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董国勋在全省人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董国勋在全省人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来源:华佗小知识
%杯成成 yao en要闻I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 董国勋在全省人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2011年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 照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全省 总的思路是:高举旗帜、躬耕为民,科学务 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继续坚持“民生为本、人 实、积极作为,攻坚破难、打造亮点,团结奋 才优先”工作主线,实施充分就业发展战略 进、追求卓越,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 和人才强省战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 再上新水平。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 保障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 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九届十一次全 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完成 委会精神,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目 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 标是:全省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农村劳动 201 1—2—3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7 要闻yao\veil 编辑戚戎qc989 ̄@126.∞m 力转移就业1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 毕业生到企业、乡镇、社区等基层一 新成长劳动力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创 进一步整合各类培训 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养老、医疗、 线就业和创业;实施“大学生创业引 业培训为重点, 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领计划”,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 资源,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820万人、2870万人、930万人、1240 孵化基地,引领1万名以上大学生实 注重扩大技工院校面向社会的培训 发挥技工院校技能培训的主渠 万人、810万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总 现创业;落实“三年十万毕业生就业 规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全 道作用。五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收入1250亿元;新农保试点扩大到 见习计划”,3116 60%以上的县(市、区);选拔省有突 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0% 建设。认真贯彻发[2009 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0名,培养技 以上,总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进 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师、高级技师3.5万人。重点做好以下 一步完善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开 八个方面工作: 发更多社会公益性就业岗位,有针对 鲢嘲勘 ∞鼬酶 性地开展城乡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帮 赫 赣 _| l 扶城乡“双零家庭”、困难毕业生等群 体实现就业。加快完善服务、培训、维 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 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 先目标、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和绩效 机制,推动创建一批农村劳动力转移 考核的重要内容,多渠道开发就业岗 就业示范县,落实农民工进城务工和 位,最大限度增加就业容量,在促进 返乡创业的扶持,逐步扩大城乡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实现就业稳定 统筹就业试点,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 增长。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 就业、自谋职业和返乡创业。三是大 策。落实新一轮促进就业创业的税收 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全面开展创建 优惠,鼓励用人单位更多地吸纳 创业型城市考评工作,扎实推进组织 就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 领导、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 业,鼓励金融机构对劳动者创业提供 务、工作考核“五大体系”建设,发挥 小额担保贷款等金融服务。进一步完 国家级和省级创建创业型城市的典 善就业,将现行就业中的职 型和示范作用,指导创建城市开展创 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补 业型街道、创业型乡镇和创业型新农 贴扩展到离校前的高校毕业生 村等创建活动。抓好促进创业税收新 就业工作。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积 的贯彻落实,做好失业人员、农 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继续做好援 民工和高校毕业生等新纳人创业税 企稳岗工作,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 收范围人员的宣传和落实 范围,做好失业动态监测和失业预警 工作,促进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 工作。加强对就业专项资金的监管, 力的劳动者成功创业。四是加强职业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统筹做好重 培训促进就业。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的 点群体就业工作。继续把高校毕业生 需要,继续实施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 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实施好 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以失业人员 “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妥善解 再就业培训、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 决服务期满毕业生的出路问题,鼓励 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技能提升培训、 8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 1—2—3 统筹管理,统一名称、统一职能、统一 财政保障,整合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资 源,加强公共就业制度建设和信息网 络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 系。完善就业与失业登记管理办法, 推行全国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制 度。完善就业指标统计体系,探索实 行城镇登记失业率与调查失业率并 行制度。 以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为契机, 加大社会保险法宣传培训力度,加快 研究制定相关配套规章制度,推进法 律全面实施。一是按照人人享有基本 生活保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保 险扩面征缴、基金监管和经办管理服 务工作。重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城 镇居民等群体参加城镇职工或居民 社会保险,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 员纳入养老保险范围,落实关闭破产 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推 动建筑业、服务业农民工和事业单位 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加强社会保 险基金征收、管理和监督,切实做到 基金应收尽收、安全存储、及时支付; 编辑戚成。ya0\ ̄/CIl委闻l i 巩固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成果,建 题。四是按照“病有所医”的要求,建 能力,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信息系统,加大 立完善公平和谐、人人享有医疗保障 建设。认真组织“两院”院士候选人遴 非现场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障 的制度体系。落实各项医改配套政 选推荐工作,积极做好省有突出贡献 监督委员会的作用,确保基金安全。 策,加快医疗费用结算方式改革,推 的中青年专家选拔表彰工作。研究部 加强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工作,推进社 进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搞好医疗保险 署海洋领域人才“千人培训工程”。加 会保险标准化建设和精算工作,进一 关系转移接续,全面推行居民医保门 强博士后站建设,制定出台《关于加 步提高社保经办管理水平。二是按照 诊统筹,降低大病、重病患者的个人 强博士后工作的意见》,筹建山东省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突出 抓好新农保试点工作。首批国家新农 保试点的县,要进一步巩固试点成 果,总结试点经验,确保试点顺利推 进;第Z. ̄tl9个国家试点县和13个省 级试点县,要制定完善试点方案,落 实地方试点配套资金,完善经办管理 服务体系,确保201 1年春节前养老金 发放到位;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淄 博、日照、东营、威海、莱芜9个市要实 现新农保在全市范围全覆盖;鼓励有 条件的地方参照国家和省的试点政 策开展自主试点。研究制定被征地农 民社会保障实施细则,明确资金筹 集、待遇标准等问题,从制度上确保 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有保障。三是按 照“老有所养”的要求,加快完善城镇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好2011年企业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按照 12.5%的增幅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 本养老金,确保201 1年春节前发放到 企业退休人员手中。进一步完善养老 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统一和缴费 比例,出台省级预算管理办法。落实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及时为 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接续养老保险 关系。推进做实个人账户试点,提高 做实个人账户比例。研究解决未参保 的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五七工”、 “家属工”等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障问 负担。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水 博士后联谊会,加强博士后工作国际 平,将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 交流。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 年人均200元。完善医疗保险统筹制 新工程,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创 度,201 1年底17市全部按照“六统一” 新创业能力。二是围绕提升职业素质 要求实现市级统筹。积极推行生育津 和职业技能,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 贴社会化发放和生育医疗费与定点 队伍建设。做好首席技师、有突出贡 医疗机构直接结算,降低女职工生育 献技师和技术能手评选表彰活动,推 医疗费用个人负担。五是按照“失有 进“金蓝领”培训工程;推行企业技能 所助”的要求,强化失业保险功能作 人才评价试点,建立健全企业技师工 用。根据《失业保险条例》修订 作站制度;搞好各类技能大赛,开展 情况,适时修订我省《失业保险规 绝技绝活传承和名师带徒活动。推进 定》。建立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 技工院校改革发展,深入推动校企合 制,适当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完善 作,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提 市级统筹运行机制,提高基金抗风险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继续实施技 能力。加强对失业动态监测数据的分 工教育“百千工程”,新建10所左右技 析研究,提高监测数据的利用价值。 师学院,推动技工教育内涵式发展; 六是按照“伤有所补”的要求,切实做 认真落实技工院校国家资助,确 好工伤保险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修订 保资金安全;指导民办职业培训机构 后的43:伤保险条例》,抓紧拟定相关 依法、有序、规范发展。三是围绕提高 配套规章和,建立工伤鉴定、工 人才国际竞争力,大力引进海内外人 伤预防、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作 才和智力。配合组织部做好“万 体系,提高工伤保险待遇水平。进一 人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组织好第 步规范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工作,研究 一、二层次创业人才的推荐、申报和 建立工伤保险省级调剂金制度。调整 评审;继续做好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来 1—4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护理费、 鲁服务工作,制定《山东省“十二五” 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 留学人员回国工作规划》和《山东省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评选表彰办 馘 法》,组织开展赴海外招聘高层次留 学人才工作;筹备建立“中国海洋人 一是围绕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 才市场”,打造服务山东、辐射全国的 201 1—2—3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9 要闻ya()wei1 编辑成文( ≯898 {26 m 海洋专业人才服务平台;抓好第六届 工商系统等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进一步规范 “海洽会”项目成果的跟踪落实。积极 管理试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 聘用合同的签订,健全聘用合同考核 建 评价机制;完善聘后管理办法,加强 引进现代农业、新材料、先进制造业 定从基层机关遴选公务员的意见,规范事业单 等领域高层次外国专家,重点实施有 立基层优秀公务员向上级机关流动 对聘后工作的监督检查,影响、效益高、贡献大的专家技术项 机制。做好公务员交流轮岗工作,建 位人员聘后管理。三是进一步完善事  1年省 目;支持引进国外农业先进成果,积 立健全公务员定期轮岗制度。四是着 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制定201 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方案并组 极实施“新农村建设引智工程”,推进 力健全科学的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千村引智示范项目”和“引智扶贫项 探索制定公务员分级分类考核指标 织实施;强化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 健 作的指导力度,进一步完善统一规 目”实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引 体系,提高考核工作科学化水平,进国外先进技术,重点支持生态保护 全平时考核制度,加强年度考核,强 范、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开招 和环境治理领域的引智项目,积极发 化考核结果运用。进一步规范表 聘,探索符合不同行业、专业和 展绿色经济。四是围绕完善人才评价 彰奖励事项,提高表彰奖励质量,完 岗位类型特点的公开招聘办法,扩大 机制,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深 善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五是着力加 用人单位自主权。四是完善事业单位 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启动工 强公务员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公 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健全以聘用合同 程系列职称制度改革试点,研究会 务员日常登记管理制度,制定下发参 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绩效为重 计、技校等职称系列的改革意见。组 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规范管理意见, 点内容、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的 织做好各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开 考核和奖惩办法。同时,积极参与医 工作。探索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 展公务员法执行情况检查,探索建立 药卫生、教育、文化等行业改革, 制,进一步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 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和违法违规责任 做好省属事改企单位人员人事劳动 点,完善技能鉴定工作管理规则,规 追究制度。六是着力加强公务员培训 关系转换和社会保险衔接工作。五是 范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 教育工作。制定下发全省行政机关公 切实加强军转工作组织领导。坚持把 务员“十二五”培训规划,加大“四类 军转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 培训”力度,继续搞好服务业和海洋 务,严格执行安置计划,落实安置政 经济人才培训。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 策,进一步改进安置办法,建立健全 一是着力加强公务员法配套法 教育,深入开展争做“人民满意的公 公开、公平、公正的安置工作机制,确 规建设。会同有关部门修订完善公务 务员”活动,提高公务员队伍的能力 保完成201 1年计划安置任务。积极探 员奖励、培训、申诉、转任、回避等规 和素质。 定的实施细则,以实施公务员法五周 索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的新方法,推进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工 作。加强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 作,着力抓好解困的落实,确保 年为契机,加大配套法规宣传教育力 度。二是着力完善凡进必考机制。继 续加大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 一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岗位管 企业军转干部总体稳定。 历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力度,研究制定 理制度。加大岗位设置方案核准力 从“三支一扶”、优秀工人、农民等生 度,指导做好竞聘上岗工作,实现岗 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的,不断优 位管理制度的全面入轨;探索制定岗 化公务员队伍结构。三是着力推进分 位设置调整和动态管理办法;制定出 类管理。研究制定机关行政执法 台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聘后管理办法 一一 是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 类公务员管理的各项制度。认真做好 和特设岗位设置意见。二是健全完善 度。贯彻国家建立干部职务与职级并 1 0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 1—2—3 ;虎囊 ya veil鬟阗l 行和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的有关政 策,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进一 步做好公务员津贴补贴管理工作,统 加大 拐渤调力度 臻强进  罄s麓强臻 5誊峭■一t | 和谐稳定 一动保障监察“两网化”试点工作,加强 监察机构应急反应机制和依法行政 能力建设,推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 筹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 是抓好劳动关系工作体系建 标准化、人员专业化、执法规范化”建 单位津补贴水平。制定我省机关 设。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 设,进一步提高监察执法效能。 执法勤务机构警员职务套改后工资 制,继续推进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街 套改的实施意见,及时做好工资套改 道(乡镇)、社区。组织实施小企业劳 i 嚣 嚣嚣鞭琏l镪|。÷ 办[陷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兑现工作。二是稳慎推进事业单位实 施绩效工资工作。继续做好义务教育 学校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 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确保按照 国家和省的部署要求兑现到位。按照 “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 慎推进”的方针,研究制定我省其他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并稳妥 有序地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同时,统 筹处理好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待 遇关系。三是切实加强对企业工资分 配的指导和监管。按照邛艮高、扩中、 提低”方针,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薪 酬管理,合理调节国有企业负责 人的薪酬水平,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 工资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 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资指导线和行 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及早发布 201 1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强化 宏观职能。推进工资集体协商, 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力争各 类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制度覆盖 率达到85%以上。根据经济发展、就 业状况和物价水平等因素,适时调整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对最低工资 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企业工资 支付监控制度,建立工资保证金、欠 薪应急周转金制度,保障农民工工资 支付,健全防范工资拖欠的长效机 制。 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计划,提高劳动 遂}._嗤 搪麟能力和水平 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下大力解决 一是推进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 小企业劳动用工不规范、劳动争议多 市场建设。做好《山东省人力资源市 发、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等问题。 场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加强人力资 深入实施“彩虹计划”,大力推进集体 源市场监管系统建设。加快整合人才 合同制度。督促企业建立职工名册, 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人力资 完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规范劳务派 源服务业,规范市场秩序,推进人力 遣用工行为。加强破产改制和淘汰落 资源市场服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 后产能企业的职工权益保护工作,妥 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二 善处理劳动关系纠纷。二是加强劳动 是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规划建设。 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加强以基层 制定实施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 调解组织建设和仲裁实体化基本建 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划,指导各市 设为重点的“两基”建设,积极推动区 加快建立以就业服务、人才服务、社 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 会保障、劳动关系、调解仲裁和劳动 设,街道、社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 监察为重点,覆盖全省所有乡镇(街 设,企事业单位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 道)、社区(行政村)的基层公共服务 设,完成市县两级仲裁委员会调整组 平台。三是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 建和仲裁机构实体化基本建设,组织 息化建设。加强“金保工程”一期成果 成立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立多 应用,开展二期立项工作,启动新农 层次、广覆盖的基层调解网络。进一 保信息系统建设,加快社会保障卡发 步完善调解仲裁,推动办案规 放进度,加强政务、业务工作与信息 则、实施细则等出台,促进劳动人事 化工作的融合,全面提高各项公共管 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全面融合。做好仲 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四是加强基 裁与司法衔接工作,建立与联合 层公共服务队伍建设。鼓励通过公开 处置疑难案件的工作机制。三是加大 招聘、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吸纳高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继续开展清 校毕业生充实公共服务队伍。加大基 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治非法 层经办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开展 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建立防 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提高服务能 范处置企业拖欠工资工作目标责任 力和水平。 制度和欠薪保障金制度。大力推进劳 20l l一2—3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1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