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株洲市二中第三届校园读书节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悦读青春 点缀年华 活动时间:10月24日至11月中旬 活动目的:
1、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 2、让读书成为一种需要和追求; 3、让读书伴随我们整个人生; 4、营造书香校园。
活动组织:学生科、团委、学生会 活动对象:高一、高二年级 活动内容:
一、节徽设计活动 时间:10月下旬
参加对象:高一、高二 负责人:罗斯炫
内容:每班至少为读书节提交一份设计方案,并配上相应的说明。11月2日前以电子稿形式发送至邮箱xiaoyaoxuandao@vip.qq.com,所征集来的所有方案会参与评选,确定读书节会徽,并奖励优秀设计方案。
二、征文活动
时间:11月15日之前将征文发至电子邮箱xiaoyaoxuandao@vip.qq.com此次征文,分为四个主题,同学们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参与。
①诗意的青春
活动形式:诗词诗歌征集 参加对象:高一、高二
落叶飘、诗意起。回味曾经的悸动,感受如今的生活。用一首诗、一首词,将你活在青春年华里的感触写下。不限题材字数,想写就写,但求一展才华,成繁华绝唱。
1、以诗词、诗歌为文体进行创作。每件作品署名一人,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不得抄袭;
2、投稿方式(投稿时标明姓名、年级、班级及参与主题名称)
3、所征集的作品将会进行评选,入围的作品均会获得奖励。优秀的作品将刊登在《丛中笑》。
②青春的定义域
活动形式:作文征集 参加对象:高一、高二
向高一年级那些个性张扬、才华横溢的90后们发出征集。或是祭奠,或是赞美。五月天说青春是用力地奔跑,然后华丽地摔倒!郭敬明则将青春里美好
与破碎比喻为梦里花落知多少...以“青春的定义域”为题,以熟悉的校园为背景,以相处的师生为角色,以点滴的细节为情节,用青春的文字将你的青春写下。或为自己而写,或为别人而写,或为生活而写,或为年华而写...
1、.以“青春的定义域”为题。每件作品署名一人,有正确的价值取向,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不得抄袭;
2、投稿方式(投稿时标明姓名、年级、班级及参与主题名称)
3、所征集得作品进行评选,入围的作品均会获得奖励。优秀的作品将刊登在《丛中笑》。
③电影之我见
活动形式:影评 参加对象:高一、高二 ④好书我来评
活动形式:书评 参加对象:高一、高二
有一本书、一部电影,在你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用两百字写下你对这本书、这部电影的感受或感悟,或者向大家推荐,写下一段特别的文字。
1、每件作品署名一人,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字数在两百个字以内,最后一行附上这本书的名称及作者或这部电影的名称,请勿抄袭,期待被真实的你所打动;
2、投稿方式(投稿时标明姓名、年级、班级及参与主题名称) 3、优秀的评论将会刊登在校报或《丛中笑》。 三、书香满校园
时间:11月初,为期一周 参加对象:高一、高二 活动形式:书籍征集与展销 负责人:龙禹晴、张周娟秀
向高一、高二年级每班的团支书派发一张“书籍征集单”,以此向全校同学征集他们想要阅读的书籍。通过与书商的努力,尽可能满足大家的期望,将丰富多彩的书籍刊物带入校园。培养二中学子热爱阅读的兴趣,提高整个二中校园热爱读书的氛围。让金秋十月的校园里,书味正浓。
四、“读书之星”评选 时间:11月中旬 参加对象:高一、高二
每班选出一名同学参与“读书之星”评选考试,考试通过的同学被评为“读书之星”,并将其读书故事在校园网、校报、宣传栏进行宣传报道。
五、“书香班级”评选 时间:11月中旬 参加对象:高一、高二
读书节活动结束前,将会对积极参与本次活动的班级评选为“书香班级”。 六、坐而论道
时间:11月初至11月中旬 参加对象:高一、高二
以蓝天文学社和知行学社为平台,邀请本校或校外的著名专家学者为学子们带来生动有趣的讲座。同时举办“学生讲坛”,在同学间寻找“大师”,与同学们坐而论道、共聊人生。
“勤”、“恒”、“巧”、“乐”四个字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总结。 “勤”。腿勤、嘴勤、手勤是陈老师带好班级的必胜法宝。有了这些“勤”,他就能随时注意班上的情况,发现问题,即时解决;也能及时走进学生中去,了解与融入学生;和学生交朋友,真诚交流,耐心询问,征求意见;向授课老师征求意见,同家长多交流,做到心中有数;将收集到的信息即时记录,汇总成册,有了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就可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平时的交流中因势利导,鼓励、鞭策,使其改进。
“恒” 。陈老师用爱用情,以一颗恒心感动学生,有个陈同学高二时留级到他班上,留级的原因是经常违反校纪校规,并染上毒品被派出所拘留过。对于教育和劝导,陈同学充满了抵触情绪,家长对他也失去信心。面对这样的学生,陈瑜老师通过观察和交谈,发现他很爱面子,不愿谈及其过去的一些事情,在乎班级同学们对他的印象,更注意到他的理科思维很活跃。陈老师给予了他应有的尊重,在学习上进行鼓励,挖掘其理科学习的潜力,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在纪律上三番五次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循循善诱,帮他辅导数学,制定学习计划,请外语老师帮他辅导外语,还让同学们根据他的爱好精心组织了一些活动,邀请他参加。但因陈同学学习习惯较差,经常反复,打退堂鼓,陈老师始终坚持不放弃,最后,陈同学考试成绩常常突破到班级前二十名以内,开始自信,2006年高考顺利考入湘潭大学。 “巧”。陈老师经常多动脑筋,钻研班级管理艺术。对学生审时度势,有的放矢,用心关爱,以情施育,既当良师,又是益友,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促使全班学生都在进步,形成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良好风气。
“乐”。陈老师是乐于奉献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是他常给学生说的一句话。他所带班级一直“班风”正,“学风”盛,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级。学生团结向上,积极进取,每次年级考试班级成绩名列年级班级第一。看着自己的班级里悬挂着的奖状一张张多起来,陈老师觉得“乐”在其中。2011年,陈瑜所带班级被市教育局评为“五四优秀红旗团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