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问题的社会调查研究
姓名:张墨宝    学号1350330022   班级13信管
导语
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为了深入了解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计 算机业本、专科学生中进行了关于就业的问卷调查。 我们发现,今年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从找工作的难易程度、薪资水平、考研的人数和动机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分层现象:好的好,坏的坏。另外,我们从中也发现,在整个就业过程中,毕业生们大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理性,如在其择业标准的选择,对求职现状的认知,以及对就业难原因的分析等,都蕴涵着较高的合理性成分。
正文
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失衡。
一、近年来,虽然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由于受美国“91 教学计划”划”和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不能脱离原课程体系的框架,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更存在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
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
二.应用能力。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这是一种以专业学术发展和研究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学校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轻视应用技能的强化培养,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学科型、学术型,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计算机开发、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缺乏对现实事物的抽象能力。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是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要求招聘的毕业生经过短时间的岗前培训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有项目开发的经验、专业基础比较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或方法来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而就目前现状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模式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
迫于社会形势的要求下,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而且周期短,但是我们的教学工作是个庞大的系统,相对来说,跟不上计算机专业的发展速度,所以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相对来说不新鲜。而且在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中,计算机专业的理论知识过多,学生在校可得到实践训练的机会相对少一些。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没有以计算机
专业发展的实际为出发点,诸如此类的教学模式在制约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同时,降低了学生计算机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2、师资力量的发展不够
计算机专业知识是在近几年在我国受到重视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队伍,据调查显示我国现在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一定欠缺,一方面原因是青年教师居多,大多数为刚刚毕业的学生;另一方面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本身社会经验不足,教师只是重复的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而不能有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教学模式与学生心理需求的矛盾
学生在接触计算机专业的初期,其教育程度、文化背景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接受、理解和反应的情况同样是不相同的,我国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对学生进行统一的、集体的教育,导致教学缺少层次性和针对性,忽视了学生在计算机专业学习中的优缺点,长时间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积极的接受新知识,而基础稍微差点的学生则越来越消极。
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计算机专业的改革设想是基于我国计算机专业目前的教学模式,同时结合实际的计算机发展水平,所以对此提出几点计算机专业的改革设想。
2、层次化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学习的方面上比较薄弱,层次化教学模式的提出,可促进学生收获更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教师可针对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
的理解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平衡化的发展,比如针对基础稍微差点的学生重点培养,提高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教学模式的双赢化管理,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3、顺序型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存在混淆,顺序型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将计算机专业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对应起来,对学生先进行统一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后集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上机操作,尤其是讲解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时,教学模式的顺序是最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提高了学生综合利用的能力。
4、实践型教学模式,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对实践的要求很高,而且本身计算机专业即是一门实践能力比较强的学科,教师在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性比较强的知识进行讲解时,可通过操作性示范引导学生一同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操作,对于重点知识、难点知识,一定要加强实践的力度,因为学生在进行主动实践时,会发现实际性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更容易帮助学生记忆。
5、分组式教学模式 ,分组式教学模式即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和相互促进为原则,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的参与教学任务的完成,实现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6、综合化教学模式,综合化教学模式的内容即是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中穿插新型的教学方法,例如“任务驱动教学法”、“人性化理念教学法”和“双元式教学法”等,保障教学模式的新鲜度,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度,以便学生在毕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确的定位自身的发展。  综上所述,多样化的
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是以现代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的现状为基础,结合新型的教学方法提出的,通过此教学模式的实现,提高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