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资源库应用现状及推进策略分析

教育资源库应用现状及推进策略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资源建设 (总第65期)教育传播与技术2010.2 教育资源库应用现状及推进策略分析 郭永进 易佳 (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200433) 摘 要:本文经过调研,从教师对资源的需求、获取资源的方式及应用频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 教育资源库在广泛应用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挖掘深层次应用。提出了构建互动激励机制,完善应用服 务支持体系及统一数据接口等方面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推进教育资源的深度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资源库调查分析深度应用推进策略 一、研究背景 清华同方教育资源库等。不论是还是企业投入 建设的教育资源库,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教师教 随着20世纪末全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 学需求,推动了教育现代化发展。 互联网已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和领域,成为广大教 随着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深入,基 师和学生获取教学资源最快捷的渠道,各类基于互 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教育资源库也随之从开发 联网的教育资源库雨后春笋般涌现。国外大型的教 建设期进入以应用为主的阶段。如国家基础教育资 育资源库有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fERIC)、欧 源网注册用户数达58万余人,浏览次数达1336万余  ̄'I'IUBP、英国DISC IE项目等;国内教育资源根据 次;上海教育资源库的正式注册用户20余万,总访 投入主体,主要分为投入资源库,如国家基 问人次超过5100万。这些大型资源库已初步形成应 础教育资源网、电教馆资源库、北京教育资源 用规模,如何跟进教师现代教学中的资源应用需 库、广东教育资源库、上海教育资源库、各省市、 求,将是其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本 区(县)自建的资源库;企业运营的教育资源库, 文调研了部分中小学教师,概述了教师资源应用 如北京国之源教育资源库、北京K12教育资源库、 情况和特点,提出了推进教育资源库深度应用的 应用需求。 便。因此,在新课程积极推进的形势下,充分调动 经过多年努力,笔者自主开发的区域资源交 专家教师、骨干教师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鼓励 流平台受到了教师好评,资源库无论从数量还是质 一线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不断使教学资 量上,都令人鼓舞。资源平台已成为教师交流、共 源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其次,随着教材的 享、展示的园地,教师上传和应用资源的积极性 不断更新,要不断充实内容并在课堂实践中完善, 高,区域资源交流平台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具有 提高教学资源库的实用价值。最后,关注资源建设 了自我良性发展的生命力。 中人的因素。降低资源使用的技术门槛,增强教师 大量实验表明,目前现成的教育软件在推广应 应用信心,实现“我的资源我做主”。只有这样, 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适应不了千变万化的课堂 区域资源库建设才能迎来良性发展的春天。 教学需求。什么是教师眼中的优质资源?实用、方 38 2010.2教育传播与技术(总第65期) 资源建设 应用人数 印 如 加 ∞ ∞ ∞ ∞ 加 0 O 0 0 0 0 0 O O 口 市级教育资源库 口 区级教育资源库 图 校级资源库 藤 ■ 数字教学光盘 ■ 常用搜索引擎 豳 豳 豳 隧 __] 一● 豳 鼹 圈L _: 抽一 圈 登鐾嚣■■■■■■■ , 应用频率 、 图1教师获取教育资源的主要方式及使用频率分布图 对策建议。 根据统计,五种获取数字教育资源的方式,每 二、教育资源库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周至少使用1次的总和达到统计总数的64%,远超 于约1月1次和一学期一次以及从来不用的比例。这 本文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选取42所中小学的 说明在教学中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已逐渐成为教师的 42名管理者和1518名教师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调 教学习惯,教师对获取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较强 查内容包括:教师对数字教育资源的需求、一线教 烈。 师获取教育资源的方式、使用频率、行为习惯等。 (二)市级教育资源库的普及应用率较高 (一)教师对获取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强烈 从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获取资源的主要方式和使 为了解和掌握一线教师对获取数字化教学资 用频率来分析,他们使用市、区、校三级资源库的 源的需求程度以及在获取资源的主要方式和使用频 情况如表1所示。 率,问卷将教师获取资源的方式分为五类:市级资 根据表1可知,每周至少使用1次市级教育资 源库、区级资源库、校级资源库、光盘课件资源、 源库的教师占到了调查人数的63%,而从来不使 常用搜索引擎。并将教师使用频率分为四等级:每 用市级教育资源库的教师仅占调查人数的5%;每 周至少一次、约每月一次、约每学期一次和从不使 周至少使用1次区级资源库的教师占到教师总人数 用。具体情况如图1。 的50%,而从来没有用过的人数也占16%;每周至 表1市、区、校三级资源应用情况(百分LL=使用人数/总人数) 资源库 每周至少用1次 约1月1次 约一学期1次 从来没有 市级资源库 63% 22% 10% 5% 区级资源库 50% 21% 13% 16% 校级资源库 63% 12% 19% 15% 39 资源建设 少使用1次校级资源库的教师人数也达到调查人数 的63%,但从来不使用的教师人数占到调查人数的 15%。综合市、区、校三级教育资源库的使用情 (总第65期)教育传播与技术2o1o_2 研究性资源、其他资源,并对教师最需要的数字资 源进行调研,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况来看,目前市级教育资源库的普及应用率相对 较高。 (三)外部获取资源需要二次开发的比例较高 本节主要分析了教师获取教育资源后的应用 方式。笔者将教师应用方式分为四个层面:直接 使用、简单修改后使用、大量修改后使用和观摩学 习。数据分析的具体结果如图2所示。 直接使用 5% 跳 图2教师获取外部资源后的应用方式分布比例 根据图2可知,教师在获取教育资源后,直接 使用的人只占到调研人数的5%,简单修改后再使 用约占38%,大量修改后才能使用的约占34%;还 有部分教师只用于观摩学习,并没有应用于自己的 课堂教学。基于上述可知:一是,各类外部获取的 数字资源大多需要二次开发,如何增加能“直接使 用”的数字教学资源是今后各级资源建设中应重点 考虑的问题。二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 对个性化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构建新型 教学资源建设模式满足教师这一需求特点,将是教 育资源库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不同类型资源的应用情况分析 本调查依据上海教师实际教学情况,将教学资 源分为四个类型:基础性教学资源、拓展性资源、 图3资源类型需求分布图 根据图3可知:教师对基础性教学资源的需求 最大,占到43%;其次是拓展性教学资源,占到 36%,两者合计共约占79%;研究性资源和其他资 源的需求仅约占21%。这表明通过多年的信息技术 与课堂教学整合实践,教师的课堂信息技术应用行 为发生微妙变化,已逐渐从基础性教学应用扩展到 拓展性的教学应用,并逐渐深入到了研究性教学领 域当中。 三、教育资源库深度应用的推进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教育资源库在教师日常教 学中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促进了 教师的专业发展,但目前大部分教师对教育资源库 的应用还停留在基础阶段,深层次应用还有待进一 步挖掘。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 取相应的对策。 (一)构建互动激励机制,提高资源应用效率 目前各级教育资源库的丰富资源为教师课堂 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为了提升教师资源应用查找 的效率,促进深入应用,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 是,继续完善资源库推进应用的互动机制,具体如 2010.2教育传播与技术(总第65期) 授予教师自由的资源点评权限,并根据资源的浏览 量、下载次数、教师的评价作为划分资源优劣的一 个重要依据,完善和淘汰相关资源。二是,完善关 联资源的推荐功能,根据教师相关行为预测有关需 求,同时借鉴同类教师对资源的偏好,提高查找资 源的效率,推荐潜在优质资源,节省其查找海量资 源的时间。另外,教师根据浏览、下载次数,评价 等级等多种方式自行设置搜索条件,快速找到所需 资源。 在推行互动机制的同时,适当引入激励机制, 对参与点评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且将激 励机制贯穿到教师的应用过程中,营造“人人为 我,我为人人”的应用氛围,推动教育资源库的深 度应用。 . (二)完善应用服务支持体系,加强专业指导 通过教育资源库应用推广的前期技术培训, 目前大部分教师应用资源库都不存在操作困难,能 通过教育资源库顺利地获取所需资源,但离用好资 源库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笔者认为促进教师用好教 育资源库,需进一步完善应用服务支持体系,在做 好技术支持的同时,加强市、区、校三级专业指导 队伍的建设,探索不同学科的应用模式,为教师提 供如何在课堂应用好教学资源的各类案例,启发教 师在自己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应用数字教学资 源,解答教师在应用数字资源过程中遇到的学科专 业问题。从关注技术支持为主的应用支持阶段,转 变为资源与教学过程整合应用指导为主,技术支持 为辅的应用支持阶段,。 在完善应用服务支持体系的过程中,还应注重 与各级教研单位的协作,共同推进教育资源库的深 度应用。同时,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服务 团队采取量化指标与用户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机制, 促进应用推进与服务支持的良性循环。 (三)引入多种机制,促进资源可持续更新 通过较长时期的建设,大部分教育资源库积累 了“海量”资源,但由于教材更新,教师需求不断 变化等客观原因,教育资源的建设无法做到一步到 位,而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它和整个教育 的发展相辅相成。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需求 资源建设 的不断增加,教育资源库的功能和内容应不断完善 与更新。而资源库的更新是一项比较昂贵的经济 活动,需要借助多种机制,维持资源库的可持续 发展。 笔者认为可引入以下两种机制。一是,“共 建共享”机制,重点应考虑各级教育资源库数据接 口的统一。可由市级资源库牵头建立区级、校级两 个层次的分布式资源管理平台,在遵循统一标准的 前提下,各区县和学校可进行个性化定制,确保避 免重复建设,达到优势互补,同时便于统一标准资 源的收集、整理与共享。市级教育资源库主要提供 各类教育素材和市级精品资源以及课件制作工具, 校级教育资源库主要负责收集和管理教师依托各类 素材整合与二次开发的课件,区级教育资源库在市 级资源库和校级资源库间起到桥梁作用,整合本区 的优秀资源,同时推荐到市级资源库。市级资源库 在提供技术支撑、平台保障的同时,配套相应的政 策支持及激励制度,促使教师愿意为各级资源库贡 献资源,并且以共享到区、市级资源库为荣。市级 教育资源库的更新将逐步主要依托区、校两级的资 源库,从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建设资源转变为教师共 建共享资源,为教育资源的可持续更新提供渠道和 机制保障。二是,“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库现 有资源、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衍生产品”的设计和 包装,在目标客户群体、渠道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应 用,向外省市地区客户提供教育资源产品,确保资 源库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必要资金支持,确保资源的 再生和发展。 四、结束语 通过应用现状调研与分析,本文认为,各级教 育资源库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还应进一步加快 深度应用的推进。在推进教育资源库深度应用过程 中,应注重需求资源的查找效率,完善服务支持体 系,为教师提供配套专业指导;同时,引入“共建 共享”、“市场”等机制,促进资源的持续更新。 此外,通过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库,增强教师对教育 资源库的信任度,使其应用行为变为一种自觉活 (下转60页) 41 学校专栏 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他们在信息技术创设的 情境中自觉地观察与欣赏各种画面,通过情境感受 体验受到启发。随后,通过小组讨论逐步形成自己 的创作思路,由被动绘画转变为主动创作。与此同 时,这种自主拓展的作画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 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对学 生个性培养具有较大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 的创造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和美术活动的有机整合, 对培养学生审美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信 息技术素养以及改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等都具有非 常显著的效果。信息技术活动与美术活动的有机整 合,是对传统美术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内容的改 变和发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这种方式大大丰 富了教学内容,在为学生提供形象丰富的感性认识 的同时,发展了他们各自的个性爱好与审美观。更 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 学生的想象,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 造力。信息技术手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 究能力的运用促进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的根本 变革,提高了美术活动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A].1999(6):13. [4]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9(1). [5]凯洛夫.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1):28.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M].教育科学出版 社,1981(1O):68. [7]南国农.解读信息化教育及其五大支持[J].中小学信 息技术教育,2007(2):20. [8]李其谟.如何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J].教 育传播技术,2009(1):9-10. (总第65期)教育传播与技术2010.2 (上接41页) 动,从基础应用走向深度应用,实现教育资源库建 设与应用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民.上海教育资源库知识管理研究[M].上海:上海交 通大学出版社,2009. [2]吕森林.教育资源库走向何方?[EB/OL].http://www.pe P.com.cn/kcs/kcyj/kgsj/kczykf/2OO310/t20O31027 3 6325.htm. [3]唐燕妮,周一萍.国内基础教育资源库现状及评价研究 [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