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墩九年制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
集 体 备 课 记 录
官墩九年制学校教科室
二零一七年十月十一日
官墩九年制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 年级 语文 第 17次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时间 备课组长 参加人员 解决的 中心问题 备课内容 教材分析 20寓言四则 《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寓言讲述了自大的赫耳墨斯化作凡人,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问价,本以为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自己的雕像价格会很高,没想到只不过是宙斯、赫拉雕像的饶头而已。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狂妄自大的人。《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通过大起大落的情节,借蚊子因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在与狮子交战中取胜,却因被胜利冲昏头脑,得意忘形,终被蜘蛛捕食的故事,用来讽刺骄傲自大的人。《穿井得一人》讲述了宋国有个人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力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一个人。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的道理。《杞人忧天》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担心和忧虑的道理。 2017.12.27 备课地点 张勇 年 级 初一办公室 中心发言人 初一 学 科 郁坚 语文 郁汪洋 郁坚 张勇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等 学情分析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寓言讲述了自大的赫耳墨斯化作凡人,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问价,本以为是商人的庇护神,自己的雕像价格会很高,没想到只不过是宙斯、赫拉雕像的饶头而已。通过天神赫 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狂妄自大的人。《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通过大起大落的情节,借蚊子因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而在与狮子交战中取胜,却因被胜利冲昏头脑,得意忘形,终被蜘蛛捕食的故事,用来讽刺骄傲自大的人。《穿井得一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个人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一个人。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的道理。寓言的本义是为了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引申到做学问即说明了既要注意“经典”的原义,又要躬身实践的道理。《杞人忧天》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学媒体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1.积累“爱慕虚荣、凯歌”等重点词语。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等有关的文学常识。 3.学习两则寓言故事,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1.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意。 多谋体 自主,合作,探究 教材过程 (简要) 导入: 通过讲述寓言故事,引发学生的听讲兴趣,引出本文课题,为学好本文铺垫基础。 (以《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导入,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一、了解文常,积累新知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为更好地理解寓言的寓意奠定基础。 【课件展示,生快速阅读,了解“寓言”常识,知道《伊索寓言》的故事简要。】 1.寓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 二、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设计意图] 此环节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寓言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寓意,为下文自学《蚊子和狮子》奠定基础。 (一)阅读寓言,叙述故事。【要求复述人物语言的同学要做到表情语气准确,做到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二)揣摩文中赫耳墨斯的心理,体会寓意。 试根据赫耳墨斯的性格特点,在下面两个括号内填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他看见宙斯的雕像,( )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 )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三)品味赫耳墨斯的三次问话,引入描写方法的问题予以解决。 1.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1)分析三问中赫耳墨斯的心理变化。 〔明确〕 第一次问,神态平静,问话简洁,语气平直;第二问是在得知最高神、自己的父亲宙斯的雕像竟然只值一个银元后“笑”着问,听说赫拉的雕像“要贵些”时,大大出乎意料,语气急切。三问三答,赫耳墨斯的心理有起有伏、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2)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受到了教训,但愿他以后再也不敢自以为了不起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明白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明确〕 爱慕虚荣的人一文不值。 (四)品味文中三次答话,引入对比手法的问题予以赏析。 三次答话,简洁有力,加以品味,各抒己见。教师点评,适当补充。 (五)略读文章,简单概括。 本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三问三答,生动描述,起伏跌宕,耐人寻味,告诉我们:爱慕虚荣、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其实最没有价值,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受人尊重呢? 〔明确〕 要谦虚,要有真才实学,不要自以为是、骄傲自大。 三、自读《蚊子和狮子》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方法自读这则寓言,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和寓意分析能力。 1.自由诵读,本则寓言寓意是什么?结构安排上与前一则比较有什么变化吗? 2.自由诵读,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点拨:本文构思精巧,短短篇幅中,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故事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先写蚊子所获得的胜利及其原因,后写蚊子所遭遇的悲剧及其原因。 3.畅读课文,圈点品析文中的两“吹”一“叹息”。说一说蚊子的性格特点及其故事的寓意。 讨论:(1)这则寓言以动物喻人,语言精练,具有丰富的想象色彩,清新、形象,那么文中是怎样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的呢? (2)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下列成语中:骄兵必败、自不量力、大意失荆州,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哪一个能概括本文的寓意呢? (3)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4)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5)蚊子如果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的影响? 学生细读寓言的情节,教师明确: (1)本文的拟人手法,能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把蚊子的叫声说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以状其战胜狮子后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 (2)描写蚊子和狮子“战斗”的过程,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真是两相妙合。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骄兵必败”能概括故事的寓意。 (3)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 “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4)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对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5)鼓励学生,结合情节的跌宕起伏和寓意,谈出自己的理解。 四、展开想象、续编情节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1.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当添头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态会怎样?会说些什么掩饰这难堪、尴尬呢? 2.想象一个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迹情节,给寓言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 〔明确〕 蚊子正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来临时,松树上滴下来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蜘蛛被松脂包住,网也被拉破,蚊子因此而得救。 小结: 两则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动物;赫耳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骄人的胜利花环。它们的共同弱点是——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两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警示着我们。 自编寓言。题目:(1)嘴和眼的对话;(2)树和斧子。 要求:任选一题完成。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想象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作业 布置
备注::1: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结束后请附本次详细导学案一份
2:本记录表在集体备课结束一周内上交教科室存档。
官墩九年制学校教科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