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考虑滑脱效应的页岩气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理论模型

考虑滑脱效应的页岩气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理论模型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13年6月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June,2013 第32卷第3期 Petroleum Geology and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 Vo1.32 No.3 DoI:10.3969/J.ISSN.1000-3754.2013.03.032 考虑滑脱效应的页岩气压裂水平井 产能评价理论模型 张磊 李相方 徐兵祥 石军太 龚 崛 张保瑞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 摘要:水平井多级压裂和储层低孔低渗特性使页岩气呈现长期的瞬态线性流,吸附气的解吸和纳米级基质孑L隙 中气体的滑脱效应使页岩气藏的产气规律不同于常规气藏。基于瞬态线性流和吸附气解吸的特点,考虑基质孔 隙中气体的滑脱效应,建立并求解页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反演和计算机 编程绘制页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典型曲线,总结出页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包含裂缝线性流、双线性流、基 质线性流和边界效应4个流动阶段。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储容比、窜流系数、气藏尺寸对典型曲线的影响较大。 通过分析滑脱效应对产能的影响,得到滑脱效应考虑与否的判定图版,对页岩气产能模型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页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滑脱效应;储容比;窜流系数;气藏尺寸 中图分类号:TE3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754(2013)03-0157—07 PRoDUCTIVITY EVALUATING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FRACTURED SHALE.GAS HoRIZoNTAL WELLS CONSIDERING GAS SLIPPAGE EFFECT ZHANG Lei。LI Xiangfang,XU Bingxiang,SHI Juntai,GONG Jue,ZHANG Baorui (Colleg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Abstract:Multi—stage fracturing of the horizontal wells and low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 ervoirs make shale gas present a long-period transient linear flow in production,the absorbed gas desorption and the gas slippage effect in nano—pore matrix make shale—gas producing laws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ones.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the transient linear flow and desorption,considering the slippage effect,the production forecasting model for these kinds of horizontal wells is established and calculated.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through the nu- merical inversion and computer programming,the typical curves of the well production are drawn.And furthermore four flow stages are summarized in the production of multi-stage fractured horizontal shale—gas wells:linear flow in fractures,bilinear flow,linear flow in matrix and boundary—dominated flow.The 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es show that the storativity ratio,interporosity flow coefifcient and gas reservoir sizes possess more signiifcant effects on the shapes of the typical curves.Through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the gas slippage on the gas productivity,the identif- ying chart boards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r not are obtained.All the achievements gained above have a certain ref- 收稿日期:2012-08—22 改回日期:2012-09—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4128);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9CB219606);国家科技 重大专项课题(201 1ZX05038-4)。 作者简介:张磊,男,1987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非常规气藏开发。 E—mail:zleipiece@126.con 第32卷第3期 张磊等:考虑滑脱效应的页岩气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理论模型 ・159・ 一一Km ( + ) (5) 初始条件:当t 时, =0 定义表观基质渗透率K =K (1+6 /p ) 和滑脱因子b =(Ddx Cvo )/K ,得到考虑滑 外边界条件:y=yf时,( …=0 内边界条件(定产): 当 : 一OPfoy= oy 脱效应的基质孑L隙中气体渗流速度表达式 :一 (6) g 0 式中 、 ——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的拟压力, 1.2考虑滑脱效应的基质渗流数学模型 MPa。・(mPa・S)~; 、 ,——基质和裂缝孔隙 定义拟压力和拟时间来表示气体性质随压力的 变化 J: 拟压力 (p)=2 扪搁 J:  ̄i Cti丽d 假设基质中气体的流动沿着 方向,考虑解吸 和滑脱,得到以拟压力和拟时间形式表示的基质渗 流控制方程 一 一 f7、 Ka Ot 其中,C i 为考虑解吸的基质综合压缩系数,且 C :Cf+C +Cd (8) C 为解吸压缩系数¨ ],其表达式为 c : p ̄Z而TVLPL (9) 式中p ——标准状况压力,MPa; ——平均地 层压力,MPa;PL——兰式压力,MPa;Z ——标 准状况下气体压缩因子; ——平均地层压力对应 的气体压缩因子; ——标准状况温度,K; 地层温度,K; ——基质孔隙度;VL—— 兰式体积,cm /g。 初始条件:当t =0时, :0 外边界条件:当 :0时, :o 内边界条件:当 = 时, = 1.3裂缝渗流数学模型 假设裂缝中气体的流动沿着Y方向,不考虑解 吸和滑脱的影响,得到以拟压力和拟时间形式表示 的裂缝渗流控制方程 2KmOy2—0l/t,.]=啦…,J Af、… 0, ,一,: Kj㈢\ 一Ot(10 ) 其中一 2 Kt Ox)~:为源项,代表单位帆内 单位基质体积流向裂缝的质量流量。 度,%;C ——综合压缩系数,MPa~;Xf——水平 井段长度,111; ——储层厚度,111。 2模型求解 2.1尢 次化 定义无因次变量: 无因次拟压力 = ; 无因次拟时间 K fta can= ; 无因次产量 1g = D 1. 2"9 1 × IU ql ; 窜流系数A=12古 cw; 储容比 : fCt。 ( C i + fCtif)’ 无因次长度 方向 。 ; 无因次长度y方向 。 ; 无因次气藏尺寸y :— Y f。 得到以无因次形式表达的基质渗流控制方程 =÷ A、 Ot D ㈩ 初始条件:当t 。=0时, =0 外边界条件:( OxD 1。 …。 内边界条件:当 。=l时, 。 : 无因次形式表达的裂缝渗流控制方程 02'a) ̄Df, 一 3 O(I ) x 7  川0一 。O ̄ t D。, f](12) : 初始条件:当t 。=0时, =0 外边界 ( )。 一 ・160・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3年 内边界条件(定产).( ) 。=-2ax 一 21T cosh( Df) × s而sinh( ) cosh( 7 。)一 — s Jr( s、 inh(厕儿’。)  (14)其中 s =√ tanh[ / + (15) 当y :0时.得到井底条件下的压力解 2盯 e s ̄ ̄yDf+1 s而e 厕or一1 (16) 在Laplace空间中,产量和压力之间的关系 为 ×qD:专 (17) 将式(17)代入到式(16)中,得到Laplace 空间的产量解 = 筹 3产量典型曲线建立及参数敏感性分 析 3.1产量典型曲线及流动阶段划分 采用Stehfest算法对Laplace空间的产量进行 数值反演,得到无因次产量q。和无因次拟时间t 。 的关系,利用Visual Basic编程计算,绘制得到页 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的产量典型曲线(图2)。 由图2的典型曲线可以看出,页岩气多级压裂 水平井存在以下几个流动阶段: lgtad 图2页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典型曲线 (^=O.01,w=0.01,yD ̄=0.5) Fig.2 Type curve for the multi—stag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in shale gas reservoirs (1)阶段1:裂缝线性流。阶段1为早期段,反 映了早期气体从裂缝系统流向水平井的瞬态线性流 过程。此阶段在无因次产量和无因次时间的双对数 产量典型曲线图版上表现为斜率为一1/2的直线。 (2)阶段2:双线性流。阶段2为过渡段,反 映了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中同时存在瞬态线性流。 此阶段在无因次产量和无因次时间的双对数产量典 型曲线图版上表现为斜率为一3/4的直线。 (3)阶段3:基质线性流。阶段3为中后期段, 反映了气体从基质系统流向裂缝系统的瞬态线性流 过程。此阶段在无因次产量和无因次时间的双对数 产量典型曲线图版上表现为斜率为一1/2的直线。 (4)阶段4:边界效应。阶段4为后期段,反 映了基质中气体流动到达基质块中心边界后的瞬态 流动过程。此阶段在无因次产量和无因次时间的双 对数产量曲线图版上表现为无因次产量骤然下降。 3.2参数敏感性分析 3.2.1储容比的影响 储容比 反映了裂缝系统相对基质系统的存 储能力, 的大小反映了裂缝系统中流体的多少。 在本模型中,60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早期裂缝中的线 性流阶段和裂缝线性流向基质线性流转变的过渡 段,中后期几乎看不到∞的影响(图3)。 越大, 裂缝中流体越多,裂缝线性流阶段和双线性流阶段 越长,早期的无因次产量越大。 3.2.2窜流系数的影响 窜流系数A反映了流体从基质系统流人裂缝 系统的难易程度。在本模型中,早期典型曲线重 第32卷第3期 张磊等:考虑滑脱效应的页岩气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理论模型 ・161・ lg D 图3储容比对典型曲线的影响 (^=0.01, rDf=O.5) Fig.3 Effects of the storativity ratio on the type curves 合,看不到A的影响,A的影响体现在双线性流阶 段和基质线性流阶段(图4)。A越大,双线性流 阶段越不明显,基质线性流阶段越短,基质中的流 动到达边界的时间越早。 lg D 图4窜流系数对典型曲线的影响 (∞=0.O1,yDf=0.5) Fig.4 Effects of the interp0rOsity flow coefficient on the type curves 3.2.3气藏尺寸的影响 气藏尺寸yⅨ反映了泄流面积的大小,图5表 示 。 对典型曲线的影响。早期曲线重合,看不到 y。 的影响,),。,的影响体现在双线性流阶段、基质 线性流阶段和边界效应阶段。),阱越大,双线性流 阶段开始时间越晚,基质线性流阶段越短。 4滑脱效应对产能的影响 4.1滑脱效应对典型曲线形态的影响 滑脱效应的存在,使基质孔隙中气体更加容易 lg D 图5气藏尺寸对典型曲线的影响 (^=O.01,∞=O.01) Fig.5 Effects of the different gas reservoir sizes Oil the type curves 流动,从而使页岩气井的产能增大。图6对比了考 虑与不考虑滑脱效应时页岩气井的典型曲线,可以 看出:(1)滑脱效应对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双线性 流阶段开始,一直持续到边界效应阶段结束;(2) 考虑滑脱效应时,双线性流阶段和基质线性流阶段 的无因次产量大于不考虑滑脱效应时的无因次产 量;(3)考虑滑脱效应时,基质孔隙中的流动到 达边界的时问早于不考虑滑脱效应时基质孔隙中的 流动到达边界的时间。 lg D 图6滑脱效应对典型曲线的影响 ( =0.01,,Df:0.5,Km:10-6 In ,p皿=60 MPa) Fig.6 Influences of the the gas sl ippage effect Oil the type curves 页岩气藏的滑脱效应是由于气体分子在纳米级 基质孔隙中高速运动造成的,影响滑脱效应的主要 因素为基质渗透率和基质压力。 4.2基质渗透率的影响 由表观基质渗透率 的定义可知影响 的 ・162・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3往 主要因素为滑脱系数6 和基质压力P 。采用目前 常用的滑脱系数经验公式 b。 :0.031 5× Km ,代人K 表达式得到Ka =K (1+ 0.031 5 K I。 )。此时影响K 的因素变为 和P ,为了方便研究 与P 对页岩气井产能 的影响,定义参数 来表征不考虑滑脱效应引起的 相对误差。 占: ×100% (19) gD 式中 占——不考虑滑脱效应引起的相对误差; g。 ——考虑滑脱效应时的无因次产量;qD——不 考虑滑脱效应时的无因次产量。 页岩气藏的 一般为l0一~0.8× l0。Ixm [1 ,当P =40 MPa时,计算出不同 值下的 值如图7所示。由图7可以看出: 越 大,8越小,表明随着 增大,滑脱效应对q。的 影响减弱。 60 5O 40 30 20 1。 0 10一 1O一 10一 l0 6 /“m 图7不同K 下不考虑滑脱效应的E值 (∞=O.01,yDf ̄O.5,Pm=40 MPa) Fig.7£values neglecting the slippage effect for different Km 4.3基质压力的影响 页岩气藏P 为2~60 MPa[2 ,当K = 10 Ixm。时,分析不同P 下不考虑滑脱效应的相 对误差 ,如图8所示。由图8可以看出:P 越 大, 越小,表明随着P 增大,滑脱效应对q。的 影响减弱。 4.4基质渗透率和压力的综合影响 由分析可知,滑脱效应受到K 和P 的共同影 响。作出不同P 下 随lgK 变化的关系曲线,如 图9所示。取10%为临界误差,若 大于等于 10%,说明滑脱效应对g。的影响较大,不能忽略; 若8小于10%,说明滑脱效应对q。的影响较小, 可以忽略。结合图9可以得到:对于P =2 MPa的 3O 25 20 \l5 l0 5 O l0 30 40 6O P /MPa 图8不同p 下不考虑滑脱效应的s值 (∞=0.O1,yDf=0.5,‰=10¨m ) Fig.8£values neglecting the slippage effect at different p 页岩气藏,临界误差对应的K 为5.0×lO。。 。m ; 对于P =lO MPa的页岩气藏,临界误差对应的 为8.0×lO~ m ;对于P :20 MPa的页岩气藏, 临界误差对应的K 为2.8×l0 txm。;对于P = 40 MPa的页岩气藏,临界误差对应的K 为1.0× 10~ m ;对于P =60 MPa的页岩气藏,临界误 差对应的K 为5.0×10 Ixm 。  ̄[Kra/(1O~ “m。)] 图9不同K 和p 下不考虑滑脱效应的g值 (w=O.O1,yDf=0.5) Fig.9 E values neglecting the slippage effect under different Km and Pm 页岩气藏的 范围为10一一0.8×10~ m , P 范围为2~60 MPa。通过分析 与P 对产能的 影响,结合图9得到: (1)当P 范围为2~ 60 MPa时,对于K .大于5×10~ m。的页岩气藏, 相对误差均小于10%,表明滑脱效应对q 的影响 较小,可以忽略;(2)对于K 小于5×l0 p,m 的页岩气藏,相对误差均大于10%,表明滑脱效 应对q。的影响较大,不能忽略。 作出相对误差为10%的临界误差线,得到滑 脱效应考虑与否的判定图版,如图l0所示:曲线 ∞ 暑\日q 第32卷第3期 张磊等:考虑滑脱效应的页岩气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理论模型 ・163・ 左下方为考虑滑脱效应区,曲线右上方为不考虑滑 脱效应区。实际应用时,根据P 与 的大小,当 P 与lgKz的交点位于曲线的左下方时,滑脱效应 需要考虑,当P 与lgK 的交点位于曲线的右上方 时,滑脱效应不需要考虑。 ig[Km/(1O一“rIl2)】 图10滑脱效应考虑与否的判定图版 (∞=O.01,n)f=O.5) Fig.10 Identifying plate whether the slippage effect cons idered or not 5结 论 (1)建立了考虑滑脱效应的页岩气多级压裂 水平井产能评价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求得了 模型在定压条件下Laplace空间解,相比Bello等人 的页岩气井产能评价模型,本模型更加准确和完 善。 (2)对Laplace空间的压力解进行数值反演和 编程计算,绘制了考虑滑脱效应的页岩气多级压裂 水平井产量典型曲线,分析得到页岩气多级压裂水 平井包含裂缝线性流、双线性流、基质线性流和边 界效应4个流动阶段。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储容 比、窜流系数和气藏尺寸对典型曲线的影响较大。 (3)通过分析滑脱效应对页岩气压裂水平井 产能的影响,得到了滑脱效应考虑与否的判定图 版,实际应用时,根据P 与 的大小,当P 与 lgK 的交点位于曲线的左下方时,滑脱效应需要 考虑,当P 与lgK 的交点位于曲线的右上方时, 滑脱效应不需要考虑。 致谢:感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吴克柳博士对本文研究工作的帮助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江怀友,宋新民,安晓璇,等.世界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 与展望[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27(6):10 14. [2]孙赞东,贾承造,李相方,等.非常规油气勘探与开发[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865—1116. [3]Inamda A,Malpani R,Atwood K,et a1.Evaluation of stimulation techniques using microseismic mapping in the eagle ford shale [R].SPE 136873,2010. [4]Bello R O.Rate transient analysis in shale gas reservoirs with transi— ent linear behaviour[D].PhD Dissertation,Texas A&M U, College St ̄ion,Texas,2009. [5]Bello R O,Wattenbarger R A.Rate transient analysis in naturally fractured shale gas reservoirs[R].SPE 1 14591,2008. [6]Brohi I,Pooladi-Darvish M,Aguilera R.Modeling Fractured hori- zontal wells as dual porosity composite reservoisr—application to tight gas,shale gas and tight oil cases[R].SPE 144057,2011. [7]李武广,鲍方,曲成,等.翁氏模型在页岩气井产能预测中的 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2,31(2):98—101. [8]关富佳,吴恩江,邱争科,等.页岩气渗流机理对气藏开采的 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1,30(2):80—83. [9]Philip H N.Pore-throat sizes in sandstones,tight sandstones,and shales[J].AAPG Bulletin,2009,93(3):329-340. [10]Ertekin T,King G A,Schwerer F C.Dynamic gas slippage:a u— nique dual—mechanism approach to the flow of gas in tight forma— tions[J].SPE 12045,1986, [11]刘高波,刘荣和,冯文光,等.低渗透气藏非达西渗流研究 [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26(1):65-67. [12]Ozkan E,Raghavan R,Apaydin O G.Modeling of fluid transfer from shale matirx to fracture network[R].SPE 134830,2010. [13]李彦尊,程时清,袁玉金,等.考虑气体滑脱效应的低渗透气 藏试井典型曲线[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9,28(4): 72 5. [14]庄惠农.气藏动态描述和试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 社,2004:284-287. [15]Bumb A C,McKee C IL Gas well testing in the presence of de— sorption for coalbed methane and devonian shale[J].SPE For- nlation Evaluation,1988,3(1):179-185. [1 6]Van Everdingen A F,Hurst W.The application of Laplace trans- formation to flow problems in reservoisr[J].Petroleum Transac- tions,MME,1949,12:305-324. [17]罗瑞兰,程松林,朱华银,等.研究低渗气藏气体滑脱效应需 注意的问题[J].天然气工业,2007,27(4):92-94. [18]Luffel D L,Hopkins C W,Schettler-Jr P D.Matirx permeability t of gas productive shales[R].SPE 26633,1993 [19]Daniel J,Soede R.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eastern devonian gas shale[R].SPE P116—124,1988. [2O]Curtis J B.Fractured shale gas systems[J].AAPG Bulletin, 2002,86(11):1921—1938. [21]Bazan L W,Larkin S D,Lattibeaudiere M G,et a1.Improving production in the eagle ford shale with fracture modeling,increased conductivity and optimized stage and cluster spacing along the hori- zonta1 wellbore『R].SPE 138425,2010. 编辑:邵宪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