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模式的比较
杨
(江苏大学
治潘俊
镇江212013)
工商管理学院,江苏
【摘要】本文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角度出发,按照产生的先后顺序依次论述了具体实现模式的出现背
景、主要原理、关键技术、特点以及优点。并且从基本原理和技术实现的角度对这几种模式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总结出不同模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模式比较
一、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
个部门、各个业务之间的数据经常是需要相互联系的,
企业的整个MIS系统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的全面的考虑和设计。而以实现单个业务为目标的单机
并且单机模式的安全性差,在大规息的收集、传播、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模式就难以胜任了,
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模的情况下数据管理成本高。
企业的管理不是分割、孤立、静止的,它是一个系统制、基层运行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它能利用计算机技
同样MIS系统中的业务流程的数据也是应该相互术辅助人们更好的在企业里贯彻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工程。
相互影响、能够彼此共享的,但单机模式却不能实要想充分发挥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系统的作用,就需要联系、
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开发一个合适的MIS系统。随现。所以就需要提出新的实现模式以共享数据。
2.W/S(工作站/服务器)模式着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的迅猛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也在
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局域网技术的发展,不断发展。而要实现MIS系统,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
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的模式
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来看,其实现模式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单机模式
在单机模式中,数据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和管理,MIS系统通常集中运行在一台计算机上。而此时MIS
使得人们能够利用局域网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实现
信息共享。
最初出现的就是工作站/服务器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把系统中各种业务所需要共享的数据以文件的组织形式储存在中间节点文件服务器上,所有工作站都通过该中间节点访问数据文件,同时这个节点也是局域网享外部设备(如打印机、硬盘等)的中枢。当工作站通过网络向文件服务器发出文件请求时,文件服务
系统的表现形式也多是针对系统中某个具体的业务流
并把相应的文件再通过网络传给工作站。程而开发的业务处理系统,如企业的财务处理系统等等。器响应该请求,
正是从单机系统的应用开始,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企业开始在积极采用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虽然从单机模式开始计算机技术逐渐应用在企业管理中,但是它本身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由于需要为每个应用专门开发系统,而这些数据又不便共享,所以在整个系统中数据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并且在系统之间进行移植和交换的时候很困难;同时在企业中,各
图1W/S(工作站/服务器)模式示意图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
/3
理论研究
这样不同的业务模块就可以通过网络来共享文件服务器上储存的数据。也就实现了最初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如图1所示。
在这种模式中数据不再是孤立的,它能使系统中的不同业务流程间的数据相互共享,相互沟通,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数据冗余度,体现了管理中的系统工程观点。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模式简单,很难适应不断扩大的系统规模;模式本身的设计,使得它无法对多用户请求、共享数据的应用提供足够充分的服务;同时工作站/文件服务器模式不提供多用户应用要求的数据并发性,当某一用户封锁一个文件便阻止了其他用户共享该文件;如果局域网中许多工作站请求和发送很
客户机不再是毫无运算能力的I/O(输入/输出)设备,而
是具有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能力。通过把系统的计算和数据合理地分配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两端,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通信量和服务器运算量,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性能,有利于支持大规模的应用;而且系统的客户端应用程序和服务器部件分别运行在不同的计算机上,系统中每台服务器都可以适合各部件的要求,这对于硬件和软件的变化显示出极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而且易于对系统进行扩充和缩小。在C/S模式中,系统中的功能部件充分隔离,客户端用程序的开发集中于数据的显示和分析,而数据库服务器的开发则集中于数据的管理,不必在每一个新的应用开发中都对数据库进行
多文件,网络很快就达到信息传送的饱和状态造成瓶颈,编码。
降低整个网络的性能,并且此时的文件服务器只是储存随着C/S模式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计算机网络技数据文件,但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却是由工作站在取得数术的发展,这种模式的问题也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据文件后自己处理,这样使得计算不均衡,信息利用率下几方面:低,工作站得到的有用信息占总信息的比例低,增加了网络通信的流量,容易造成流量拥挤和堵塞。
3.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如果服务器不仅有文件“保管”功能,还具备数据处理(计算)功能,则工作站和服务器就可进行分工,由工作站运行面向客户的应用程序,而服务器则根据客户的请求进行数据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工作站,这种模式称为C/S(客户/服务器)模式。如图2所示。
首先,系统的可靠性有所降低。一个客户机/服务器
系统是由各自开发、制造和管理的各种硬件和软件的混合体,其内在的可靠性不如单一的、管理的大型机或小型机,出现问题时,很难立即获得技术支持和帮助。
其次,维护费用较高。尽管这种应用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客户端需要安装庞大而复杂的应用程序,当网络用户的规模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
系统的维护量急剧增加,因而维护应用系统变得十分困难。
第三,系统资源的浪费。随着客户端的规模越来越大,对客户机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尽管硬件不断更新,但新的操作系统和新的应用软件的不断出现,使得用户对硬件的更新仍然跟不上软件更新的速度。
最后,系统缺乏灵活性。C/S模式中需要对每一应用地开发应用程序,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在向广域网扩充(如Internet)的过程中,由于信息量的迅速增大,专用的客户端已经无法满足多功能的需求。
这样就需要将网络计算模式从两层的C/S模式
进行扩展,并且结合动态计算,以解决这一问题。
4.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Internet的发展,尤其是Web技术在企业内部的广泛应用,C/S模式已越来越无法顺应人们日常的工作需要,于是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B/S模式是对C/S模式的一种改进。如图3所示。
图2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示意图
C/S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全新的计算模
式。该模式对数据的处理分前台(客户机端)和后台(服务器端)。前台运行本地应用软件,发出关于数据处理的请求,而后台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发送到前台,网络上的用户不仅仅是共享打印机、硬盘和数据文件,而且共享数据处理。C/S模式一方面充分共享服务器的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客户机的本地资源。
4/CHINA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理论研究
业务,方便了快速决策。
(3)数据跟踪性。由于B/S模式的数据是集中存放的,易于进行数据跟踪。但大部分C/S模式的软件则不同,为了减少数据通信量,仅仅上传中间报表数据,难以跟踪到数据的整个流程。
(4)服务响应及时性比较。企业的业务流程、业务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必然会不断调整。软件供应商提供的软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所以,对已经部署的软件产品进行维护、升级是正常的。C/S模式软件由于其应用是分布的,需要对每一个使用节点进行程序安装。而B/S模式的软件不同,其应用都集中于总部服务器上,各应用结点并没有任何程序,一个地
图3
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示意图
方更新则全部应用程序更新。
这种模式中所有应用服务都有专门的应用服务器处理,减轻了数据服务器的处理负担,可利用服务器群
集技术,支持大规模用户的应用,统一了用户界面浏览器(比如IE),使用很方便,可以支持多种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用户界面;同时,B/S模式
三、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模式的比较与发展
通过以上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目前已有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模式中,单机模式由于难以实现
整个系统的业务数据共享,已经基本不用。而工作站/服务器模式虽然实现了数据共享,但计算分布不平衡,有用数据比偏低,而且还容易出现流量拥挤和堵塞,所以
提供了功能性的数据库服务器管理,优化了数据库服务
现在也很少用到。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是目前常见
器的存取管理,并且这种优化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语言
的一种实现MIS系统的方式。但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
无关。B/S模式虽然是从C/S模式演化而来,但相对
大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C/S模式本身的缺点和局
于单纯的C/S模式它又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为:
限性越来越明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B/S模式出现了。
(1)数据安全性。由于C/S模式软件的数据分布特
它充分利用了网络(特别是Internet)作为实现模式的基
性,每个数据点上的数据安全都影响了整个应用的数据
础构架,通过功能的集中化,计算的分散化,界面的标准
安全。对于B/S模式的软件来讲,由于其数据集中存放
化来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模式的
于总部的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不保存任何业务数据和
发展方向和趋势。目前,国外的大型企业管理软件要么
数据库连接信息,也无需进行什么数据同步,所以这些
已经是B/S模式的,要么正在经历从C/S到B/S模式的转
安全问题也就自然不存在了。
变。从国内诸多软件厂商积极投入开发B/S模式软件的
(2)数据实时性。在集团级应用里,C/S模式不可能
趋势来看,B/S模式的大型管理信息系统必在将来占据
随时随地看到当前业务的发生情况,看到的都是事后数
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主导地位。
据;而B/S模式则不同,它可以实时看到当前发生的所有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框架出台不久前正式公布的《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电子商务投融资机制;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安全认证体系;推进在线支付体系建设。《意见》提出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中心任务,实行创新,着力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要实行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网络经济
与实体经济相结合,重点推进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加快发展与
加强管理相结合。
《意见》还提出,要研究制定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财税,建立并完善电子商务国家标准规范体系,发展现代物流体系,继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推动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支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促进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应用,发展电子商务相关技术装备和软件,推动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企业和公民的电子商务应用意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我国第一个电子商务性文件,它为我国电子商务法律环境建设又增添了一块基石,必将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进作用。
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