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二生物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高二生物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小知识
高二生物校本教材教学设计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糖类代谢,识记脂类和蛋白质代谢,掌握三大营

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了解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才能维持人体健康,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教学重点

糖类、脂类、蛋白质的代谢。 教学难点

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2.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葡萄糖在人和动物体内变化图解;脂肪在人和动物

体内变化图解;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变化图解;氨基酸转换过程;脱氨基过程;思考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启发式教学发法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课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屏显思考题。1.食物中的葡萄糖代谢途径有几条?

回答:①分解成二氧化碳、水释放能量;②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 ③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二.新课:

(一)脂质的代谢

1.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 (1) 脂质主要包括哪几种物质?

(2)食物中的脂肪在人体和动物体内怎么变化? 2.学生回答:

①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 ②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并释放能量; ③转变成糖元等。 3.教师总结并点拨

4.学生讨论探究:人体内血脂增高会患病吗?

5.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过渡:在细胞内含量只比水少,占细胞干重50%以上的化合物是什么?

(回答:蛋白质。) (二)蛋白质代谢

1

1.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 提问:食物中的蛋白质主要包括什么?(回答上:植物性蛋白质,动物性蛋白质。)经消化最终分解成什么?(回答:氨基酸。)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随血液到全身各组织细胞,首先发生什么变化?(回答:合成各种组织蛋白质和一些特殊蛋白质。)

提问:你能说出几种组织蛋白质和特殊蛋白质的名称吗?

(回答: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酶、胰岛素等。)

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是什么? (回答:核糖体。)

蛋白质合成后是否永远不变呢? (回答:否。)

讲述:有些蛋白质合成速度非常快,如老鼠的肝脏被部分切除后,可在10~20天恢复原样,组成人肝脏的蛋白和血浆蛋白大约10天更新一半。 提问:氨基酸进入细胞后还会发生什么变化? 回答:氨基转换作用。)、 屏显氨基转换过程图并讲述。

结论:通过转氨基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

讲述:谷丙转氨酶(GPT)在肝脏中含量最多,当肝脏发生病变时, GPT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医生把化验血液中的GPT含量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叫非必需氨基酸。例如,丙氨酸、甘氨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合成的氨基酸叫必需氨基酸。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共有8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甲亮氨酸和颉氨酸。 提问:氨基酸进入细胞后,除了上述两种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 (回答:脱氨基作用。)

提问:你能记得氨基酸的通式吗? (回答: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屏显脱氨基过程图并讲述。]

结论:通过脱氨基作用,氨基酸分解成含氮部分(氨基)和不含氮部分。

提问:氨基可转变成什么?(回答:尿素。)主要在哪里转变?(回答:肝脏。) 尿素排出体外的途径主要是什么? (回答:排尿,排汗。)

不含氮部分还会发生什么变化?

(回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并释放能量,也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

实例:用氨基酸饲养饥饿的动物,发现肝糖元含量升高,说明了什么?(氨基酸可转化为肝糖元。)用氨基酸饲养动物,发现体内存积脂肪,说明了什么?(氨基酸可转化为脂肪。) 小结:(略。)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三大营养物质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后的代谢过程,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三)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2

学生阅读:P71的该部分内容。 教师指导:列出如下提纲:

(1)在同一细胞内“三大代谢”是同时进行的还是依一定顺序进行? (2)糖类如何转变成氨基酸?为什么不能转变成必需的氨基酸? (3)蛋白质如何转变成糖类?

(4)糖类在什么情况下转变为脂肪? (5)在正常情况下,三大营养物质为人和动物提供能量的生理顺序是怎的? 学生回答:

(1)同时进行。

(2)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以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相应的非必需氨基酸。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此,不能转变成必需氨基酸。

(3)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氨基酸,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等,转化为糖类。

(4)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能大量转化成脂肪。 (5)糖类——脂肪——蛋白质。

提问:同一细胞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是什么?

(回答:同时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

(回答:糖类、脂类、蛋白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说明:①在人和动物体内,脂肪一般不能转化为氨基酸,而在一些植物和微生物中可以转化。 ②糖类、脂类、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例如,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③糖类、脂类、蛋白质之间还相互制约。例如,正常情况下,糖是供能的主要物质,但糖供应不足或糖代谢障碍时,由脂肪和蛋白质供能;当糖类和脂肪摄入都不足时,蛋白质分解增加,反之减少。)

小结: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转化和制约是机体对生存条件,特别是对食物状况的适应,这就是生命系统能动性的表现。 学生讨论:

(1)用谷类食物喂养鸡鸭,鸡鸭能迅速肥育的原因是什么?

(2)只以肥肉养狗,经测定其体内血糖含量基本稳定。为什么?

(3)以瘦肉分别饲养健康狗和患病狗,发现健康狗的体重增加,患病狗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要点:

(1)谷物中糖在鸡鸭体内转变成了脂肪。 (2)肥肉中的脂肪在狗体内转变成了葡萄糖。

(3)瘦肉主要是蛋白质,经过狗的消化吸收,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了相应的转化。

转变

健康狗:蛋白质 脂肪

即: 转变 患病狗:蛋白质葡萄糖

3

师生归纳:在同学们阅读、讨论的基础上,诱导大家得出如下结论:(板书) 可以三大营养物质之间 转化 需要

教师强调:三大代谢是同时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新陈代谢过程(要辩证地分析问题)。

学生活动:趁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之际,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转化关系图表(其他同学在下面观察、讨论、试画)。

教师评价:对准确规范者给以表扬;对偏差错误者给予启发;对下面同学画对者给予鼓励,不对给予提示、纠正。

师生归纳:(板书)

教师强调:

(1)中间产物在转化中的重要性。 (2)酶和ATP在转化中的必要性。 (3)饮食中三大营养物质的科学性。

教师概括:根据学生对以上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的叙述,查漏补缺、改错纠编,并概括性地指出“三大代谢”的共性。

(1)直接利用,建造组织。(2)氧化分解,释放能量。(3)转化合成其他物质

(四)质代谢与人类健康

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1.人体中的血糖怎样保持稳定?人体血糖的正常值是多 糖的症状及解决办法?糖尿病人的糖从哪流失?

讲述并回答:

①食物中的糖类,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②80~120 mg/dL。

③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糖水;惊厥、昏迷;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④糖从尿中排出。

学生回答:分别请四位同学依次作答,若有困难,教师启发并激励评价。 合作探究:

教师演示:出示题例投影片 [例1]人在饥饿吃了油条,经消化、吸收、供能后,其主要的终产物是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由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泌尿等排出体外。

学生讨论:

(1)油条含有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哪些? (2)这些物质的代谢终产物是什么? (3)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有哪些?

4

师生归纳:

(1)油条的主要营养物质有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2)淀粉的代谢终产物是CO2、H2O、能量;脂肪的代谢终产物是CO2、H2O、能量;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是CO2、H2O、能量、尿素。

(3)CO2和一部分H2O由呼吸排出体外;一部分H2O由皮肤形成汗液经出汗排出体外;大部分水和全部的尿素经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答案要点:CO2 H2O 呼吸 出汗 教师演示:出示题例投影片

[例2]一个内分泌正常的非遗传肥胖病患者的患病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教师指导:这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热门问题,特别是女同学爱吃零食,而且多为含糖量较高的食品,又不喜欢运动,想健美、想苗条吗?多想想。

学生讨论:(1)肥胖的本质是什么? (2)能转变为脂肪的物质有哪些? (3)脂肪主要储存在何处? (4)控制饮食的目的是什么? (5)提倡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1)脂肪过多; (2)糖类、蛋白质;

(3)皮下、大网膜、肠系膜; (4)减少脂肪的最终来源; (5)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 师生归纳:通过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和多方面的详细分析,通过教师科学的引导(特别注意不能挫伤某些“胖”学生的自尊心),共同总结出肥胖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肥胖原因:(1)多吃少动,食物供过于求。 (2)食物中脂肪的成分增多。

(3)体内多余的葡萄糖和蛋白质也可以转化成脂肪而储存。 预防措施:控制饮食,加强锻练。

教师强调:引起“肥胖”的原因很多,除大家分析到的原因之外,还有内分泌活动失调和遗传等多方面原因。若咱们同学或亲人、朋友有此之嫌者,万不可盲目减肥,应先检查后行动。 三、总结:

同学们说一说本节课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四、作业:

1.动物在饥饿状态下,首先在组织内降低含量的物质可能是( ) A.糖元 B.氨基酸 C.血糖 D.脂肪 答案:C

2.下列关于人体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中正确 的是( )

A.糖类→脂肪→蛋白质 B.糖类←脂肪→蛋白质

5

C.糖类 脂肪→蛋白质 D.糖类 脂肪←蛋白质 答案:D

3.关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糖类、脂类、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B.当食量过多时,体内的葡萄糖、蛋白质也可以转化成脂肪,引起肥胖 C.糖类、脂类、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D.糖类代谢正常时,脂肪和蛋白质也可以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答案:D

4.现有人体的4种消化液A、B、C、D,它们都不是肠液,A和B都能消化淀粉,C和D都不能消化淀粉,C能使蛋白质得到初步的消化,D可促进消化脂肪但不能消化脂肪。那么,A、B、C、D四种消化液分别是( )

A.胰液、胃液、唾液和胆汁 B.胆汁、胃液、胰液和唾液 C.胃液、胰液、唾液和胆汁 D.唾液、胰液、胃液和胆汁 答案:D

5.有人用同位素示踪法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给绿色植物施用带放射性同位15

素N的氮肥,让人们吃了这些植物,最后终于在人的尿液中检测出15N的存在,请简单分析15N的行程。

主动运输 答案:①15N氮肥 根细胞内部

②植物经光合使用合成含15N的蛋白质

主动运输

③人吃植物蛋白 人体细胞 ④人体细胞中15N的氨基酸合成组织蛋白

⑤一部分组织蛋白分解成CO2、H2O和尿素中含15N ⑥含15N的尿素以排尿形式排出体外 五.总结本节课:

本节课咱们讨论了这节课 我们学习了三大有机物及其相互的转化关系,以及与我们的健康关系。事实上,人体健康除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紧密相关以外,还与水、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等物质也联系的非常紧密。因此,我们只有合理膳食、科学锻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需求,才能保证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六.板书设计: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第二课时)

一.脂质的代谢 二.蛋白质的代谢

三. 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四.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类健康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