下管网资
料
(3)新建电缆隧道、管井平面位置及尺寸,沿途走向,跨越及交叉,与电缆相邻的建筑、道路、河渠桥梁
(4)注明各个人孔井的里程及型号
(5)电缆与建筑物平行敷设时,电缆应埋设在建筑物的散水坡外,电缆引出建筑物时,预埋管应超出建筑物散水坡1.5m
(6)明开电缆隧道人孔井间距不超过75米
(7)采用热浸塑钢管、玻璃钢管、PVC管等管材,井距宜为80米左右;采用海泡石水泥管等管材,井距宜为50~60米。并在电缆转角、分支处加人孔井
3、电缆隧道、管井纵断图
(1)电缆隧道、管井的地面高程、井位里程、坡度。 (2)与其他电力设施及市政管线高程上的关系
(3)同路径10千伏电缆数量10条以上宜采用新建电力隧道方式敷设,电力隧道断面规格一般为2m×2m和1.6m×1.9m;或直径为2m圆形隧道。同路径10千伏电缆数量10条以下宜采用电缆埋管的方式敷设
4、电缆隧道、埋管断面图 (1)隧道、管井使用材料 (2)电缆隧道、埋管的防水要求
(3)人孔井的净高度不宜小于1.9米,人孔井的井口直径不应小于0.7米 人孔井的规格为:直通井:2.0m宽×5.6m长 转角井:2.0m宽×5.6m长 三通井:2.0m宽×5.0m长 四通井:2.0m宽×5.0m长
5、电缆隧道、埋管直线井、转角井、三通井、四通井、双层井施工图 (1)电缆隧道、管井使用材料 (2)电缆隧道、电缆管井的防水要求 (3)电缆管井吊架规格
(4)电缆井覆土大于4m时,宜做双层井
3.3 架空线路
3.3.1 导线要求 1、导线截面
导线截面宜采用70、150、185mm2三种导线截面
2、导线型号选取、导线最大允许档距、安全系数及允许最大直线转角角度 (1)宜采用JKLYJ/QN型10kV交联聚乙烯薄绝缘架空绝缘线 (2)线路档距:城镇地区40m至60m;空旷地区50m至70m (3)导线安全系数应采用3.0
(4)直线杆允许最大转角角度应不大于15° 3.3.2 电杆要求
1、电杆采用梢径φ190mm的环形普通型或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电杆长度一般为10m、12m、15m
2、电杆标准检验弯矩10m选G级(检验弯矩20.12kN·m),12m选I级(检验弯矩29.25 kN·m), 15m选I级(检验弯矩36.75 kN·m)
3.3.3 拉线要求
1、拉线采用“楔型线夹+黑色耐候聚乙烯绝缘钢绞线+楔型UT线夹”的组合方式 2、拉线的使用根据导线规格进行选取 3.3.4 绝缘子要求
1、直线杆宜采用PSJN1-105/8Z型放电箝位绝缘子,抱立杆采用P-20针式绝缘子,加装放电线夹
2、耐张绝缘子串宜采用槽型和球窝型两种组合方式 3、跳线绝缘子宜采用P-15针式绝缘子 3.3.5 10kV架空线路用户分界负荷开关要求
1、原则要求一基电杆仅允许安装一台分界负荷开关。安装分界负荷开关的用电客户进线处,可不再安装线路故障指示器
2、当进户线为架空线路,则分界负荷开关的负荷侧以悬式绝缘子悬挂架空绝缘线引入,用电客户的第一基电杆电源侧绝缘线安装挂接地线环,不再安装分界单极刀闸
3、当进户线为电缆线路,则从分界负荷开关的负荷侧以悬式绝缘子悬挂架空绝缘线引至用电客户的第一基电杆,直接联接电缆,用电客户的第一基电杆电源侧绝缘线安装挂接地线环,不再安装分界单极刀闸及跌落式熔断器
3.4 开闭站电气
3.4.1 电气设计图纸报审内容 1、一次图纸应具备的内容 (1)工程图纸设计说明书
(2)主要电气设备一览表 (3)电气主接线图 (4)电气平面布置图 (5)开闭站剖面图
(6)高压配电装置布置接线图
(7)低压配电装置布置接线图(如有配电变压器) (8)电气设备基础埋件图 (9)接地装置施工图
(10)PLC装置原理及接线图(如有配电变压器) 2、二次图纸应具备的内容 (1)工程图纸设计说明书 (2)主要电气设备一览表
(3)进线控制保护电流电压二次回路图 (4)分段控制保护电流电压二次回路图 (5)分段隔离保护电流二次回路图
(6)变压器控制保护电流电压二次回路图(根据一次接线型式) (7)馈线控制保护电流电压二次回路图 (8)直流系统图 (9)信号系统图 (10)PT二次回路图 (11)所用电系统图 (12)保护配置示意图 (13)自动化系统配置图
3.4.2 外部电气设计图纸审核内容 1、一次部分工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 (2)供电方式
(3)变压器负载率计算
(4)开闭站的位置、进出线方式、设备运输方式
(5)高、低压运行方式,设备数量、型号、布置形式、无功补偿装置容量 (6)防雷接地
2、二次部分工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 (2)运行方式 (3)自投方式 (4)合环保护配置 (5)进线保护配置
(6)分段保护配置(根据实际需要) (7)变压器保护配置(根据实际需要) (8)馈线保护配置 (9)信号传输通讯方式 (10)直流系统配置 (11)配电监测系统 3、开闭站整体要求
(1)开闭站位置应避开多尘、腐蚀性气体、厕所、浴室正下方、有爆炸危险、低洼积水的场所
(2)开闭站设计符合二级以上防火要求
(3)配电装置出口数量符合规定(长度大于6米时设两个,大于15米时,还须增加一个出口)
(4)开闭站出口数量符合规定(长度大于7米时设两个出口,长度大于60米时,还须增加一个出口)
(5)设备运输通道满足最大电气设备运输要求
(6)开闭站设备间宜设不能开启的采光窗户,窗底距地不小于1.8米 (7)电缆夹层高度符合规定(净高不小于1.9米)
(8)高、低压配电间规格符合规定(净高不小于3.5米且装设通风装置及事故排烟装置)
(9)房间内配电装置高压部分与屋顶净距符合规定(不小于0.8米) 4、电气设备平面布置尺寸
(1)变压器外廓与变压器室墙壁和门的最小净距(mm)
变压器容量(kVA) 变压器外廓与后壁、侧壁净距 变压器外廓与门净距 630-1000 600 800 1250 800 1000 (2)高压配电装置室内各种通道最小宽度(mm) 开关柜布置方式 单排布置 双排面对面布置 双排背对背布置 柜后维护 通道 800 800 1000 固定式 1500 2000 1500 柜前操作通道 手车式 单车长度+1200 双车长度+900 单车长度+1200 (3)低压配电屏前、后通道最小宽度(mm)
形式 布置方式 单排布置 固定式 双排面对面布置 双排背对背布置 单排布置 抽屉式 双排面对面布置 双排背对背布置 屏前通道 1500 2000 1500 1800 2300 1800 屏后通道 1000 1000 1500 1000 1000 1000 5、对开闭站的电气一次设备的要求
(1)10kV采用真空断路器柜配微机保护,母线短路容量不小于20kA ???? (2)低压进线开关短路容量不小于65 kA、出线开关不小于45 kA(如有配电变压器) (3)非开闭站,应采用无油化配电设备 6、对电气主接线的要求
(1)10kV一次主接线、供电方式及一次接线形式应与高压供电方案一致 (2)防误操作闭锁 、“五防”装置符合要求 7、电能计量的要求 (1)计量点设置原则
10kV进、出线;变压器高、低压侧;所内变低压侧设置计量点。电量采集器安装在自动化柜内,并设间隔。电能计量装置均就地安装于开关柜计量小室内;所内变低压计量装置安装在10kV站用电柜内。其信号线由电能表辅助端子经通讯电缆汇流至通讯端子后接至采集器
(2)计量装置配置
序号 1 2 名称 主要参数要求 多功能全电子式电能表(10kV侧) 0.5S级 100V 三相三线 多功能全电子式电能表(0.4kV1.0级 220 /380V 三相四线 侧) 3 4 5 6 7 8 9 10 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专用线圈) 电流互感器 采集器 表用接线盒 电流二次回路 电压二次回路 通信电缆 0.5级 10/0.1kV,V/V接线 0.5S级,10kV,**/5A 0.66kV,0.5S级,**/5A 485通讯采集 三相四线 单芯铜质绝缘线不小于4mm 单芯铜质绝缘线不小于2.5mm 屏蔽双绞线 228、对继电保护要求
(1)继电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变比应符合要求
(2)零序电流保护(10千伏系统现状或规划为低电阻接地系统时,须配置零序保护)应装设专用的外附零序电流互感器
(3)进线保护、母联保护、变压器保护(如有配电变压器)和馈线保护应符合要求 (4)进线断路器柜应装设三相过流、速断和零序保护(10千伏系统现状或规划为低电阻接地系统时,须配置零序保护)
(5)母联断路器应装设三相过流、速断和合闸后加速,不设置零序保护
(6)10kV进线无压掉保护(无压掉保护取电源线路PT和母线PT均无压,延时跳进线开关);10kV进线保护动作闭锁自投
(7)10kV分段配置备用电源自投装置:三相一次重合闸、经复压闭锁的两段定时限三相电流保护合闸后加速保护
(8)10千伏分段隔离柜合环电流保护,至少留有3个跳闸出口
(9)变压器出线断路器柜应装设三相过流、速断和零序保护(10千伏系统现状或规划为低电阻接地系统时,须配置零序保护)以及两段温度保护。变压器罩误开门只报警,不掉闸,报警信号就地安装
9、配电监测系统要求(如有配电变压器)
开闭站内应配备DTU测控终端,采集380V侧遥测、遥信量,及对主进、母联开关进行遥控。
10、直流操作电源要求
(1)额定电压符合要求(110V或220V) (2)蓄电池容量选择100AH及以上
11、对低压(0.4kV)配电系统、装置和元器件要求:(如有配电变压器) (1)低压配电装置满足所在网络的标称电压、频率及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 (2)低压配电装置满足所在网络短路条件下的动、热稳定
(3)低压配电装置的断路器、熔断器满足所在网络最大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4)低压主开关采用框架式断路器,并设置三段保护:长延时、短延时和瞬时电流保护
(5)低压主开关(断路器)的额定电压满足运行要求,额定电流大于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并考虑工作时导体温度升高和散热条件影响,适当降低容量使用
(6)低压主开关(断路器)的额定运行分断能力大于变压器低压母线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
(7)低压出线开关一般采用塑壳断路器,塑壳断路器设置两段保护:长延时和瞬时电流保护
(8)断路器额定运行分断能力大于最大短路电流
(9)低压主母线载流量大于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母线实际载流量考虑工作时导体温度升高和散热条件影响,适当降低容量使用
10/0.4kV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和短路电流值:
变压器容量(kVA) 1250 1000 800 630 630 短路阻抗(%) 6 6 6 6 4 额定电流(A) 1804 1443 1155 909.4 909.4 短路电流(kA) 30.1 24.1 19.2 15.2 22.7 *变压器低压短路电流简便计算公式:Id = In / Uk%
12、低压母线为双电源时的要求
低压母联断路器设有PLC装置,实现自投自复、自投手复、自投停用(手动操作)、合环四种状态的位置选择开关。
13、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要求
(1)低压无功补偿方式:通过DTU装置实现无功当地自动投切、实时信息采集及通信功能
(2)按电压参数及功率因数补偿(三相平衡系统),电容器容量满足功率因数≥0.95,一般按变压器容量30%进行补偿
(3)采用就地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方式 (4)低压电容器组采用刀熔开关保护
(5)电容器分组配置并设有熔断器 (6)电容器柜内装设氧化锌避雷器 (7)电容器组连接采用三角型接线
3.5 小区配电室电气
3.5.1 一次设计图纸报审内容 1、工程图纸设计说明书 2、主要电气设备一览表 3、电气主接线图 4、电气平面布置图 5、小区配电室剖面图 6、高压配电装置布置接线图 7、低压配电装置布置接线图 8、电气设备基础埋件图 9、接地装置施工图 10、PLC装置原理及接线图 3.5.2 二次设计图纸报审内容 1、工程图纸设计说明书 2、主要电气设备一览表 3、遥测、遥信、遥控示意图 4、DTU测控原理及接线图 3.5.3 电气设计图纸审核内容 1、一次部分工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 (2)供电方式
(3)变压器负载率计算
(4)小区配电室的位置、进出线方式、设备运输方式
(5)高、低压运行方式,设备数量、型号、布置形式、无功补偿装置容量 (6)防雷接地
2、二次部分工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
(2)DTU装置采集范围、遥控功能
(3)DTU装置电源 (4)DTU装置通信规约 3、小区配电室整体要求
(1)小区配电室位置应避开多尘、腐蚀性气体、厕所、浴室正下方、有爆炸危险、低洼积水的场所
(2)小区配电室设计符合二级以上防火要求
(3)配电装置出口数量符合规定(长度大于6米时设两个,大于15米时,还须增加一个出口)
(4)小区配电室出口数量符合规定(长度大于7米时设两个出口,长度大于60米时,还须增加一个出口)
(5)设备运输通道满足最大电气设备运输要求
(6)小区配电室设备间宜设不能开启的采光窗户,窗底距地不小于1.8米 (7)电缆夹层高度符合规定(净高不小于1.9米)
(8)高、低压配电间规格符合规定(净高不小于3.5米且装设通风装置及事故排烟装置)
(9)房间内配电装置高压部分与屋顶净距符合规定(不小于0.8米) 4、电气设备平面布置尺寸
(1)变压器外廓与变压器室墙壁和门的最小净距(mm)
变压器容量(kVA) 变压器外廓与后壁、侧壁净距 变压器外廓与门净距 630-1000 600 800 1250 800 1000 (2)高压配电装置室内各种通道最小宽度(mm)
开关柜布置方式 单排布置 双排面对面布置 双排背对背布置
柜后维护通道 800 800 1000 柜前操作通道 固定式 1500 2000 1500 手车式 单车长度+1200 双车长度+900 单车长度+1200 (3)低压配电屏前、后通道最小宽度(mm)
形式 固定式 布置方式 单排布置 双排面对面布置 屏前通道 1500 2000 屏后通道 1000 1000 双排背对背布置 单排布置 抽屉式 双排面对面布置 双排背对背布置 1500 1800 2300 1800 1500 1000 1000 1000 5、对小区配电室的电气一次设备的要求
(1)10kV采用负荷开关柜,母线短路容量不小于20kA 。 (2)低压进线开关短路容量不小于65 kA、出线开关不小于45 kA (3)非小区配电室,应采用无油化配电设备 6、对电气主接线的要求
(1)10kV一次主接线、供电方式及一次接线形式应与高压供电方案一致 7、电能计量的要求 (1)计量点设置原则
小区配电室在变压器低压侧设置计量点,电能计量装置就地安装于开关柜内。电量采集器安装安装在低压主进柜内,其信号线由电能表辅助端子经通讯电缆汇流至通讯端子后接至采集器。
(2)计量装置配置:
序号 1 2 3 4 5 6 7 名称 多功能全电子式电能表 电流互感器 采集器 表用接线盒 电流二次回路 电压二次回路 通信电缆 主要参数要求 1.0级 220 /380V 三相四线 0.66kV,0.5S级,**/5A 485通讯采集 三相四线 单芯铜质绝缘线不小于4mm 单芯铜质绝缘线不小于2.5mm 屏蔽双绞线 228、配电监测系统要求
小区配电室内应配备DTU测控终端,采集380V侧遥测、遥信量,及对主进、母联开关进行遥控。
9、对低压(0.4kV)配电系统、装置和元器件要求:
(1)低压配电装置满足所在网络的标称电压、频率及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 (2)低压配电装置满足所在网络短路条件下的动、热稳定
(3)低压配电装置的断路器、熔断器满足所在网络最大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4)低压主开关采用框架式断路器,并设置三段保护:长延时、短延时和瞬时电流保
护
(5)低压主开关(断路器)的额定电压满足运行要求,额定电流大于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并考虑工作时导体温度升高和散热条件影响,适当降低容量使用
(6)低压主开关(断路器)的额定运行分断能力大于变压器低压母线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
(7)低压出线开关一般采用塑壳断路器,塑壳断路器设置两段保护:长延时和瞬时电流保护
(8)断路器额定运行分断能力大于最大短路电流
(9)低压主母线载流量大于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母线实际载流量考虑工作时导体温度升高和散热条件影响,适当降低容量使用
10/0.4kV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和短路电流值:
变压器容量(kVA) 1250 1000 800 630 630 短路阻抗(%) 6 6 6 6 4 额定电流(A) 1804 1443 1155 909.4 909.4 短路电流(kA) 30.1 24.1 19.2 15.2 22.7 *变压器低压短路电流简便计算公式:Id = In / Uk%
10、低压母线为双电源时的要求
低压母联断路器设有PLC装置,实现自投自复、自投手复、自投停用(手动操作)、合环四种状态的位置选择开关
11、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要求
(1)低压无功补偿方式:通过DTU装置实现无功当地自动投切、实时信息采集及通信功能。
(2)按电压参数及功率因数补偿(三相平衡系统),电容器容量满足功率因数≥0.95,一般按变压器容量30%进行补偿。
(3)采用就地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方式 (4)低压电容器组采用刀熔开关保护 (5)电容器分组配置并设有熔断器 (6)电容器柜内装设氧化锌避雷器 (7)电容器组连接采用三角型接线
3.6 开闭站、小区配电室土建
3.6.1 开闭站、配电室 1、基本原则
土建设计应满足抗震、防火、通风、防洪、防潮、防尘、防毒、防小动物和低噪声等各项要求,并应满足电气专业的各项技术要求,建筑设计应符合安全、经济、适用、美观并与小区整体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2、站址选择
(1)低压供电半径市中心区不大于100米,其它地区不大于250米; (2)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3)应满足现行国家规程、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遮阳间距、对视距离的要求; (4)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邻时(如燃气调压站、燃气锅炉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5)站外应有设备运输通道且应有不少于两个抢修车辆停放位置。 3、建筑要求
(1)设备间下应设电缆夹层;
(2)开闭站占地面积不宜小于250平方米、配电室占地面积不宜小于150平方米; (3)设备层的板底净高不小于3.5米,梁底净高不小于3.0米 净高不小于1.9米;
(4)建筑的开闭站、配电室应设卫生间,如距站30米内有公用卫生间,站内可不设卫生间。规划为基地站的开闭站可建设二层作为值班、休息、办公等附属用房。
(5)抗震、防火、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烈度按本地设防烈度设计:
建筑类别三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变压器室、电缆夹层设备间耐火等级1级,其它2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丙类;地下电缆夹层防水等级2级;屋面为坡屋顶无组织排水,坡度15%,屋面防水I级;设备层顶板防水I级。
(6)设备间地面应高于室外地面,并不小于0.45米。
(7)设备间设置固定采光窗(附属用房除外),卫生间设平开窗。 (8)设备间长度大于7m的开闭站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的两端。
(9)电气设备间房门采用甲级钢制防火门。门的开启方向由高压设备间向低压设备间、或向火灾发生概率低的方向开启。站对外开启的门采用甲级钢制防火门,并加装高度为450毫米可移动挡鼠板,挡鼠板刷黄、黑相间斜纹警示线。门内、外设明门闩。窗采用塑钢窗,镶夹丝玻璃,窗外设钢制防护栏并敷网孔小于10×10毫米的钢板网。
;电缆夹层的板底
(10)应根据电气专业的要求,预留安装设备用的槽钢、电缆支架及电缆进出线钢管(用防火胶泥封堵)等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11)采用砌体或框架结构,地下电缆夹层外墙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筏板基础。 (12)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其它混凝土强度等级C25;地下电缆夹层外墙混凝土抗渗等级S6。
(13)墙体砌筑采用MU10页岩烧结实心砖,地上采用M7.5混合砂浆,地下采用M7.5水泥砂浆。
(14)建筑结构构造措施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4、消防
(1)站内配备电力设备专用灭火器;灭火器配置位置和数量应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要求。
(2)主要出口上方设置发光疏散指示牌,地面设置发光疏散指示标识。 5、采暖、通风
(1)设备间不设采暖装置。卫生间等附属房间设油汀电暖气采暖。
(2)设备间采用具备温控定时自动及手动投停功能的超低噪声轴流风机,强制通风。排风孔设防尘、防雨罩,罩前加钢板网,网孔小于10x10毫米。
(3)站内设备发热量按每台变压器10kW考虑,进风温度30℃,出风温度40℃。设备间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以此选择风机容量及风道尺寸。
(4)当采用SF6开关时,排风管道伸至电缆夹层内,距离地面300mm处, 排风管道不得与设备间相通,通风管道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
6、给排水
(1)给、排水管道不应穿越设备间及电缆夹层。
(2)卫生间内设蹲便器、拖布池和地漏;给水管采用PPR复合给水管,排水管采用UPVC管,脚踏式延时自闭冲洗阀。夹层内给、排水管外包20毫米厚聚胺脂管壳保温层。
(3)站外应设阀门井,井内设水表、截止阀、泄水阀和止逆阀。 (4)夹层集水坑内设可自动移动式潜水泵。 7、照明
(1)站内照明电源由本站低压母联柜供电,纯开闭站(不带低压出线)由所内变低压侧引两路电源至照明箱做供电电源。
(2)站内照明电源箱应为金属壳体,设置于室内墙上,箱内熔断器和微型断路器应标
明用途。规划为基地站的开闭站,总照明箱内装20(80)安培的总计量表,分若干路出线,为设备间及附属房间供电。附属房间设分配电箱,单独计量。
(3)设备间安装高亮度、长寿命的工业级泛光灯,其它房间可选用优质民用照明灯具,并配备便携式应急照明装置。
(4)设备间内在变压器、高、低压柜及母线桥上方不得布置灯具。变压器、高、低压柜前照明灯与设备之间的水平距离应大于0.5米。
(5)电缆夹层照明灯具采用防潮防爆型,由220V/36V安全变压器供电,安全变压器装于的配电箱内,应与站内照明电源箱临近安装。安全变压器容量不小于1000VA
8、接地
(1)建设的开闭站、配电室采用水平、垂直复合式环形接地系统。
当10kV电源为小电阻接地系统时,应设的低压工作接地网,与保护接地网应严格分开,两网的接地电阻均须小于等于4欧姆,保护接地网在站外1.5米处环绕敷设,低压工作接地网与保护接地网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当10kV电源规划为非小电阻接地系统,或为纯开闭站时,不设低压工作接地网,保护接地网在站外1.5米处环绕敷设,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姆。
(2)室内地线网在电缆夹层内沿墙距夹层顶板300毫米敷设,室外地线网的引入线不允许从夹层底板引入。
3.6.2 设在公建中的开闭站、配电室 1、基本原则
土建设计应满足抗震、防火、通风、防洪、防潮、防尘、防毒、防小动物和低噪声等各项要求,并应满足电气专业的各项技术要求。
2、站址选择
(1)低压供电半径市中心区不大于100米,其它地区不大于250米; (2)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3)应满足现行国家规程、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
(4)应建在公建地上首层或地下一层,不得建于居民住宅楼下方,不得单独建设在地下;
(5)在建筑物内宜靠外墙设置,不能与存有腐蚀性或爆炸危险品的房间相邻;
(6)不能位于卫生间、浴室等经常积水房间的下方或与其相邻,上层房间地面应做防水处理;
(7)设备间、电缆夹层内不应有采暖及给、排水、燃气等管道通过;
(8)应有设备运输通道;
(9)地下站自地面入口处沿途应设置站址位置发光指示牌。
(10)开闭站、配电室应设卫生间,如距站30米内有公用卫生间,站内可不设卫生间。
3、运输通道
(1)利用公用通道:如门、汽车通道、走廊等。当运输穿越距离较短时,其宽度及高度应比设备最大尺寸每侧至少大200mm;当距离较长时,应每侧至少大500mm。
(2)运输通道经过地下车库时,通道净高不小于2.5米,宽度不小于2米,通道转弯处宽度不小于2.5米。开闭站室内、外通道坡度须小于12度。
4、建筑要求
(1)设备层的板底净高不小于3.5米,梁底净高不小于3.0米;电缆夹层的板底净高不小于1.9米。
(2)设备间地面标高不宜低于同层建筑;
(3)若站位于首层,设备间应设固定采光窗。窗采用塑钢窗,镶夹丝玻璃,窗外设钢制防护栏,并敷网孔小于10x10毫米的钢板网;
(4)开闭站、配电室设置不少于两个的出口,并宜布置在不同通道,运输设备大门为通扇门宽1.8米,高2.7米;人员出入门应直接通向室外;
(5)设备间房门采用甲级钢制防火门,门的开启方向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等级,或者向火灾发生概率低的方向开启。站对外开启的门采用甲级钢制防火门,并加装高度为450毫米可移动挡鼠板,挡鼠板刷黄、黑相间斜纹警示线,门内、外设明门闩。窗采用塑钢窗,镶夹丝玻璃,窗外设钢制防护栏,并敷网孔小于10×10毫米的钢板网。
(6)应根据电气专业的要求,预留安装设备用的槽钢、电缆支架及电缆进出线钢管(用防火胶泥封堵)等。
(7)地下站的电缆进出线应设置电缆竖井,竖井的宽度须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并安装电缆垂直安装用的固定支架。
5、消防
(1)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干式变压器),最低耐火等级为二级,应有的防火分区。
(2)消防及防排烟系统应由主体建筑设计单位同时设计。
(3)火灾发生时宜采用灭火器,设备带电时严禁用消防水进行扑灭。 (4)主要出口上方设置发光疏散指示牌,地面设置发光疏散指示标识。
6、通风
(1)站内通风系统应由主体建筑设计单位同时设计,应考虑设置手动强制进、排风控制点。
(2)通风管道不得位于电气设备上方,通风管道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2.8米。 (3)进、排风不应使用同一通风管道。
(4)站内设备发热量按每台变压器10kW考虑,进风温度30℃,出风度40℃。设备间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
(5)当采用SF6开关时,排风管道伸至电缆夹层内,距离地面300mm处, 排风管道不得与设备间相通,通风管道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
7、排水
(1)夹层集水坑内设可自动移动式潜水泵。 8、照明
(1)站内照明电源由本站低压母联柜供电,纯开闭站(不带低压出线)由所内变低压侧引两路电源至照明箱做供电电源。
(2)站内照明电源箱应为金属壳体,设置于室内墙上,箱内熔断器和微型断路器应标明用途。规划为基地站的开闭站,总照明箱内装20(80)安培的总计量表,分若干路出线,为设备间及附属房间供电。附属房间设分配电箱,单独计量。
(3)设备间安装高亮度、长寿命的工业级泛光灯,其它房间可选用优质民用照明灯具,并配备便携式应急照明装置。
(4)设备间内在变压器、高、低压柜及母线桥上方不得布置灯具。变压器、高、低压柜前照明灯与设备之间的水平距离应大于0.5米。
(5)电缆夹层照明灯具采用防潮防爆型,由220V/36V安全变压器供电,安全变压器装于的配电箱内,应与站内照明电源箱临近安装。安全变压器容量不小于1000VA
9、接地
(1)入楼站可利用建筑物综合地网,采用等电位接地方式接地。当建筑物综合地网接地电阻小于0.5欧姆时,入楼站的低压工作接地网与保护接地网可共同接于建筑物综合地线网内,进出站的金属管道均应做总等电位联结。室内接地网与建筑物结构主筋连接点不少于4点(不同方向)。
(2)室内地线网在电缆夹层内沿墙距夹层顶板300毫米敷设。
请相关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即日起,严格按照电力公司\"五统一\"标准进行图纸设计和报审.已设计尚未报审的工程也照此执行. 原朝阳审图科制定的开闭站,配电室电气设计规定和\"三电源\"开闭站10kV系统设计规定一律废止,不再执行.特此通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