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一年的大学生活,已经伴着暑期社会实践的结束而随风而逝,尽管这样的大学生活并不是我最想要的,但无论怎样,生活还得继续。大学生活也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许它有太多的不好,但它的确是我的大学,我梦想开始的地方。而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又为我的梦想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尽管这与现实的社会还有太多的差距,但我已经在准备飞向远方。
人们多有这样的经历:一大盒礼品,拆开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买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货员会用一个小塑料袋包装;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务员会递给你一份用塑料盒装的饭菜;去农贸市场,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类、米面……无一不用塑料袋装给你,甚至买一头蒜,也会用一只小塑料袋装起来。塑料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许多方便,而且价钱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过,它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场“塑料灾难”。
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是“增安全健康知识,构生态和谐社会”,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整个团队一起讨论如何准备,如何实施,如何预防意外。我们深深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深深懂得这次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我们顶着烈日,在雅安的大街小巷中穿行,只为找到更多的人来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以保证我们调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我们冒着大雨,深入葫芦村,只为一探究竟,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我们一起将暑期社会实践的结果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有过苦,有过累,但我们都一起分担,只为将这次社会实践做到尽善尽美。
7月初,我们“增安全健康常识,构生态和谐社会”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在一教老师休息室,我们召开了第一次成员见面会,大家相互间有了了解,我也由此认识了更多的新朋友。首先,队长在此次会议中分配了大家各自的任务,再次大家就对调查问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我们的活动调查问卷也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获益匪浅。特别是像我这样没有做过实践的同学,让我们知道了实践的具体流程,了解了实践的主要事项,这些都为我以后的生活,工作以及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和深入细致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7月10日起,我们开始了调查的征程,我们将调查问卷分发给大家,分发给不同的人群,用以保证问卷结果的科学性。在调查中我们总体上进展都较为顺利,当然偶尔也会遇到不想配合我们调查的市民,但在我们努力的讲解和解释后,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接受我们的调查。
但在实施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调查问卷的诸多问题。如:
1、问卷的问题太多,很多人一看到那么多问题都不愿意配合。
2、问卷有几个文字性叙述题,几乎没有人愿意写,成为了无效问题。
3、问卷的问题有重复性错误,问了还在问。
4、问卷的答题方式和答案设置都有很多不明确之处。
我们在实践中增强了我们的交际能力和吃苦耐劳的能力,我们都很珍惜这个过程,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珍惜我们美好的大学生活。
为了进一步贯彻我们 “增安全健康知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我们单独去了农经协会的实践基地——雅安市雨城区葫芦村,进行更进一步的推广和宣传。
众所周知,农民由于文化水平有限以及受生活水平的。他们大多数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生活质量不高。所以在他们中间,不难发现很多滥用塑料制品的现象。当我们深入调查询问了一些村民后,发现了很多问题。
一、大多数人觉得塑料制品使用不当不会对身体造成多大的危害。
二、基本上没人了解塑料制品上的标志的含义,连塑料制品合格与否都不会判别。
三、有许多家有用塑料瓶装醋酱油等,图个方便,殊不知它们的巨大危害。
四、在我们讲了有关塑料制品的使用及危害后,大多数人表示不可能拒绝使用塑料用品,平常生活也不会注意那么多。
五、塑料制品的处理方式极为落后,随意丢弃、掩埋、焚烧是其主要的处理方式。
六、部分村干部为了自我的干部形象,故意隐瞒塑料制品在村里的实际使用状况和处理方法,开始阶段给我们的调查造成了一定的误导。
在走进村民深入了解后,我们更是获益匪浅,通过和农民朋友的交谈,我们了解了他们的心声。我们知道他们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在对他们的调查中我们一方面得出以下结论:农民们大多数人都是把垃圾或干枯作物焚烧处理,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所以加大环保宣传,对他们很有必要,需要唤他们的环保意识。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他们很多人也是迫于无耐,并不是大家都想焚烧处理垃圾,有些人还是知道这对环境有害,但是由于农村条件有限,很多地方没有垃圾箱,回收体系也不完善。所以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帮助这些条件差的地区,帮助他们完善回收系统。
我们一直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有关部门也不要忽视农村环境问题,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一同进行才行,我们不能再走弯路。这些问题是我们通过亲身实践调查才得来的,所以,通过这次实践让我更加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的含义。这些东西是书本上得不到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的,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想要自己成为有为青年,我们就必须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从中知道自己应该为社会做些什么,以免失去奋斗 的方向。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对于一般饮料瓶底的数字含义,其调查结果更是让吃一惊。不论是学生这样的知识分子还是工人农民这样的普通人群,大家对其的知道程度都微乎其微,不知道其含义的人在各类人群中都占到了90%以上。对于这样的结果,我想我们应该有所反思。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家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塑料制品的一般认识却是如此浅薄。由此看来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简单的标个数字在瓶底,而且要让人们知道其含义,让大家知道不同标识的瓶子该放入那类垃圾回收箱,以减少我们处理垃圾的社会成本。
学生这个群体是受教育程度很高的一个群体,连他们都不知道含其具体含义,这也或
多或少地反映出我们当今教育对一些方面涉猎的缺失。我们不仅需要学科学知识,我们也需要学伦理道德、学生活常识。这些都是我的亲身体会,也是我的感受。这次实践所给我带来的收获必将终身受用。
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虽然这几天的实践,我们走了很多路,有过长时间的等待,遭遇他人不理解的眼神,不配合等等,但是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此次实践,我们的基地葫芦村的村干部们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安排群众来听我们讲说塑料制品的相关知识,当然也很感谢他们。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向广大群众宣传了塑料制品的使用,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也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是短暂的,但是它教会我很多,使我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教会我有耐心,有毅力,无论多苦多累,不管结果如何,这个过程,我们一起努力,我们收获成长,收获知识,收获了快乐。当我们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奶奶讲如何使用塑料制品,如何辨别哪些有害,哪些可以用来盛装食物?老奶奶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停地夸我们这个活动搞
得好,使她们这些农村的村民学到了许多平常不了解的东西,看着老奶奶满脸皱纹的脸上那慈祥的笑容,我就觉得再哭再累也值得,只要我们真的给大家带来了知识,带来了便利,一切都是好的,一路的奔波劳累顿时都消失了。
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