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我的说课包括: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1)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的基础上,以满足学生运动需要为原则,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为出发点,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教育价值观我选择了本节课的教材。 (2)剖析教材: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是整个篮球技术中最基本、最重 要的技术,是打好篮球的重要基础,其动作由持、举、登、伸、拨五个基本环节 组成,通过本次课学习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促进人体力量、速 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参与者身心直接受益,有利于学习效 率提高。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其动作要领掌握的好坏直接关 系到以后对篮球的兴趣,因此,教材在本节课中是非常重要的。 (3)课时安排:本教材安排 2 课时,第 1 课时学生初步掌握动作技术要领和 做法。第 2 课时提高动作技术的协调连贯程度,提高动作的质量。
二、说目标 (1)我为本节课设计了以下三个目标: 1 认知目标:初步形成对体育的正确认识,理解篮球运动的目的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2 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70%以上的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原地单手肩上 投篮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力量素质,提高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怕失败,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树立自尊、自信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教师通过采用体验教学、个别化教学、非指导性 教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平等、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运 动兴趣,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其拥有一个广阔的练习舞台,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一步步达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3)设计目的:本节课以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达到玩中学,学中玩,完成教学目
标。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的教学内容均为教学目标而服务。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 正确的出手动作和根据投篮距离的远近掌握调节手指、 手腕 的力量。 难点:全身协调的将球投出 。
四、说学情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篮球运动有关的知识、技术,部 分学生具备一些篮球运动的经验,有时可以运用一些简单动作。通过以前教师的讲解,学生已经理解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知道其作用和意图。学生个性存在差异,身体素质也有差别,学生好动,情绪不稳定的现象还存在,教师要因材施教,满足学生运动需要,学生虚荣心比较强,争强好胜,教师要灵活运用教 学艺术, 提高学生成就感, 尤其是体育差生, 要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 给予鼓励。 本次课学生主要运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法:因材施教是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把身体素质 水平相当的学生分到一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其情绪饱满的 参与练习,不会因同伴素质好,技术好伤害其自尊心。 (2)探究学习法: 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和发现解决 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此方法的运用能够实现其目标。 (3)自主学习法: 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对学生自制能力的培养是非 常重要的,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
五、说教法 (一)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解法:(1)讲解要有明确的目的:鼓励学生珍惜时间, 努力学习。 通过对技术要领的讲解, 目的让学生理解正确的概念,更好的掌握动作。(2)讲解时语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要紧紧地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精讲多练。例如:讲解投篮时可以概括为五个字—持、举、登、伸、拨。(3)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 :在开始教投篮时,先简单介绍要领和基本过程,带到学生熟悉时在具体深入指导。 2.示范法:利用青
少年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动及爱表现自己,但体质较弱的 心理、身理特征,应用规范优美的完整动作示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 优美的示范激发学生‘我很爱学’的情感。 3. 指导纠错法:在教学当中及时给与学生正确的反馈信息,更有利于提高其 学习质量,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 4.分解教学法:贯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 ,运用教学分解法,学 生容易学会动作。每当学会一个动作时,就相应产生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内心 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增强了一步步完成整个动作的信心。 5.完整教学法:分解之后进行完整教学,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动作和理解掌握 动作。 6.提问教学法: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给学生一个展现自 己的舞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7.鼓励表扬教学法:鼓励表扬是最廉价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常常被老师忽略。 在学生完成任务, 积极练习时, 教师给予学生一个微笑的表情, 一个赞赏的动作,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何等的高兴啊! 8.个别化教学法:教学活动要尽量让位于学习活动,学习者成为体育教学 与教学活动的中心,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9.体验教学法:要把教学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生命 有意义的构成部。学生体验学习经验满足生命成长需要。 10.非指导性体育教学: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运动经验为中心,教 师是体育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促进者。 (二)理论依据: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实现要达到的目标。
六、说教学程序
(一)教具学具准备:篮球 12 个,篮球场 1 块,口哨一个。
(二)设计思路:本次课共分 3 部分:准备、基本、结束。层层推进,最后 达成课的目标。
(三)教学程序
第一部分:准备部分(10分)
1、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宣布上课内容,安排见习生)2、准备活动 慢跑:围绕篮球场慢跑两圈。提出慢跑中口号“团结拼搏,力争上游”。 目的:提高学生心理、生理唤醒水平,激发高尚情感,学生以饱满的情绪参 与运动,培养高尚情操。 3、徒手操:目的:学生活动开各个关节,为运动做好准备,避免损伤。4、游戏 目的: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活动各个关节。
第二部分:基本部分(30 分)
复习内容(直线运球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 (12 分) 1、教师分别讲解示范动作 目的:要使学生通过对教师示范动作的观察, 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记忆表象,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通过优美的示范激发学 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2、分组练习:把学生分成 6 组,3 组复习传接球,每组围成一个圆,中间一个 人传球给其他同学,再传回,轮换。 三组复习直线运球,每个同学做完直线运球后,轮换,左右手交替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 精神和互帮互学精神。 3、指派学习小骨干,监督指导。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领导才能,提高练习的 效果。 4、教师巡回辅导,纠正错误。目的:给予学生正确及时的反馈信息,学生掌握 正确的动作要领。 5、集合总结点评 目的:学生对动作掌握水平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通过 教师给予的反馈信息更好的指导今后的练习。 6、直线运球比赛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积 极性。
新授内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18分) 1.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动作 目的: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 生练习的欲望。 2. 学生徒手体会持球和举球动作 目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 分解练习体会成功的乐趣。 3. 学生有球体会持球和举球动作 目的:增强手感,更好的理解动作。 4. 学生四人一组持球轮换体会持、举、登、伸动作
5. 四人一组,体会完整动作 目的:体会全身协调用力的顺序,从整体 上把握和理解动作。 6. 巡回辅导,纠正错误。 目的:给予学生正确及时的反馈信息,学生掌握正确 的动作要领。 7. 四人一组正方行对面投球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会用力的大小和控制 投篮方向的能力。 8. 分成十组,五组一篮筐,定点投篮,轮换位置。 提出问题(1. 投篮 时上下肢协调用力投篮 投篮命中率高,还是上肢用力命中率高? 2.投出的球弧度高 投篮 命中率高还是弧度低命中率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充分理 解和掌握动作。 9.教师总结
第三部分:结束部分(5 分)
1、 集合整队
2、老师总结学生表现和课的完成情况
3、组织学生放松 内容:
(脚尖、脚跟、脚尖跳,双手拍大小腿。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灵敏 素质,减轻肌肉疲劳。)
4、布置课后作业 5、归还器材,师生再见.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衷心的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