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 填表人:蔡唯卿 批准: 时间: 可能性 单位 危险源类型 生产(工主要活动 作)部位 危险源及其风险 很有可能 可能 几乎不太可能 严重 严重性 重大 一般 风险等级 风险控制策划内容 1 机械伤害 洗瓶机操水针车间 作 洗瓶机传动运转装置缺少安全防护装置或被擅自拆除 洗瓶机运行过程中使用手代替工具清理碎瓶导致割伤、扎伤 洗瓶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不良和电线线路老化、破损 √ √ 1 1、制订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和洗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 3、设备使用前对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1、制订碎瓶清理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2、配备适当的工具进行碎瓶清理; 加强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洗瓶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良好,电线线路无老化、破损情况。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2 其他伤害 触电 洗瓶机碎水针车间 瓶清理 洗瓶机操水针车间 作 √ √ 1 3 √ √ 1 4 机械伤害 洗瓶机检水针车间 维修 洗瓶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 √ √ 1 5 触电 水针车间 洗瓶机检维修 洗瓶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通电 √ √ 1 1
6 其他伤害 洗瓶机操水针车间 作 洗瓶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可能导致的职业危害 √ √ 2 7 灼烫 水针车间 洗瓶机操作 洗瓶机热纯化水管道破裂导致泄露 包装机传动运转装置缺少安全防护装置或被擅自拆除 √ √ 1 8 机械伤害 洗瓶机操水针车间 作 √ √ 1 9 火灾 包装机清水针车间 洗 包装机使用乙醇、丙酮进行清洗,发生漏电后可能导致的火灾 包装机运行过程中使用手代替工具清理碎瓶导致割伤、扎伤 包装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 √ √ 1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每年对洗瓶机操作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测,并进行现场告知; 2、制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3、为操作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4、每年对操作人员进行职业卫生体检,发现禁忌症或疑似症状,立即进行调养和调离岗位; 加强热水管道的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管道完好、无破损; 1、制订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和包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 3、设备使用前对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1、制订包装机清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对包装机清洗作业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管理; 3、加强包装设备接地保护措施的监督管理,保证接地保护措施的完好、有效; 1、制订碎瓶清理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2、配备适当的工具进行碎瓶清理;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10 其他伤害 机械伤害 包装机碎水针车间 瓶清洗 包装机检维修 √ √ 1 11 水针车间 2 √ √ 1 12 触电 水针车间 包装机检维修 包装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通电 √ √ 1 13 机械伤害 水针车间 配液操作 配液机传动运转装置缺少安全防护装置或被擅自拆除 配液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不良和电线线路老化、破损 √ √ 1 14 触电 配液机操水针车间 作 配液机检维修 √ √ 1 15 机械伤害 水针车间 配液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 √ √ 1 配液机检维修 16 触电 水针车间 配液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通电 √ √ 1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和配液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 3、设备使用前对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加强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配液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良好,电线线路无老化、破损情况。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 3
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洗液配制安全操作规程; 2、设立固定洗液配制区域,洗液配制期间必须有人现场监护; 3、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1、定期对压力表、安全阀进行检验并铅封,保证压力表、安全阀完好、有效; 2、严格按照规定定期对承压容器进行检测和维护; 3承压容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1、制订安全防防护施管理制度和灌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 3、设备使用前对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加强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灌装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良好,电线线路无老化、破损情况。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17 化学灼伤 水针车间 洗液配制 使用浓硫酸和重铬酸钾配备洗液时可能造成的化学灼伤 √ √ 2 18 容器爆炸 配液机操水针车间 作 配液机使用压力表、安全阀失效或超过检验期限,导致压力超标 √ √ 2 19 机械伤害 灌装机操水针车间 作 灌装机传动运转装置缺少安全防护装置或被擅自拆除 灌装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不良和电线线路老化、破损 √ √ 1 20 触电 灌装机操水针车间 作 灌装机检维修 √ √ 1 21 机械伤害 水针车间 灌装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 √ √ 1 22 触电 灌装机检水针车间 维修 灌装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通电 4 √ √ 1 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23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灌装机碎水针车间 瓶清理 灌装机操作 灌装机现场清理 灌装机操作 灌装机运行过程中使用手代替工具清理碎瓶导致割伤、扎伤 灌装机进行灌装作业时玻璃瓶破碎导致崩伤、扎伤 灌装机进行灌装作业过程中玻璃瓶破碎厚现场清理时可能导致的扎伤 灌装机、压盖机工作时没有设置破瓶伤人的防护挡板(罩) 灭菌机传动运转装置缺少安全防护装置或被擅自拆除 灭菌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不良和电线线路老化、破损 √ √ 1 1、制订碎瓶清理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2、配备适当的工具进行碎瓶清理; 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及时清扫地面的破碎玻璃; 灌装机、压盖机工作时应设置防止破瓶伤人的防护挡板(罩),且与主机连锁 1、制订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和灭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 3、设备使用前对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加强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灭菌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良好,电线线路无老化、破损情况。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24 水针车间 √ √ 1 25 水针车间 √ √ 1 26 水针车间 √ √ 1 27 机械伤害 灭菌机操水针车间 作 √ √ 1 28 触电 灭菌机操水针车间 作 灭菌机检维修 √ √ 1 29 机械伤害 水针车间 灭菌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 √ √ 1 5
灭菌机检维修 30 触电 水针车间 灭菌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通电 √ √ 1 31 其他伤害 灌装机操水针车间 作 灭菌机进行高温灭菌时玻璃瓶破碎,灭菌结束后导致的扎伤 灭菌机配套蒸汽管道突然爆裂或者缺少保温措施 √ √ 1 32 灼烫 灭菌机操水针车间 作 灭菌机现水针车间 场清理 √ √ 1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2、灭菌结束后,须检查清楚是否存在破碎玻璃; 1、定期对蒸汽管道进行检测,保证管道完好、有效; 2、加强对蒸汽管道日常管理; 3、确保蒸汽管道保温措施完好; 及时清扫地面的破碎玻璃; 1、制订灯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灯检期间日常管理和灯管定期检查,保证完好; 1、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 2、每年对灯检岗位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并进行现场告知; 3、制订灯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制订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和灯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 3、设备使用前对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33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34 灭菌机进行缪军作业后地面碎玻璃瓶未及时清理可能导致的扎伤 手工灯检过程中灯管爆水针车间 手工灯检 裂导致的破碎玻璃蹦伤、扎伤 手工灯检过程中存在的灯光照度伤害 √ √ 1 √ √ 1 35 其他伤害 水针车间 手工灯检 √ √ 1 36 机械伤害 自动灯检水针车间 机操作 自动灯检机传动运转装置缺少安全防护装置或被擅自拆除 √ √ 1 6
37 触电 自动灯检水针车间 机操作 自动灯检机检维修 自动灯检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不良和电线线路老化、破损 √ √ 1 38 机械伤害 水针车间 自动灯检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 √ √ 1 自动灯检机检维修 39 触电 水针车间 自动灯检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通电 √ √ 1 40 中毒、窒息 水针车间 车间消毒 车间消毒期间人员误入车间导致的中毒或窒息 √ √ 2 41 机械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洗瓶机操作 洗瓶机传动运转装置缺少安全防护装置或被擅自拆除 洗瓶机运行过程中使用手代替工具清理碎瓶导致割伤、扎伤 洗瓶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不良和电线线路老化、破损 √ √ 1 加强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自动灯检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良好,电线线路无老化、破损情况。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车间消毒操作规程; 2、车间消毒期间在车间各出入口应张贴告知; 1、制订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和洗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 3、设备使用前对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1、制订碎瓶清理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2、配备适当的工具进行碎瓶清理; 加强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洗瓶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良好,电线线路无老化、破损情况。 42 其他伤害 触电
冻干粉针车间 冻干粉针车间 洗瓶机碎瓶清理 洗瓶机操作 √ √ 1 43 7
√ √ 1 洗瓶机检维修 44 机械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洗瓶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 √ √ 1 洗瓶机检维修 45 触电 冻干粉针车间 洗瓶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通电 √ √ 1 洗瓶机操作 其他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洗瓶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可能导致的职业危害 46 √ √ 2 47 灼烫 冻干粉针车间 洗瓶机操作 包装机操作 洗瓶机热纯化水管道破裂导致泄露 包装机传动运转装置缺少安全防护装置或被擅自拆除 √ √ 1 48 机械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 √ 1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每年对洗瓶机操作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测,并进行现场告知; 2、制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3、为操作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4、每年对操作人员进行职业卫生体检,发现禁忌症或疑似症状,立即进行调养和调离岗位; 加强热水管道的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管道完好、无破损; 1、制订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和包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 3、设备使用前对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8
49 火灾 冻干粉针车间 包装机清洗 包装机碎瓶清理 包装机检维修 包装机使用乙醇、丙酮进行清洗,发生漏电后可能导致的火灾 包装机运行过程中使用手代替工具清理碎瓶导致割伤、扎伤 √ √ 1 1、制订包装机清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对包装机清洗作业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管理; 3、加强包装设备接地保护措施的监督管理,保证接地保护措施的完好、有效; 1、制订碎瓶清理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2、配备适当的工具进行碎瓶清理;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和配液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 3、设备使用前对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加强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配液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良好,电线线路无老化、破损情况。 50 其他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 √ 1 51 机械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包装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 √ √ 1 包装机检维修 52 触电 冻干粉针车间 包装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通电 √ √ 1 53 机械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配液操作 配液机传动运转装置缺少安全防护装置或被擅自拆除 配液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不良和电线线路老化、破损 √ √ 1 54 触电 冻干粉针车间 配液机操作 √ √ 1 9
配液机检维修 55 机械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配液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 √ √ 1 配液机检维修 56 触电 冻干粉针车间 配液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通电 √ √ 1 57 化学灼伤 冻干粉针车间 洗液配制 使用浓硫酸和重铬酸钾配备洗液时可能造成的化学灼伤 √ √ 2 58 容器爆炸 冻干粉针车间 配液机操作 配液机使用压力表、安全阀失效或超过检验期限,导致压力超标 √ √ 2 59 机械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灌装机操作 灌装机传动运转装置缺少安全防护装置或被擅自拆除 √ √ 1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洗液配制安全操作规程; 2、设立固定洗液配制区域,洗液配制期间必须有人现场监护; 3、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1、定期对压力表、安全阀进行检验并铅封,保证压力表、安全阀完好、有效; 2、严格按照规定定期对承压容器进行检测和维护; 3承压容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1、制订安全防防护施管理制度和灌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 3、设备使用前对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10
60 触电 冻干粉针车间 灌装机操作 灌装机检维修 灌装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不良和电线线路老化、破损 √ √ 1 61 机械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灌装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 √ √ 1 灌装机检维修 62 触电 冻干粉针车间 灌装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通电 √ √ 1 加强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灌装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良好,电线线路无老化、破损情况。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碎瓶清理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2、配备适当的工具进行碎瓶清理; 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及时清扫地面的破碎玻璃; 灌装机、压盖机工作时应设置防止破瓶伤人的防护挡板(罩),且与主机连锁 1、制订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和灭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63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机械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冻干粉针车间 冻干粉针车间 冻干粉针车间 冻干粉针车间 灌装机碎瓶清理 灌装机操作 灌装机现场清理 灌装机操作 灭菌机操作 65 66 67 灌装机运行过程中使用手代替工具清理碎瓶导致割伤、扎伤 灌装机进行灌装作业时玻璃瓶破碎导致崩伤、扎伤 灌装机进行灌装作业过程中玻璃瓶破碎厚现场清理时可能导致的扎伤 灌装机、压盖机工作时没有设置破瓶伤人的防护挡板(罩) 灭菌机传动运转装置缺少安全防护装置或被擅自拆除 √ √ 1 √ √ 1 √ √ 1 √ √ 1 √ 11
√ 1 68 触电 冻干粉针车间 灭菌机操作 灭菌机检维修 灭菌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不良和电线线路老化、破损 √ √ 1 69 机械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灭菌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 √ √ 1 灭菌机检维修 70 触电 冻干粉针车间 灭菌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通电 √ √ 1 71 其他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灌装机操作 灭菌机进行高温灭菌时玻璃瓶破碎,灭菌结束后导致的扎伤 灭菌机配套蒸汽管道突然爆裂或者缺少保温措施 灭菌机进行缪军作业后地面碎玻璃瓶未及时清理可能导致的扎伤 √ √ 1 72 灼烫 冻干粉针车间 冻干粉针车间 灭菌机操作 灭菌机现场清理 √ √ 1 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 3、设备使用前对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加强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灭菌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良好,电线线路无老化、破损情况。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2、灭菌结束后,须检查清楚是否存在破碎玻璃; 1、定期对蒸汽管道进行检测,保证管道完好、有效; 2、加强对蒸汽管道日常管理; 3、确保蒸汽管道保温措施完好; 及时清扫地面的破碎玻璃; 73 其他伤害 √ √ 1 12
74 其他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手工灯检过程中灯管爆手工灯检 裂导致的破碎玻璃蹦伤、扎伤 手工灯检过程中存在的灯光照度伤害 √ √ 1 75 其他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手工灯检 √ √ 1 76 机械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自动灯检机操作 自动灯检机传动运转装置缺少安全防护装置或被擅自拆除 自动灯检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不良和电线线路老化、破损 √ √ 1 77 触电 冻干粉针车间 自动灯检机操作 自动灯检机检维修 √ √ 1 78 机械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自动灯检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 √ √ 1 自动灯检机检维修 79 触电 冻干粉针车间 自动灯检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通电 √ √ 1 1、制订灯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灯检期间日常管理和灯管定期检查,保证完好; 1、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 2、每年对灯检岗位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并进行现场告知; 3、制订灯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制订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和灯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 3、设备使用前对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加强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自动灯检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良好,电线线路无老化、破损情况。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3
80 机械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冻干机操作 冻干机传动运转装置缺少安全防护装置或被擅自拆除 冻干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不良和电线线路老化、破损 √ √ 1 81 触电 冻干粉针车间 冻干机操作 冻干机检维修 √ √ 1 82 机械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冻干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 √ √ 1 冻干机检维修 83 触电 冻干粉针车间 冻干机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通电 √ √ 1 84 火灾 冻干粉针车间 冻干机操作 冻干机机油接触到冻干机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不良和电线线路老化、破损导致的火灾 冻干机配套管道破裂导致的人员冻伤 √ √ 2 85 其他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冻干机操作 √ √ 1 1、制订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和灯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 3、设备使用前对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加强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冻干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良好,电线线路无老化、破损情况。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加强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冻干及配套设备的电机、电控箱连接良好,电线线路无老化、破损情况; 2、加强冻干机油的管理和储存; 1、制订冻干机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对冻干机配套管道的日常管理和检查; 3、为设备操作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14
86 中毒、窒息 其他伤害 冻干粉针车间 冻干粉针车间 车间消毒 车间消毒期间人员误入车间导致的中毒或窒息 车间使用液氮充装作业时管道脱落、破裂导致的冻伤 √ √ 2 87 液氮充装操作 √ √ 2 88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锅炉房 锅炉房 上煤运输系统巡查期间上煤运输过于靠近运转部件导致系统巡检 的碰撞、卷入、绞等伤害 上煤运输人员通行时跨越输煤带带人员通导致的碰撞、割、刺等伤行 害 √ √ 2 √ √ 1 90 机械伤害 锅炉房 上煤运输系统检维修 上煤运输系统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 √ √ 1 91 触电 锅炉房 上煤运输系统检维修 上煤运输系统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通电 √ √ 1 92 火灾、其他爆炸
锅炉房 上煤运输上煤系统煤尘积聚,未及时清扫 系统清理 √ 15
√ 2 1、制订车间消毒操作规程; 2、车间消毒期间在车间各出入口应张贴告知; 1、制订液氮充装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对液氮充装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3、确保液氮供应企业有县官资质; 4、加强液氮充装作业期间的监管和检查; 1、巡检人员在巡检期间要与输煤带、运转部位保持安全距离; 2、在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的运转部位添加安全防护装置。 1、要求工作人员不得直接跨越输煤带; 2、在人员必须跨越输煤带区域安装固定式扶梯。 1、制订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4、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上煤运输系统清理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对上煤运输系统清理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及时清理上煤运输93 机械伤害 锅炉房 粉煤机操作 粉煤机无防护或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防护距离不够 √ √ 1 94 其他爆炸 锅炉房 粉煤机操作 粉煤机周边照明措施如为非防爆型电器导致的爆炸事故 煤仓四周无护栏或盖板,或护栏、盖板失效 进入煤仓维修或从事其他工作时,未按规定办理作业许可证、佩戴防护措施或无人监管导致的事故伤害 √ √ 1 95 坠落 坠落、中毒窒息 火灾、锅炉爆炸 锅炉房 煤仓操作 √ √ 2 系统积聚的煤尘; 3、保证上煤运输系统通风,减少煤尘的积累; 1、制订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和粉煤机操作工作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 3、设备使用前对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1、确保粉煤机周边照明措施为防爆型电器,并定期进行检测检验; 2、加强粉煤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防爆型电器的完好和有效; 1、煤仓四周须安装符合标准的防护栏或盖板; 2、加强对防护栏或盖板进行日常管理和检查,确保防护栏或盖板完好、有效; 1、进入煤仓作业必须按规定办理作业许可证; 2、进入煤仓作业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装置,并现场有人员进行监管; 96 锅炉房 进入煤仓作业 √ √ 2 97 锅炉房 锅炉结束运转后未能及时清理煤仓内积煤、清理煤仓操作 积煤期间工具产生火花或设备接地失灵导致设备产生静电造成事故 √ √ 2 1、制订煤仓积煤清理工序操作规程; 2、清理煤仓积煤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3、加强对设备接地的日常管理和检查,保证设备接地完好和有效; 1、定期对管道、分汽缸进行检查,发现缺陷及时进行维修; 2、定期请有资质单位对管道进行检测; 3、加强对管道、分汽缸保温措施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保温措施完好和有效; 98 灼烫 锅炉房 管道、分汽蒸汽管道、分汽缸破裂会保温损坏、缺失 缸通蒸汽 √ √ 2 16
1、制订给水泵工段安全操作过程; 2、加强对给水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99 锅炉爆炸 锅炉房 给水泵运作 给水泵故障或水位表堵塞、失效、安装不合理 √ √ 1 保证给水泵的完好和有效; 3、定期对水位表进行检测检验,确保水位表不堵塞、失效; 4、保证水位表安装位置合理、高低水位标志清晰,并且有报警装置; 100 机械伤害 锅炉房 给水泵操作 给水泵联轴器无防护或防护失效 √ √ 1 中毒、101 窒息 锅炉房 锅炉炉内检维修 锅炉本体检维修未进行空气置换 √ √ 1 1、制订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和灯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 3、设备使用前对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1、制订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检修前通风置换,并保持烟道通风良好,管路阀门进行有效隔断; 3、管路阀门进行隔断,并确保有效; 1、制订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锅炉房用电机具接地保护,并保证有效; 3、加强对锅炉房用电机接地保护装置的日常管理。 102 触电 锅炉房 锅炉操作 锅炉房用电机具接地保护不符合要求 √ √ 1 锅炉爆103 炸 锅炉房 锅炉操作 排污器堵塞,未及时清除导致的管道和锅炉爆炸 √ √ 1 104 锅炉爆炸 高处坠落 锅炉房 锅炉操作 锅炉主要承压部件裂纹、严重变形、组织变化等 √ √ 1 105 锅炉房 锅炉房巡检 巡检扶梯、工作平台的护栏、踏板及平台有缺陷 √ 17 √ 1 1、制订巡查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对排污器的巡检和日常检查; 3、定期对排污器内杂物进行清理。 1、制订锅炉检维修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定期对锅炉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并加强安全巡查; 3、请有资质单位定期对锅炉进行检测。 1、制订巡查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定期对巡检扶梯、工作平台的护栏、踏板及平台检查,发现缺陷及时进行维修; 106 锅炉爆炸 锅炉房 额定蒸发量≥6t/h的锅炉没锅炉操作 有安装超压连锁保护和超温报警装置,或失效 √ √ 1 107 灼烫 锅炉爆炸 锅炉房 锅炉操作 未保证煤燃烧时锅炉处于负压状态 √ √ 1 108 锅炉房 锅炉操作 锅炉缺水干烧 锅炉发生异常,停炉操作失误 √ √ 1 锅炉爆109 炸 锅炉房 锅炉操作 √ √ 1 其他伤110 害 锅炉房 作业环境不良如:安全过道锅炉操作 缺陷、采光照明不良、室温过高连续作业等 √ √ 1 1、制订锅炉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2、额定蒸发量≥6t/h的锅炉应安装超压连锁保护和超温报警装置并保持完好; 3、加强日常检查和管理; 4、定期进行检测检验。 1、制订锅炉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2、加强日常巡检和管理; 3、严禁锅炉正压燃烧 1、制订锅炉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2、加强加强日常巡检和管理; 3、定期对锅炉水位表进行冲、校。 1、制订锅炉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2、保证锅炉安全连锁(锅炉鼓、引风)装置完好,必要时进行专人监控; 1、制订锅炉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2、符合采光照明要求,安全过道完好、保持通风良好; 3、定期进行作业现场职业卫生检测,并进行现场告知; 1、制订配电间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2、变电间应当安装电磁操纵机构(大中型变电所)或弹簧储能操动机构(小型变电所),安装符合标准要求; 3、为设备操作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111 触电 配电间 配电箱操作 操纵机构安装不符合标准要求 √ √ 1 112 触电 配电间 配电箱操作 电容器接线及布置不规范,无防护装置 √ √ 1 用品,并要求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1、制订配电间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2、电容器接线及布置应符合标准要求,调整合理,并加装保护装置; 3、加强电容器防护装置的日常管理和巡检; 18
1、制订配电间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2、控制装置操作手柄或机构上应有操作提示标113 触电 配电间 配电箱操控制装置操作手柄或机构上没有操作提示标志 作、巡检 √ √ 1 志; 114 触电 配电间 配电间巡检 同一配电室内单列布置高、低开关柜,顶部有裸露带电导体时,两者之间净距过小 3、加强控制装置日常管理和巡检; 4为设备操作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1、制订配电间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2、同一配电室内单列布置高、低开关柜,顶部有裸露带电导体时,两者之间净距不小于2M; √ √ 1 115 触电 配电间 配电间操作、巡检 当电源从柜(屏)后进线,需在柜(屏)正背后墙上分设隔离开关及手动机构时,柜(屏)后通道净宽过小 3、为设备操作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1、制订配电间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2、当电源从柜(屏)后进线,需在柜(屏)正 √ √ 1 背后墙上分设隔离开关及手动机构时,柜(屏)后通道净宽小于1.5M; 配电间电116 触电 配电间 气设备操作、巡检 10KV变配电系统电气设备不按周期进行绝保试验 √ √ 1 117 触电 生产作业区域 生产作业 在触电危险性大或作业环境较差的场所未安装封闭式配电柜 3、为设备操作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1、制订配电间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2、每年进行一次绝缘保护试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3、加强配电间日常管理和巡检; 4、为设备操作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1、制订密闭式配电柜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在触电危险性大或作业环境较差的场所安装封闭式配电柜; 3、加强对密闭式配电柜的日常管理和巡检; √ √ 1 118 触电 配电间 配电间电气设备操配电柜(箱)内有积尘、积水和杂物 √ 19 √ 1 4、为设备操作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1、制订配电间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2、加强对配电柜(箱)的日常管理和巡检; 作、巡检 配电箱(柜、板)3、定期对配电柜(箱)进行清理,确保配电柜(箱)内无积尘、积水和杂物; 1、制订配电间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2、配电箱(柜、板)内插座接线应规范,并配置漏电保护器; 1、制订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和临时用电许可证; 2、沿地面敷设的临时用线应有采取防止受外力 √ √ 1 损坏的保护措施; 3、临时接线必须装有总开关控制和漏电保护装置,每一分路应装设与负荷匹配的熔断器; 4、临时线沿墙架空敷设时,其高度在室内应大于2.5m,室外应大于4.5m,跨越道路时应大于6m,临时线与其他设备、门、窗、水管等的距离应大于0.3m; 119 触电 配电间 配电箱(柜、板)内插座接线不规范,没有配置漏电保设备操作、护器 √ √ 1 巡检 120 触电 生产区域 生产区域电线铺设 沿地面敷设的临时用线缺少防止受外力损坏的保护措施;总开关控制;未安装漏电保护器;高度和与其他设备、门、窗、水管等距离达不到规定标准 其他爆121 炸、触电 配电间 配电间操作 变配电系统的工作中不执行紧急情况安全预案 √ √ 1 1、制订应急管理制度和专项应预案; 2、工作中严格执行紧急情况安全预案; 1、制订设备检维修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应对故障电容器进行人工放电,检修接触时应戴绝缘手套,并用短路线连接电容器的两极; 3、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1、制订配电间人员登记制度; 2、配电间设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配电间; 122 触电 配电间 配电间检维修 在处理故障电容器时不做安全措施 √ √ 1 123 触电 配电间 配电间操作 变电所未设警示标志,无关人员进入变电所 √ √ 1 火灾、瓜蒌皮生124 其他爆紫兴车间 产 炸 因设备接地连接不良、电线线路老化破损、身着产生静电的服装和钉鞋、使用火种和移动通讯设备、防雷设施失效导致生产 √ √ 2 1、制订紫兴车间出入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设备接地、线路的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 3、对出入紫兴车间人员不得穿戴会产生20 过程中使用的乙醇起火或爆炸 火灾、瓜蒌皮生其他爆125 紫兴车间 产设备检炸、机维修 械伤害 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检维修前未对设备进行清理,导致设备内存在残留液体 √ √ 2 静电衣物、钉鞋,携带移动设备和火源; 4、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公司进行防雷设施、接地设备进行检测; 1、制订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在设备检维修前进行设备清洗、可燃气体检测并敞开,确保检维修期间设备内没有残存乙醇液体和气体; 3、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4、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5、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设备停产清洗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停止生产前必须对设备、管道进行清理并进行确认; 1、制订设备检维修、清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如需要进入设备内部进行清理和检维修必须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办理空间作业许可证; 3、进入设备内部进行清理和检维修人员必须进过专业部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1、制订紫兴车间出入管理制度、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设备接地、线路的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 3、对出入紫兴车间人员不得穿戴会产生静电衣物、钉鞋,携带移动设备和火源; 火灾、瓜蒌皮停126 其他爆紫兴车间 止生产 炸 停止生产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产生静电且未清洗设备导致设备内残存的乙醇液体或气体起火或爆炸 √ √ 2 瓜蒌皮生中毒、产设备检127 紫兴车间 窒息 维修和清洗 进入瓜蒌皮生产设备内部进行检维修和清洗导致的中毒、窒息 √ √ 1 火灾、128 其他爆紫兴车间 炸 因设备接地连接不良、电线线路老化破损、身着产丹参酮生静电的服装和钉鞋、使IIA生产 用火种和移动通讯设备、防雷设施失效导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乙醇、甲醇 √ √ 2 21
起火或爆炸 4、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公司进行防雷设施、接地设备进行检测; 1、制订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在设备检维修前进行设备清洗、可燃气体检测并敞开,确保检维修期间设备内没有残存乙醇液体和气体; 3、设备检维修保证两人在场、关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4、加强设备检维修期间的监督检查; 5、为检维修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操作时必须进行穿戴; 1、制订设备停产清洗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停止生产前必须对设备、管道进行清理并进行确认; 火灾、丹参酮其他爆IIA生产129 紫兴车间 炸、机设备检维械伤害 修 检维修过程中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检维修前未对设备进行清理,导致设备内存在残留液体 √ √ 2 火灾、130 其他爆紫兴车间 炸 丹参酮IIA停止生产 停止生产未关闭电源,导致设备突然启动产生静电且未清洗设备导致设备内残存的乙醇、甲醇液体或气体起火或爆炸 √ √ 2 丹参酮中毒、IIA生产131 紫兴车间 窒息 设备检维修和清洗 进入丹参酮IIA生产设备内部进行检维修和清洗导致的中毒、窒息 √ √ 132 火灾、爆炸 地下储罐输入甲紫兴车间 醇、乙醇和抽取废液 在输入甲醇、乙醇和抽取废液液体期间未使用防爆型水泵、车辆未熄火、未进行有效接地 √ √ 1、制订设备检维修、清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如需要进入设备内部进行清理和检维修必须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办理空间1 作业许可证; 3、进入设备内部进行清理和检维修人员必须进过专业部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1、制订危危险品车辆进入厂区管理制度和储罐区域安全操作规程; 2、进入紫兴车间车辆必须配备阻火器,2~3 且车辆在输入和抽取危险化学品前必须熄火、进行有效接地; 3、进入紫兴车间人员不得穿戴会产生静电的衣物和钉鞋,必须将火种、移动通讯 22 火灾、133 其他爆炸 肝素钠生产使用易原料车间 燃易爆化学品 因设备接地连接不良、电线线路老化破损、身着产生静电的服装和钉鞋、使用火种和移动通讯设备、防雷设施失效导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易燃易爆好化学品发生起火或爆炸 √ √ 1 134 其他伤害 肝素钠生在配制、使用具有腐蚀性产使用具化学品期间不慎打碎、滑原料车间 有腐蚀性落导致具有腐蚀性化学的化学品 品溅射到操作人员身上 √ √ 1 设备放置于门卫室保管箱内保管; 4、输入和抽取危险化学品必须使用防爆泵; 5、输入和抽取危险化学品期间紫兴车间安全员必须到场进行现场监管; 1、制订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防爆区域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生产设备接地、线路的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 3、进入防爆区域人员不得穿戴会产生静电衣物、钉鞋,携带移动设备和火源; 4、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公司进行防雷设施、接地设备进行检测; 1、制订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2、为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3、 135 136 137 138 23 24
25
26
1、针对各岗位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2、为设备操作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3、加强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装置完好、有效; 1、为设备维护人员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2、设备维护人员在进行维护前必须确认设备处于停机状态,设备电源、开关处悬挂警示牌,在设备维护期间必须有人员在旁照看; 1、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巡检、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2、剧毒化学品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3、制订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1、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2、制订危险化学品使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为操作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作业时必须进行佩戴; 4、在危险化学品使用现场张贴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9 机械伤害 生产车间 生产设备操作 生产设备操作时存在的卷入、剪切等伤害风险 √ √ 1 20 机械伤害 动力机修车间 设备维护 设备维修、保养时存在的刺伤、割伤等风险 √ √ 2 6 中毒 使用剧毒化学品的车间、部门 剧毒化学品使用 在使用剧毒化学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中毒风险 √ √ 2 7 化学灼伤 化学实验化工操室、使用作、化学危险化学实验 品的岗位 在化学实验或危险化学品使用过程中,因操作失误、容器破裂等情况下存在化学灼伤的风险 √ √ 2 27
8 火灾 生产车间、办公区域 生产、办公过程 在生产、办公过程中因电器产生的火灾风险 √ √ 2 9 火灾、爆炸 危险化学品仓库、储罐 储存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环境不适、化学品未按照规定分类存放等情况下存在的火灾、爆炸风险 √ √ 2 10 瓦斯爆炸 食堂、使用煤气部门 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煤气使用 食堂餐点加工、煤气使用岗位在使用煤气的过程中存在的煤气爆炸风险 √ √ 2 11 锅炉爆炸 锅炉房 锅炉使用 在锅炉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爆炸风险 √ √ 2 12 容器爆炸
使用压力承压生产容器的车设备使用 间、部门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承压设备可能存在的爆炸风险 √ 28
√ 2 1、对生产设备定期进行维护、检查; 2、每天生产、办公结束后将电源关闭,并进行检查; 3、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配备消防设备设施; 4、每天配备总值班人员,并对公司各车间、部门进行检查; 1、制订危险化学品储存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危险化学品储存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3、在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禁止使用非防爆电器,禁止携带火种、手机,禁止穿戴产生静电的服装; 4、按规定定期进行防雷、静电接地检测;5、在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周围必须配备足量的消费器材; 1、定期对使用煤气岗位、地点进行检测; 2、对煤气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3、煤气使用岗位在每天煤气使用结束后指定专人进行检查; 4、每天的煤气开关及检查必须有台账; 1、严格按照规定定期对锅炉进行检测和维护; 2、对锅炉配套压力表定期检测,确保准确;3、锅炉房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4、锅炉巡查工作必须有台账,并且如发现异常必须立即上报主管领导; 1、严格按照规定定期对承压容器进行检测和维护; 2、对承压容器配套压力表定期检测,确13 起重伤害 施工使用施工区域 起重设备 在施工区域使用起重设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起重伤害风险 √ √ 2 14 高处坠落 施工区域 登高作业 在高处作业过程中因未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所可能造成的人员高处坠落风险 √ √ 2 15 坍塌 施工区域脚手架搭建或脚手架搭施工区在脚手架上施工、仓库内建、仓库域、仓库 原料或成品等物品的堆货物堆放 放过程中存在坍塌风险 √ √ 2 保准确; 3、承压容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4、承压容器巡查工作必须有台账,并且如发现异常必须立即上报主管领导; 1、在使用起重设备的过程中,起重设备周围必须设立安全防护警示区,并挂警示牌; 2、起重设备操作人员及指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3、在使用起重设备前必须到安保部办理吊装作业许可证; 1、进行登高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2、在高处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安全防护用品; 3、在进行登高作业前必须到安保部办理登高作业证进行备案; 1、脚手架必须按照规定搭建并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仓库内原辅料或成品的堆放必须符合规定; 3、在脚手架搭建区域周围必须有安全防护警示区,并挂警示牌;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