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先进班集体建设的着力点

高校先进班集体建设的着力点

来源:华佗小知识
高校先进班集体建设的着力点

摘 要

结合高校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从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集体、干部的核心作用、科学的班级管理、实现自我教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班主任的自身形象、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等八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先进班集体建设的着力点及先进班集体应该具备的形象、特征。

关键词:高等院校 先进班集体 班级管理班级建设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5.5

班级是学校学生工作的最基层,抓班级建设是我国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所谓班集体,是学校根据教育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基层单位,是学生置身其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一个班集体刚刚组成时具有离散性,这是客观存在的。随着 班集体各项学习、工作、活动的开展,先进的班集体就具备了向心性,非先进的班集体在一定程度上则继续保持着离散性,说明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一个先进、优秀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结果,这种影响可以一直延续到走上工作岗位,甚至是终生的。很多人毕业之后多年仍然念念不忘当年自己的那个班集体,一旦谈起,自豪感和骄傲感溢于言表。可见班集体对学生个体关系之密切,影响之深远。

先进班集体不可能自发地产生,也不会随着时间 的推移自然而然地形成。只有通过班集体全体成员特别是班团干部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学校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的智慧和辛勤劳动,才能逐步地培养、扶持、塑造出真正意义的先进班集体。

本文结合高校特点,就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经验,对有关先进班集体建设的八个方面进行探讨。 1 以集体主义精神凝聚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它不是人员的简单组合,而是相互间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好比是“由成千上万条溪流汇合而成的江河”。这就是说,集体不是一般的群体,集体一旦形成,具有比各个成员相加更大的力量。

那么,作为一个班集体,能够把几十个互不相识、个性各异的学生群体联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产生强大的合力,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其强大的凝聚力,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目标聚合为集体共同的思想、情感和目标,从而强有力地支撑起班集体这座大厦。

当然,集体主义精神并不是固有的,它需要灌输和培养。灌输并不等于简单的说教,培养需要有效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集体活动。通过组织集体活动,要让学生感到集体的存在,懂得什么是集体,个人与集体是什么样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认清自己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形成融恰向上的集体心理气氛,从而自觉地关心集体、爱护集体,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集体荣辱联系起来,把自己融合于集体之中,最终把集体目标内化为个体目标。 2 以正确的集体引导人

集体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或褒

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控制个人或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积极的、正确的集体能起到明辩是非、祛邪扶正、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正向作用,而消极的、错误的则会起到混淆是非、涣散人心、毒化风气的逆向作用。班集体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努力造就健康向上的集体,使之成为进行道德评价和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加速先进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引导和培育正确的集体,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集体中开展表扬和批评。要经常地表扬、宣传好人好事,及时地批评、纠正错误行为和一切不利于集体进步、有损集体形象的不良言行,始终把集体导入正确的方向。 3 以干部的核心作用团结人 一个班集体中,必须有一部分热爱集体工作又有较强工作能力、自身素质较好、在集体中有一定威信和影响力的学生组成干伍,形成集体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以班长、团支书为代表的班委会、团支部,通过班委会、团支部团结、带动集体成员。班团干部在集体中作为同窗、同龄人开展各项工作,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作用是班主任不可替代的。班团干部既是班级工作的骨干和带头人,又是班主任工作的左膀右臂,也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只有优秀的班委会、团支部才能带出先进的班集体。充分发挥班、团干部在班级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班主任必须把好三关,这就是干部选拔关、干部教育关、干部使用关。班、团干部不是自封的,也不是班主任赐予的,而是在实践中脱颖而出的,必须得到学生群体认可的。对于学生干部要加强教育,特别是要教育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完善工作艺术和工作方法,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团结同学,平等待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全体同学的拥戴。对于学生干部的使用,要信任,要支持,要维护他们的威信,要做他们工作的后盾。 4 以科学的班级管理规范人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集体要维护自己的统一,必须有步调一致的行为准则和恰当稳定的判断标准,这就是集体规范。学生毕竟是学生,对自己的言行的控制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相对较弱,学生的任务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集体观。说明对于学生仅靠说服、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科学的管理,制定一系列切合本班实际、全体同学认同的集体规范。

集体规范的制定必须体现集体成员的主人翁地位,学生既是接受管理的客体,又是进行管理的主体,只有当学生高度自理并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自觉执行集体规范时,才能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佳效果。那种动辄处罚、以罚代教、以钱代罚的管理必然是失败的管理。 5 以实现自我教育唤起人

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并不等于不要个性,倡导正确的集体也不是抹杀个性。一个缺乏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班集体,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朝气与活力。 我们培养的现代化人才不是老老实实、唯唯诺诺、缺 少主见、没有个性的人,而是具备思考能力、自主精神、开拓精神的栋梁之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先进班集体建设的工作重心应在于为每个同学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形成和发展创 造和开辟更广阔的天地,充分显示出每个同学的智慧、才能与个性。这就必须依托丰富多彩的大学文化生活,注重启发和调动全体同学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既 善于利用每个同学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又要避免总是让一部分人去管理、去支配另一部分人的情况,引导全体同学自觉克服消极的个性行

为,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使各自的心理需求、创造欲、表现欲得到满足,让他们都成为集体的主人,在集体活动中都有主角可唱,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适应,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建立自觉自律机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6 以和谐的人际关系陶冶人

班集体教育和管理的对象是人不是物。人际关系(包括同学之间、男女之间、干群之间、师生之间等)不同于其他物的关系,不能简单地、机械地进行操纵。 人际关系是以人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为基础的,所以班集体的管理实质上是人心的管理。

在一个班集体里,由于种种原因,集体成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发生摩擦,产生分歧、隔阂、矛盾和冲突,使人际关系出现种种不协调、不和谐。先进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及时地、准确地发现、研究和解决这些认识上的分歧、心理上的隔阂、思想上的矛盾、行动上的冲突,最终形成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集体氛围。这种人际关系和集体氛围的最基本准则就是理解人、信任人、尊重人、关心人。实践表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集体氛围是先进班集体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可以使孤独者得到温暖,缺陷者得到补偿,愚者因而变智,弱者因而变强,人的内在积极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7 以班主任的自身形象感召人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是班级工作的主要操作者、设计者。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良好的班风班貌首先来自班主任的自身形象,班主任的自身形象越是趋于完美,越能吸引学生,越具感召力。一个值得学生尊敬、信赖、爱戴的班主任应该具备怎样的形象呢?概括地说,应该具备博深的学术形象和崇高的人格形象。 博深的学术形象,是班主任以其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的榜样和目标。班主任的学术形象越高大,越能博得学生好感,越能感染学生,其思想教育就越灵验。在班级工作实践中,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苛刻甚至吹毛求疵,却往往不能原谅教师的才疏学浅或不学无术。

崇高的人格形象,是班主任以其坚定的信仰、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人格风范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的榜样和目标。“欲正人,先正己”。作为班主任,也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无比热爱,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执著和无私奉献,班主任日常表现出来的这种强烈的事业心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最能给学生以极大的示范作用和影响,从而转化为特殊的感召力。班主任崇高的人格形象还体现在诚实守信、友善谦和、端庄大方、风趣幽默、言行一致、正直不阿等方面,这些构成了人格形象的个性美,最能吸引学生产生心理共鸣,成为他们钦佩和效法的楷模。 8 以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塑造人

风气可以造就人。生源相同的学校或班级,为什么培养出来的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大相径庭?这就是学校或班级小环境的作用。风气可以使人逐步完善,也可以把人引向深渊。

作为先进班集体必须有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其主要表现是:政治上有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思想上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巨大的凝聚力;学习上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坚韧的研究气氛;行为上有着团结互助、勇于奉献、拼搏进取的精神追求。这些表现集中到一点就是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和把这

种追求内化为自身需求,进而形成最持久、最强大的动力,达到自觉自律的境地。学习、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对集体成员的教育力量、感染力量、鼓舞力量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受这种精神风貌的熏陶,有利于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有利于培养和塑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代新人。

参 考 文 献

1章玉安.关于建设优秀班集体的实践与思考.中国教育学刊,1997(2):26~29

2翟博.在崇高理想哺育下成长——大学生先进班集体建设的启示.中国教育报,1997-7-10,第一版~第二版

3张永利、孟令臣主编.高等农业师范院校大学生行为指南.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4宋士清.强化专业奖学金评定,促进班风班貌建设.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11(增刊):14~18

5李宝太.对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着力点的思考.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11(增刊):62~66

注: 本文获1997年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四次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发表于《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第12卷增刊,1998年7月,第113~116页。作者宋士清、高书国、李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