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天津各类方言

天津各类方言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上亮子

特指门上方的玻璃窗。(不知其他地方的人对这一物件有没有特定的叫法)

2、齁

读作hou,一声。指太甜或者太咸。例:今天这菜盐放多了,齁死我了。

3、褶裂

指人无故找茬(但并无寻衅滋事之意,仅仅是“褶裂”)。

4、横

读作heng,二声。其实就是“可能”的连音。例:他怎么还不来呢?横家里有事。

5、唆了蜜 这个比较简单,就是对棒棒糖之类甜食的叫法。另:唆了,就是舔、含的意思。

6、零嘴儿

泛指零食,可能也那么叫吧,没太注意。

7、棒槌(果子)

北京叫“油条”,但我在北京吃到的“油条”跟天津的“棒槌果子”长得还是不一样的,煎饼果子就更不是味儿了。

8、嚏喷

正常人都说“打喷嚏”,但到了天津,不知怎么的,就叫“打嚏喷”,而且我打了20几年“嚏喷”,居然前几天才发现这个怪异的叫法,而且我小时候还以为那叫“打嚏分”呢。

9、恁(么)

读作nen,三声。其实应该是“怎么”,但天津人就说“恁么”,而且还常常在后面接上“嫩么(那么)”,例:你恁么嫩么腻歪人呢?

10、德愣 收拾,摆平的意思。例:马志明的《纠纷》里有那么一句:“我好好德愣德愣你!”(后面那句“拿聋”就更是天津话了,特指把不直(自行车轴前后不在一条线上叫“聋”)的车轴调直,引申为“教训人,收拾人,使屈服”之意。

11、油呼鲁

实际大概是“油葫芦”,指跟蟋蟀(即“蛐蛐儿”类似的昆虫),还有一种差不多的,俗称“三尾(读作“以”)巴腔子”。

12、螃海

就是螃蟹,天津人喜欢把它叫成“螃hai(轻声)”。

13、尼了 “你”或“您”的叫法,例:尼了这是干嘛去?(实际应为“您这是干什么去?”,按标准的天津话说就是“尼了介斯干嘛其(轻声)?”

14、迂

上面那个“尼了”是我跟地下天鹅绒常用的称呼,我跟他聊天经常“尼了尼了”的,这个“迂”也是那天我用来形容他的,所以也就在这算上一个。迂,读作yu,一声。指悠闲无忧的状态。例:抽着香烟,喝着茶水,还看着球赛,你挺迂啊?!

15、二八八

这可是经典的天津话了,意指一般水平或中等偏下的,大概和“二把刀”差不多。例:那么窄的道,也就您这老司机能过去,要换个二八八的,准卡那。(另:“卡”字在天津读作qia二声或三声)

16、孬(鱼)

就是“熬”,天津人读孬,nao,一声。高英培的《钓鱼》里就有“人家没事儿回来老孬鱼,你说这玩意儿多哏儿啊”。(“哏儿”,就不用解释了吧。)

17、yong

用、永、勇、泳、庸、涌……凡是读作yong音的,天津话都是rong,声母变,声调不变。例:冗远(永远)。

18、顺(二声) 难看、丢人、不好的意思。例:你说他当着那么多人数落我,我多顺(二声)呐!

另:垮(三声) 顺(二声)的近义词,特指颜色对比过于鲜明或颜色太艳。例:你这身衣裳太“垮”了。

19、来(三声)

拽的意思。例:你别来(三声)我。

20、拾不起个儿

形容筋疲力尽。例:快让我躺下歇会儿,这一天,累得我都拾不起个儿来了。

21、拢子

梳子的天津叫法。

22、堆故

有两种读法:一,dui(一声)gu(轻声),指身体摊成一团;二,dui(三声)gu(轻声),指把液体混合。例:1.他当时头一晕,立马就堆故那儿了。2.你别瞎堆(三声)故了,弄得雪碧不是雪碧味儿,可乐不是可乐味儿。

23、拿分

可能是从某种以分数计算输赢的比赛或游戏中演化而来的吧,指对于成功有很大把握。例:有了六级证,你再去找工作,那就拿分了。

24、二姨夫——甩货

这个来源于高英培的相声《丧事喜办》,具体情形请下载此段相声仔细揣摩。

25、干饭 米饭。例:马三立曾经在某个名段中说过:“我都不知道我自己吃几碗干饭”。

26、糖堆儿

北京叫“糖葫芦”。

27、洋白菜

学名卷心菜,有的地方叫圆白菜,天津多管它叫洋白菜。

28、姨子

对肥皂的称呼,以此类推,香皂就叫“香姨子”。

29、快(三声)

主要有两种意思:一,挠;二,舀。例:1.我这后背好像让蚊子给咬了,帮我快(三声)快(三声)。2.上水缸里快(三声)点儿水。(另:天津话爱把“去”或“到”说成“上”)

30、鞋蹋邋

拖鞋,北京叫“蹋邋板儿”。

31、凿吧

指再加一点。例:我看这些差不多了,再凿吧凿吧就行了。

32、垫吧

指正式吃饭前先少吃一些。例:你饿了吧,先来两块蛋糕垫吧垫吧。

33、握

天津人管“饿”叫“握”。

34、色

在天津有两种叫法:一,傻儿,连音;二,赛(三声)。例:1.这是嘛色(傻儿)?2.色(赛,三声)盲。

35、掰掰

天津人对“叔叔”的叫法。同样,“伯伯”叫“大大”。“伯母”叫“娘娘”。要说明的是,天津对亲戚年龄的排序与很多地方相反,最小的要叫“老”,比如我同学hx总说她小姨怎么怎么,这要是到了天津,就叫“老姨”。

36、一边儿

即“一般”。例:他跟我一边儿大。

37、猫

“摸”的叫法,读作mao,一声。例:你别猫我,怪痒痒的。

38、楞子

天津人常用来形容别人的词,跟“二百五”差不多吧,据我理解,很多情况下就是形容具有朋克精神的人。

39、贼(四声)

“这”的读法。刘文亨、王文玉的关于评书的一段相声中就有天津人说评书的模仿,头一句就是“这(贼,四声)回说谁?”

40、介

“这”的另一种叫法。例:“这(介,四声)是怎么回事?”

41、大尾(yi三声)巴鹰 装洋算的意思

42、玻璃盖 膝盖的意思

43、简直

直接走,不拐弯(我那次跟一个的同事说,简直走。他居然不懂)

44、大脖溜

大巴掌,打脖子后面,有滑溜的意思。打的时候,向下溜

45、邹兴-----------------德行

47、大廖------------------------------什么都管,主持死人丧失时候的司仪。

48、固秋:----------------------无规则的乱动。例:你在那乱固秋嘛!

49、奋秋:-------------------意义类似于固秋。例:好好岁叫,别躺那老奋秋!

50、自微:

-就是弱势一方向强势一方的无谓反抗。例:那个小孩让他爸给恁那打了一顿,他不5老实,还自微。

51、BK:

骂人的一个代词,用于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例:你(第二人称)BK恁么才来呀?/界要搁我早凑(一声)BK的了!(指代第三人称“他”)

52揍兴:名词,比“德行”语气重得多例:瞧你那揍兴,我早就想凑(1声)你BK的了!

53、脚:天津话是一声,“交”的音。例:你界脚可谮凑!

54、鼻等:就是鼻涕。例:你看他冻的,直留鼻等。

55、氽稀:就是拉稀。

56、脖葛儿:脖子和衣服的空隙。例:马善人把一臭虫塞一胖子脖葛儿里了。

57、夜个-就是昨天 黑飒儿-就是天黑

58、吧唧(“唧”读jī)———献殷勤。“你别吧唧我,我不给你工程作”

59、拔———食物放在水中浸泡。“肉放在水里拔一下再炖。”

60、拔撞———打抱不平。“媳妇受气,娘家哥来给妹子拔撞。”

61、拔裂儿———开裂。“冬天手上搽点凡士林,别冻得拔裂儿。”

62、把———次、回。“别管成不成,咱先试一把。”

63、把对(“对”读三声)———双方的拖欠互相抵偿。

、巴皮---蚂蟥 水蛭

65、耙———①泥泞。“道上耙极了。”②用脚踩泥水。“我耙了一脚泥。”

66、白吃饱儿———不做事白吃饭。“他什么都不干,整天白吃饱儿。” 67、白给———①白白地送人。“这些破烂东西,白给也没人要。”②不是对手。“你还要跟他较量,白给!”

68、白话(“话”读轻声)———胡说、乱讲。“别听他乱白话了,没那么回事。”也作“白话舌”、“白话蛋”。

69、白眼儿———外孙子(女),“白眼狼”的简称。

70、摆谱儿———摆阔气讲排场。

71、板———纠正、改掉坏习惯。“你这个毛病可得板着点儿。” 72、半参子(“参”读四声)———事情没做完。“他又弄个半参子,搁下走了。”

73、拌蒜了———踉跄、蹒跚。“我脚底下都拌蒜了。”

74、膀大力的———到头了、到底了、到家了。“跟您说个膀大力的吧,最低价是18万,再少不行了。”

75、棒硬———坚硬。“还没煮烂呢,你尝尝还棒硬呢。”

76、包了儿———全部买下,也作“包圆儿”。

77、报儿———一次、一回,指哭。“这孩子一天不知哭多少报儿。” “冲着我妈的遗像哭了一大报儿。”

78、爆皮———皮肤皴裂。“抹点唇膏吧,嘴唇都爆皮了。”

79、抱热火罐儿———空想。“没有希望了,别再抱热火罐儿了。”

80、背(读一声)———平均、分摊。“每人才背十块钱,真便宜。”

81、背黑锅———受牵连,落埋怨。“本来没他的事,也跟着背黑锅。”

82、备不住———或许,可能。“天这么阴,备不住要下雨。”

83、贝儿贝儿———傻子。“别管怎么打扮也像个傻贝儿贝儿。”

84、倍儿———很、非常、十分。

85、比划———较量。“你要不服咱俩就比划比划。”

86、不分流儿 “流”读四声———手的动作不灵活。“冻得我的手都不分流儿了。”

87、不够揍儿 “揍”读zòu———骂人的话。或简化为“不够”。“这个人真不够。”

88、不觉(读脚音)闷———不自觉、不知趣。这人和对骂,真不觉闷

、不识逗———不喜欢开玩笑。“他可不识逗,你逗他就跟你急。”

90、不拾闲儿———多动。“这孩子一天到晚乱祸祸,脚手不拾闲儿。” 91、不着调———不能循规蹈矩。“儿媳妇多讨仔细,婆婆也总说她不着槽。”

92、擦屁股———替别人办理未完而麻烦的事。“这小子办事太不利落了,总得叫人给擦屁股。”

93、过节儿———嫌隙。“咱俩可没有过节儿,你别多想!“

94、差道儿———办事不正规,乱做主张。“这小子真是差道儿。”

95、差样儿的———特餐。“今天过节,吃点差样儿的。”

96、岔读chǎ。———事情没办妥。“这门亲事又岔了。”

97、岔头儿———别生枝节。“本来都商量好了,又出了岔头儿。”

98、挤斗 “挤”读轻声———排挤。“他在单位里老叫人挤斗”。

99、藏蒙个儿———捉迷藏。引申为扑朔迷离。“有话明说,咱心明眼亮,别藏蒙个儿!”

100、潮———技术不精。“这位师傅的手艺可有点潮。”

101、扯子———行为放肆。“她总是那么不检点,真是个扯子。”

102、撤———①打。“撤他个嘴巴子。”②事先离席。“我有点事,先撤了!”

103、沉———等。“沉会儿再说,不忙。”

104、趁———拥有。“这家子趁的房产地业多了去了。”

105、撑死———最大限度。“这回考题太难了,我撑死能得70分。”

106、撑子 “撑”读四声———木器家具的边腿等有支撑力的部分,如“椅撑手”。

107、吃挂落儿———受连累。“看你惹的这祸,我们都跟着吃挂落儿。”

108、吃味儿———多心,嫉妒。“你别找上级来压他,要不他会吃味儿。”

109、吃炝药——火气异常大。“今个三梆子吃炝药了,发这么大邪火呢”

110、抽抽———缩小。“人老了,骨节都抽抽了。”

111、臭街了———过剩了。“到处是卖西瓜的,都臭街了。”

112、臭美———自鸣得意。

113、臭嘴———爱说不吉利的、叫人不爱听的话的人。与谚语“哪壶不开提哪壶”同义。

114、出出———背后胡乱议论。“有什么意见当面提,别事后瞎出出。”

115、出溜———向下滑。“这学期他的成绩可往下出溜了。”

116、出数儿———增量“这面发的真好,蒸熟真出数儿。” 117、出幺蛾子———提出不合时宜的意见。“大家都同意了,就他出幺蛾子。”

118、穿小鞋儿———故意为难,陷害。“你这不是给人穿小鞋儿么!”

119、钻老婆裤裆———围着女性转献媚的男人,

120、斥打 “斥”读cī———责备、申斥。“孩子不懂事,别总斥打他。”

121、刺挠———痒。

122、瓷实———结实、牢固。

123、虫子———熟悉某种行业的人。“他是这里的虫子。”

124、搋读chuāi———厮打。“这两人说戗了,搋起来了。”

125、踹———①强令进食。“别踹他了,看撑着。”②强令人买。“够了,别再踹我了。”

126、噇读chuáng———①栽下去。“别上那么高,看噇下来。”②扎伤。“别含着筷子玩儿,留神噇了嘴。”③ 装。“把这口袋噇满了。”④吃饭无节制。“你有多大胃口,怎么一个劲儿地噇啊!”

127、撮———吃。“别回家了,咱饭馆撮一顿吧!”

128、答理 “答”读一声———答理。“我在街上碰见他,他装没看见不答理我。”

129、当是 “当”读dá———以为。“我当是你走了,怎么还在这儿。”

130、打摆子———抽风 伤害而抽搐。

131、大脖溜儿———打人的脑后或颈部时开玩笑的举动。

132、打镲———开玩笑。“咱说真格的,别跟我打镲。”

133、打晃———短暂地露一面。“别管多忙,你也得来打一晃。”

134、打马虎眼———转移视听,实行欺骗。

135、打蔫儿———萎靡不振,像是要睡觉。

136、打炮儿———旧时男人逛妓院的活动,也叫崩锅

137、打水漂儿———本为儿童的一种游戏,后指把资金白白浪费掉。“我拿了三十万啊,都打了水漂儿了。”

138、打眼———买上当了。“你怎么不好好挑挑呢?打眼了。”

139、大发了 “发”读轻声———过甚了。“装修就别太讲究了,要不花钱就大发了。” 140、大梨———吹嘘、言过其实。“他是个大梨,别信他的。”也作“大梨膏”、“吹大梨”。

141、大了儿 “了”重读———什么事都张罗的人。“像这种人多的红白事场面,还非有个大了儿才成。”

142、大大咧咧———随随便便,乱说乱动。

143、大路货———一般的货物。

144、大拿———包揽。“主任就是挂名,其实老赵是大拿。”

145、大头———吃亏上当的人,也作“冤大头”。

146、大眼贼儿———仓鼠。常与、兔子并称,形容档次低的人。上班时爱喝水也戏称“灌大眼贼”。

147、大已巴鹰———(已巴即动物的尾巴)自以为了不起,到处充好汉的人。

148、逮小辫儿———抓住把柄。“咱可得一清二楚,别叫人逮小辫儿。”

149、待敬 “敬”读轻声———瞧得起。“看你办的事都什么事,莫怪不叫人待敬。” 150、得记———儿子恪尽孝道,特指临终时,亲视含殓的儿女。也作“得济”。

151、掇弄读délēng———拾掇、修理。

152、得亏 “得”读děi———幸亏。

153、得合勒——类似大噎脖 大脖溜 打人的一种招式

154、等雷———没有希望的等待。“还不快走?你等雷呢啊!”

155、底掉———完全的意思,“打牌熟了个底掉”。

156、地界“界”读阴平———地方。“大夫:我就是这个地界儿总疼。”

157、地起———从来、一向。“地起我就不同意咱闺女跟他搞对象。”也作“地跟儿”、“老起根儿”。

158、掂配———搭配、合计。“晚上小弟弟来,留他吃饭吧,你掂配俩菜。”也称“掂对”。

159、垫背的———你人受过、受牵连的人。

160、掉点儿了———刚下雨。

161、掉链子———到关键时刻发生意外,工作不能进行。

162、顶不济———最坏的估计。“顶不济多花二百,还怎么着?”

163、顶戗———管用,能独当一面。“这些个人里一个顶戗的也没有。”

1、断顿儿———没有饭吃了。

165、断间 “间”读轻声———大房子里隔断成小房子。“儿子要结婚没房,就在我那屋打个断间吧。”

166、堆———①倒塌。“连雨天,土坯房堆了好几处。”②瘫倒。“我们老爷子忽然堆那儿了。”

167、动劲儿———开始行动。“快到点了,怎么还不动劲儿。”

168、动弹 “弹”读ken轻声———与“静”相对。

169、兜———①包揽。“有问题我兜着。”②搜集。“先兜兜情况,再汇总研究一下。”

170、抖了———发财了。“两年没见,听说你可抖了!”

171、逗闷子———斗气、开玩笑。“咱规规矩矩的,别光逗闷子。”

大话西游经典台词: 原版

曾经有一分真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犹豫了!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天津话版

说介话可是那阵了,有一份倍儿真的感情摆在我眼皮底下,我倒霉催的,愣没当回事,等没了吧倒醒过闷来了,唉没法儿啊,世界上最点儿背的事儿也就介意思了。你拿刀片子赶紧在我脖子上拉吧,肉呼嘛?!不过如果老天爷能再让我来一回的话啊,我跟你说我豁出去了!我非跟那闺女说仨字儿:“我耐你!”如果非死乞白赖要在前面弄个头的话啊,我估摸着大概齐是一万年?

和大家一起分享,别的地方的朋友也可以用你们的家乡话说说看,一定也很有趣味的 翻译题

昨儿个我跟我们家里的看我老丈杆子去了,黑下回家,刚粗胡同口,就碰了 > 个银,四一拾毛蓝的,一下车就跟我诈呼,跟我来坐地泡,问他兑(dui3)他哪

> 儿了他也缩不丧来,我缩去派所儿他还跟我一劲儿磨份,我一看,界四个碰瓷儿

> 的,一下把我火儿给逗丧来了,亲娘祖奶奶的就卷了一顿,归齐他也老实了,界

> 银哪,就界揍性,不糊他一顿他难受。 外地到天津,就会感到天津话与普通话有些差异。

天津话的地区范围是一个三角形的方言岛。这个方言岛的底边距旧城北约l公里,尖端距旧城南约22公里。方言岛以北的居民,语言接近北京话,东北接近唐山方言,西南和东南接近静海一带方营。据专家考查推测,这个方言岛中的天津话来源于江苏和安徽北部的方言。这与《天津卫志》说的天津\"永乐初始辟而居之,杂以闽越吴楚齐梁之民\"有关。

天津方言与普通话不同之处主要在语音和声调上。从语音的声母看,天津话一是把普通话的舌尖后音zh、ch、sh读为舌尖前音z、c、s,所谓齿音字多。如把\"事shi\"读成\"似si\"。二是把普通话没有声母的开口呼字在前面加上声母n,如把\"爱ai\"读成\"耐nai\"。三是把普通话中r模成i,如把\"肉rou的\"读成\"右you\"。同时又把普通话中带i介音的无声字母改读成r声母。如\"永y6ng\"读成\"冗r6ng\"。从韵母看,天津话一是把普通话的合口呼的字读成开口呼,即把韵母中的韵头u丢掉。主要发生在以n、l、h、r等作声母的字中,如把\"落1uo读成\"乐le。二是把普通话中以n、1为声母的撮口呼字,读成合口呼,并增加韵尾i,即把u变成ui,如\"女nu;\"读成nui。

从声调上看,天津话把普通话的一声高音、高平调(5-5)读成低音、低平调(2-1),即起音低,落音比起音还低。如\"天tian\"读似\"添tian\"。有的把普通话三声字音读成二声字音,如\"笔bi读成\"鼻bi\"。有的把二声字读成一声字,如\"菊ju\"读成\"居ju'。

天津方言的词汇也有特殊之处。例如:\"大爷\"是父之兄。\"伯伯\",父之弟。\"大伯\",夫兄。\"小叔\",夫弟。\"就地\"是地上。\"嘛\",什么。\"倍儿哏儿\",特别有趣。\"各(ge)色\",与众不同。\"麻利点\",快点。\"头摸儿\",头一回。\"赶碌\",太忙。\"搭搁\",闲聊。\"得啵\",絮叨。\"白唬\",叙说(贬意)。\"念三音\",说人闲话。\"咕棒槌\",说人坏话。\"屁屁\",说瞎话。\"离奚\"、\"离机\",说话没正文。精神恍惚、失常。\"打镲\",开玩笑。\"糟改\",耍笑人。\"广起来了\",打起来了。\"掉脸\",变脸。\"翻疵\",发火,翻脸。\"各扭儿\",不团结,有矛盾。\"斗闷子\",斗气。\"刍巴\",不痛快。\"拐骨\",处事待人不合常情。\"撞科\",顶撞人。\"扣索\",吝啬。\"扬气\",傲慢,炫耀。\"没啼听\",不理会。\"不亮梢\",不能作出明智的反应。\"没正型\",举止不受尊重。\"腻味\",不喜欢,无聊。\"滋咪\",衣冠楚楚。\"溜乎\",巴结。\"蹲了\"'白等了。\"打八叉\",没固定职业。\"吃挂落(1ao)\",受连累。\"没辄\",没办法。\"没拆细\",没有考虑余地,没办法。\"耍活儿\",干活不踏实。\"没门儿\",不可能。\"有戏\",有希望。\"自歪\",不服气而有所表示。\"不觉闷\",不自觉。\"说走界(轻读)了\",说走样了。\"打住\",停住。凡此种种方言土语,举不胜举。

天津方言词汇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如\"摞摞缸\",用缸码得高,不稳定的形象表示麻烦的事。\"抹抹丢丢\",用贴着墙角徘徊不前的形象表现尴尬的神态。\"拿捏\"用捏着东西不肯撤手的样子,表示矜重,不轻易给人。\"有根\",\"没根\"用树根扎在地里表示事物言行的可靠与否。\"有过结(节)儿\",以心中有疙瘩不解,表示有矛盾。\"沉沉\"、\"沉会儿\",用水浑了稍等一会儿就清了的意思,表示要等片刻。\"歪(崴)泥\",用浆稠的泥巴难铲表示事情难办,\"事办砸了\",\"砸锅了\",表示事情失败。如此等等方言词汇;都很富于生活气息。

天津口音、土语是由于历史上地区隔绝、封闭造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开放,文化教育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广播影视的传送,天津话的语音、声调已在明显地向普通话靠拢,而那些方言埋语的准确、生动形象的部分则会汇入普通话之中。 天津方言词汇

B

扒———说瞧不起人的话。\"你别把人扒得一文不值。\"

扒头儿———把头贴近去看。\"我扒头儿往屋里一看,没人。\" 巴不能够儿———求之不得,巴不得。

巴结(\"结\"读jī)———培养。\"把你巴结到大学毕业了,可真不容易啊!\" 拔———食物放在水中浸泡。\"肉放在水里拔一下再炖。\" 拔撞———打抱不平。\"媳妇受气,娘家哥来给妹子拔撞。\" 拔裂儿———开裂。\"冬天手上搽点凡士林,别冻得拔裂儿。\" 把———次、回。\"别管成不成,咱先试一把。\" 把对(\"对\"读三声)———双方的拖欠互相抵偿。

把该———谁也不欠谁的。\"我可都还你了,咱们把该。\" 把滑———有把握,与把牢义同。没把握叫\"不把滑\"。 把家虎儿———善于理财持家的人。

耙———①泥泞。\"道上耙极了。\"②用脚踩泥水。\"我耙了一脚泥。\" 罢了(\"了\"重读)———了不起,有你的。\"你真罢了,我服了。\"

掰不开瓣儿———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好几天了,我心里就是掰不开瓣儿。\"

掰生———离间。\"都是自己人你这不是掰生吗?\"

白吃饱儿———不做事白吃饭。\"他什么都不干,整天白吃饱儿。\"

白给———①白白地送人。\"这些破烂东西,白给也没人要。\"②不是对手。\"你还要跟他较量,白给!\"

白话(\"话\"读轻声)———胡说、乱讲。\"别听他乱白话了,没那么回事。\"也作\"白话舌\"、\"白话蛋\"。

白净子———皮肤白皙的人。

白毛汗———突然出汗。\"吓得我出了一身白毛汗。\" 白眼儿———外孙子(女),\"白眼狼\"的简称。 摆谱儿———摆阔气讲排场。

百岁儿———婴儿出生后一百天的庆典。\"今天我小孙子过百岁儿。\" 般配———相称、合适,多指夫妻。\"郎才女貌,这小两口多般配。\" 板———纠正、改掉坏习惯。\"你这个毛病可得板着点儿。\" 板生———平整。\"看你穿的衣服总是那么板生。\"

半参子(\"参\"读四声)———事情没做完。\"他又弄个半参子,搁下走了。\" 拌蒜了———踉跄、蹒跚。\"我脚底下都拌蒜了。\" 帮乱———与\"帮忙\"相对。

膀大力的———到头了、到底了、到家了。\"跟您说个膀大力的吧,最低价是18万,再少不行了。\"

棒硬———坚硬。\"还没煮烂呢,你尝尝还棒硬呢。\" 包了儿———全部买下,也作\"包圆儿\"。 保准———有把握、保证,也作\"保根\"。

报儿———一次、一回,指哭。\"这孩子一天不知哭多少报儿。\"\"冲着我妈的遗像哭了一大报儿。\"

爆皮———皮肤皴裂。\"抹点唇膏吧,嘴唇都爆皮了。\"

抱热火罐儿———空想。\"没有希望了,别再抱热火罐儿了。\" 背(读一声)———平均、分摊。\"每人才背十块钱,真便宜。\"

背黑锅———受牵连,落埋怨。\"本来没他的事,也跟着背黑锅。\" 备不住———或许,可能。\"天这么阴,备不住要下雨。\"

笨揣(\"揣\"读chuái)———蠢笨的人。\"怎么教你也不会,真是个笨揣。 李世瑜,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员、天津文史馆馆员、天津古籍出版社编审,长期从事民间宗教、民俗信仰、民间方言、俚语的研究及房屋考古调查,是\"天津方言岛学说\"的创立者,著有《现在华北秘密宗教》、《天津方言、俚语》等。

贝儿贝儿———傻子。\"别管怎么打扮也像个傻贝儿贝儿。\" 倍儿———很、非常、十分。

比划———较量。\"你要不服咱俩就比划比划。\" 扁———踩。\"那是害虫,快扁死它。\" 憋嘟———发育不良,身体矮小。\"都18岁了才不到1.6米,长憋嘟了。\" 病病歪歪———身体衰弱,经常有病。\"这几年他老是那么病病歪歪的。\" 病秧子———从小体弱多病的人。

驳头———很快离开。\"他一看情况不妙,驳头就跑了。\"

不吃劲———可有可无、没关系、没必要。\"这场戏不太精彩,看不看不吃劲。\"

不好\"不\"读一声,\"好\"读hū———有病了,不舒服了。\"这些日子总闹不好。\"此读音为江淮方言,近年已渐淘汰。

不分流儿\"流\"读四声———手的动作不灵活。\"冻得我的手都不分流儿了。\"

不够捻儿\"捻\"读四声———差一点。\"不管怎么省着,每月还是不够捻儿。\" 不够做儿\"做\"读zòu———骂人的话。或简化为\"不够\"。\"这个人真不够。\" 不合遥向———不对头,不合习惯。\"这片居民楼的设计不合遥向。\"\"遥\"或作\"窑\"。

不觉闷———不自觉、不知趣。

不靠盘儿———行为乖张,语无伦次。

不识逗———不喜欢开玩笑。\"他可不识逗,你逗他就跟你急。\" 不拾闲儿———多动。\"这孩子一天到晚乱祸祸,脚手不拾闲儿。\" 不吐口儿———不答应,拒绝商量。\"别管怎么说,他也不吐口儿。\" 不着槽———不能循规蹈矩。\"儿媳妇多讨仔细,婆婆也总说她不着槽。\"或作\"不着调\"。

步撵儿———徒步。\"出门我总是步撵儿,锻炼吗!\"

C

擦屁股———替别人办理未完而麻烦的事。\"这小子办事太不利落了,总得叫人给擦屁股。\"

碴巴过节儿———嫌隙。\"咱俩可没有碴巴过节儿,你别多想!\" 差道儿———办事不正规,乱做主张。\"这小子真是差道儿。\" 差样儿的———特餐。\"今天过节,吃点差样儿的。\" 岔读chǎ。———事情没办妥。\"这门亲事又岔了。\"

岔头儿———别生枝节。\"本来都商量好了,又出了岔头儿。\" 拆兑———筹措、通融。\"资金不足了,还得想法拆兑一下。\"

踩挤\"挤\"读轻声———排挤。\"他在单位里老叫人踩跻(非猜忌)\"。 趁子———一段时间。\"这趁子老没见他。\" 馋猫儿———贪吃的人。

铲子匠———喜欢打击讥讽别人的人。也作\"敲铲子\"。

藏蒙个儿———捉迷藏。引申为扑朔迷离。\"有话明说,咱心明眼亮,别藏蒙个儿!\"

草鸡了———栽了、败了、输了没有反抗之力了。 草灭\"灭\"读nie———新生儿的暂时休克现象。 抄摊子———散伙。\"这伙子人没法合作,这不刚开业没两月就抄摊子了。\" 炒冷饭———不合时宜的举措。

炒鱿鱼———被辞退。与旧说\"卷铺盖\"义同。 潮———技术不精。\"这位师傅的手艺可有点潮。\"

扯子———行为放肆。\"她总是那么不检点,真是个扯子。\"

撤———①打。\"撤他个嘴巴子。\"②事先离席。\"我有点事,先撤了!\" 嗔着———对孩子的责怪。别\"别再祸祸了,你爸爸回来又要嗔着你。\" 沉———等。\"沉会儿再说,不忙。\"

趁———拥有。\"这家子趁的房产地业多了去了。\"

撑死———最大限度。\"这回考题太难了,我撑死能得70分。\"

撑子\"撑\"读四声———木器家具的边腿等有支撑力的部分,如\"椅撑手\"。 诚心———故意。\"你是诚心跟我找别扭!\" 吃二磨———倒卖,从中渔利。

吃挂落儿———受连累。\"看你惹的这祸,我们都跟着吃挂落儿。\" 吃红白饭的———以给人办理喜寿丧事为业的人。 吃货———本事不大,办不成事,光能吃饭。

吃犒劳\"劳\"读轻声———工厂、商号、单位食堂改善伙食增加莱品,多在年节或食堂有结余时行之。(非\"犒赏\")

吃味儿———多心,嫉妒。\"你别找上级来压他,要不他会吃味儿。\" 抽抽———缩小。\"人老了,骨节都抽抽了。\"

臭街了———过剩了。\"到处是卖西瓜的,都臭街了。\" 臭美———自鸣得意。 臭嘴———爱说不吉利的、叫人不爱听的话的人。与谚语\"哪壶不开提哪壶\"同义。

出出———背后胡乱议论。\"有什么意见当面提,别事后瞎出出。\" 出溜———向下滑。\"这学期他的成绩可往下出溜了。\" 出数儿———增量\"这面发的真好,蒸熟真出数儿。\"

出幺蛾子———提出不合时宜的意见。\"大家都同意了,就他出幺蛾子。\" 穿小鞋儿———故意为难,陷害。\"你这不是给人穿小鞋儿么!\" 串老婆舌头———喜欢传播\"张家长李家短\"的人,有的方言作\"包打听\"。

斥打\"斥\"读cī———责备、申斥。\"孩子不懂事,别总斥打他。\" 刺挠———痒。

刺儿皮———爱挑剔的人,也作\"刺儿头\"。 瓷实———结实、牢固。

冲肺管子———特别使人生气。

虫子———熟悉某种行业的人。\"他是这里的虫子。\" 搋读chuāi———厮打。\"这两人说戗了,搋起来了。\"

踹———①强令进食。\"别踹他了,看撑着。\"②强令人买。\"够了,别再踹我了。\"

噇读chuáng———①栽下去。\"别上那么高,看噇下来。\"②扎伤。\"别含着筷子玩儿,留神噇了嘴。\"③装。\"把这口袋噇满了。\"④吃饭无节制。\"你有多大胃口,怎么一个劲儿地噇啊!\" 床雨———大雨。

撞南墙———碰钉子。

脆生———声音清脆,食物酥脆。

皴儿———皮肤上积存的污垢。\"你脖子上都是皴儿,快去洗洗。\" 寸了———碰巧了。也作\"寸劲儿\"。

撮———吃。\"别回家了,咱饭馆撮一顿吧!\" 戳腿———没有座位了,站在剧场后面看戏。

D

搭桌———为救济穷时友、伙伴而集资。\"他老了,唱不了戏了,现在连饭都吃不上。同科的师兄弟给他搭桌,唱了一场义务戏。\"

答理\"答\"读一声———答理。\"我在街上碰见他,他装没看见不答理我。\" 当是\"当\"读dá———以为。\"我当是你走了,怎么还在这儿。\" 打八岔———没有正式工作,有什么干什么。

打保票———对某事做出保证。打驳拦儿———从中阻挠。\"你可别打驳拦儿,咱一定办成了它。\"

打脖溜儿———打人的脑后或颈部时开玩笑的举动。

打补丁———岗位上的一种多面手,哪儿缺人就调到哪儿工作。 打喳喳———小声说话,多指背人的话。

打镲———开玩笑。\"咱说真格的,别跟我打镲。\"

打糙儿\"糙\"读一声———不是很讲究的、准备出门应酬穿衣服。\"什么好看不好看的,就是平常打糙儿穿呗!\"

打等儿\"等儿\"读四声———等一会儿。

打晃———短暂地露一面。\"别管多忙,你也得来打个晃。\"

打落\"落\"读lào———光问价格不想买。\"这位不像个买主,打落来了。\" 打马虎眼———转移视听,实行欺骗。 打蔫儿———萎靡不振,像是要睡觉。

打泡儿———剧团到一个地方演出头三天的剧目叫打泡戏。引申为到一个新岗位后先实行几个新措施。

打水漂儿———本为儿童的一种游戏,后指把资金白白浪费掉。\"我拿了三十万啊,都打了水漂儿了。\"

打哇哇———本为儿童游戏中用语,即不算了。后指说了不算的人。\"别信他,不定哪天就跟你打哇哇了。\"

打歪歪———故意捣乱,使事情办不成。\"我说这个靠不住吧,怎么样,打歪歪了!\"

打小空儿———旧时为人家办喜事丧事执仪仗的人,多为儿童。 打眼———买上当了。\"你怎么不好好挑挑呢?打眼了。\" 打夜作\"作\"读一声———连夜工作。

打印子———本指高利贷。后指对于某件东西经常需要花费。\"买辆汽车是好事,可这打印子你受得了吗?\"

打游飞———无职业,到处混饭吃。\"也不想法干点么,整天打游飞。\" 打坠咕噜———不接受提拔,或本已商妥又反悔。 大宾———原作\"大冰\",即介绍婚姻的男人(女介绍人称小媒),多邀请有一定社会身份的人充当。

大发了\"发\"读轻声———过甚了。\"装修就别太讲究了,要不花钱就大发了。\"

大概其———大约、差不多。

大壳帽———公务员戴的硬壳制服帽。\"大壳帽一戴可真威风。\"

大梨———吹嘘、言过其实。\"他是个大梨,别信他的。\"也作\"大梨膏\"、\"吹大梨\"。

大了儿\"了\"重读———什么事都张罗的人。\"像这种人多的场面,还非有个大了儿才成。\"

大大咧咧———随随便便,乱说乱动。 大路货———一般的货物。

大拿———包揽。\"主任就是挂名,其实老赵是大拿。\" 大头———吃亏上当的人,也作\"冤大头\"。

大眼贼儿———仓鼠。常与、兔子并称,形容档次低的人。上班时爱喝水也戏称\"灌大眼贼\"。

大尾巴鹰———自以为了不起,到处充好汉的人。

打圆盘———为人了事、和解。\"这种事非得找人打个圆盘才行了。\" 大约莫儿\"莫\"读mǔ———依稀、大概。也作大估莫、大方莫。 大嘴马虎儿———饕餮。

歹毒\"毒\"读轻声———阴险、狠毒。

逮小辫儿———抓住把柄。\"咱可得一清二楚,别叫人逮小辫儿。\" 待敬\"敬\"读轻声———瞧得起。\"看你办的事都什么事,莫怪不叫人待敬。\" 单干户———独资经营的非合伙小商户。引申为未婚的大男大女。\"我们单位的老许都快五十了,还是单干户呢。\"

淡嘴———光吃干粮或光吃菜。也作\"淡巴嘴\"。

刀尺———打扮,装潢。\"这第一刀尺可漂亮多了。\"包装华丽,实质低劣的商品叫\"刀尺货\"。

叼扯———对伤心别扭的事思虑个没完。\"事情已经过去了,别紧着叼扯了。\"

叼默———思念、默想。与\"叼扯\"意同。

倒霉———遇到丧气事。加重语气则作\"倒血霉\",指人则作\"倒霉蛋儿\"。 倒卧\"卧\"读轻声———冻饿而死于街头的尸体。

得记———儿子恪尽孝道,特指临终时,亲视含殓的儿女。也作\"得济\"。 掇弄读délēng———拾掇、修理。

德性\"性\"读轻声———骂人的话,道德品质恶劣。 得亏\"得\"读děi———幸亏。

等雷———没有希望的等待。\"还不快走?你等雷啊!\" 嘀咕神———做事爱犹豫的人。

底漏———妇女偷偷把婆家的东西送给娘家人或女儿。

地界儿\"界\"读阴平———地方。\"大夫:我就是这个地界儿总疼。\"

地起———从来、一向。\"地起我就不同意咱闺女跟他搞对象。\"也作\"地跟儿\"、\"老起根儿\"。

地头蛇———排斥外来势力称霸一方的人。

掂配———搭配、合计。\"晚上小弟弟来,留他吃饭吧,你掂配俩菜。\"也称\"掂对\"。

踮脚儿———跛足。

垫背的———你人受过、受牵连的人。 掉点儿了———刚下雨。

吊膀\"膀\"读四声———不正当的男女勾引。也作\"掉棒\"。 吊猴———故意捣乱、恶作剧。也作吊歪。 吊纸———吊丧。

调侃儿\"调\"也读tiáo(普通话)———说隐语,用言语嘲弄。\"别跟我调侃,你这套我懂!\"也作\"调坎儿\"。

掉链子———到关键时刻发生意外,工作不能进行。

顶对\"顶\"读一声———正好,正合适。\"咱这个日子总也不顶对,赚多少也不够。\"

顶不济———最坏的估计。\"顶不济多花二百,还怎么着?\"

顶戗———管用,能独当一面。\"这些个人里一个顶戗的也没有。\" 断顿儿———没有饭吃了。

断间\"间\"读轻声———大房子里隔断成小房子。\"儿子要结婚没房,就在我那屋打个断间吧。\"

堆———①倒塌。\"连雨天,土坯房堆了好几处。\"②瘫倒。\"我们老爷子忽然堆那儿了。\"

动劲儿———开始行动。\"快到点了,怎么还不动劲儿。\" 动弹\"弹\"读ken轻声———与\"静\"相对。

兜———①包揽。\"有问题我兜着。\"②搜集。\"先兜兜情况,再汇总研究一下。\"

抖了———发财了。\"两年没见,听说你可抖了!\" 豆腐渣———偷工减料,多指工程。

逗咳嗽儿\"咳\"读二声———打趣。\"看这老两口子,没事还逗咳嗽儿呢!\" 逗闷子———斗气、开玩笑。\"咱规规矩矩的,别光逗闷子。\" 逗闪———诙谐,幽默。与\"逗闷子\"义同。

E

耳会———①注意、留心。\"我没耳会他是不是来上班了。\"②喜欢,常用于否定的事。\"涮羊肉我不太耳会。\" 耳旁风———听完就忘,不以为然。\"你好好想想我这些话,别当耳旁风。\" 二巴根儿———紧要关节。也作\"裉节儿\"。

二把刀———水平不高。\"这位大夫的手术可二把刀。\"

二虎头———做事鲁莽的人,或作\"二虎\"。 二拉八旦———与\"扯子\"义同。

二来来———一次没有成功,再来一次。 二皮脸———不知害羞的人。 二五眼———与\"二把刀\"义同。

F

发丧\"发\"读二声———丧葬。\"发丧得很隆重,老爷子生前人缘好!\" 发小儿\"发\"读四声———从小在一起的朋友,也作\"发孩儿\"。 翻儿了———翻脸。

翻花———喋喋不休,也作\"翻翻\"。

放肝气———无端发脾气。\"你哪儿来的这么大火儿,别拿我放肝气。\" 飞花———破旧、散乱。\"你看你那双鞋,都穿得飞花了。\" 飞来凤———意外收获。与\"外快\"义同。

匪———穿着打扮过分超前。\"一个男孩子留着那么长的头发,还染黄了,太匪了。\"

废物蛋———笨拙、办不成事的人。也作\"废物鸡\"、\"废物点儿\"。 份儿———①身份。\"这回够份儿了,副局了。\"②艺术水平。\"能不能上一级那就得看你的份儿了。\"

符神儿———恰好,正合适,不撅不翘。 浮囊\"浮\"读一声———①膨化。\"你把馒头泡在汤里那不都浮囊了?\"②浮肿。\"我看他的脸不是胖,是浮囊了。\"

服软儿———认错。\"别再那么横了,给他服个软儿就没事了。\" 浮头儿\"浮\"读四声———表面、上面。\"就在浮头放着了,一伸手就拿出来。\"

G

疙疸洼———集中的地方。\"过去茶楼啊、杂耍场啊都在这个疙疸洼。\" 嘎杂子———坏蛋、诡计多端的人。 改———挖苦、取笑。\"糟改\"的简化。\"你不是拿我改吗?\"也作\"改哥们儿\",语气重些\"改透了\"。

刚头儿———方才、刚才。
杠头———与人多辩叫\"抬扛\",爱抬杠的叫杠头。

杠着———该着。\"下面杠着你了。\"

高低儿\"低\"读三声———到底。\"高低儿怎么办了?\"

咯孬———垃圾、应丢弃的东西。\"这种人简直是社会上的咯孬。\"也作\"咯孬杂碎\"。

搁岸上了———不负责任离开伙伴。\"你一走,那不就把我搁岸上了吗?\"也作\"搁旱岸上了\"。

搁其末末———小节、不经意的事。\"谁都知道钱是好的,可我一向是搁其末末。\"

硌———接触突起的小硬东西。\"海滩上石头子很多,你光着脚小心硌着。\"

硌窝儿———带裂纹或凹陷的禽卵。

各色\"各\"读二声———特殊。\"你怎么那么各色。\" 个个后一\"个\"读三声———自己。

个扭儿———不团结。\"他们经常闹个扭儿。\" 个里崩子\"崩\"读三声———不识时务的人。与\"各色\"义同。也作\"蛤蜊蚌\"。 个里个生———不同于一般,与\"各色\"义同。 个头儿———身高。也作\"块头儿\"。

个月期程———一个月左右。\"这趟出门儿我得个月期程才能回来。\" 跟手儿———立即、马上。

艮读三声———①性格倔强、狠。②食物坚韧。\"这个萝卜有点儿艮。\" 勾腮帮子———勾引,使上钩。

狗碰头儿———用很薄的木板打成的棺材。 够口儿———该收束了,够程度了。\"老人儿都没了,还在的也是八十上下了,都够口儿了。\"

够戗———难度大,没把握,有风险。\"你叫我去跟他要账,够戗!\" 姑母俩———老年夫妇。\"这老姑母俩,晚年可享福了。\"也作\"公母俩\"。 鼓棒槌———挑拨是非,背地说人坏话。

鼓掇———收拾、装修。\"这孩子心灵手巧,把彩电能鼓掇好了。\" 骨立\"骨\"读二声———直、挺拔。

刮净\"刮\"读三声———漂亮。\"王师傅这活儿出来总是那么刮净\"。 灌篓儿———房屋、洼池、鞋物等灌满了水。 灌米汤———出卖色相的女人向男人献媚。 广———打架。\"他们俩广起来了。\"

归了包堆\"堆\"读zūi———总起来、全部。\"归了包堆也值不了多少钱。\" 归其———最后、到了。\"白吵了半天,归其还得听他的。\" 过儿———情谊、来往。\"随大伙儿也掏十元钱算了,太多没那么大过儿。\" 过路财神———经手的钱财很多,但并非自己所有,多指会计、出纳等职务。

过去了———死了。

滚刀肉———指滑头、不在乎、胡搅一类的人。

H

哈拉子\"拉\"读二声———口水。海了———太多了。\"星期六劝业场那儿的人海了。\"

害孩子———妊娠反应。也作\"害口\"。

顸———粗。多用于线体、柱体物及笔画、声音。\"换根顸的来!\"\"写的这一横太顸了。\"\"他嗓门儿真顸,合适唱男低音。\" 寒食干———穷酸。

好活———成了,正好。\"再往里一点———再来点———好活!\"也作\"得活\"。

好眉眼儿———无缘无故地。\"她好眉眼儿地自己哭起来!\"

号儿———种、类,贬义。\"这号儿人,少见!\"或作\"这道号儿\"。 豁个儿———豁出去了,玩儿命了,什么都不顾了。

喝破烂的———收购废品的。

喝变\"变\"读轻声———变卖。\"他爹留下的那些古玩,他都给喝变了。\" 喝儿唬———吓唬。

合着———原来、难道。\"合着我为你那么帮忙,你一点儿不知情。\" 黑———攫取,勒索,贪婪地占有钱财。\"这家伙太黑了。\"

黑更\"更\"读jīng———夜里。或作\"黑心\"、\"黑下\"。\"黑更半夜有人叫门。\"

横肉———凶相。\"这个人不好惹,你看他长着一脸横肉。\"又作\"横肉丝\"。 横是———可能、大概。\"你的眼泡子都肿了,横是熬夜了吧!\" 猴儿———逮捕、关押。\"那小子作恶多端,猴儿起来了。\"

胡不拉\"拉\"读三声———什么都不会态度还很生硬的年轻人。也作\"虎不拉\"。

胡吣———吣原指狗猫之类呕吐,借指人的胡说乱说。 胡天儿———瞎说。也作\"胡天话\"、\"胡勒\"。

胡作\"作\"读一声———非分、非法的行为。\"整天在外面胡作,早晚出事!\"也作\"作祸儿\"。

胡巴拉臭———锅里的东西烧焦的气味。

红包———向人行贿送钱时常将钱装入红色信封内,谓之红包,不放入信封直接给钞票也叫红包。

哄弄———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的行为。\"这活儿是怎么干的,简直是哄弄人!\"也作\"哄弄局儿\"。

护犊子———袒护自己的孩子。\"你光说我们孩子不对,你也太护犊子了。 天津方言

(以拼音字母为序)

A:

哎:天津人常用的发语词,尤多见于争吵,有京剧叫板的功效,如:哎你介人恁么不讲理呢?又如马志明在相声《纠纷》中有:哎哎哎,说你哪…… 熬鳔:纠缠别人,或者是无所事事的消磨时间。如:介小子没事就跟我这儿熬鳔。

B:

倍儿:副词,很、非常的意思,如:倍儿哏儿

白豁:漫无边际的瞎聊、吹牛,北京叫山侃、侃大山 霸呲:乱踩踏,乱走;比如妈妈说小孩:“二子!下雨了,别上外边乱霸呲去!” 不觉(脚)闷:不识趣,没有眼力劲 拔闯(chuàng):替别人打抱不平

C:

扯:指年轻女性疯疯颠颠,不稳重

椽儿亮:办事大方、周到,善解人意,也作“亮嗖” 凑分(四声)子:大家一起凑钱

吃“挂落儿”:因为别人的错误导致自己跟着受连累

D:

大了:专门替人操持婚丧嫁娶一应事情的人

大梨:外行、不懂装懂的人,如:有人形容“安利”传销就是“财迷赚大梨” 叠了:形容事情办失败了,或者人落魄、失意

打镲:开玩笑,如:别拿我打镲啊!就是别拿我开玩笑的意思。 得空儿:有时间、有空

得楞:修理、调试的意思,比如下次自行车坏了就可以和修车的师傅说:“师傅麻烦给得楞得楞。”倍儿地道!

E:

二五眼:稀里糊涂的人

F:

饭口:开饭的时间,如:介人真够不觉闷的,回回赶饭口来 奋秋:一般指手脚乱动,如:坐稳了!别跟这儿奋秋

G:

哏儿:有意思、风趣幽默

归齐:副词,到底、最后、结果的意思,如:归齐我一打听,明儿还一拨儿(高英培相声《钓鱼》)

果篦儿:早点的一种,油炸的膨化薄饼,常和油条在一起卖,北京叫“薄脆”,也叫果子饼

呱唧:可做语气助词,如棱了呱唧;也可做象声词;还可做动词,指鼓掌 够板:够朋友、够意思、够交情、 旮旯:角落

硌窝:磕瘪了但是没有破的鸡蛋,蛋青、蛋黄没有流出来,还能保存一段时间,比好鸡蛋便宜,过去定量供应时也不要票,算残次品卖 关钱:领工资

H:

齁:太甜或太咸,后泛指味道重,如:齁酸 豁(he一声)雷子:拼命,豁出去了 黑晌儿、夜黑晌儿:前一天的夜晚

J:

介:代词“这”的天津音

街底儿:胡同的最里面的那一家 简直走:一直走

接风儿:打牌用语,泛指搭顺风 急赤白脸:气急败坏

就(九)地:指眼前的地方、地面,如:别拎着了,搁就地上吧。

K:

蒯:动词,抓、挠的意思

L:

棱:办事情混横不讲理。另,棱子,指办事情混横不讲理的人 离鸡:精神恍惚,心不在焉的样子,也有神神道道的意思,重叠词作“离离鸡鸡”。原来我的一个同学外号“葛离鸡”。

路子:关系、关系网。如:好家伙“万能胶”这路子太野了!没他办不成的事! 老坦儿:土老帽,乡巴佬

离了歪斜:晃晃当当,左右摇摆,不是一条直线 老鼻子&海了去了:形容很多 料:形容词,淘气,多指小孩子

M:

免了儿:副词,和归齐相尽,也是最后、到底、结果的意思 嘛玩意:怎么回事,什么东西的意思

没治了:太好了,没法再好了(类似英语里的 “爽 me to death!”)也做“盖了帽儿了”

磨奋:默默唧唧,纠缠不休的意思。如:不告你办不了吗?你还跟这磨奋吗?

N:

尿:服软、认栽

腻歪:做动词时是讨厌的意思,做形容词时是无聊、无所事事的意思,也有讨厌的意思

念山(三)音:为实现自己的想法、目的而不停的和对方嘀嘀咕咕,反复的说。比如小孩想要一件玩具,大人不给买,于是就总在大人耳边“念山音”。 耨(nou):动词,做打趣、开玩笑讲,如:今儿个让老张他们耨一顿;还做忍耐讲,如:两口子结婚三年了,没房子,一直跟婆婆那耨着

P:

贫气:就是贫、贫嘴滑舌

Q:

青酱:就是调味品酱油 掐个儿:排队加塞儿

R:

汝:塞的意思

喏喏:起哄、瞎掺和;如:没你事别在这瞎喏喏。做名词时指喜欢喏喏的人。

S:

顺(二声):丑的意思 死签儿:前流氓争码头群殴,一方提出条件,另一方从自己人中抽人去应对。由于对方的条件常很苛刻,去的人多半不死带伤(比如油锅里捞铜钱、剁手指等等),所以要抽签决定谁去,故称作“死签儿”,后来泛指玩命、拼命。

T:

踢脚儿:打牌用语,有点“抛砖引玉”的意思,后泛指帮忙

W:

崴泥:遇上麻烦了、事情办砸了 窝脖儿:被人当面回绝,下不来台

X:

瞎掰:胡说、扯谎 踅摸:四处乱看

稀里马虎:稀里糊涂的意思

Y:

摇:嚣张跋扈的意思,如:那小子原来就我们街底儿一混混,现在也摇起来了 胰子、胰子粉:肥皂,后者指洗衣粉(虽然洗衣粉并非肥皂做的,就这么叫) 妖讹子:这词还真不好解释,大约是违背人情常理的事情、怪物。如:都挺好的,你出什么妖讹子! 夜阁:昨天

Z:

摺咧:撒泼打滚,无理取闹的意思。如:你别和我摺咧!

走鸡:偏离了正常的、应有的状态。如:这事本来归街道管,你一打110,这不全走鸡了。

挣崴(滋歪):挣扎,动手动脚 折饼儿: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坐地炮(泡):名词,一般指特别能摺咧的人,尤其是中年女性 东北黑话(方言)

老铁:好哥们;情人 吧嗒:像声词

鸟悄:悄悄的,不显眼的 捂捂喳喳:比比划划 狍子:东北特有的动物 比比画画:捂捂悬悬 不八瞎:不说谎 见天:整天

直不楞登:形容词,意为站直不动 干靠:等 侩货: 一唠:聊天

小呵:指说的话,唠嗑就是聊天 招操:形容女孩风野

哎妈:相声词,意为惊讶,出乎意料。 那家:那家伙

一大蹦:形容词

嘎嘣:相声词,形容断裂的声音 直蒙:晕 赶明:以后

一出溜;形容词,意为一不小心 乐木呵:形容自己偷偷乐 葛瓦斯:

大列吧:面包的一种,俄语音译 吭哧瘪肚:很费劲,好不容易 糟钱:很少的钱

噶瘩:地方,这噶瘩,这地方 挺损:很坏,背后坏 尖:奸

贼扣:小气,吝啬 山炮:傻瓜,笨

晒脸:盛脸,不识抬举 赖旋:说大话 咋说:怎么说

捂捂悬悬:捂捂喳喳 单练:单打,一对一 肋叭骟:肋骨

哏赳赳:不脆生,形容人是滚刀肉 体格子:身体 徒必:

一糟:一阵子,一顿 招笑:可笑 啥啥:什么

捞着:获得,收获 现实:指当权派 唠唠:说道,询问 单挑:一对一的打架

贼拉:形容词,加重被形容词的严重性 一顿削:一顿打 整:弄 憋屈:委屈

没着没唠:坐立不安 寻思:想 咋地:怎样

说道说道:讲理,讲道理 爱咋地咋地:爱怎样就怎样 有招:有办法

你瞅瞅:你瞧,你看看 不咋地:不好,不怎么样 墨迹:唠叨,没完没了的说

理你:理(Lei)答理你 揍B:

噶哈啊:干什么? 那啥玩意啊:那什么? 咋地啊:怎们样! 装那:你牛气什么? 每公里一块一:110 那啥:那什么? 瞎白活:侃 这嗑:这些话 的色:出风头

吹吹牛逼:说大话,胡侃 败败火:消消气 乐和:笑话

逼吃:骂人,能被对方听清 捶:打

呜了:骂人,不能被对方听清,在嘴里说,小声说。 擂: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