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FTTX施工和验收规范(试行)--广东省电信公司规范

FTTX施工和验收规范(试行)--广东省电信公司规范

来源:华佗小知识
前言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FTTx工程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施工和验收规范2010年08月(试行)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页脚内容1

前言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要求,结合中国电信“光进铜退”发展策略和光接入网发展建设的研究成果,在EPON工程现场试验和小规模的商用基础之上编制的。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房和楼宇设备间环境、安全检查,设备、器材检验,设备安装检验,光(电)缆线路安装,设备基本功能检查和FTTX系统测试等的工程验收。

页脚内容1

前言

目录

1总则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术语和符号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环境与安全检查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安装环境检查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安全检查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安装检验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槽道、机架、线缆、电源线安装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设备和机柜安装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ODN安装检验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防雷接地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一般规定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地线系统检查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设备、器材检验及FTTX系统验收测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设备及器材检查及测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ODN光链路全程对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3宽带测试部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4语音测试部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5网管功能测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工程验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工程验收阶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2随工检查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3初验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4试运行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5终验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页脚内容1

前言

附录A本规定用词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B随工检查项目与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C初验检查项目及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D测试记录表(样表)...................... 错误!未指定书签。

D.1设备和安装器材的检验、测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D.2ODN光链路全程衰耗测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D.3宽带测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D.4语音测试部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D.5网管功能测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页脚内容2

前言

1总则

1.1. 本规范是针对基于EPON技术的光纤到楼、到户工程而制定的

施工标准,施工前检查、初步验收及测试、试运行和竣工验收。改建工程及采用其他接入技术提供综合业务接入的工程可参照执行。

1.2. FTTX工程中所采用的设备,必须是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技术标

准以及中国电信企业标准且在集团公司选型范围内的产品。

1.3. 在FTTX工程施工、验收过程中,按照本规范执行。在特殊情

况下,执行本标准的条款确有困难时,应充分阐述理由,提出解决方案,并呈报建设管理部门审批。

1.4. 凡本规范未具体规定的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应依据设计文

件的要求及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1.5. 竣工验收工作的方法和步骤应执行中国电信和行业的规定,

验收项目内容和要求应按本规范办理。

1.6. 在工程验收测试过程中,应认真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填写好

各种测试表格,便于今后工作中核查,并为整理竣工验收文件做好准备。 1.7. 本规范未包括的特殊项目验收指标要求,可依据工程项目的技术规范书和设计文件的要求执行。

1.8. 各地市分公司和施工单位应贯彻执行本规范的具体要求,其

自行制定的规程不得与本规范相抵触。

1.9. 在执行本规范时如与国家或行业相关规定有矛盾,应以国家

或行业相关规定为准。

页脚内容1

前言

2术语和符号

英ACL DBA DHCDSL DSLEMS EPOFEC FTTIAD IGMIP IPTLAN MAC OAM ODF ODN OLT ONU ONT PON PPPQoS SCB SNMSNI TDM UNI VLAVOI英文名称 AccessControlList DynamicBandwidthAllocation 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DigitalSubscriberLine DSLAccessMultiplexer ElementManagementSystem EthernetPassiveOpticalNetwork ForwardErrorCorrection FibertotheBuilding IntegratedAccessDevice 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InternetProtocol 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 LocalAreaNetwork MediumAccessControl Operation,Administration&MaintOpticalFiberDistributionFrame 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 OpticalLineTerminal OpticalNetworkUnit OpticalNetworkTerminal PassiveOpticalNetwork Point-to-PointProtocoloverEtheQualityofService SingleCopyBroadcast 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ServiceNodeInterface TimeDivisionMultiplex UserNetworkInterface VirtualLocalAreaNetwork 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

中文名称 访问控制列表 动态宽带分配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数字用户线 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 网元管理系统 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前向纠错 光纤到大楼 综合接入设备 Internet组管理协议 互联网协议 网络电视 局域网 介质访问控制 操作、管理和维护 光配线架 光分配网络 光线路终端 光网络单元 光网络用户终端(FTTH) 无源光网络 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服务质量 单拷贝广播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业务节点接口 时分复用 用户网络接口 虚拟局域网 IP语音 页脚内容2

前言

3环境与安全检查

3.1安装环境检查

1) 在设备安装工程开始前,应根据设计对机房的环境条件进行全面

检查,具体要求如下:

机房应远离易燃、易爆、强电磁干扰(大型雷达站、发

射电台、变电站)等场所;机房不应与水泵房及水池相毗邻,机房的正上方不应有卫生间、厨房等易积水建筑。

机房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机房的净高、承重、门窗、

墙面、地面、顶棚面、照明、电源插座设置等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门锁和钥匙配套齐全。

房屋预埋线槽、暗管、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

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机房和设备间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新建机房不得安装吊顶和活动地板。

3) 机房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置的设置应符

合设计要求。

4) 机房应提供符合设备工作所需要的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其直流

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及交流电源电压、频率、波形畸变率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5) 机房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具备门禁告警等系统。

6) 机房内不得有水管、煤气管、暖气设备、消防喷淋设施等。确有其设施且无法避免的,必须做隔离和防渗处理。

7) 机房室内布放设备用线缆宜采用上走线方式。

8) 3.1.8进入机房的管孔应有一定的坡度,机房内的管孔应比室外

高,坡度应大于2.5‰。

9) 机房有关设施的安装和抗震加固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10) 一体化底座安装环境检查:

应选择地势较高,不受洪水影响,地型平坦、土质稳定

适于建筑,以及便于工程组网应用的地点。

宜选在太阳不能直接照射的背阴处。

应选择便于地线安装,大地电阻率较低的地方。

页脚内容3

前言

宜选择在人行道边、绿化带内、院落的围墙角等不易受

外界损伤、比较安全隐蔽和不影响环境美观、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地方。

选择安装地点不宜选择灰尘较大的地区及腐蚀区域和强

雷击区。

室外落地安装时机柜应采用混凝土基座。(在地下车库等

安装时,也可以采用角钢底座。)

基座承载负荷的要求一般不小于6kN/m2。

基座尺寸可参照机柜外形规格尺寸来确定,长、宽宜超出机柜外形尺寸50mm,机柜底面不得超出基座范围。基座的平面应高于历史最高水位不少于100mm,基座平面水平度要求不大于3mm。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基座可以现场浇注,也可以采用预

制件。

浇注基座应预置固定机柜螺栓,预留电源线、接地线、

光电缆引入管孔(洞)。 浇注基座时应将地线系统的水平接地体延伸至基础面,露出端应焊接铜鼻子。基座预制件安装与地线的安装同步实施,地线系统的水平接地体延伸至基座内线槽,露出端焊接铜鼻子。 基座建造应与地线的安装同步实施,建筑基座时预埋管

孔及地线引入。

11) 楼宇挂墙方式时的环境检查:

安装位置尽量选择物业设备间、车库、楼道、走廊等合

适地点安装。

墙体承重要求为60kg/mm2以上。

以下位置不宜挂墙安装:不稳固的,年久失修的墙壁。

装饰外墙、女儿墙等非承重墙。临时设施的外墙。影响市容市貌、影响行人交通以及其他不宜挂墙的位置。空间狭窄不利于维护操作的弱电竖井。

4.户内安装:机柜底距地面高度宜1.2m~2.5m,具体结

合现场情况。

5.户外安装:机柜底距地面高度宜2.2 m~2.5m,具体

结合现场情况。

页脚内容4

前言

6.竖井中安装:机柜底距地面高度宜为1.0 m~1.5m,

具体结合现场情况。

12) FTTH/FTTO终端的安装环境检查:

终端应安装在环境较好、安全、方便、便于进线(尾纤

和电源线)及出线(语音线、数据线和视频同轴电缆)的位置。 对于住宅用户,终端应安装在与用户家庭布线系统汇聚

点同一位置。

对于有内部局域网的企事业用户,终端应安装在用户网

络设备处。

设备安装位置附近应能提供220V/30W交流电源,并带接

地保护的三眼插座。

3.2安全检查

1) 机房内必须配备有效的灭火消防器材。凡要求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必须保持性能良好。

2) 机房和设备间室内新装修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不得使用木地板、木护墙及可燃窗帘。

3) 机房和设备间楼板预留孔洞应配置不燃烧材料的安全盖板,已用的电缆走线孔洞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封堵。

4) 机房和设备间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5) 光(电)缆从楼外进入室内侧应做堵塞,应无渗漏。

4安装检验

4.1槽道、机架、线缆、电源线安装 4.1.1槽道、桥架安装

1) 槽道、桥架的安装位置、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偏

差不得超过50mm。

2) 槽道、桥架扁钢平直,无明显扭曲和歪斜。

3) 安装好的槽道、桥架应平直,各横铁规格一致,两端紧

贴槽道扁钢和横铁卡子,横铁与槽道扁钢相互垂直,横铁卡子螺钉紧固。

4) 横铁安装位置应满足电缆下线和做弯要求,横铁排列均

匀。当横铁影响光缆曲度半径时,可做适当调整。

页脚内容5

前言

5) 槽道的地面支柱安装应垂直稳固,允许垂直偏差为

1.5‰;同一方向的立柱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当立柱妨碍设备安装时,可适当移动位置。

6) 沿墙水平槽道应与地面平行,沿墙垂直槽道应与地面垂

直。

7) 槽道穿过楼板孔或墙洞的地方,应加装子口保护。电缆

放绑完毕后,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封堵。

8) 列间撑铁的安装应在一条直线上,两端对墙加固应符合

设计要求。

9) 吊挂安装应牢固、整齐,保持垂直,无歪斜现象。吊挂

构件与槽道漆色一致。

10) 铁件的漆面应完整无损,如需补漆,其颜色与原漆色应

基本一致。

11) 安装沿墙单边或双边槽道时,在墙上埋设的支持物应牢

固可靠,沿水平方向的间隔距离均匀。安装后的槽道应整齐一致,不得有起伏不平或歪斜现象。

12) 槽道安装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平槽道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

每米偏差不超过2mm。

垂直槽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

度偏差不超过3mm。

4.1.2机架安装

1) 机架的安装位置、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机架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机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

1‰。

4) 列内机架应相互紧密靠拢,机架间隙不得大于3mm,列

内机面平齐,无明显参差不齐现象。

5) 机架安装完毕应按照建设方要求做好标识,标识应统一、

清楚、明确,位置适当。

6) 各种螺栓必须拧紧,同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应一致。

页脚内容6

前言

7) 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

补漆。各种文字和符号标志应正确、清晰、齐全。

8) 机架必须按施工图的抗震要求进行加固。

9) 告警显示单位安装位置端正合理,告警标示清楚。 10) 机架的安装位置、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11) 机架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12) 机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

1‰。

13) 列内机架应相互紧密靠拢,机架间隙不得大于3mm,列

内机面平齐,无明显参差不齐现象。

14) 机架安装完毕应按照建设方要求做好标识,标识应统一、

清楚、明确,位置适当。

15) 各种螺栓必须拧紧,同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应一致。

16) 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

补漆。各种文字和符号标志应正确、清晰、齐全。

17) 机架必须按施工图的抗震要求进行加固。

18) 告警显示单位安装位置端正合理,告警标示清楚。

4.1.3子架安装

1) 面板布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2) 子架安装应牢固、排列整齐,插接件接触良好。 3) 子架与机架的加固应符合设备装配要求。

4) 子架安装完毕应按建设方要求做好标识。标识应统一、

清楚、明确,位置适当。

4.1.4线缆敷设

1) 机房线缆布放要求

布放线缆的规格、路由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线

缆排列必须整齐美观、外皮无损伤,且应考虑不影响今后扩容时设备的安装及线缆布放。

机房、ONU机箱内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通信线

页脚内容7

前言

应按不同路由分开布放。通信电缆与电力电缆相互之间距离应大于或等于50mm。

布放走道线缆必须绑扎、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

靠拢,外观平直整齐,线扣间距均匀,松紧适度。

连接器和线缆在机械尺寸上应完全匹配,接插件连

接牢固,以保证良好的物理连接,减少连接损耗。

缆线应统一编号、并在两端缆头上做标识、标签,

标注应正确,内容齐全,字迹清晰,不宜擦除。

各种缆线应采用整段材料,不得在中间接头。 2) 光跳线的敷设

光跳线的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光跳线的走向、路由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光跳线两端的余留长度应统一,并且符合工艺要求。

光跳线布放时,应尽量减少转弯,在走线架上敷设

应加套管或者线槽保护。无套管保护部分宜用活扣扎带绑扎,扎带不宜过紧。光跳线应保持自然顺直,无扭绞现象,并绑扎至横铁上。尾纤在ODF和设备侧的预留应分别不超过500mm,并在其两端分别固定一永久性标签。

光纤布放时不得受压,不得把光纤折成直角,需拐

弯时,应弯成圆弧,圆弧直径不得小于60mm,光纤应理顺绑扎。 光跳线与设备及ODF架的连接应紧密,并且应有统一、清楚的标识。

暂时不用的光纤头部要用护套套起,整齐盘绕,用

宽绝缘胶带缠在ODF架上。 3) 敷设电源线

机房直流电源线的布放路由、路数及布放位置应符

合施工图的规定。电源线的规格、熔丝的容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源线必须采用整条电缆线料,严禁中间接头,外皮应完整无损伤。

交流电源线必须有接地保护线。

设备电源宜用不同颜色的电源线相连接。

页脚内容8

前言

电源线布放应自然顺直,无明显扭绞和交叉,不得

溢出槽道,富余的电源线应截除。经走线架布放的电源线绑扎整齐,松紧适度,绑扎间距均匀。

电源线转弯处应放松,均匀圆滑。

交、直流电源的电力电缆,必须分开布放;电源线

应与信号线缆分开布放,避免在同一线束内。

电源线接入空气开关处以及空气开关应有清楚的标

识,指明该电源线连接的设备机架位置。标识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识应选用不宜损坏的材料。

直流电源线的成端接续连接牢固,接触良好,电压

降指标及对地电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对直流电源线应保持平行,正负线两端应有统一

红蓝标志。安装好的电源线末端必须有胶带等绝缘物封头,电缆剖头处必须用胶带和护套封扎。多余电源线应截断,避免盘绕。 4) 用户引入电缆敷设

用户引入电缆(以下简称:入户电缆)的敷设必须符合施工图的规定。

入户电缆的规格程式、走向、路由、端接方式应符

合设计文件规定,不宜与电力电缆交越,若无法满足时,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入户电缆布放应自然平直,无明显扭绞、打圈、接

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操作损伤。

入户电缆两端应有统一的标识,标识上宜注明两端

连接的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宜损坏的材料。

入户电缆留有余量以适应终接、检测和变更。预留

长度宜为0.5~1.0m。

入户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非屏蔽4对

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线缆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4.1.1,表4.1.2的要

求:

表4.1.1入户电缆与其它机房最小净距

页脚内容9

前言

配电箱 电室 变电梯机房 空调机房 名称 最小净距(m) 1 2 2 2 表4.1.2入户电缆缆线及管线与其它管线的间距 管线种类 平行净垂直交叉净距(mm) 距(mm) 1000 300 避雷引下线 保护地线 热力管(不包封) 热力管(包封) 给水管 煤气管 压缩空气管 50 500 20 500 300 300 150 300 150 20 20 20 入户电缆宜单独敷设,与其它弱电系统各子系统缆线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屏蔽电缆的屏蔽层端到端应保持完好的导通性。 在缆线桥架和线槽内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密封线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

页脚内容10

前言

b) 缆线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10m处进行固定。

c) 在水平、垂直桥架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对绞电缆及其它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在于1.5m,间距应均匀,不宜绑扎过紧或使缆线受到挤压。

采用吊顶支撑柱做为线槽在顶棚内敷设缆线时,每

根支撑柱所辖范围内的缆线可以不设置密封线槽进行布放,但应分束绑扎。

入户电缆敷设应严格做到“防火、防鼠、防挤压”要求。

入户电缆端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电缆在端接前,必须核对电缆标识内容是否正确; b) 电缆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c) 电缆端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

d) 对绞电缆与连接器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对绞电缆端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端接时,应保持每对对绞线的扭绞状态,5类电缆的扭绞松开长度不应大于13mm。如果采用6类电缆,允许松开的扭绞长度应更加严格按制。

b) 对绞线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符合图4.1.1的规定,有两类连接方式可采用,首推A类连接方式。但在同一布线工程只能采用其中一种方式,不应混合使用。

图4.1.1 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连接

G(Green)—绿;BL(Blue)—蓝;BR(Brown)—棕;W(White)—白;

O(Orange)—橙

c) 当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合同1条4对对绞线时:信息点侧按照T568A或T568B方式将1、2、3、6端接在1个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数据业务使用),将4、5(或7、8)端接在另1个通用插座或RJ11插座上(话音业务使用),2个插座上必须标明端口业务类型;在配线设备侧,将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使用的线对可分别端接在卡接式配线模

页脚内容11

前言

块和RJ45模块(接法与信息点侧应一致)上,也可按线序都端接到卡接式配线模块上(跳线连接方式与信息点侧一致)。

4.2设备和机柜安装 4.2.1OLT设备安装

1) 严格按照设计平面布置要求安装OLT主设备及走线架、ODF等配套设备和器材。

2) 机架和子架、铁架的安装、线缆敷设等应符合YD/T5140-2005

《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3) OLT设备的机盘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类型机盘应依据设

计面板排列,准确无误地插入设备子架中的相应位置。

4) OLT设备壁挂式安装时,宜靠近走线架。设备底部距地面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4.2.2ONU设备安装

1) ONU设备安装于室外机柜内时,设备安装位置、设备连接线

缆终端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 ONU设备安装于宽带接入用综合配线箱内时,设备安装位置

应符合以下要求:

满足设备通风散热要求,机箱风扇在电源供电正常情况

下要求24小时运转。

方便设备连接线缆的布放和终接。 方便操作维护及扩容。

3) 设备安装应端正牢固,无明显歪斜。各种螺栓必须拧紧,同

类螺丝露出螺母的长度应一致。 4)

要求。

接地电缆应与机柜(箱)接地体可靠连接,规格应符合设计

5) 线缆布放应顺直、整齐、不凌乱,无明显扭绞和交叉,绑扎

牢固整齐,松紧适度,绑扎间距均匀。信号线不应与电源线在同一线束内布放。若电源线与信号线在柜(箱)体同一侧布放时,电源线应加软套管与信号电缆隔开。

6) 电缆外保护层剖头处需加热缩套管时,热缩套管长度宜统一

适中,位置统一,热缩均匀。

页脚内容12

前言

7) 对绞电缆的终接应符合GB50312-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

范》的要求。

8)

CATV电缆与设备的连接应接触良好、牢固。

9) 跳纤及尾纤布放应符合YD/T5140-2005《有线接入网设备安

装工程验收规范》的要求,与设备的连接应接触良好、连接紧密、接线无误。

10) 设备、线缆及端子板应做好标识,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标识内容及制作应符合电信业务经营者或设计要求。 4.2.3ONT设备

1)

ONT设备在家庭用户智能终端盒内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ONT设备的安装应端正牢固。

ONT设备的电源线宜靠边布放,应对电源线的余长部分

进行绑扎,电源线中间不得做接头。

与ONT设备连接的其它线缆应布放整齐,绑扎牢固,松

紧适度。

家庭用户智能终端盒内跳纤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

求,连接器插头型号应与相连的ONT设备端口相匹配。 2)

ONT设备在家庭或办公室进行台面式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跳纤的规格型号、路由应符合设计要求。

跳纤的布放应符合YD/T5140-2005《有线接入网设备安

装工程验收规范》中的相关要求。

蝶形光缆作为跳纤在室内敷设时,应考虑走线安全,宜

隐蔽布放。 3)

ONT设备安装于企业用户的机柜内应符合下列要求:

ONT设备安装应端正牢固,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ONT设备连接线缆应有清晰的标识,标明端口类型、编

号及线缆走向,标识应符合电信业务经营者或设计要求。 ONT设备连接线缆的走线应符合设计和机柜说明书要

求,强、弱电线缆宜分边布放、分类绑扎。

4.2.4机柜(箱)

页脚内容13

前言

1) 2)

室外机柜的规格型号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落地室外机柜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应采用混凝土基座。基座长、宽宜超出机柜外形尺寸

50mm,室外机柜底面不得超出基座范围。

浇注基座应预置固定机柜螺栓,预留电源线、接地线、

光电缆引入管孔(洞)。 浇注基座时应将地线系统的水平接地体延伸至基础面,露出端应焊接铜鼻子。

机柜底部应与基座加固、连接固定点不得裸露在外。加

固螺栓应符合YD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5.3节的相关规定。

接地引入线宜从基座预置孔洞内引入,尽量短直,多余

的线缆应截断,严禁盘绕。 3)

架空室外机柜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架空平台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采用单杆安装时,机柜与杆身之间应进行抗震加固;

当采用“H”杆安装时,机柜与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与杆身之间都应进行抗震加固。

工作平台的底部距地坪应≥2.5m,且不影响道路通行。

宜采用镀锌扁钢将水平接地体延伸,沿电杆布放至机柜

底部,距离不宜超过300mm,然后采用不小于35mm2的铜芯电缆引接到柜内等电位接地排。 4)

壁挂室外机柜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宜选择满足机柜承重要求的永久性建筑物安装,机柜与

墙壁宜采用膨胀螺栓安装坚实牢固。

机柜底部距地面高度宜不小于2m。

地线引接宜采用镀锌扁钢将水平接地体延伸,沿墙布放

至机柜底部,距离不宜超过300mm,然后采用不小于35mm2的铜芯电缆引接到柜内等电位接地排。

光缆引入机柜应采用穿镀锌钢管保护。

5)

地线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之间的焊接应牢靠,焊接点应

页脚内容14

前言

做防腐处理。

6) 水平接地体延伸靠近机柜端应焊接铜鼻子,焊接应牢固,焊

接点应做防腐处理。铜鼻子的尺寸应与机柜接地引入线径相吻合。 7) 落地安装基座或立杆架空安装基础与人(手)孔的沟通,宜

采用管孔式,不得做成通道式。

8) 机柜(箱)应做好标识,书写应清晰、正确,内容应符合电

信业务经营者或设计要求。 4.2.5网管设备的安装

1)

求。

2)

网管设备的电源和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网管设备的安装数量、安装位置和主机配置应符合设计要

3) 网管设备的安装及线缆布放应符合YD/T5179-2009《光缆通

信工程网管系统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4.2.6用户智能终端盒

1)

计要求。

用户智能终端盒的规格型号、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应符合设

2) 内嵌式安装时,盒体与墙体的缝隙应抹平,箱体的正端面与

墙壁平齐。

3) 4) 5)

壁挂式安装时,盒体固定应牢固。

盒体的接线孔应与外部引接管道对齐,不得错位。 盒内各部件应连接牢固。

6) 应做好标识,书写清晰、正确,内容应符合电信业务经营者

或设计要求。 4.3ODN安装检验

4.3.1光纤配线架安装的安装

1)

端位置。

光纤配线架中每一块盘片每芯均应标签标识光缆走向及对

2) 光纤配线架内一体化模块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计要求作

熔纤盘或成端盘。

3)

光纤分配架的排列应充分考虑电缆和光纤上下出入走线的

页脚内容15

前言

需要,避免在配线架顶部相互交叉挤压。

4) 光纤分配架应接防雷地线,防雷地线应单独从地线排引入,

并可靠地与ODF架绝缘。

5) 光纤分配架应具有良好的保护接地,ODF架上的接地端子可

直接与相邻头柜的保护地端子相接。

6) 熔接型光纤分配架容量应根据工程中新布放光缆的光纤芯

数进行配置,跳纤用的光纤分配架容量应根据工程中所配的光接口的数量进行配置。

7) 光纤分配架上监测线引出端子板位置及各种标志应符合设

计要求,ODF架上无源光器件的安装应牢固,不影响ODF架的操作性能。 8) 光纤分配架上的光纤连接器位置应准确,安装应牢固,方向

一致,盘纤区固定光纤的零件应安装齐备。 4.3.2光分路框(箱)的安装

1)

求。

2) 光分路框(箱)内每芯均应标识光纤走向、对应服务地址,

标识要符合资源管理要求。

3) 光分路框(箱)的安装应工整、美观,其所有尾纤均有一定

富余量,盘纤应整齐,方便维护时插拔。

4)

固。

4.3.3光分纤盒(OTB)的安装

1) 光分纤盒(OTB)箱体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在安全且易于施工

维护的位置,安装应牢固。 2)

操作。

光分纤盒(OTB)应当在不阻断在用电路情况下可多次开启光分路框(箱)在光交接箱/ODF架/综合机架内的安装应牢光分路框(箱)的容量、型号、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

3) 当采用墙挂方式安装时,安装工艺应符合墙挂设备安装要

求,不得有悬垂现象。

4) 光分纤盒(OTB)箱内所有尾纤须留有约0.5到1米的富余

量,方便维护时取出和还原。 5)

机箱面必须贴上资产标签,箱盖内侧需贴上用户对照表。

页脚内容16

前言

4.3.4光分路器的安装 1)

光分路器的容量、型号、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 光分路器内已使用部分均应标识光纤走向、对应服务地址,

标识要符合资源管理要求。

3) 光分路器的安装应工整、美观,其所有尾纤均有一定富余量,

方便维护时取出和还原。

4) 当采用墙挂时,光分路器的安装工艺应符合墙挂设备安装要

求,不得有悬垂现象。 4.3.5光信息面板的安装

1)

光信息面板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与设计文件一致。

2) 光纤信息插座应牢靠地安装在平坦的地方,外面有面板。光

纤信息插座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光纤信息插座有开启口,应可防尘、防水、防震。

3) 安装在墙体上的光纤信息插座,应高出地面30cm,若地面采

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固定螺钉需拧紧,不应有松动现象。

4) 工作区内终接光缆的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的安装地应具有

足够的空间,符合设计要求。

5) 信息插座底盒同时安装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时,相互的间距

及采取的防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6)

4.3.6光缆敷设

4.3.6.1主干光缆 1.管道光缆的敷设

1) 敷设管道光缆的管孔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敷设管道光缆的孔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B. 敷设管道光缆之前必须清刷管控。 2) 子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在孔径90mm及以上的水泥管道、钢管或塑料管道内,应根据设计规定一次敷足三根或三根以上的子管。

信息面板应有明显的标识。

页脚内容17

前言

B. 子管不得跨人井敷设,子管在管道内不得有接头,子管

内应预放光缆牵引绳。

C. 子管在人(手)孔内伸出管口长度宜为100~150mm。 3) 光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按照设计要求的A、B端敷设光缆。 B. 敷设光缆时的牵引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C. 敷设管道光缆的曲率半径的要求:敷设过程中光缆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光缆直径的20倍,光缆在人(手)孔中固定后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光缆直径的10倍。

D. 新建光缆接头处两侧光缆布放预留的重叠长度应符合设

计要求。接续完成后光缆余长应在人孔内盘放并固定。

E. 光缆在人孔内子管外的部分应采取波纹塑料套管保护措

施。

F. 管孔及子管管孔均应按设计要求的器材堵塞。

G. 光缆在每个人孔内应按设计要求或业主的规定做好标志。 2.埋式光缆的敷设

1) 挖沟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光缆沟中心线应与设计路由的中心线吻合,偏差应≤100mm。

B. 光缆沟的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沟底高程允许偏差+50~

-100mm。

C. 人工挖掘的沟底宽度宜为400mm。

D. 斜坡上的埋式光缆沟,应按设计规定的措施处理。 2) 光缆敷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敷设光缆的A,B端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埋式光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

C. 两条以上光缆同沟敷设时,应平行排列,相距≥50mm,不得交叉或重叠。

D. 埋式光缆与其他设施平行或交越时,其间距不得小于表

页脚内容18

前言

4.3.1的规定。

最小间隔距离 设施名称 种类 平行时 0.5 给水管 直径300~500mm 0 直径500mm以上 5 排水管 热力管 0 0 压力小于或等于300KPa 煤气管 0 压力大于300KPa 0 通信管道 建筑红线 排水沟 75 0 3 0.0.5 1.0.5 - 0.22.0.5 1.0.5 1.0.5 1.0.5 1.0.5 1.0.5 交越时 0.5 直径300mm及以下 页脚内容19

前言

市外大树 市内大树 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 35KV以下 5 35KV及以上 0 2.0.5 0 75 0.0.5 0.- 2.- 表4.3.1埋式通信线路与其他建筑物间最小净距表单位:m

E. 埋式光缆进入人孔处应设置保护管。 F. 应按设计要求装置埋式光缆的各种标志。

G. 埋设后的单盘光缆,其金属外护层对地的绝缘电阻的竣

工验收指标应≥10MΩ·km,其中暂允许10%的单盘光缆不低于2MΩ·km。

3) 保护钢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光缆穿越铁路、公路应采用钢管保护或定向钻孔地下敷管。保护管的敷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B. 保护钢管伸出穿越物两侧应≥1m;穿越公路排水沟的埋

深应大于永久沟底以下500mm。

4) 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充气的光缆在回填土前必须做好保气工作。

B. 先填细土,后填普通土,且不得损伤沟内光缆及其他管

线。

C. 市区或市郊埋设的光缆在回填300mm细土后,盖红砖保护。每回填土约300mm处应夯实一次,并及时做好余土清理工作。 D. 回土夯实后的光缆沟,在车行路面或地砖人行道上应与

路面平齐,回土在路面修复前不得有凹陷现象;土路可高出路面50~100mm,郊区大地可高出150mm左右。 3.架空光缆的敷设

页脚内容20

前言

1) 架空光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光缆挂钩程式。

B. 光缆挂钩的间距应为500mm,允许偏差±30mm。

C. 架空光缆最低点距地面应符合表4.3.2-1的要求;架空通信线路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的空距与隔距应符合表4.3.2-2的要求。

D. 应按设计要求的A、B端敷设,光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其

外径的20倍。

E. 架空光缆敷设后应自然平直并保持不受拉应力、无扭转、

无机械损伤。

F. 光缆每杆作一处伸缩弯,伸缩弯在电杆两侧的挂钩间下

垂250mm,并套塑料管保护。

G. 架空光缆在丁字吊线处吊扎的规定应符合图4.3.1的要

求.

H. 光缆接头盒及余缆吊扎的规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表4.3.2-1架空通信线路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

与线路平行时 名称 垂直净距 4.5m 4.0m 3.0m 3.0m 与线路交越时 备注 垂直净距 备注 市区街道 胡同(里弄) 最低线缆到地面 最低线缆到地面 最低线缆到地面 最低线缆到地面 5.5m 最低线缆到地面 最低线缆到地面 最低线缆到地面 最低线缆到地面 5.0m 铁路 7.5m 公路 5.5m 页脚内容21

前言

3.0m 最低线缆到地面 最低线缆到地面 最低线缆距屋脊 或平顶 土路 5.0m 房屋建筑 距脊0.6m 距顶1.5m 通航河流2.0m 河流 不通航河流1.0m 市区树木 郊区树木 最低线缆距最高水位时最高桅杆顶 1.0m 最低线缆到树枝顶 最低线缆到树枝顶 一方最低线缆与另一方最高线缆 1.0m 通信线路 0.6m 表4.3.2-2架空通信线路与其他设施的空距与隔距 名称 消火栓 地下管线 火车铁轨 人行道边石 最小水平净距 1.0m 0.5~1.0m 备注 指消火栓与电杆的距离 包括通信管、线与电杆间的距离 地面杆高的4/3倍 0.5m 页脚内容22

前言

市区树木 房屋建筑 郊区树木 1.25m 2.0m 至房屋建筑的水平距离 2.0m 图4.3.1

2) 引上光缆保护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引上保护管的材质、规格、安装地点应符合设计要求。

B. 木杆、墙壁、水泥杆上引上保护管的安装应符合图4.3.2-1及图4.3.2-2的要求。 图4.3.2-1杆上引上图4.3.2-2墙壁引上

3) 敷设墙壁光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敷设墙壁光缆的一般要求: a)

应按设计要求的A、B端敷设墙壁光缆。

b) 墙壁光缆离地面高度应≥3m,跨越街坊、院内通路等应采用钢绞线吊挂。 c)

规定。

墙壁光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4.3.3的

表4.3.3墙壁光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间距

管线种类 电力线 避雷引下线 保护地线 平行净距(m) 0.20 1.00 0.20 垂直交叉净距(m) 0.10 0.30 0.10 页脚内容23

前言

热力管(不包封) 热力管(包封) 给水管 煤气管 电缆线路 0.50 0.30 0.15 0.30 0.15 0.50 0.30 0.10 0.10 0.10 B. 敷设吊线式墙壁光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吊线式墙壁光缆使用的吊线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墙上支撑的间距应为8~10m,终端固定物与第一只中间支撑的距离不应大于5m。

b) 吊线在墙壁上的水平敷设,其终端固定、吊线中间

支撑应符合图4.3.3-1的要求。

图4.3.3-1

c)

的要求。

吊线在墙壁上的垂直敷设,其终端应符合图4.3.3-2

图4.3.3-2

C. 敷设卡钩式墙壁光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光缆以卡钩式沿墙敷设应在光缆上外套塑料保护管

予以保护。

b) 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卡钩。卡钩必须与光缆、保护

管外径相配套。

c) 光缆卡钩间距为500mm,允许偏差±50mm。转弯两侧

的卡钩距离为150~250mm,两侧距离须相等。

4.3.6.2配线光缆

1) 光缆的规格程式、光缆的走向、路由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不宜与电力电缆交越,若无法满足时,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 光缆布放应顺直,无明显扭绞和交叉,不得溢出槽道,并且

不得堵住送风通道。槽道光缆必须绑扎牢固,外观平直整齐,松紧适度,

页脚内容24

前言

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绑扎间距应均匀。

3) 4)

光缆进入OTB前,需预留3~4米的富余量。

光缆进入OTB时,裸纤需用透明套管保护、盘纤整齐美观。

5) 尾纤在OTB箱内的布放应满足光纤布放规范要求。光缆开皮

处应用胶布缠绕。

6) OTB箱内所有尾纤须留有约1.5米的富余量,方便维护时取

出和还原。

7) 光纤布放时不得受压,不得把光纤折成直角,需拐弯时,应

弯成圆弧,圆弧直径不得小于60mm,光纤应理顺绑扎。

8) 尾纤在ODF的预留应不超过500mm,并且应有统一、清楚的

标签标识。

9) 暂时不用的光纤头部要用护套套起,整齐盘绕,用宽绝缘胶

带缠在ODF架上。

10) 每条光缆在进线孔和ODF两端和拐弯处应有统一的标识,标

识上宜注明光缆两端连接的位置并符合资源管理对光缆标识的要求。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宜损坏的材料,以便日常维护。 4.3.6.3皮线光缆(水平光缆)

1)

皮线光缆(面板)布放位置标识要求: 皮线光缆应标识放置位置和危险警告的提示;

面板(包括成端和未成端)应明确标识放置位置和危险警告的提示; 2)

2.标签规范要求:

标签材质:必须使用不易脱落、不易损坏、不退色材料;

标签填写规范:应符合FTTX工程标签编码规则; 标签内容:应标识清楚哪一栋、楼层、房间号; 标签准确性:两端标签应一致,并与图纸、资料相符; 粘贴位置:方便/不影响日后的装维施工操作; 成端的应贴标准标签,非成端可贴工程标签; 3)

皮线光缆入户前或入户后盘缆放置位置要求:

页脚内容25

前言

应放置在远离水(包括潮湿)、火、阳光直射的地方; 光缆面板宜安装于客厅电视机或书房电脑处,旁边应有220V电源插座; 4)

皮线光缆布放跟保护要求:

室内布线用蝶形引入光缆的允许拉伸力非常小,在暗管中敷设时,可采用石蜡油、滑石粉等无机润滑材料,以减小摩擦阻力。一次敷设2条蝶形光缆时,敷设拉力最大不超过光缆允许拉伸力的1.5倍;3条时不超过2倍;N条时不超过(1+N)/2倍。

当路面微槽底部足够平整时,光缆也可直接布放于微槽底部。路面采用热沥青(无压)修复时,光缆的上方需依次放入一层用做保护的PE泡沫填充条和一至两层用作承压与绝热的橡胶填充条;在铺设密封沥青将沟槽填平前,一般应先涂刷乳化沥青粘接剂,以使沥青能良好地同沟槽粘合。路面采用冷修复材料压实修复时,光缆的上方需依次放入一至多层承压PE泡沫填充条和(或)橡胶填充条。在铺设PE泡沫填充条和橡胶填充条时应逐条逐次用滚轮进行压实。 钢管、塑料管转弯处一般采用专用的弯头连接,而不对管材进行弯制。需要对管材进行弯制时,外径小于50mm的管材应保证弯曲半径大于管外径的6倍,外径大于等于50mm的管材应保证弯曲半径大于管外径的10倍。

光缆敷设于下列地点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防护措施。 (1)室内型光缆敷设于易受阳光照射的地段应套保护管防护。 (2)光缆穿越墙体、楼板时应套保护管保护。

(3)光缆敷设在热力管道、腐蚀性气体管道的上方,或腐蚀

性液体管道的下方时,应采取隔热、防腐措施。

(4)室内沿墙敷设的光缆在水平布放距地面高度小于2.0m时,或垂直布放距地面低于1.8m的部分应采用硬质PVC管、钢管或线槽保护。

光缆保护用的钢管和塑料管明敷时,与竖井连接处的缝隙以及穿越墙体、楼板及防火分区处的缝隙也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 5)

施工质量

皮线光缆用户端应预留一定的长度:60~70CM,并按要求盘缆捆绑;

皮线光缆在转弯角位的铺设应安装保护套管;

页脚内容26

前言

进入分光器的皮线光缆按楼层分开捆扎。

要求“三线分离”,如有特殊情况,按实际情况处理;皮线光缆弯曲半径应符合产品型号技术要求;

皮线光缆水平长度不应超过200米,上下垂直高度不应超过5层(包括5层)楼房;

4.3.7光缆接续与成端

4.3.7.1光缆接续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光缆接续的内容应包括:光纤接续;金属护层、加强芯的连

接和接头衰减的测量。 2)

光缆程式、接头位置及两端光缆预留长度符合设计规定。

3)

光纤接续应符合下列要求:

光纤接续宜采用熔接法。光纤接续衰减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光纤接续后应用接头套管保护,余纤在光纤盘片内的曲率半径应≥30mm,盘绕方向应一致。

光纤带光缆的光纤带接续后应理顺,不得有“S”弯。 当需要采用“冷接方式”接续光纤时,其接续损耗和冷接子的安装固定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4)

铝或钢聚乙烯粘结护套、加强芯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光缆内铝或钢聚乙烯粘结护套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光缆加强芯的连接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接头盒的结构夹紧、夹牢。

4.3.7.2光缆接头的封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光缆接头套管(盒)的封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热可缩接头套管,热缩后要求外形美观,无变形,无烧焦,熔合处无空隙、无脱胶、无杂质等不良状况;采用可开启式接头盒,安装螺栓应均匀拧紧,无气隙。

封装完毕后,有气门的接头套管(盒)应做充气试验。需要做地线引出的,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光缆接头盒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页脚内容27

前言

架空光缆接头盒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道光缆接头盒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余缆应用波纹塑料管保护并紧贴人孔壁或人孔搁架,盘成“O”型圈,并用扎线固定。光缆固定后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光缆直径的10倍。

埋式光缆接头及余缆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4.3.7.3成端光缆

根据终端设备的配置,合理固定光缆和光缆接头套管(盒),光缆余长部分应在进线室或机房中适宜位置盘放,其余缆长度及光缆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5防雷接地

5.1一般规定

1) 设备所在通信局所机房联合接地系统应符合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相关规定。

2) 防雷与接地所用材料的质量、接地装置和接地电阻值,应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3) 接地系统器具和可拆卸的其它非带电金属部件接地(接零)的分支线,应与接地干线直接相连,严禁串联连接。

4) 避雷针(网)及其支持件的安装应位置正确、固定可靠、防腐良好、针体垂直。避雷网规格尺寸和弯曲半径、避雷针及其支持件的制作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避雷针垂直度的偏差不大于顶端针杆的直径。

5) 接地(零)线敷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平直、牢固,固定点间距均匀,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有补偿量,穿墙有保护管,油漆防腐完整;

焊接连接的焊缝完整、饱满,无明显气孔、咬肉等缺陷。螺栓连接紧密、牢固,有防松措施;

防雷接地引下线的保护管固定牢靠,断线卡子设置便于检测,接触面镀锌或镀锡完整,螺栓等紧固件齐全,防腐均匀,不准污染建筑物。

6) 接地体安装,要求位置正确,连接牢固,接地埋设体深度应符合要求。

页脚内容28

前言

5.2地线系统检查

1) 机柜内部必须设置接地排。

2) 机柜接地排的接地线截面积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接地线铜耳与水平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应有铜搭铁焊接过渡。

3) 室外(一体化机柜外)引入的光缆,光缆的金属护层和金属加强件应可靠连接在机柜接地汇接排上。

4) 无金属护层的市话电缆从室外引入,需采用穿套金属软管保护,金属软管应做接地处理,进入机柜端应可靠连接在机柜接地汇接排上。

5) 节点防雷应用中电涌保护器(SPD)指标及配电模式需符合设计的要求。

6设备、器材检验及FTTX系统验收测试

6.1设备及器材检查及测试 6.1.1一般规定

1) 设备、光(电)缆及器材的规格、程式、数量应符合设计及

订货合同要求。

2) 设备、光(电)缆及器材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厂方

提交的产品测试记录。不符合标准或无出厂检验合格证的设备、光(电)缆和器材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3) 进行设备、光(电)缆及器材检验时,现场必须有建设方代

表或监理、工程施工代表和设备供应商代表同时在场。

4)

经过检验的设备、光(电)缆及器材应做好详细记录。

6.1.2设备和安装器材的检验、测试

1) 设备外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受潮、火烤等迹象;无明显

凹陷。当发现有受潮、破损或变形的设备和器材时,应由建设方代表或监理、工程施工代表和设备供应商代表共同进行鉴定,并做好记录。 2) 当设备或安装器材型号不符合原工程设计要求而需作较大

改变时,必须征得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3) 开箱验货完毕,应分类存放,并做好标识,注明设备类别、

数量;特别应注意细小零件的存放,防止丢失。

4)

完成检验后,应做好现场清理工作,并经建设方或监理确认。

页脚内容29

前言

5)

楼层配线设备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光、电缆配线设备的型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光、电缆配线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标

志名称应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

6.1.3设备基本功能检查及单机测试

1) 设备运行基本功能检查

6.1.3.1.1 设备加电之前,应测试电源线单线对地及线间绝缘

电阻应大于1MΩ/500V;检查各种开关设置正确、熔丝配置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接触良好。

6.1.3.1.2 6.1.3.1.3 6.1.3.1.4 6.1.3.1.5

测试设备的供电电源电压应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列柜或电源柜的空气开关容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备在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 设备的过电压、过电流等保护器件齐全、性能良好。

6.1.3.1.6 在设计规定允许的电磁场干扰条件下,设备应不出

现故障和性能下降。

6.1.3.1.7

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6.1.3.1.8 OLT设备和ONU设备加电后的性能检查,包括注册、

板件热插拔、复位、再启动、数据备份等基本功能是否正常。

2) FTTX设备系统冗余保护测试 6.1.3.2.1

OLT电源冗余保护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OLT设备主备电源是否具备冗余保护功能。 测试步骤:

1)加电后,网管观测OLT状态正常,指示灯无异常。

2)断开主用电源开关,网管观测OLT仍正常工作。

3)合上主用电源开关,断开备用电源开关,网管观测OLT

仍正常工作。 测试仪表:万用表、PC

6.1.3.2.2

OLT主控板卡冗余保护测试

页脚内容30

前言

测试目的:测试OLT主控板卡是否具备冗余保护功能。 测试步骤:

1)OLT已加电,网管观测OLT状态正常,指示灯无异常。 2)在网管界面查看OLT主用控制板工作,备用控制板不工

作。

3)拔出OLT主用控制板卡,在网管界面查看OLT是否已倒

换到备用控制板卡,且OLT设备工作正常。 测试仪表:PC

3) FTTX设备光接口光指标测试 6.1.3.3.1

OLT光接口测试

1、SNI接口光口光发送端功率、光灵敏度测试

测试目的:检测OLT端SNI接口1000Base-LX/SX发光功率是否符合要求。

仪表连7接示意图:

测试条件:OLT已加电,SNI端口处于打开状态,如图连接设备、仪表; 测试步骤:

1)调整光衰减器,使光口能够正常工作 2)用光功率计测试光口接收光功率

测试指标要求:

1)发光功率在[-11.5,3]dbm之间 2)接收灵敏度≤-19dBm

测试仪表:PC、光功率计、可调光衰减器 2、OLT的PON光接口指标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设备OLTPON-C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光接收机灵敏度、过载光功率等指标。

仪表连接示意图:

图6.1.3.3.1-1OLTPON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配置

页脚内容31

前言

图6.1.3.3.1-2OLT光接收机灵敏度测试配置

测试条件:OLT已加电,ODN至ONU光路已调通。

测试步骤:

1. 如图6.1.3.3.1-1所示,将PON光功率计串入PON-C参考点,在ONU均注册成功并工作正常的状态下,利用PON光功率计读出OLT的平均发送光功率。

2. 如图6.1.3.3.1-2配置OLT光接收机灵敏度测试环境(采用1个ONU,其他ONU关闭)。 3. 调整光衰减器,逐渐加大上行方向的光衰减值,使传输分析仪检测到的比特差错率尽量接近,但不超过10E-12,调节过程尽可能平稳和缓慢(为简便起见,可以采用采用以ONU接近掉线时的OLT接收光功率作为OLT光接收机灵敏度的测试标准);此时,从PON光功率计读出并记录该点的接收光功率P1。

4. 采用类似的配置(去除图8.1.2.2-2中的光分路器以降低光纤环路的损耗),调小光衰减器的衰减值,使光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强度逐渐增大,记录在误码率为10E-12时的输入功率;(一般来讲,可以直接将OLT和ONU对接,OLT仍然不会过载,此时可以测得的OLT接收光功率作为OLT的过载光功率)。

测试指标要求:

1、 PON-C接口的OLT的发射功率: 当采用1000BASE-PX20时为:+2~+7dBm 2、 OLT光接收机的灵敏度为: 当采用1000BASE-PX20时为:≤-27dBm 测试仪表:PC、光功率计、可调光衰减器、网络分析仪

6.1.3.3.2

ONUPON-R光接口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ONU的设备PON-R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光接收机灵敏度、过载光功率等指标。

仪表连接示意图:

图6.1.3.3.2-1PON-R光口测试配置 图6.1.3.3.2-2PON-R光口测试配置

测试条件:OLT和ONU已加电,ODN至ONU光路已调通。

页脚内容32

前言

测试步骤:

1. 如测试配置图6.1.3.3.2-1所示,将光功率计连接到被测ONU的PON-R点上,待ONU输出功率稳定,从光功率计读出无信号输入时发送光功率。

2. 如测试配置图6.1.3.3.2-2建立ONU光灵敏度测试系统,使ONU工作正常。

3. 调整光衰减器,逐渐加大衰减值,使传输分析仪检测到的比特差错率尽量接近,但不超过10E-12,调节过程尽可能平稳和缓慢;(为简便起见,可以采用采用以ONU接近掉线时的ONU接收光功率作为ONU光接收机灵敏度的测试标准);从光功率计读出并记录该点的接收光功率P1。

4. 采用类似的配置,调小光衰减器的衰减值,使光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强度逐渐增大,记录在10E-12时的输入功率(也可以以ONU掉线作为过载的临界点);(一般来讲,可以直接将OLT和ONU对接,ONU仍然不会过载,此时可以测得的ONU接收光功率作为ONU的过载光功率) 5. 步骤3-4难实现时,按照流量100M(128Byte)测试60s,如果没有出现丢包,调整光衰减器增大衰减值,再进行60s测试,直至出现N个少量丢包(N<5),记录此时光功率作为灵敏度。

测试指标要求:

1、 ONU的PON-R接口发射功率: 当采用1000BASE-PX10时为:-1~+4dBm 当采用1000BASE-PX20时为:-1~+4dBm 2、ONU光接收机的灵敏度为:

当采用1000BASE-PX10时为:≤-24dBm 当采用1000BASE-PX20时为:≤-24dBm 测试仪表:PC、光功率计、可调光衰减器、网络分析仪 6.1.4电缆单盘检验

6.1.4.1 全塑电缆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外护套应无损伤。

2综合护套全塑电缆充入干燥气体气压应达到30~50KPa。气压稳定后3

小时(铠装电缆6小时),电缆气压值应符合要求。

页脚内容33

前言

3全塑电缆芯线色谱或排列端别应符合标准。电缆A、B端标记要明显。 6.1.4.2 铜芯全塑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表

6.1.4.2的规定。

表6.1.4.2铜芯全塑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

固有衰减(dB/km) 线径(mm) 环阻(Ω/km) 工作电容(nf/km) 800Hz <1. <1.06 150kHz <11.7 <6.9 1024KHz <26.0 <17.6 0.40 0.60 ≤296 52±2 ≤131.6 52±2 6.1.4.3 全塑电缆的绝缘指标应符合表6.1.4.3的规定。

表6.1.4.3铜芯全塑电缆的绝缘指标单位:MΩ•km

填充式 护套(层)材料 芯线与芯线间 芯线与屏蔽层间 芯线与芯线间 非填充式 芯线与屏蔽层间 PE护套(层) PVC护套(层) 6.1.5光缆单盘检验

3000 3000 10000 10000 200 200 6.1.5.1 光缆外皮应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应良好。 6.1.5.2 光缆的光纤衰减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6.1.5.3 如果光缆中含有铜导线,其电气指标应符合设计或相关

规定。

页脚内容34

前言

6.1.5.4 光缆A、B端标记要明显。

6.1.6其它线路器材及设备检验

6.1.6.1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的结构应为锥形体,锥度为1/75。 2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使用: 1)环向裂缝宽度超过0.5mm; 2)有可见纵向裂缝的;

3)混凝土破碎部分总表面积超过200mm2;

6.1.6.2 木杆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木杆程式应符合设计规定,其长度偏差为+200mm~-100mm,梢径偏差≤-10mm。

2杆身弯曲度不得超过杆长的2%。

6.1.6.3 水泥底盘、卡盘及拉线盘的程式及其偏差符合表

6.1.6.3要求。

表6.1.6.3水泥底盘、卡盘及拉线盘的程式及偏差

名称 底80 卡120 参考重量(kg) 程式(mm) 偏差(mm) 500×500×长、宽、厚±10 800×300×盘 46 盘 73 500×300×150 拉线盘 150 600×400×长、宽、厚±10 44 69 6.1.6.4 镀锌钢绞线的规格应符合表6.1.6.4规定。

页脚内容35

前言

表6.1.6.4镀锌钢绞线的规格

拉断力(kg) (120kg/mm2 钢公称绞线及股截面积(mm2) 数 每根/每股钢绞线允许公差(mm) 钢绞线外径 (mm) 50 7/3.0 7/2.6 7/2.2 7/2.0 7/1.8 ±0.12/±0.02 ±0.12/±0.02 ±0.12/±0.02 ±0.12/±0.02 ±0.12/±0.02 9.0 5460 37 7.8 4100 26 6.6 2930 22 6.0 2420 18 5.4 1920 6.1.6.5 各种安装铁件应无变型、无锈蚀现象。 6.1.6.6 电缆接线子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线子的初始接头电阻应符合表6.1.6.6的规定。

2接线子外壳对芯线的绝缘电阻应≥1×105MΩ(20±5℃,相对湿度60~80%)。

表6.1.6.6接线子的初始接头电阻

初始接头电阻最大值(mΩ) 项目 线径(mm) JK1/ HJKT1 JKT2 HJK2/ HJKT3 HJK3/ HJKT4 HJK4/ HJKT5 HHH

JM/ HHJX1 JC1 HJMT 页脚内容36

前言

3.0 2.0 .8 .5 1.0 3.5 23.5 2.5 1.2 .3 1.5 1.0 2.3 1.5 1.5 23

0.40 0.60 / 6.1.6.7 光缆接头盒及光缆终端盒主要指标应符合表6.1.6.7规

定。

表6.1.6.7光缆接头盒及光缆终端盒主要指标 项目 密封性能 绝缘电阻 耐压强度 光缆接头盒内充气压力100±5kPa,浸光泡在常温的清水容器中缆接稳定观察15min,应无头盒 气体逸出或稳定观察24h气压表指示无变化。 光缆接头盒沉入1.5m深的水中浸泡24h后,光缆接头盒两端金属构件之间、金属构件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20000 MΩ。 光缆接头盒沉入1.5m深的水中浸泡24h后,光缆接头盒两端金属构件之间、金属构件与地之间在15kV直流作用下,1min不击穿、无飞弧现象。 光缆终端盒 光缆终端盒固定金光缆终端盒固定属加强芯的金属构件与地金属加强芯的金属构件之间在15kV直流作用下,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1min不击穿、无飞弧现≥20000 MΩ。 象。 6.1.6.8 光纤配线架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光纤配线架的高压防护接地装置,其地线的截面积应≥6mm2。 2光纤配线架的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机架间的绝缘电阻≥1000MΩ/500V(直流)、耐压≥3000V(直流),1min内不击穿、无飞弧现象。

6.1.6.9 光缆交接箱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光缆交接箱箱体密封条粘结应平整牢固,门锁开启灵活可靠;箱门开启角度≥120°;经涂覆的金属构件其表面涂层附着力牢固,无起皮、掉漆等缺陷。

2光缆交接箱箱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其地线的截面积应≥6mm2。

页脚内容37

前言

3光缆交接箱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机架间的绝缘电阻≥20000MΩ/500V(直流)、耐压≥3000V(直流),1min应不击穿、无飞弧现象。

6.1.6.10 光纤连接器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插入损耗应≤0.5dB(重复性和互换性)。

2回波损耗:PC型≥40dB、UPC型≥50dB、APC型≥60dB。

6.1.6.11 电缆交接箱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交接箱任意两个端子之间及任一端子与接地点之间的绝缘电阻≥50000MΩ、耐压≥500V(交流),1min应不击穿、无飞弧现象。

2导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5×10-3欧姆,接线端子可断弹簧片处的接触电阻≤2×10-2Ω,机械使用寿命试验后≤3×10-2Ω。接续模块的卡接簧片和可断簧片的重复使用次数应≥200次。

6.1.6.12 塑料子管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塑料子管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塑料子管的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形变,其颜色、孔径、壁厚及其均匀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的负偏差应≤0.1mm。

6.1.6.13 光分路器、光分路框(箱)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光分路器、光分路框(箱)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可安装多个光分路器的光分路框(箱),插拔单个光分路器时应不影响其他光分路器。

3尾纤型光分路器的尾纤接头类型、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连接器型光分路器的适配器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 5光分路器输出端口的均匀性应小于3dB。

6.1.6.14 光分纤盒(OTB)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所用分纤盒的材料必须与护套的材料性能相符合,也必须与通常用于外部线路的防腐和防其它化学损害的材料性能相符合;

2分纤盒的最大容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分纤盒应当在不阻断在用通路情况下可多次开启操作; 4分纤盒应具备不低于0.5 米长度的纤芯盘留空间。 5光分路器输出端口的均匀性应小于3db。

页脚内容38

前言

6.2ODN光链路全程对测

6.2.1FTTB模式光链路全程对测(含分光器)

测试目的:测试ODN全程光衰耗值是否符合设计光功率预算范围内 测试连接示意图:

测试条件:按图连接设备、仪表; 测试方法:

1. 2.

按图连接设备、仪表;

依次测量ODN各分路的全程光衰耗值。

测试指标要求:

1.小于OLT到ONU允许的线路传输衰耗值或设计文件计算值,然后

记录作为验收的测试资料;

2.所有的从OLT到ONU的光纤通路必须进行100%测试。

测试仪表:OTDR、光源、光功率计 6.2.2FTTH模式光链路全程对测(含分光器)

测试说明

1.当皮线光缆是采用一次施工模式(即皮线光缆用户端100%成

端)时,施工过程中选取从OLTPON端口到ONU的5%光纤通路进行全程光衰耗测试,测试结果须符合设计要求。

2.当皮线光缆是采用二次施工模式(即皮线光缆用户端未成端,包

括FTTH薄覆盖、FTTO覆盖)时,第一次施工过程中选取从OLTPON端口到最末端靠近用户的分光器5%分路进行全程光衰耗值测试,测试结果须符合设计要求,预留出足够的末段皮线光缆光衰耗预算。

3.选取测试原则如下:

每个分光器最少抽一光纤通路进行成端测试,路分光器则

原则上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端口是必测试端口。

选测时优先选水平光缆长度最大、代表不同方向等进行抽样

点进行成端测试。

在FTTH 工程中,根据实际工程界面,原则上不对用户端ONT进行业

务测试。

页脚内容39

前言

4.验收时每个最末端靠近用户的分光器下抽5%进行测试,光衰耗

指标须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目的:测试ODN全程光衰耗指标是否符合设计光功率要求。 测试连接示意图:

测试条件:按图连接设备、仪表; 测试方法:

1. 2.

按图连接设备、仪表;

依次测量ODN各分路的全程光衰耗值。

测试指标要求:

全程光衰耗值小于OLT到ONU允许的线路传输衰耗值或设计文件要求

值,然后记录作为验收的测试资料; 测试仪表:OTDR、光源、光功率计 6.2.3FTTH模式皮线光缆对应性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驻地网皮线光缆光纤对应性、客户端成端是否准确、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连接示意图:

测试条件:按图连接设备、仪表; 测试方法:

1.

按图连接设备、仪表;

2. 检测做好标识的皮线光缆的走向、服务地址准确性,检查标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资源管理要求。 测试指标要求:

皮线光缆的走向须100%准确,并按地市资料中心的规范做好标识。 测试仪表:笔式插入光源、光功率计 6.3宽带测试部分 6.3.1宽带线缆成端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ONU设备宽带线缆成端连通性。

页脚内容40

前言

测试环境:

1)测试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测试步骤:

1)万用表调至蜂鸣档。

2)DSL型ONU时,把用户电线连到DSL板卡,用万用表红、黑指针分别与MDF端子板上设备端口对应的用户线、语音线相连,电阻阻值应小于到足以让万用表蜂鸣器发出响声。

3)LAN型ONU时,红、黑指针分别与MDF端子板上网线成端的(橙白<->橙)/(绿白<->绿),电阻阻值应小于到足以让万用表蜂鸣器发出响声。

测试要求:

1)对ONU设备每个宽带用户端口对应的用户电缆进行测试。 测试仪表:数字万用表

6.3.2网络连通性测试及PPPoE拨号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

1)测试ONU设备与TCP/IP设备、宽带接入服务器的连接是否正常; 2)测试验证ONU设备是否支持PPPoE拨号功能; 3)测试用PC上网时最大下载速率。 测试环境:

1)测试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页脚内容41

前言

INT宽带接城域网OOO端PATU-R(DSL型)/无(LAN

测试方法:

1)如果ONU是DSL型,配置ATU-R的连接协议为1483B(作为纯粹的桥接模式或PPPoE拨号连接模式);确认宽带接入服务器与IP网络正常相连;建立ADSL2/2+用户到ONU上行接口之间的业务连接。

2)如果ONU是LAN型,PC机直接用网线连接ONU,建立宽带用户到ONU上行接口之间的业务连接。

3)在客户机上运行PPPoE拨号软件,发起PPPoE呼叫,连接成功后访问Internet。

3)进行下载应用测试:从一指定FTP或HTTP服务器获取一份测试文件,并观察此过程中的下载时间、文件大小和下载速率。

测试要求:

1)网络连通性测试及PPPoE拨号功能需每端口进行测试;

2)下载应用测试中,每台ONU选一端口进行测试,在没有限速的情况下,记录最大的下载速率。

测试仪表:电脑、MODEM。 6.3.3系统传输性能测试

测试目的:本项测试通过对实际环境中一定长度和经径的测试环路进行测试,检测线路的传输性能,确认ADSL2/2+系统在不超过规定的误码门限时系统的实际传送速率能否达到规定的指标。

测试环境:

页脚内容42

前言

1)测试示意图:

100/1000BIP网络100/1000BOOO端ATU-R(DSL型)/无(LAN

测试方法:

1)测试中选取大小为、256、1024及1518Byte的帧格式作为测试帧。 2)测试按照上行和下行方向进行。 3)测试内容包括: 丢包率测试 背对背测试 吞吐量测试 时延测试 测试要求:

1)对于DSL型,测试在丢包率为零的情况下的各项指标。 2)背对背测试和时延测试的结果仅作为ONU设备的性能参考值。 测试说明:

1)本项测试测量工程中本期工程采用设备组网后接入网实际传输性能。 2)每个厂家设备随机抽测一台。 3)测试内容说明:

页脚内容43

前言

Ⅰ>丢包率:丢包率是指设备在稳定的持续负荷下由于资源

缺少在应该转发的数据包中不能转发的数据包所占的比例。

Ⅱ>背对背:背对背是指设备的缓冲能力。

Ⅲ>吞吐量:吞吐量是指设备在无误码的条件下转发帧的最大速率。 Ⅳ>时延:时延是指测量数据包的延迟时间。 测试仪表:数据网络分析仪。

6.3.4IEEE802.1QQinQ(精绑)功能测试(选测)

测试目的:验证ONU设备对IEEE802.1QQinQ(精绑)的支持。 测试环境:

1)测试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INT宽带接城域网OOO端PATU-R(DSL型)/无(LAN

测试方法:

1)在ONU、OLT以及涉及到的交换机、宽带接入服务器上做好相应的QinQ数据配置,

2)用PC终端进行拨号上网测试。 3)验证PC是否正常上网。

4)在宽带接入服务器和后台查看用户绑定是否成功。 测试要求:

页脚内容44

前言

1)每台ONU随机抽测一个端口。 2)PC终端能正常上网。

3)ONU应能支持IEEE802.1QQinQVLAN功能,即在接入服务器和后台可看到绑定成功。

测试仪表:电脑、MODEM。 6.4语音测试部分 6.4.1语音通话基本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语音(PSTN)通话基本业务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 ODN测试及相关设备配置后完成后,按上图示意图连接仪表。 2) 每端口都应拨测,进行通话测试,核对能否正常通话,通话清晰,拨出号码与后台配置号码一致。 测试要求:

为防止配置错漏,需每端口进行拨测。 测试仪表:电话机 6.5网管功能测试

1) 网管功能测试应包括管理方式、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告警管理

和安全管理的测试。

2) 管理方式测试应符合以下要求:

OLT应能通过所带的Console口进行带外管理。

网管系统应支持通过SNMP协议对OLT及其所带ONU/ONT

进行管理。

ONU/ONT可选支持基于TR-069协议的管理方式。

3) 配置管理测试应符合以下要求:

对PON接口、SNI、UNI接口参数进行配置。 对机架、机框、插槽、插板等设备进行配置。

页脚内容45

前言

对设备功能,如VLAN、组播、流分类、DBA等进行配置。 支持模板配置和批处理配置。 支持离线配置。

4) 性能管理测试应符合以下要求:

1能够设置性能采集对象,性能采集参数,设定性能门

限。

2能够设置性能采集开始时间,持续时间,轮询周期等。 3对性能数据进行处理,报告统计分析结果,生成性能

统计图表。

4查询历史性能数据,将结果保存并输出。

5) 故障/告警管理测试应符合以下要求:

能够对系统各部分进行持续的或间断的测试、观察和监

测,以发现故障和性能的降低。

通过指示灯和告警信号指示设备的故障,不同的故障原

因对应不同的告警信息。

故障事件恢复后,系统网管相应的告警信息能自动清除。

告警统计能够对故障类型基于故障严重程度、故障原因、

时间段进行分级处理。

能够按照不同等级、不同时间段和产生告警的原因等方

式对告警统计进行过滤。

6) 安全管理测试应符合以下要求:

通过定义个人访问权限的方式,提供对于管理员/操作系

统访问的安全措施,拒绝非法用户和密码错误用户的登陆访问。

不同级别的管理员有不同的权限。

记录所有用户的操作,未经授权的访问尝试由系统记录

并作为安全性警告提示。

支持管理区域的划分,将不同的资源分配到不同的管理

区域,在不同管理区域内对相应资源进行管理操作。

页脚内容46

前言

7工程验收

7.1工程验收阶段

1) 设备工程验收一般分四个阶段即随工检查、初验、试运行和终验

(竣工验收),根据工程需要可采用一次性验收;光缆工程无试运行,采用一次性验收。

2) 随工检查主要是对设备安装、布线、铁件、机架安装、光跳线和

光缆布放、子管布放等隐蔽部分进行施工现场的检查。

3) 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即可进行工程初验,对于已通过单点验收的

节点,单点验收结果等同于正式验收,无需再进行现场抽查。

4) 项目初验同时需通过按市局资源中心要求进行资源数据的验收。 5) 工程初验后可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一般为3个月。 6) 试运行完毕后进行终验(竣工验收)。

7.2随工检查

1) 随工检查项目、内容见附件B。

2) 随工检查的质量监督人员应对检查项目签收,对出现的问题应做

好记录,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由主管部门处理。 7.3初验

1) 设备安装调测完毕后应进行相关测试,测试项目、测试过程及参

考指标见第6章(设备、器材检验及FTTX系统验收测试),初验检查项目、内容见附录B。

2) 验收资料文件(结合已正式下文的单点验收方案统一要求)。

工程验收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提交竣工技术文

件。

提交的竣工技术文件应包括下列规定资料: a) 单项工程概预算批复文件、设计会审纪要;

b) 工程竣工图纸:利用原施工图纸改绘,个别变动甚大或原设计施工图已无法改绘时,应与设计单位联系重新绘制;

c) 建筑安装工程量总表; d) 工程说明;

页脚内容47

前言

e) 开工报告;

f) 停(复)工通知(根据实际情况编制); g) 交工通知; h) 已安装设备明细表; i) 工程设计变更单;

j) 随工质量检查记录(参考附录B);

k) 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根据实际情况编制); l) 验收证书(应列明本单项工程具体建设规模,包括宽带线数、窄带线数、一体化机柜数量,对FTTH/FTTO覆盖工程,特别应注明不同分光比的分光器个数、入户皮线光缆条数、FTTH工程覆盖区域内的总房间套数等);

m) 测试记录;

n) OLT上联及下行完整的光电通路表及光路衰耗值,表格形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o) 工程中所有设备编号、IP地址及服务对象,编号应符合资源管理要求,表格形式应符合设计文件或资源管理的要求。

p) 洽商记录;

竣工技术文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内容齐全:应符合相关施工验收办法和要求,文件资料齐全。 b) 准确:竣工图纸,测试记录应与实际相符、数据正确。 c) 清楚:资料的誊写应清楚。

d) 工程中所有设备编号、IP地址及服务对象,其相关编号、表

格形式应以修正设计文件为基础进行修改,资料应符合资源管理要求。

3) 抽测比例不少于工程建设范围内的5%。

4) 在初验测试阶段,应按备件清单对各项备件数量进行清点,并对

各种备件板进行联机测试,确认性能良好。

5) 工程初验时对于设备安装工艺质量、系统设备的功能验证及指标

复测等。

页脚内容48

前言

6) 工程初验中发现不符合本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的项目,应查明原

因,分清责任,由责任方限期妥善处理。 7.4试运行

1) 初验通过后,由建设单位委托维护方或其他相关部门负责进行试

运行。

2) 试运行期内应开通部分业务,检验其传送功能。 3) 对初验中遗留问题进行整改。

4) 试运行期间如果出现重大故障,试运行期要从处理完故障之日起

重新计算 7.5终验

1) 在工程试运行结束后,工程遗留问题己解决,可进行工程终验。

工程终验由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组织。

2) 验收要求和内容

工程终验的内容应包括: a) 确认各阶段测试检查结果 b) 验收组认为必要项目的复检 c) 设备的清点核实 d) 对工程进行评定和签收

在工程终验过程中,应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及评价: a) 初验和试运行中的遗留问题应全部妥善解决。 b) 技术文件应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c) 对工程的施工质量给出书面评价。

对验收中发现的质量不合格项目,应由验收组查明原因,分

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工程竣工后,对施工单位的质量应进行等级评定,签发验收

证书。衡量施工质量标准的等级如下:

优良:主要工程项目全部达到施工质量标准,其余项目较施工质量标准稍有偏差,但不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和寿命。

合格:主要工程项目基本达到施工质量标准,但不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和寿

页脚内容49

前言

命。

页脚内容50

前言

A随工检查项目及内容

项目 验收方式 验收子项 检验内容 (1)安装平面位置 槽道、走线架、光纤护槽安装 (2)安装高度 (3)侧盖板安装 (4)紧固件漆面 (1)安装平面位置 (2)垂直、水平度 机架安装 设(4)接地线 备硬件(5)机架附件的安装 安装 (1)子架安装位置 (2)子架内机盘的安装 子架安装 (3)子架内缆、线、纤的固定 (4)子架附件的放置 (1)光纤路由及保护措施 光纤布放 (2)在护槽内的布放工艺 (3)光纤盘曲率半径 随工检验 (3)上下加固 随工检验 随工检验 随工检验 页脚内容51

前言

(4)光纤的标签 (1)路由及走向 (2)缆线规格程式 光、电缆线布放、成端 (3)布放、绑扎工艺 (4)端头处理、余长绑扎及标签 (5)接续工艺 (1)塑料子管规格、数量 (2)占用管孔位置 (3)子管在人孔中留长及标志 (4)子管敷设质量 (5)空子管堵头的安装及管孔内牵引绳的布放 光缆布放 (1)光缆规格 (2)光缆管孔位置 (3)管口堵塞情况 管道光缆 (4)光缆敷设质量 (5)人孔内光缆走向、安放、托板的衬垫 (6)预留光缆长度及布放 随工检验 随工检验 初验抽测 子管 随工检验 页脚内容52

前言

(7)光缆接续质量及接头安装、保护 (8)人孔内光缆的保护措施 (1)光缆的规格、程式 (2)挂钩间隔 (3)光缆布放质量 (4)光缆接续质量 (5)光缆接头质量及保护 (6)光缆引上规格、质量(包括地下部分) (7)光缆与其他设施的隔距 (1)光缆规格、路由及敷设位置; (2)防护设施规格、数量及安装质量; (3)引上管及引上光缆安装质量; (4)光缆与其它地下设施间距; 埋式光缆 (5)埋深及沟底处理; (6)回填土质量; (7)光缆接头盒坑位置、深度,接头安装及保护; (8)光纤接续质量及保护; 随工检验 架空光缆 随工检验 页脚内容53

前言

(9)沟坎加固等保护措施质量; (10)标石埋设质量。 (1)局内光缆规格、走向; (2)局内光缆布放安装质量; 局内光缆 (3)光缆成端位置及安装质量; (4)局内光缆、光纤标志; (5)光缆保护地安装。 随工检验 页脚内容54

前言

附录A本规定用词说明

本规定条文中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 A.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A.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A.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或“不可”。

页脚内容55

前言

附录B随工检查项目与内容

B.1设备安装工程随工检查项目与内容 B.2ODN安装工程随工检查项目与内容

B.3电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记录表(成端电缆部分) B.4电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记录表(主干电缆部分) B.5电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记录表(架空挂墙杆路部分) B.6光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项目内容表 B.7杆路工程随工检验项目表

页脚内容56

前言

B.1设备安装工程随工检查项目与内容

检查节点 施工单位随工质监序检 测试检查监理检查内容 检查结 检查 机架、子架、铁架的安装位置 上下加固 1OLT设备 机盘型号及位置 线缆布放路由和位置 布放、绑扎工艺 标识 设备安装位置 设备连接线缆终端位置 2ONU设备 螺栓、螺丝、螺帽 接地线 布放、绑扎工艺\\端接 标识 安装位置、方式 3ONT设备 布放、绑扎工艺 光纤规格、路由 标识 网4管设备 电源和接地 安装位置 电缆布放路由 规格型号、安装位置、安装方式 机5柜(箱) 落地式室外机柜基座 标识 接地 用6户智能终安装位置、方式 页脚内容57

前言

B.2ODN安装工程随工检查项目与内容

检查节点 施工单位随工质监序检光纤配线架1安装 测试检查监理 光缆分纤箱2安装 光缆终端盒3安装 光4缆插座盒安装 光分路器安5装 光6缆敷设 光7缆成端与检查内容 安装位置与外观 一体化单元框 光纤终端单元 光纤槽道 跳线 接地 型号、安装位置与安装方式 箱体安装固定 内部附件安装 标识 接地 型号、安装位置 安装固定 内部附件安装 室外安装防护措施 接地 标识 型号、安装位置 安装固定 内部附件安装 规格型号、安装方式和安装位置 尾纤或跳线布放 连接器防尘帽 标识 光缆型号、路由和敷设方式 安装工艺 与其它管线净距 对建筑屋结构及其它系统影响 绑扎固定、标识 防水、防火与接地 光缆成端方式 活动连接器连接 光纤接续 检查结果 检 页脚内容58

前言

接续 配线设施内光缆(纤)布放 光链路活接头数量 页脚内容59

前言

B.3电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记录表(成端电缆部分)

局 序区 号 工程编号 检查内容 电缆编号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 1 按设计列数 MDF模块安装牢固、齐正,模块之间空隙均2 匀,告警装置良好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施工现场清洁 空芯电缆走向正确、合理 成端辫束编扎挺直,分线均匀 成端电缆铝屏蔽层接地良好 测量室成端电缆上升孔按要求密封 MDF电缆编号线序漆写正确、规范 敷设进线室电缆是否按规范 进线室电缆堵塞是否明显标记 进线室电缆编号正确 进线室电缆管口封堵 页脚内容60

前言

13 14 15 16 施工单位工地负责人:随工质监员签名: 检查节点:年月日

页脚内容61

前言

B.4电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记录表(主干电缆部分) 局 序区 号 工程编号 检查内容 电缆编号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 1 2 3 4 5 6 主干电缆长度 检查人井只数(包括段数) 人孔内电缆应沿人孔壁,并应在搁架上固定 电缆接头处两端应放在托板上 每个人孔电缆上都应安放标志牌 敷设管道电缆长度应按操作规程(一次性敷设长度) 管道电缆接头处如有闷线需加套管 敷设管道电缆A,B端端别正确 管道电缆气门或波纹管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埋式电缆规格、敷设位置及深度沟底要求按规 7 8 9 1定 0 1 1埋式电缆的保护设施质量、规格、回土夯实质量要求 1埋式电缆标志牌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页脚内容62

前言 13 14 15 施工单位工地负责人:随工质监员签名: 检查节点:年月日

充气电缆气压应按附录K 全塑电缆绝缘电阻应按标准 页脚内容63

前言

B.5电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记录表(架空挂墙杆路部分) 局区 序号 工程编号 检查内容 电缆编号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 1 2 地下引上电缆在出土管上加防护帽 堵塞气门符合规程标准 落地、架空、墙式、室内交接箱应符合安装3 要求 4 交接箱内电缆编号、线序应标明正确、清楚 5 交接箱内跳线布放松紧、穿越应按规程 落地、架空、墙式、室内交接箱内电缆铝屏6 蔽连接按规程 架空、挂墙、杆路、室内各种装置按操作规7 程 架空、挂墙电缆接头应按规程(模块、接线8 子、防潮盒) 9 支、配电缆接头处铝屏蔽层应连接 10 架空、杆路、拉线、钢线过路高度与其他线1路交叉应按规程 1电缆钢线穿越电力线应符合规定间距,并加做保护措施 1分线箱只数及箱号应按设计规定 3 14 15 施工单位工地负责人:随工质监员签名: 检查节点:年月日

对接头套管封装要求应按操作规程 2 落地、架空、墙式、室内交接箱接地标准 页脚内容

前言

B.6光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项目内容表

内容 (1)塑料子管规格、数量 子(2)占用管孔位置 1管 (3)子管在人孔中留长及标志 (4)子管敷设质量 (5)空子管堵头的安装及管孔内牵引绳的(1)光缆规格 (2)光缆管孔位置 (3)管口堵塞情况 管2(4)光缆敷设质量 道光缆 (5)人孔内光缆走向、安放、托板的衬垫 (6)预留光缆长度及布放 (7)光缆接续质量及接头安装、保护 (8)人孔内光缆的保护措施 (1)光缆的规格、程式 (2)挂钩间隔 架(3)光缆布放质量 3空光缆 (4)光缆接续质量 (5)光缆接头质量及保护 (6)光缆引上规格、质量(包括地下部分) (7)光缆与其他设施的隔距 (1)光缆规格、路由及敷设位置; (2)防护设施规格、数量及安装质量; (3)引上管及引上光缆安装质量; (4)光缆与其它地下设施间距; 埋4(5)埋深及沟底处理; 式光缆 (6)回填土质量; (7)光缆接头盒坑位置、深度,接头安装及(8)光纤接续质量及保护; (9)沟坎加固等保护措施质量; (10)标石埋设质量。 (1)局内光缆规格、走向; 局(2)局内光缆布放安装质量; 5内光缆 (3)光缆成端位置及安装质量; (4)局内光缆、光纤标志; (5)光缆保护地安装。 施工单位工地负责人:随工质监员签名: 序项检验 页脚内容65

前言

检查节点:年月日

页脚内容66

前言

B.7杆路工程随工检验项目表

序号 目 组装电杆 项内容 检验情况 1)电杆规格、程式 1 2)避雷线点及安装规格 3)特殊杆组装的规格等 1)接杆的规格、质量 2 接2)结合部位规格、质量等 1)电杆的位置及洞深 2)电杆的垂直度 立3 3)角杆的位置 杆 4)杆根装置的规格、质量 5)杆洞的回土夯实情况 6)量杆距 1)拉线程式及装设位置 2)拉线方位与缠扎或夹固规格 3)拉线距、高比规格 拉4 4)地锚质量(含埋深与制作) 线 5)拉桩设置质量 6)吊把拉线质量、规格 7)地锚出土的位移(包括地下部8)拉线坑回土等 1)距高比 撑2)撑木规格质量 5 木 3)撑木与电杆结合部位规格、质4)电杆固根装置 5)撑杆洞的回土等 架1)吊线规格及安装位置 6 设吊线 2)吊线接续规格质量 3)吊线原始安装垂度 1)线路与其他设施的间距等(含其7 2)线路与电力线路的间距 他 3)其他保护措施 4)其他有碍杆路机械强度的情施工单位工地负责人:随工质监员签名: 检查节点:年月日

页脚内容67

前言

附录C初验检查项目及内容

项目

验收方式 验收子项 检验内容 设备工作电压 电源柜熔丝规格 设备功能检查 主备用电源倒换实验 系统可靠性测试 告警功能试验 SNI接口测试 设备基本功能检查及指标测试 PON接口测试 OLT指标测试 以太网性能测试 设备功能测试 业务支持能力测试 UNI接口测试 以太网功能测试 PON功能测试 电话功能测试 插入损耗 插入损耗的均匀性测试 厂验测试 随工抽测 厂家测试 初验测试 初验检测 随工检验 初验测试 厂家测试 初验测试 初验检测 ONU指标测试 ODN测试 合波器指标测试 页脚内容68

前言

光分路器的插入损耗测试 光分路器的插入损耗的均匀性测试 ODN全程衰耗值 1)OLT应能通过所带的Console口进行带外管理 管理方式测试 2)通过SNMP协议对OLT及其所带ONU/ONT进行管理 3)ONU/ONT可选支持基于TR-069协议的管理方式 1)接口配置 2)设备配置 网管功能检查 配置管理测试 厂验测试 3)功能配置 初验抽测 4)模板配置和批处理配置 5)离线配置 1)设置性能采集对象,性能采集参数,设定性能门限 2)设置性能采集开始时间,持续时间,轮询周期等 性能管理测试 3)对性能数据进行处理,报告统计分析结果,生成性能统计图表 4)查询历史性能数据,将结果保存并输出 厂验测试 初验抽测 初验抽测 ODN测试 初验测试 厂验测试 初验抽测 页脚内容69

前言

1)对系统各部分进行持续的或间断的测试、观察和监测,以发现故障和性能的降低 2)通过指示灯和告警信号指示设备的故障,不同的故障原因对应不同的告警信息 故障/告警管理测试 3)故障事件恢复后,系统网管相应的告警信息能自动清除。 4)告警统计能够对故障类型基于故障严重程度、故障原因、时间段进行分级处理 5)按照不同等级、不同时间段和产生告警的原因等方式对告警统计进行过滤 1)通过定义个人访问权限的方式,提供对于管理员/操作系统访问的安全措施,拒绝非法用户和密码错误用户的登陆访问 2)不同级别的管理员有不同的权限 安全管理测试 3)记录所有用户的操作,未经授权的访问尝试由系统记录并作为安全性警告提示 4)支持管理区域的划分,将不同的资源分配到不同的管理区域,在不同管理区域内对相应资源进行管理操作 竣工文件份数 竣工文件审查 竣工文件份数符合建设部门要求 竣工技术文件 工程测试记录 厂验测试 初验抽测 厂验测试 初验抽测 文件审查 竣工文件内容 与实际核对与验收指标核对 页脚内容70

前言

竣工图纸 内容齐全 竣工资料要求 详实准确 清楚规范 厂验单机测试记录 厂厂验测试验检查报告或出厂测试情况 报告 厂验模拟系统测试记录 厂验其他测试记录 与合同要求指标核对 文件审查 页脚内容71

前言

附录D测试记录表(样表)

D.1:设备和安装器材的检验、测试 D.1.1工艺检查记录 D.1.2设备基本功能检查 D.1.3设备光接口光指标测试 D.2ODN光链路全程衰耗测试 D.3宽带测试

D.3.1网络连通性测试及PPPoE拨号功能测试 D.3.2系统传输性能测试 D.4语音测试部分

D.4.1语音通话基本功能测试 D.4.2传真基本功能测试(选测) D.5网管功能测试

页脚内容72

前言

D.1设备和安装器材的检验、测试 D.1.1工艺检查记录

验收节点 测试人 局方代表 测试仪表 测试时间 厂方代表 1. 设备安装检查包括检查安装设备是否依照施工图平面设计位置安装、机架安装要求垂直、牢固、安装位置正确、方向一致,设备垂直偏差不大于机架高度的1%。符合抗震加固要求。 光、电缆配线设备的型式、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电源线、信号线布设情况检查包括检查电缆在走线槽中拐弯是否均匀、圆滑、有弯位余量;电源线在走线槽中是否分开,不交叉;电缆在机架内及槽道内布放是否顺直,有层次,无明显交叉纽绞;编扎后,电缆外观成方型。 2. 验收说明 设备硬件检查包括检查硬件安装(包括机框、板卡所插槽位)是否依照设计安装。设备加电后是否正常运行。 3. 设备标记检查包括检查各类标签(机架标签、设备面板标签、资源相关标签、网线标签、电源标签、尾纤标签、ODF端子标签等)是否同符合设计及运维要求,而且标签清晰明了。连通性测试 4. 设备电缆按验收规范测试方法进行测试,须每个端口都进行测试。 5. 备注 项目 OLT设备 ONU设备 检查记录 页脚内容73

前言

ONT设备 网管设备 机柜(箱) 用户智能终端盒 用户线缆连通及成端准备性 设备和安装器材的检验存在问题及原因: 页脚内容74

前言

D.1.2设备基本功能检查

测试节点 测试人 局方代表 测试仪表 测试时间 厂方代表 机械保护式数字万用表(型号:DY2101) 1.根据国标YD/T585—92(通信用配电设备)中规定的直流供电电压变化范围一般在-40~-57V之间为正常。 2.任意选择其中一路DC供电开关,将其关闭,设备可以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说明 3.检查厂家提供的设备机架的架顶组件、告警控制面板和风扇组件是否正常工作。 4.对于配置主备控制卡的设备,拔出主用控制卡,观察备用控制卡是否自动倒换,并正常工作,记录相应结果。 5.检查设备是否支持其他类型板卡的热插拔。 备注: 测试表格(一)

测试项目 空气开关容量 主用电源(V) 备用电源(V) 告警电源(V) 测试结果 备注 电源测试 页脚内容75

前言

电源冗余保护倒换 设备接地 设备告警功能 设备风扇运行 设备卡板工作状态 板卡测试 换 设备卡板热插拔 注册情况 设备测试 设备重启 数据备份 设备卡板冗余倒 不正常□正常□ 不正常□正常□ 不正常□正常□ 不正常□正常□ 机架测试 不正常□正常□ 不正常□正常□ 不正常□正常□ 页脚内容76

前言

D.1.3设备光接口光指标测试

测试节点 测试人 局方代表 测试仪表 测试时间 厂方代表 1. 检测端口配置:检查设备端口类型及数量,是否与设计或建设规模一致。 2. 端口状态检测:对所有端口采取自环或对接的方式,Show端口状态,检查端口状态是否正常。 测试说明 3、局端OLTSNI接口、PON接口光发送端功率、光接收灵敏度测试。 4、用户端ONUPON接口测试接口光发送端功率、光接收灵敏度测试。 1、 2、 备注: 设备类型分OLT和ONU; 光口类型分OLTSNI接口、OLTPON接口、ONUPON接口 局端OLTSNI接口、PON接口光发送端功率、光接收灵敏度测试

发接送光功率 收灵敏度 (dBm) 测试分项目 节点名称 设备类型 端口状态是端光否正常 口号 口类型 是□否□ 是□否□ (dBm) 页脚内容77

前言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页脚内容78

前言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D.2ODN光链路全程衰耗测试

测试节点 ODB编码 测试仪表 分光比 测试时间 厂方代表 光功率计,OTDR 测试人 局方/监理代表 测试说明 光链路全程衰耗后接收光功率(dB)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在ONUPON口的光灵敏度范围之内。 页脚内容79

前言

1.光链路全程衰耗对测在FTTB模式须100%测试; 备注: 2.光链路全程衰耗对测在FTTH模式按测试方案要求选取5%进行抽测; 光分路器 支路编号 光分路器编号 设计指标(dB) ONU编码 全程光衰耗(dB) 测试结果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 页脚内容80

前言

□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页脚内容81

前言

D.3宽带测试

D.3.1网络连通性测试及PPPoE拨号功能测试

测试节点 测试仪表 测试时间 厂方代表 MODEM 网络分析仪,PC,测试人 局方代表 1.测试ONU设备与TCP/IP设备、宽带接入服务器的连接是否正常; 测试说2.测试验证ONU设备是否支持PPPoE拨号功能; 明 3.测试用PC上网时无限速最大下载速率 注:记录结果时可每块业务板记录一至两个端口,异常端口须全部记录 备注: ONU编码: 无限速下载速率(Kbit/s) 测试项目 端口号 测试结果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备注 网络连通性及PPPoE拨号功能 页脚内容82

前言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IEEE802.1QQinQ(精绑)功能 ONU编码: 无限速下载速率(Kbit/s) 测试项目 选测 端口号 测试结果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备注 网络连通性及PPPoE拨号功能 IEEE802.1QQinQ(精绑)功能 ONU编码: 无限速下载速率(Kbit/s) 测试项目 选测 端口号 测试结果 备注 页脚内容83

前言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网络连通性及PPPoE拨号功能 IEEE802.1QQinQ(精绑)功能 选测 页脚内容84

前言

D.3.2系统传输性能测试

测试设备类型 网络分析仪,协议测试分析仪(SmartBits600仪表 或SpirentTestcenter等) 测试时间 厂方代表 测试人 局方代表 备注: 参考6.3.3系统传输性能测试 本期工程采取采用业界较广泛认可的RFC2544标准,测试网络PON接入网最基本的基准性能测试指标:吞吐量(Throughput)、时延(Latency)、丢包率(Framelossrate) 1. IP包在ONU接入速率轻载条件下丢包率<0.05%,IP包在ONU接入重载条件下丢包率<0.1%。 测试说明 测试方法与目标 2. 端口分别以端口吞吐量的40%(轻载)和端口吞吐量80%以上(重载)发送数据,计算时延抖动。 3. 本次的测试,选择轻载以ONU用户端口40%测试,重载以ONU用户端口950%进行测试 OOONU接LTSNI帧NU帧入端端口 大小 百轻重类型 流量轻重口 分比载载 (pks/s载(%) 载(%) (%) (us) (us) ec) 100.00 148810 .00 0.00 0.1 8.1 8端口吞吐量 丢包率 端口时延 页脚内容85

前言

512 1024 1518 512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27 23496 11973 8.00 148810 23496 11973 8127 148810 23496 11973 8127 148810 23496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 00.0 01.2 0.2 0.3 00.2 01.3 0.2 0.3 00.2 01.3 0.2 0.3 9.4 10.5 11.4 8.4 9.3 10.3 11.5 8.4 9.3 10.3 11.5 8.4 9.3 9111024 1518 512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11024 1518 100.00 100.00 100.00 118512 100.00 9页脚内容86

前言

1024 1518 512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27 11973 8.00 148810 23496 11973 8127 .00 .00 .00 .00 .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2 01.3 0.2 0.3 00.2 01.3 10.3 11.5 8.4 9.3 10.3 11.5 111024 1518 D.4语音测试部分 D.4.1语音通话基本功能测试

测试节点 测试人 局方代表 测试说明 100.00 100.00 11测试仪表 测试时间 厂方代表 光功率计、数字传输分析仪 为防止配置错漏,需每端口进行拨测,每端口都应拨测,进行通话测试,核对能否正常通话,通话清晰,拨出号码与后台配置号码一致。 备注 ONU编码: 页脚内容87

前言

测试项目 端口号 测试结果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清晰□清晰□ 不清晰□清晰□ 不清晰□清晰□ 不清晰□清晰□ 不一致□一致□ 不一致□一致□ 不一致□一致□ 不一致□一致□ 备注 语音通话拨号测试 通话质量测试 拨出号码与后台配置号码一致 页脚内容88

前言

ONU编码: 测试项目 端口号 测试结果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清晰□清晰□ 不清晰□清晰□ 不清晰□清晰□ 不清晰□清晰□ 不一致□一致□ 不一致□一致□ 不一致□一致□ 不一致□一备注 语音通话拨号测试 通话质量测试 拨出号码与后台配置号码一致 页脚内容

前言

致□ 页脚内容90

前言

D.5网管功能测试

测试节点 测试人 局方代表 测试说明 备注 测试仪表 测试时间 厂方代表 PC 此项测试主要责任人为厂家督导,集成单位和施工单位配合。 验收测试项目 测试结果 备注 网管硬件检查 网管硬件配置 不符合□符合□ 不符合□符合□ 不符合□符合□ 不符合□符合□ 不符合□符合□ 不符合□符合□ 网管硬件安装 操作系统 网管软件检查 网管软件 第三方软件 网管软件版本 页脚内容91

前言

OLT应能通过所带的Console口进行带外管理 管网管系统应支持通过理方式SNMP协议对OLT及其所带测试 ONU/ONT进行管理 ONU/ONT可选支持基于TR-069协议的管理方式 对PON接口、SNI、UNI接口参数进行配置 对机框、插槽、插板等设备进行配置 支持模板配置和批处理配置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配置管理 网管功能测试 支持离线配置 设置性能采集对象,性能采集参数,设定性能门限 设置性能采集开始时间,持续时间,轮询周期等。 性能管理 对性能数据进行处理,报告统计分析结果,生成性能统计图表。 查询历史性能数据,将结果保存并输出 对系统各部分进行持故观察和监障管理 续的或间断的测试、测,以发现故障和性能的降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页脚内容92

前言

低。 通过指示灯和告警信号指示设备的故障,不同的故障原因对应不同的告警信息 故障事件恢复后,系统网管相应的告警信息能自动清除。 告警统计能够对故障类型基于故障严重程度、故障原因、时间段进行分级处理 按照不同等级、不同时间段和产生告警的原因等方式对告警统计进行过滤 通过定义个人访问权限的方式,提供对于管理员/操作系统访问的安全措施,拒绝非法用户和密码错误用户的登陆访问。 不同级别的管理员有不同的权限 记录所有用户的操作,未经授权的访问尝试由系统记录并作为安全性警告提示 支持管理区域的划分,将不同的资源分配到不同的管理区域,在不同管理区域内对相应资源进行管理操作 其他说明: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安全管理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不通过□通过□ 页脚内容93

前言

页脚内容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