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的改革  同步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吉林)开启了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事件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1861年农奴制改革 C.二月 D.十月
2.(2019·江苏)下图中身着西欧式样衣帽的是彼得大帝。穿着臃肿长袍的是贵族。漫画中的场景表明了彼得大帝决心(   )
剪胡须
A.向西方学习                      B.废除农奴制 C.推行“殖产兴业”                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3.(2019·广西)下列史实,最能够说明1861年改革具有进步性的是(   ) A.地主利益得到保护              B.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C.保留沙皇统治                D.农奴可以赎买土地
4.(2019·山东)“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为此,(  ) A.废除农奴制 C.实行新经济
B.进行二月 D.开展工业化建设
5.如下表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对此表格合理的解读是(  ) 时间 1860年 1879年 企业数 99 187 工人数 11600 42000 产值(千卢布) 7954 51937 A.已经实现了工业化               B.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发展
C.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机器制造业领先世界
6.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这场改革(   )
A.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使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7.1861年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下列选项中与这次改革无关的是(   )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使摆脱了民族危机 C.使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农奴制残余仍大量存在
8.彼得一世改革所使用的手段是野蛮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的野蛮。”他改革的措施不包括(   ) A.创建了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B.改组行政机构建立集权的行政 C.提倡儒家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D.贵族必须到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
9.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实现了政治民主化
B.沙皇制度已经发生本质性的改变
C.资本主义发展获得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 D.通过改革,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10.马克思认为彼得一世改革“为结束百年来的落后状况,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伟大诗人普希金更为形象地给彼得一世改革以高度评价,说它“让俄罗斯腾空而起”。下列选项中,属于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有(   )
A.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B.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C.允许农奴自由选择职业                   D.仿照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二、判断题
11.农奴制改革后,农奴获得了彻底的(   )
12.彼得一世改革废除农奴制,推动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
三、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讲自己的语言。
——摘编自尼·別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
材料二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的大国地位,沙皇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沙皇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对于的某次改革,一位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岀:“臭名远扬的,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彼得“强制性”改革的例子,并说说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2)材料二中的“社会改革”指的是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对这次改革的两种认识的依据。 (4)近代化的崛起之路给我们什么启示?
14.1861年改革,对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木战争(1853-1856年)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  1861年改革前,不同阶级、派别提出的部分改革方案
——摘编自陶惠芬《近代改革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哪个派别的方案在1861年改革中基本得到体现?写出该派别方案与1861年改革内容的两点相同之处。
材料三  1861年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农奴可以自由支配财产,农奴缴纳大量赎金。这些改
革孕育了资本主义因素。
(3)怎样理解材料三中“孕育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含义? 15.(2019·湖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的地位。可是在十七世纪末,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去,帮助他搞维新。那时许多的人反対他,尤其是首都莫斯科的国粹党。他不顾一刧,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涅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大林还推崇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建立一支强大的,成为战败后的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海军开始组建;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工厂在乌拉尔山地区建立起来;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彼得一世不仅向欧洲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而且先后在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找兵营管理,为了监督学员,彼得下令由退役的士官手持鞭子守在课堂上。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世纪60~70年代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1860年 1879年
——《社会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彼得大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二,归纳彼得大帝改革的特点。 (2)“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请结合材料二从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予以説明。 (3)根据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西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企业数 99 287 工人数量 11600 42000 产值(千卢布) 7954 51937
答案
1.A  2.A  3.B  4.A  5.B  6.C  7.B  8.C  9.C  10.A 11.错误  12.错误
13.(1)强令男子刮掉大胡子,贵族、官吏及其家人改穿西式服装,改行西式礼节。彼得一世改革巩固了农奴制,大大增强了的国力,使从一个封闭的落后国家开始成为一个欧洲强国,为实现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2)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3):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支配自身财产的权利。列宁:农奴必须出钱赎买才能获得土地。
(4)示例: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等等。(符合题意即可)
14.(1)封建农奴制;资本主义制度。
(2)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3)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5.(1)落伍于世界;改革的特点:向欧洲学习、强化军事力量、同时发展经济与教育。
(2)军事上,借鉴欧洲强国模式;经济上,发展军事工业;教育上,一方面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去欧洲,一方面在国内兴办军校。
(3)使摆脱封建农奴制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4)启示: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要依据国情,走符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要善于学习他国优点和长处,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