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11年第9期 (总第224期) 世纪桥 No.9,2011 Shi Ji Qiao (Gener ̄No.224)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 秦 洁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摘要:社会环境的变迁和教育对象的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 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应重点在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方法更新以及教育合力形成等方面变革和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观的特点 (一)有较强的时代感,但责任感不足 验,习惯以糟糕透顶的思路看待事物,甚至悲观失望,自暴 自弃。另一种则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在自我意识的支配 下,个体往往会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这种类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发展,肯定会出现一些新模式、 新情况,特别是全球化文化的冲击,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 型的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的 所产生的新思维、新观念,都会使新时期大学生面对新事 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 物有一个如何分析、鉴别和选择的问题。主体意识、参与 因此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易遭受失败,产生严重的情感挫 意识、个性意识的增强和以人为本以及价值判断的多元化 伤,从而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有时还会引发过激行 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的时代精神。但是当代大学生在实 为。自我设计愿望长期得不到实现,就容易产生心理失 现个人理想、努力追求个人奋斗目标增强的同时,他们的 社会责任感却在下滑,责任意识逐渐淡化。新时期大学生 非常看重自己的利益,尤其重视自我发展,渴望实现自我, 衡,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有较强的主体意识,但集体观念在弱化 由于新时期的大学生,在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 渴望成功,渴望赢得一切。应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 核心,但在现代多元观念冲撞下,正在发生变化。在优胜 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正常选择,但是在自我价值的实现过 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则和企业效率第一的准则影响下,新时 程中,不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就会陷入个人主义的 期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空前的增强。他们的积极性、主动 泥潭。 (二)有远大的理想,但动机趋向功利化 新时期大学生的人生理想主要集中在个人事业、身心 性和创造性也在空前地提高,个人的主体意识在急剧上 升。受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使大学生在注重自 我实现,崇尚自我奋斗、自我选择的同时,传统的集体主义 观念被淡化,个人的价值观已经把形形色色的个体价值本 感受、情感生活及家庭组建等方面,对国家及社会层面的 理想和追求却越来越淡薄。新时期大学生在物质和精神 位奉为价值取向的圭臬,甚至出现种种极端个人主义表 关系上,往往是重物质利益而轻无私奉献。过分关注眼前 现。受就业压力使某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不能够正确面 的机会和发展,就会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不少人把实现 对现实,认为学习理论知识没有用处,产生一些不良的思 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从而淡化 想。所以,大多数大学生虽然大都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 社会责任感,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在个人价值 但受现实情况的影响,使他们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从群众 与社会价值关系上,他们大多数虽然赞成“人生价值在于 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的偏向,往往强调自我的意识较强, 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实践。 (三)自我设计愿望强烈,但自我评价比较片面 集体观念变得薄弱。 (五)压力增加,心理健康不容乐观 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水平还不够稳定,大学生对事物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现状就总体而言是健康向上的,他 的认识能力不高。常常导致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对 们乐观自信、热情开放、朝气蓬勃,创新求异、竞争协作的 自己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的行 意识强。但同时令人忧虑的是,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为。最常见的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过低的自我评价。他们 状况明显地呈恶化趋势。他们面临专业学习与求职就业 受挫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 及生活压力、人际关系与情感的困惑、恋爱危机、理想与现 收稿日期:2011—02—17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现代性与中国公民教育(2011A880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秦洁(1977一),女,陕西合阳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民教育研究中心2009级博士研究生,河南财经政 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公民教育。 ・116・ 实的矛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引起他们 来,在主动参与的基础上,高效地完成相关教育信息的内 的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当前由于社会转型加剧、教育 化,实现自我教育。 改革力度加大带来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大学 2.树立服务意识,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大学生 生的不安全感增强,心理上的压力加大。这些不健康的心 的思想问题往往与其所处的环境和切身利益是密切相关 理状态,如不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旦伴以其它外界因素,将 的。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一定要深入到 会诱发其他思想问题。 学生日常生活中,走进学生群体中,真正了解大学生的思 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观的原因分析 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 (一)社会环境 作,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只有贴近大学生的 经济方面,市场经济在时刻冲击着整个社会原有的经 实际,才能设身处地去关心他们,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 济体系。而“市场文化现象对新时期大学生形成了不容忽 实际问题相结合,达到教育的预期目的。 视的消极影响。导致在大学生中出现了注重物质价值取 3.树立全员意识,发挥社团作用。让大学生自己创办 向,淡化了精神价值取向的追求。市场经济下的理想 信念上的多样、偏离与替代,归根到底在于物质利益的诱 导产生了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背离。”“ 政治方面,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将严重影响青年 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国现有政治中存在的不足,无疑 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象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也使思 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为复杂而艰巨的挑战。文化方面,外 来的文化霸权主义对青年学习’、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导致了新时期青年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信息 化、网络化引起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分,以及由此 引发的道德观念的冲突与,使得新时期青年对人生价 值感到困惑、迷茫和疑虑。 (二)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频繁、直接甚至紧密的,主 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校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不但有利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发展。但目前校园文化环境还或多或少的存在文化氛围 不太浓、商业功利重和学风不够好等现象;二是学校 教育。学校教育对学生思想状况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 意义。但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还存在一些令人不满意的 地方,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偏差、教育内容空泛及教育方 法单一等方面,导致教育价值无法实现,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家庭环境 不少家长缺乏相应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一方面, 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不科学,他们往往不考虑子女的兴 趣、能力与意愿,而是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在孩子很小甚 至未出生时就为子女设定人生目标和理想追求。这种目 标与追求难免受到家长的认识偏见、社会的流行风潮和时 尚所左右。另一方面,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主要有“溺爱 型”、“放任型”、“型”。心理学表明在过分溺爱、娇惯 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具有依赖性强、吃苦耐劳、奋斗精神不 足的弱点;在过于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中长大的孩子往往 缺乏教养,不能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而在管教过于严格、 动辄被横加干涉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自卑、敏感,容易产生 恐惧心理。 三、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 (一)坚持“以生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1.树立主体意识,实现自我教育。“教育者树立以受 教育者为本的理念,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交流沟通 来促进双方思想品德的提升。一是双方在法律人格上是 平等的,二是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说话的权利和倾听的 义务,三是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一视同仁,将说话时间机 会公平均等地分配给受教育者,防止有人被遗 忘。”[2】(P册’使受教育者从被动受教育的牢笼中出 社团,积极组织各种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 但学生社团活动毕竟缺少经验,效果也较难保证。针对这 样的情况,高校的主管部门,以及与社团相关专业的教师 要加强指导,给予认真到位的指导,通过审核活动方案、组 织形式等方式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使每个社团能够结合专 业的特点和学生的爱好开展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 加,不流于形式,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1.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 外的其它教育,是人们通过单位教育、社会、社会风 气、社会活动等途径接受的教育。这是一种最广泛的思想 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的 社会交往、社会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广泛,影响人们思 想的因素和渠道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 教育方法实践中,要尽可能扩大自身的内涵和外延,利用 多种载体,如大众传播载体,心理咨询载体、管理载体等综 合教育方法,达到渗透教育的目的。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主要作用方式是教书育 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它具有自觉性和互染性的特点, 对于人的成长,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教育是社会有 机体运行的重要环节。”[3】 但是学校教育并不是一 个封闭的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今天 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现代化,学校与社会的围墙几乎不存 在。这就需要学校教育中要面对新情况,采取新措施,不 断提高学校的育人功能。 3.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个体化的起点,也是人一生中 时间最长的教育,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建立在血缘关系、经济关系和感情关系基础上 的,它主要通过家庭长辈的思想影响、行为示范、情感熏陶、言 传身教等方式,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青 年大学生离开家庭或参加工作以后,仍然在通过电话、书信、 探亲等途径接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但 高校应当建立 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征求家长对学 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顾红霞,周玉金.刍议大学生自杀原因及预防措施[J]. 高教研究,2006,(6).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6. [3]林建辉.“8O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D].厦门 大学,2007. [责任编辑:王建武】 ・1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