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

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华佗小知识
读写算2015年 第17期教学方法研究

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

双呼拉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第二幼儿园 博乐 833400)

【摘 要】在幼儿的成长发育阶段中,幼儿在幼儿园接受学习的阶段是教育过程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一生中学习知识的启蒙阶段。故事教学的方法在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效率起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教师在运用故事的教育方法进行幼儿教育的时候,可采用不同的游戏方法和策略使教学过程进行的更加生动。本文对幼儿园故事教育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使教师在幼儿的教育工作中能更好的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关键词】故事教学方式 幼儿园教学幼儿园的教育时期是人一生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对这个时期的教育制度进行严格的规范,是教育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幼儿教师是这个教育阶段的主要负责人,抓好这个时期的教育,是幼儿教师应该做的本职工作。故事教学的方法是提高这一时期教育效率的主要手段与措施。

一、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故事教学的作用

对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一般很难集中在课堂上,培养他们的兴趣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首要工作与最终任务。在兴趣的引导下,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会产生令人惊奇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致力于培养幼儿的兴趣,有利于幼儿学习成果的提高。幼儿的兴趣在广义上来讲虽然丰富多样,但往往也大同小异,所有的幼儿几乎都愿意聆听新鲜的故事。故事对幼儿的吸引力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他们会愿意为了理解故事的内容而专心致志的聆听教师的讲述。当教师所讲述的全部内容能被他们自身的认知能力领悟时,幼儿对于自己能力就会产生强烈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与自信度在无形中显著提高了幼儿的兴趣,拓展了他们狭窄的知识面。

二、故事教学对幼儿语言学习的影响

语言作为人类沟通与交流的唯一有效工具,是人类传播信息和表达自我的主要途径。在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幼儿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能力受年龄的处于低等的水平,故事教学弥补了这一方面的缺陷。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内容情节与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动。故事教学为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它不仅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人员一定要掌握的教学能力,更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一般的儿童以喜欢想象,喜欢探究为显著特点,儿童故事,尤其是绘本类故事,因为其情节的生动、丰富有趣的人物性格,富有想象的童话世界都无一不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教师应重点挖掘该教育元素,为支持幼儿开拓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得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作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究。幼儿一旦经历了这个过程,不仅会使他们获得语言经验上的能力积累,更使他们在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有了难以估量的进步。

三、故事教学对学生多元智能构建的作用

智能,是指幼儿的智力能力,多元智能指的是幼儿多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这些能力包括:语言表达与组织、音乐鉴赏、智力、感官、肢体运动、数学、逻辑、人际关系处理、自我反省、自然等方面。幼儿园的相关人员在相应的教学故事中,应当适当的借助所要讲述的故事情境,使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融入到故事内容当中去,让他们自己对故事产生深入的体会。在一定程度上领悟与应用所要学习与掌握的知识,使故事教学的能力和作用最大化。

四、故事教学对师生教学过程互动性的意义

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发生的一切有关于知识传播交流性的活动,通称为互动,在幼儿园阶段,教师与幼儿是互动形成的条件与主体。在传统的集体教育模式中,教师负责的主要内容是课程的讲解,幼儿只是单纯的

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进行聆听,教师有时会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对自己的知识盲点进行表达,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提出的问题予以解决。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故事教学模式的产生,对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地位有了很好的改善。故事好比一种知识传播的介质,教师在故事内容中融入教学内容,能让幼儿怀着对故事结局的渴望,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自主地接收。知识的接收由被动变为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幼儿不再因对老师的畏惧将自己的不懂的问题隐藏,消除了日后学习上的障碍与隐患。在发言权上,幼儿和教师的关系平等,所以知识的传播与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最大化。幼儿也因为故事的原因将教师美化,使师生关系更加的和谐与融洽。

五、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故事教学的实施方法

(1)故事的筛选。应用故事教学方法,首要工作的筛选好的故事。优秀的作品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思想及行为。故事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具有教育意义的同时,故事内容应该对幼儿的心灵及道德修养上有一定的熏陶作用。考虑到幼儿的理解能力不够成熟,故事内容不能过于复杂化,在具有上述故事性的同时,使幼儿的理解程度最大化。故事优良程度是故事教学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教师应对故事的内容选择给予高度重视。故事内容的原则具有以下原则:对普通情操的满足,教师应省略故事中的血腥场面;符合幼儿智商与情商的发展规律。故事选得好,教学没烦恼。

(2)语言实际生活化。故事中蕴含丰富的语言词汇,教师要通过适当的引导,使故事生活化,语言简单易懂,使幼儿在故事中模仿其词汇的运用,从而使幼儿理解词义,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实际证明,越贴近生活化的教学越有利于幼儿的学习。

(3)使用游戏措施进行故事教学。让孩子融入故事能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有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分组分队,使学生在合作中具有团队意识,让幼儿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注重团队的重要性。

六、结束语

故事教学是幼儿园进行教育工作时运用的主要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全国各地的教育体系中被予以广泛应用。应用该模式教学,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故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我国的教学形式,还对我国处于知识启蒙期的幼儿具有了人生指导作用,使他们在以后的道路上懂得以史为鉴。

参考文献

[1]梁晶晶.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3(2)

[2]陈恳.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1)

[3]茅丹.“成语故事”教学在幼儿园中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3(10)

· 6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