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快乐的鱼儿教案
【篇一:快乐的鱼儿】
艺术(美术)《快乐的鱼儿》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海洋中常见的几种形态、大小、颜色的鱼,大概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2.能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不同鱼的基本特征。 3.喜欢鱼,并能向同伴讲诉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海底世界鱼类课件
2.白纸、铅笔、记号笔、油画棒 3.音乐《水族馆》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激发幼儿认识海底世界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看的海洋动画片,你们想不想看呢?师:视频看完了,谁能来告诉我,你看到哪些鱼呢? (幼儿自由交流回答,如:热带鱼、鲨鱼、鲸鱼、金鱼、剑鱼、比目鱼、珍珠鱼、带鱼、五色鱼等)
二、观看图片,引导幼儿欣赏、讨论并认识几种常见的鱼。 1.设置情景
师:海底世界里的鱼儿可真多呀!你们想不想给鱼儿拍照片呢? 师:今天,我们要去海底世界给鱼儿拍照片,小朋友看看海底世界都有哪些鱼儿?
师:鱼宝宝的身体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幼儿讨论,如:头、身体的形状)
小结:鱼宝宝都有头、身体、尾、鳍。
2.幼儿自由讨论,引导幼儿发现每种鱼都有不同的特征,由不一样的线条或图形组成。
师:这些鱼长得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请你和好朋友之间互相说一说。(幼儿讨论:观察鱼的形状,回答鱼身上的花纹有什么不同,如:直线、弧线、 三角形、圆形等)
小结:海底世界里的鱼真多呀!每一种鱼都有自己的特征,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圆有的细长,有的身上有刺,有的有美丽的花纹,还有的鱼会变色,甚至连游泳的方式也不一样! 三、幼儿创造性地绘画。 1.教师提出要求
你们最喜欢哪条鱼?最想给哪条鱼拍照片?为什么?
你们说的都很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要仔细看了,看看你想拍照的鱼儿长什么样?怎么样才能把它拍得更漂亮?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启发引导
让我们一起用神奇的画笔来给它们拍一张漂亮的照片吧! (1)先画出自己喜欢的鱼的形状,要画满整张画纸。
请你说一说自己画的哪一条鱼?它是什么形状的?怎样才能把它画得漂亮一点呢?
(3)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用不同花纹进行装饰。
照片要画大一些,颜色要涂得均匀鲜艳,那样才会更漂亮! 有问题的宝宝,可以举手告诉老师。
(4)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多画几条不同的鱼。
画完得宝宝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多画几条漂亮不同的鱼儿。 四、展示作品
你们,照得照片真漂亮,请把你们的照片放到海底世界里,让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请你和好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拍得鱼宝宝。 看一看你最喜欢谁给鱼儿拍的照片?为什么?
小结:今天,小朋友都给自己喜欢的鱼宝宝拍了许多漂亮的照片,并且把鱼
宝宝身上的花纹、线条、颜色都拍得非常清晰漂亮。真棒! 五、结束部分:
让我们也做一条快乐的鱼儿吧,一起尽情的畅游海底世界吧!
【篇二:快乐的小鱼】
《快乐的小鱼》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和对深海鱼的认识。
2.通过制作,让幼儿感知自创绘画的快乐,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
3.让幼儿体会同伴之间合作可以带来更大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使幼儿确切理解与体会到如鱼得水的快乐。
难点:在折纸的过程中有个别幼儿较慢跟得上学习步骤。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正方形折纸(每个幼儿一张),水彩笔(6*n数量),有水草和珊瑚的海洋大图画一张,录制流水声音乐一段,双面胶n(小组数量)卷。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随着播放的音乐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鱼”排队进入教室,请幼儿依次入座。幼儿观察可见,引导幼儿说出看到的景象和画上的生物。
2.提问幼儿“海洋图画上好像少了些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答案并出示深海鱼的折纸样品,将其贴在海洋图画上。“海洋里的这条鱼快不快乐?有没有同伴和它一起做游戏?”启发幼儿的探索思维;“我们来做些鱼和它一起做游戏吧!”引导幼儿动手创作。 3.示范制作深海鱼过程三步骤:
(一)把正方形折纸斜对角对折打开,然后以折纸的中间为顶点,折纸正对角对折成双重三角(鱼身)。
(二)把一边的两个小三角以起向内中心对折合拢(鱼尾巴)。 (三)把另一边的三角形尖点的部分画上眼睛,(鱼身)绘画上鱼鳞(小朋友喜欢的形状;提示幼儿可交换彩笔绘画出彩色的鱼;一条条漂亮的深海鱼就做好了!
在制作过程中给予幼儿适时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喜欢制作手工的兴趣和体会制作过程的乐趣。
4.鱼含有丰富营养,引导学生要多吃鱼。 教学反思
1. 因为幼儿平时较少制作手工折纸活动,所以实践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反复练习过程中,对容易失去耐心部分幼儿多加以鼓励;需准备多几张折纸。
2. 幼儿传递物品的过程时,场面会有些混乱。得以一定的时间来控制。如果重新上这节课,会准备更充足的材料,最好每幼儿一组(6支)水彩笔。
【篇三:中班游戏活动《捉小鱼》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2、训练幼儿协作能力和身体的平衡能力。
3、体验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共同学习的愿望,提高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快速的抓到鱼,在游戏中不能碰到扮演鱼儿的小朋友,只能碰到夹子。 【活动准备】
1、教师提前布置活动的场所,小猫的头饰,小鱼卡片。 2、几十个夹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小猫头饰,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啊?(小猫)
2、有谁知道小猫最喜欢吃什么?(鱼)
3、那么我们就来玩一个小猫捉鱼的游戏吧,好不好? 二、基本环节。 (一)小猫捉鱼。
1、教师请小朋友们带上小猫的头饰,并扮演猫妈妈的角色。
2、猫妈妈找宝宝了:喵喵喵,孩子们,你们在哪里啊?小猫听到了就回答:喵喵喵,妈妈我们在这里。今天妈妈发现一个地方有很多的鱼,我们赶紧去捉吧,好吗?教师带领幼儿到放有小鱼卡片的活动区域,让小猫去把鱼儿捉回来,放到老师提前准备好的盆子里,看是捕鱼能手,捉的鱼最多。 3、幼儿开始自由的捉鱼。
4、宝贝们,真棒这么快就把小鱼捉完了,可刚刚我们捉的鱼都不会游,下面我们就去会游的鱼好吗? (二)捉活鱼
1、教师首先介绍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在地上圈定一个区域,选几个孩子当鱼,在衣服上夹上十几个夹子代表鱼鳞;其他幼儿当渔夫。游戏开始,鱼儿可以跑出圈外,这时大家可以去追鱼并设法取下衣服上的夹子,当鱼儿回到圆圈里就不能去夹子了,直到鱼儿身上的夹子取完游戏结束,取下夹子最多的就是胜利者。
2、教师选定区域让幼儿扮演小鱼,其他幼儿开始捉鱼活动。
3、幼儿活动是教师提醒幼儿只能取夹子,不能碰到扮演小鱼的幼儿。 4、评出胜利者给予表扬。
5、活动课变换角色反复进行。
三、活动总结
1、教师要捉鱼最多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经验,并和其他幼儿交流。 2、教师小结活动内容、表扬、鼓励幼儿。 四、延伸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幼儿提一些身体动作的要求,以培养他们身体运动的各种能力。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训练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和身体的平衡能力。但在捉活鱼的环节当中,好多小朋友都不能准确的捉住夹子,更别说不碰到扮演小鱼的幼儿,有的小朋友更是一条鱼都没抓上。我想可能是平时对孩子们身体的协调性训练的太少了,一直与他们在玩捉鱼游戏的时候没那么顺利。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要对孩子们多做这方面的练习,以提高他们身体运动的各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