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管理 中国石油东部地区成品油物流体系发展探讨 ◎孙日鹏 [摘要】东北销售分公司是集团公司在东北地区的派出机构、物流中心和市场化战略的重要承载 者。然而,在当前情况下,成品油物流存在着运量、运输结构与运力矛盾;储运设施不完善,难以满 足产销波动的要蒜信息系统建设开展缓慢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 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 要等问题。必须创新东部地区成品油物流体系,有效集成整合,统筹优化运输结构;统筹利用仓储设 施;加快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集成整合成品油物流全过程元素,进入补货--10。. 【关键词】成品油物流;运输结构;仓储设施;信息化;补贷制 一、企业的定位 国标 东北销售分公司作为集团公司的成品油大区 算业务,负责东北、华北、华中、东南沿海等成 品油销售企业所需资源的均衡稳定供应。公司以 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信息灵通、管理先进、指 挥有力、运行高效的中国石油东部地区成品油大 销售公司之一,是集团公司在东北地区的派出机 构、物流中心和市场化战略的重要承载者。主要 负责东北、华 匕、山东地区中石油直属及合资炼 化企业成品油资源的统一收购、配置、调运和结 物流体系”作为发展定位。把通过大力实施“资 源、市场、储运设施发展、信息化兴企和人才强 间。我国应当积极发展工业品超市和网上商城, 理中的应角fJ]中小企业管理与 技 2010(4) 提高M RO采购效率。 f2j孔继利 李h 工业企业MRO物料集成采购服务商库存管 理系统研究[J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1 2) ,5.采取不同层面战略联盟共同降低采购成本 企业应当采取不同层面的MR0采购战略管 理优化和合作,可以在生产企业之间,甚至是企 吴敏湛 企_、业跨圈集成MRO采购模斌研究}Jj现代管理午¨} 学,2006(10) 【4j刘晓华,纪工E广中小机械制造企_tEMRO采购模式研究 。业群间与MR0渠道集成供应商进行战略合作,以 及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进行集成合作采购,以 物流:I:程与管 2009,31(11 j。 }5j刘文成MRO的采购和供应管理… 兼谈我嘲能源工业 M8O管理方法的应用前景lJj中 招标,2008(32). 此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收稿日期]201 2-02-1 6 [作者简介】陈玉清,女,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1 研究方向:财政税收。 [责任编辑】刘曙光 l1】伍颖。伍洪明,胡纳额ABC管理法在科研院所设备采购管 2012年第2期75 j jm掰0fB{ M r{ 北京石理干部学院学报 企”的发展战略,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行 业最大的成品油物流中心”作为发展目标。公司 的核心工作是“保生产、保市场、优化运行”三 个方面。即,保证上游生产企业平稳运行、保障 下游销售企业资源均衡稳定供应,同时进行物流 优化,实现降费增效。 二 东部地区成品油物流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物流是以运输为主要环节的综合服务系统, 成品油物流主要是指油品从炼厂生产出来之后, 经过各级油库最终运送至加油站,供消费者消费 的整个流通过程,其中包括油品的流动(各种方 式的运输、仓储)、信息的流动,以及相关管理活 动等。东部地区成品油物流的发展和现状可以由 以下四方面概述: 1.成品油物流管理的、机制发展 自1 998年中国石油重组以来,东部地区成品 油销售业务持续有效快速发展,成品油物流管理 、机制稳步推进。可分为六个阶段: 第~阶段:1 998年实行“四统一”(资源统 ~配置、价格统一制定、运输统一组织和资金统 一结算),奠定了成品油物流管理和机制的基 础。“四统一”的实行确立了一次物流集中管理的 运行机制,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为 物流总体优化奠定了基础。结束了以前炼化企业 多头对外、分散销售、无序竞争的局面,初步实 现了集约化、专业化管理的有序营销格局。 第二阶段:2000年开始推行“送货制”,由 以前的地区公司到炼厂、港口取货并承担运费, 变为大区公司将油品一次送达各地区公司油库并 承担费用。送货制的实施规范了市场,避免了进 货价格差异引起的地区公司跨区经营:避免了人 76 201 2年第2期 为产生的对流运输;关停低效油库优化了储运设 施;创造了规范铁路、港口等部门各项收费的条 件,提升了销售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第三阶段:2003年开展运输专项整治,整顿 了运输管理、运输工具、运费标准、杂费支出、运 输流向、储运合同,加快了原油资源优化配置、发 展成品道运输、储运设施配套建设、发挥炼 厂地付设施作用。推进了运输管理规范化、专业 化进程,控本降费、挖潜增效,取得了显著效果。 第四阶段:2006年配送中心建设,促进成品 油物流管理专业化发展进程。 第五阶段:2009年区外地区公司重组,与之 适应物流改革进一步深化。 第六阶段:201 0年以后物流管理进入精细 化。 2.运量、结构、区域 从1 998年开始,东部地区成品油一次运输运 量年均增长1 0.4%,201 O年达到6900万吨,运 输结构铁路、海运、公路、管输并存,近年来铁 路运输比例逐渐下降,但仍占较高比例,如图~。 图一 东部地区成品油运输结构 东部地区作为国内成品油主要供应区,物流 范围涉及东北、华北、华中、东南沿海、川渝、内 蒙中西部和陕西等部分地区,资源覆盖了全国26 北京石理干部学院学报 长期存在。 (1)运输结构不合理,陆上运输过分依赖铁 路,难以满足运量需求。铁路仍是一次运输中最 主要的运输方式,导致一次物流受铁路运行制约 严重,除罐车保有量不足、各通过口和流向受限 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外,遇有恶劣天气、春运、暑 运、军列、粮食等,成品油运输都会受到严重影 响。管输能力小,管道运输比例仍然较低,不利 于运行保障,也不能满足运输合理化的要求。 (2)运能运力明显不足,不能满足运量增长 的需要。铁路201 0年一次运量较2001年增长了 72.89%,在运输结构没有改善的情况下,铁路槽 车仍然短缺,不能满足大量的长距离运输需求。 海上运力方面自控运力少,能力差,仅海上 大船运输有所增长,中型船舶直达市场能力远不 能满足调运需求。由于下海运输季节性需求变化 较大,高峰期运力缺口超过30万吨/月。 2.储运设施尚不完善,影响物流优化,难以满足 产销波动的要求 按照东部地区炼化企业日均产量1 5万吨,可 调节库存空间仅有50万吨左右,平均只能维持5 天的产量,且调运品种从2000年的1 7个增加到 2009年的30个,抗市场波动能力较弱。2010年 资源总量较2001年增幅达69%,而炼化企业库 容较2001年仅增加51万立方米,库容不足的矛 盾更加突出。其中吉化、辽化等企业只能维持2~ 3天的正常生产,始终处于生产后路紧张状况。东 北地区销售企业总体库容有限,缺少具有集散能 力的大库,按照商业储备库存满足一个月市场需 求规模要求,销售企业库容明显不足。另由于季 节性需求变化,0}}柴油和一35#柴油冬储夏用和 夏储冬用库容不足,产生对流运输现象,难以满 78 201 2年第2期 足优化运行和市场保障需要。 3.信息系统建设开展缓慢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 要 信息化工作总体上处于中间阶段,调运组织、 管理和作业流程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基础设施、 信息系统功能需完善,信息系统有待于有效整合。 次铁路运输优化模型处在开发完善阶段,二次 优化配送系统仅在部分地区试行。油库自动化平 均水平仍低,难以为成品油供应链管理提供基础 保障。物流信息采集还没有实现全领域覆盖,连 接炼厂、管道、省区的信息渠道尚未打通。 4.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 统一的全局物流管理体系和优化运行调度指 挥平台的建立,仍缺少条件。生产企业、大区公 司、专业运输公司、地区公司相对,产运销 存等物流协调,信息融合平台难以建立。地区公 司配送管理模式不统一,难以实现垂直化、扁平 化管理,不利于统一集成和整体优化。油库库存 管理不统一,有的尚未实现库存统管,或模式各 异,不利于资源整体优化和统一调配。不利于充 分考虑一、二次物流的综合费用,一、二次运输 和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全局优化系统的建立缺 少保障条件。不经济运输现象时有发生,运行优 化仍有空间。 四 创新东部地区成品油物流体系的发展探 讨 解决问题,破解瓶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还要从“创新”上找出路。按照公司发展定 位、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 不动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弓I,以系统创新 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不能单纯靠头痛 营销管理 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物流改革应向集成整合 化方向推进,以深入精细化管理,逐步实现全流 程的补货制。 y 输 输 1.集成整合,统筹优化运输结构 (1)针对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从上下游一 体化物流的全局角度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打破 固有的行政区划观念),形成覆盖全面、操作便 捷、优化合理的调运组织方案。在提高成品 线的利用效率和管输比例,合理增加公路运输量, 科学分配海上大船和铁路运输上,细化分析,实 现全局最优。 ∞ ∞ ∞ ∞ 0 (2)科学发展直达运输,节省总体运力,降 低运费支出。科学合理的直达运输既能降低成本 又可以缓解运力不足的矛盾,这需要认真研究综 合测算各物流环节的成本,从而形成总体方案。 如:公路直达运输方案:传统的合理地付半径算 法(只考虑~次物流)如下: 建立运费和运输距离的函数关系: 公路 , 3。 铁路:、,=(49.3+0.1 295:{)/52 X 44 铁路运费构成: ・固定费用。基本运价一1 6.8元/吨,保价费 1 5元/吨,取送车费1.5元/吨,到站杂费1 2元/ 吨,租车费4元/吨。 ・变动费用。基本运价=0.0845元/吨・公 里:铁建基金0.033元/吨・公里:电气化费0.O1 2 元/吨・公里。 结论:按照传统算法,炼厂周边合理地付半 径应在1 1 7公里左右,此时铁路运费与公路运费 相当,大于1 1 7公里后,铁路运输较公路更为经 济。 从一二次物流整体角度分析:由于大部分炼 厂或集散库地付可一次配送到站,因此成本比较 中的铁路运输成本还需要考虑铁路入库后的油品 仓储费、中转损耗和二次公路配送运费。修正后 的边际成本函数如下: 黼y= , 呈3。 铁路:Y=(49.3+0.1 295 ̄)/52 X 44+52+20 铁路运费公式中考虑到:二次配送运费52 元/吨(按二次配送运距平均80公里测算):油品 仓储及损耗费20元/吨。 y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结论:实际地付合理半径应在288公里左右, 在此范围内的/jn, ̄Eh站都应采用公路直接进站。 同样道理,海运也是一样,起运港和不同目 的港之间不同船型中转运输和直达运输也需要认 真核算。 (3)优化作业,提高运力使用效率。针对不 同运输工具特点,对如何提高运行效率进行系统 研究。 管道:研究如何科学增加管输负荷,合理 2012年第2期79 , 删期i of弛PM 北京石理干部学院学报 分输。 铁路:研究单车装载量合理提高,自备车周 转率的提高;水运:研究船舶装载率和周转率。 ・公路:研究罐车周转率和平均运距等等。以 运输工具效率的提高来最大程度上弥补运力不足 的矛盾。 2.集成整合,统筹利用仓储设施 从物流全局角度使用仓储设施,集成炼化企 业、大区公司和地区公司的油库,整体规划,综 合利用。立足于优化存量与合理利用增量相结合, 充分挖掘潜力,避免重复投资,综合发挥中转、商 储、储备、集散等功能,提高整体储运能力。结 合物流实际,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分区域进行 商业储备,调峰平谷,根据市场变化调节供给,实 现效益最大化:进行淡储旺销提高资源能力。 3.集成整合,加快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 信息化程度滞后,各系立运行,缺少整 合是当前制约成品油物流发展的瓶颈和短板。要 遵循“统一、成熟、实用、兼容、高效”的原则, 引入供应链和现代物流理念,综合运用现代物流 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快打造物流管理和资源 调运、配送的工作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一体化。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包括:炼化企业生产、库 存动态:一次物流优化运输(铁路、海运、管道); 二次油品优化配送(公路);油库自动化管理系 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监控系统;ERP系统等。 通过上述系统的建设和集成,全面建成生产运行 管理平台,消除信息孤岛现象,使产、运、销、存 80 201 2年第2期 及市场需求信息实时集成、流通顺畅、资源共享, 进一步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并为推进补货制提供 信息化支持,实现生产运行的全程信息化管理。 4.集成整合成品油物流全过程元素,进入补货 制 (1)集成整合管理模式。地区公司统一管理 模式,统一库存、流程管理,油库、加油站信息 化,自动化统一标准。加快推进上下游物流管理 一体化,从和机制上紧密链接物流各环节, 形成全局物流优化的基础。 (2)在进~步理顺管理和运行机制基础 上,构建集调度指挥、信息处理、优化运行为一 体的成品油物流管理指挥系统,逐步实现讲科学、 分层次、有秩序、快节奏的~体化物流管理目标。 变经验管理为制度管理,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 (3)在上述各方面改进和完善基础上,依托 跨全物流过程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平台,推进一二 次物流的全程补货制,二次物流中地区公司加油 站由配送中心分销库补货,一次物流中大区公司 由炼化企业、中转库、集散库向配送中心分销库 补货,实现物流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实现全程 优化。 [收稿日期]201 2—01—06 [作者简介】孙日鹏,男,中国石油东北销售葫芦岛分公 司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第56期党校及 工商管理培训班学员。 【责任编辑】李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