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晨读素材20

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晨读素材20

来源:华佗小知识
晨读素材20

【美文背诵】 温馨提示:适用“时间与青春”话题作文(背过两句吧,为作文增添亮色)

①只有把握现在,才能在明天驰骋风云,只有把握现在,才能充实虚幻的明天,只有把握现在,才能造就明天的辉煌!

②时间好象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时间如同一架天平,它能称量奋斗者成果的重量;间就像一把皮鞭,它能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时间犹如一面战鼓,它能激励我们加快前进的脚步。

③时间好比一位妙手成春的良医,它能帮助我们医治流血的心灵。时间犹如一个万能的慰藉者,它能开导我们忘记人生的伤痛。时间有如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他能引导求学者构筑知识的大厦。时间好比一位点屏成蝇的画家,他会帮助勤奋者描绘辉煌的明天。

④时间好比一个万花筒,它能让我们看到世间百相。时间好比一块试金石,它能帮助我们分辩出真善美和假丑恶;间好比一本教科书,它能帮助我们阅尽人世的沧桑。时间如同一口百宝箱,它将让我们尽情领略生活的幸福。

【美文必读】 以“低头”成就自我

世间众生,常常在“俯仰之间”,已成往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奇彭殇为妄作”,短暂的人生中,“昂首”展现了一个人内在的不凡气宇。然而,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人世间,还必须时时记得“低头”。 “低头”是人生的一大境界。适时地弯曲颈脖,表现了一个人静聆神思的恭敬与虚心求退的真心,在“低头”的朴实风格中,成就自我的一番天地。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金色的麦穗颗粒饱满时,无一不谦卑地指向脚下的土地,承接着期盼的目光,盛载着热烈的希冀,用恭顺的姿态描绘了满田野的丰收在望。屹立的青松用不屈的风骨斩破了大雪的封锁。那是因为它沉稳地接纳羞纷飞的雪瓣,在雪花盈朵之时,轻低枝头,如此的缓和与虔敬令雪无奈滑落,最终保全了青松的直立不倒。

麦穗低头,对功勋坦然接受,青松弯枝,尤体现了伟岸的风格。“低头”彰显了这种恳切的处世态度。在含笑低首之时,精神脊梁却在那刹那毫不畏缩地高耸。

富兰克林在拜访老前辈时的那猛烈一撞,碰跃出了有关“低头”的无限理趣。高贵的头颅在低矮的屋檐之下顿时矮了半截,最终让富兰克林明白了骄傲的一无是处,唯有在低首的谦虚谨慎之中,头颅才会在进门的那一刻彰显价值。带着那一次惨痛的“教训”,富兰克林本着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态度,成就了自己的高尚品德和骄人业绩。

当今社会,因为少了富兰克林式的“低头”,而变得浮躁。在灯光闪射与厅堂喧嚣之中,人们的自我满足之心膨胀起来了,明星们炫耀着“丰功伟绩”,企业家门吹捧着产品的“完美无缺”,然而只是风靡一时,最终如“玉环飞燕皆尘土”那般消失殆尽。

总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会时时有被埋没的苦痛。低头,看着脚下的路,注意头顶上的障碍物。每个人都可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所处的地位,在不断低头的过程中,懂得自谦,懂得虔诚,以此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精神风貌,成就自我。 丹墨莲梅 陕西考生

鱼生活在小水缸中就长得小,到了大水缸中就会长得大,环境决定着鱼;狼不断探索着新的环境,生存技能不断提高,环境改变着狼;被周围的人认为是“最有前途者”,于是学生的成绩就会不断提高。环境的确影响着人。

古人也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处于香的环境,自己也会香,处于臭的环境自己也会臭。这句话的意思是香臭丹墨会影响人,周围的环境会把人影响到与它融为一体,所处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

1

成败。

但是在环境面前,人就只能任环境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吗?

自古便有“乱世出英雄”这种说法。春秋战国,群雄混战,杀人盈野,民不聊生,在这种环境中,人们都退缩了吗?儒者在颠沛流离中思考“王道之始”在哪里,于是成就了千古至圣;战者在流血漂橹中思考“不战而屈人之兵”,止戈为武,于是成就了兵圣。偏僻的南阳并没有把诸葛孔明变成鄙陋的村夫,蛮荒的北海没有把苏武变成西伯利亚的牧民,清净的寺庙也没有把朱元璋变成虔诚的和尚。

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可以在烟馆遍地的国内环境中,烧起一把硝烟的熊熊烈火,让国人迷离的双眼从鸦片缭绕的青烟中睁开。即使后来因此被贬西北边疆,他仍然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停下他为民造福的脚步,在风沙中他徒步勘测地理状况,在干渴中他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坎儿井,人们至今还称其为“林公井”,清流泽被世人,惠及子孙。

环境固然可以影响人,但是却不能起到决定作用。种子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里,但是它不会被永远埋没,依然可以择机萌发;雏鹰生活在悬崖峭壁上,但是没有因此而蜷缩待毙,依然可以勇敢地振翅高飞,翱翔天宇;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梅,凌寒独自开,暗香盈风雪。

环境如丹如墨会改变人,但是人也可以如莲如梅不被环境改变,在坚守中绽放自己,成就自己。人,勿以丹、墨为借口,要以莲、梅为榜样!

【诗歌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为八诗之总领,因秋起兴,触景伤情,思致缠绵,断而复续,总为秋兴所感。起联直点秋景。开始就呈现出秋风萧瑟冷落凄清的悲凉景色。玉露,枫林,霜打枫林,林叶转红,山峡之间秋气凛然,中间加一“凋伤”,秋意全出。巫山、此时,诗人正值晚年多病,知交零落,离开成都后本想沿江而下,不意滞留夔州,心境抑郁,望秋伤情,写出孤寂肃杀的诗句。三四句紧承起联对秋景作进一层渲染。江间、塞上紧扣夔府;浪涌、云阴紧承秋意。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巫峡江中,波浪势若兼天,写江水倒流,自天而下;巫山塞上,风云接地,写阴霾由地而升。“波浪兼天涌”为自下而上一片秋色 ;“风云接地阴”为自上而下一片秋色;这两句以飞动、状阔的笔触叙写诗人忧郁的情怀,使情景交融,创造了一个新的动人意境。三联承二联一转,江间承峡,塞上承山,菊开山间,舟系江中,这四句错综相映;而江间塞上,状其悲愁,丛菊孤舟,写其凄紧。杜甫在夔州,已经过两个秋天 ,所以说“丛菊两开”;故园心指回到长安杜陵的愿望,诗人原拟棹孤舟而出峡,一叶小舟寄托着返回故里的希望,如今却还牢系在江边,不能东下。结联转入秋思,进一步把秋思写足。秋已深,家家都在赶制寒衣,准备越冬了,刚刚换下来的旧衣也在捣洗,准备收藏起来,而诗人客居他乡,贫寒孤寂,不胜悲凉。“刀尺”而说“ 催”,“暮砧”而说“急”,处处写出寄寓他乡之感和思念家乡之情。“处处催”,是写眼前一片秋景催人;“ 催”字,“急”字,刀尺催而砧声急,形象地写出诗人急不可耐的思念故园 、 心怀家国的迫切心情。

全诗因秋起兴,交织着深秋的冷落萧条心情的寂寞凄楚,以及对国事的忧伤。三四句承接二句;触景伤怀,五六句转七八句。起伏回环,回肠荡气。巫峡是夔地之景。 【时事评论】

老兵的深情,我们懂

我要评论2015年12月10日 09:46:17 来源: 新华网

“凡人善举”系列评论之四 马若虎

2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我想答案之一就是深情。就像他们:

董贵生是南疆战场九死一生的老兵,他成了27对烈士父母共同的“儿子”,二十多年来已经为“爸妈”花了70多万元。他在战前和战友们约定,“谁活下来,就替牺牲的战友尽孝”。

何苦是正团级军官,但他转业后决定当“棒棒”,拍一部纪实片,将“棒棒精神”用镜头保存下来。何苦说:“要变成‘棒棒’,才能拍好‘棒棒’”。经过一年的艰苦,《最后的棒棒》终于拍摄完成。

1974年自转业后,彭步钦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并坚守至今。40多年来,老彭走遍了黑龙江富锦市260个自然村,放电影1.6万余场,行程达50万公里。他说:“一辈子专注一件事本就不易,做就必须做好。” 为了一句承诺就坚守一辈子,为了一个信念就全力以赴。不管穿上还是脱下军装,老兵始终践行着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始终铭记与群众的鱼水深情。

深情让意志坚定,让心无旁骛。至善、至清、至纯,这正是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只有一门心思、毫无杂念,才能兑现诺言、实现追求。

有人说军人是固执的,甚至许多老兵都长着“一根筋”。他们认为,没有不图回报的付出,没有不涉功利的交往。持这种逻辑的人,自然无法理解董贵生、何苦、彭步钦的所作所为,无法懂得老兵的深情。

雷锋说过,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老兵凭着对事业、对父老乡亲的深情,再苦再累也值得。用平凡书写不平凡,用凡人善举传播正能量。

“咱当兵的人,就是这个样。”老兵的深情,我们懂。 【文化常识】 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三、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

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 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

①只,只是,只要;

②科举考试或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四、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3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