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九年级物理 常见的物态变化的单元测试卷 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 常见的物态变化的单元测试卷 沪科版

来源:华佗小知识
WORD

第4讲 常见的物态变化

(限时:3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如图4-1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图4-1

答案:D

解析:A图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B图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C图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所以均不对.

2.

2010·某某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答案:A

解析:A是熔化现象,是吸热过程;B是液化现象,是放热过程;C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D是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

3.甲、乙两杯水中都有冰块,甲杯里的冰块多一些,乙杯里的冰块少一些,现将甲杯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过一段时间后,两杯里的冰块都没有完全融化,那么( )

A.甲杯里的水温比乙杯里的水温高 B.两杯水的温度相同

C.乙杯里的水温比甲杯里的水温高 D.两杯水的温度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与冰和水的多少无关. 4.

2010·某某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1 / 7

WORD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答案:C

解析:A是升华现象,B是汽化现象,D是凝固过程,所以均不对.

5.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中心的圆盘中,白糖立刻就变成糖水,不断旋转的圆盘又将糖水从四周甩出去,由于四周温度低,就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糖,用小棍将它绕好,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了.整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熔化、凝华 B.熔化、液化 C.汽化、凝固 D.熔化、凝固 答案:D

解析:固态的糖变成糖水,是熔化过程,糖水变成固态的棉花糖,是凝固过程. 6.

2010·潍坊对下列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答案:C

解析:A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B是液化现象,是放热过程;D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 7.如图4-2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图4-2

答案:C

解析:液化过程是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所以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8.

2010·某某

雨、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状态,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看,属于凝华的是

____________,由于液化形成的是__________.

答案:雪和霜 雨和露

2 / 7

WORD

9.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液化现象,________很多热量,从而会使___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答案:放出 上

解析:用水蒸气蒸馒头利用了水蒸气液化放热的特点,要使水蒸气液化,只能在遇冷时才会发生,所以应该发生在温度较低的上层的蒸笼.

10.2010·某某初春的早晨会看到大量的露水,露水是由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

答案:液化 放出

解析: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放热过程.

11.2010·某某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___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熔化 吸收 液化

解析:由于冰熔化成水需吸热,所以杯子外壁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到较冷的杯子发生液化现象,形成水珠.

12.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4-3所示,海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____(填写序号).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图4-3

答案:A 石蜡没有固定的熔点等

解析:石蜡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是持续上升的;石蜡没有固定的熔点等等.

13.2010·某某如图4-4是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照片,高温的岩浆使冰盖________(选填“熔化”或“凝固”),导致河流水位暴涨.大量的火山灰尘上升后遮挡在地球上空,就像撑起了一把伞,使射向地面的阳光在火山灰尘上发生__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导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量减少,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

3 / 7

WORD

图4-4

答案:熔化 反射

解析:水位上涨是因为冰熔化成了水,由于灰尘的反射,使射向地面的阳光减少,所以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量减少.

14.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

(1)我的猜想:是在____侧(选填“室内”或“室外”). (2)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室外 (2)室外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 解析:夏天时室外的气温较室内高,所以水蒸气易放热液化. 三、简答题(3分)

15.如图4-5所示,从温度与室温(24℃)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请你分析为什么温度计取出后,它的示数会先减少,过了一段时间又升回24℃?

图4-5

答案:温度计被取出,液泡上的酒精蒸发吸热,液泡温度降低,从而使温度计的示数减少;待酒精蒸发完毕后,外界空气温度高,将热量传给液泡,直到空气与液泡温差为0,所以温度计的温度又回到与室内相同的温度24℃.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1分)

16.如图4-6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种__________现象

4 / 7

WORD

(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图4-6

答案:汽化 压缩体积

解析:液态的乙醚变成气态,所以是汽化现象,利用压缩的方法可将气态的乙醚蒸气变成液态的乙醚. 17.

2010·某某下表为小英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

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温度/℃ 0 -4 1 -2 2 0 3 0 4 0 5 0 6 1 7 2 (1)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 (2)加热1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态;(选填:“固”或“液”)

(3)数据表明开始2min升温快,最后2min升温慢,这是因为该物质处于液态时的________比处于固态时大(选填字母序号).

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 D.体积 答案:(1)0 (2)固 (3)C

解析:由于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所以是晶体,加热1min时,物质处于固态,物质状态不同,质量不变,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由于比热容不同,所以升高的温度不同.

18.某校八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的快慢和液体的种类有关.

猜想二:液体蒸发的快慢和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快慢有关. 针对猜想一,同学们设计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在玻璃板上,同时用酒精和水涂一个同样大的圆斑,观察发现酒精圆斑先干了. 请你认真思考下列几个问题,并回答:

(1)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涂同样大的圆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出研究猜想二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种类有关(或在温度、表面积和空气流通情况相同的情况下,酒精比水蒸

5 / 7

WORD

发快)

(2)控制酒精和水的表面积相同

(3) 在两玻璃板上,同时用水涂一个同样大的圆斑,把其中一块放在工作的电风扇前(或直接用嘴吹),观察哪块玻璃板上的水斑先变干.

19.2009·某某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水的温度/℃ 0 90 1 92 2 94 3 4 98 5 98 6 98 7 98 8 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4-7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图4-7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4-8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6 / 7

WORD 图4-8

答案:(1)96 (2)98 低于 (3)B

解析:(1)在水沸腾前,1min内水的温度升高2℃,所以第3min时水的温度为96℃.(2)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所以沸点为98℃.(3)水在前3min吸热,温度不断升高,从第4min开始,水开始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应选B图.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