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号考试 X 期 × × 级 :年级班X) X( 度 年 学:名X姓X 0 2 ~ X 0 0 2 :校学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汉 语 文
(供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的少数民族考生使用)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7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 基础知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亵.渎 琐屑. 泄.愤 解.甲归田 邂.
逅相遇 B.趾.骨 福祉. 脂.肪 扺.掌而谈 咫.尺天涯 C.校.对 肖.像 咆哮. 东施效.颦 惟妙惟肖. D.拂.袖 匍匐. 扶.桑 浮.光掠影 自愧弗.
如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师傅退休前,把要交待给我的工作满满记了好几页纸,生怕有什么遗漏。 B.混沌的景象消失了,眼前出现了稀薄的雾,透过薄雾,我们看见了沙丘。 C.高血压的危害已无须赘述,家中配备血压计已经成为很多患者的自觉选择。 D.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春茶陆续开采,茶农们纷纷投入到忙碌的采摘工作中。 3.下列用横线连接的成语,意义都相反的一组是
A.勇冠三军——盖世无双 大言不惭——自高自大 B.穷寇勿追——穷追猛打 闲云野鹤——无拘无束 C.当机立断——犹豫不决 博学多才——才疏学浅 D.单刀直入——开门见山 一手遮天——欺上瞒下 4.下列各组词语,全是褒义词的一项是
A.常情 红火 亡命之徒 生龙活虎 B.雅趣 朴实 光明磊落 孜孜不倦 C.科学 细心 耀武扬威 口是心非 D.贤达 闻名 鬼鬼祟祟 逼上梁山 5.下列括号内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凄楚(凄惨痛苦) 仿冒(仿造冒充) B.斗室(极小的屋子) 隐私(个人的事情) C.恼恨(生气和怨恨) 王朝(朝代或朝廷) D.闹灾(发生灾害) 维修(保护和修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我著《厚黑学》,纯用春秋..笔法,善恶不嫌同辞,据事直书,善恶自见。 雷锋虽然只度过了短短22个春秋..,可是他崇高的精神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B.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为商品的过度包装..而愤慨,而无奈。 即使不经过包装..,只要演技精湛,演员也可能成为明星。 C.他的谈话,传达..
出深深的关爱之情。 小刘先后换过几个工作,现在是我们学校的传达..
。 D.水滴大,虹就鲜艳清晰..
,比较窄;水滴小,虹就淡,也比较宽。 当你在幽静的山谷中呼喊时,会听到清晰..的回声,就像有人在对面呼喊一样。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就是这么一个人:不管跟谁,见面一会儿熟了,继而推心置腹....,无所不谈。 B.这些老照片不仅定格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更再现了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的起点。 C.他有不明白的事情总要问,非得问个山穷水尽....才满意。 D.我印象中的家乡全都变了样,沧海桑田....
,换了一个世界。 8.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子的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①要道 ②完整 ③重要 ④完好 ⑤防御 ⑥要地 ⑦造型
长城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烽火台等多种 工事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其中,山海关是明长城的 关城,建筑 美观、气势雄伟,号称“天下第一关”。嘉峪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城,自古为军事 和“丝绸之路”的交通 ,也是现在保存最 的一段古代关城。八达岭长城是中国长城中保存最 的一段。它横亘于崇山峻岭之中,地势险要,气势磅礴。八达岭长城已成为万里长城的代表和举世闻名的观光胜地。
A.⑤②⑥⑦①④③ B.③⑤①⑥⑦②④ C.③⑤⑦①⑥④② D.⑤③⑦⑥①②④ 9.将下列关联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技术变革的过程是这样的:创造——应用——普及。当这个过程完成之后,新一轮循环 重新开始。随着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创新产生。现实生活正是这样,当我们拿着手机打电话、发短信时,我们觉得它已经十全十美了, 这样,有人认为手机还应该能上网,又有了新产品;又有人希望可以用手机在地铁中阅读、玩游戏、看电视剧, 又产生了更完美的产品。
A.然后 果然 于是 乃至 B.则 即便 于是 因此 C.又 即使 因此 却 D.于是 尽管 那么 因此
10.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清洁纯净 ②雄奇之美 ③绚丽之美 ④变化无穷
九寨沟被当地藏民尊为神山圣水。海拔4000米以上,峭拔的雪山 与多姿多彩的秀水
: 题号考试 X 期 × × 级 :年级班X) X( 度 年 学:名X姓X 0 2 ~ X 0 0 2 :校学
的 并存。九寨沟的水以 、晶莹剔透、色彩丰富而闻名遐迩。湖、泉、瀑、溪、河、滩,连缀一体,飞动与静谧互补,刚烈与温柔相济,色彩斑斓, 。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11.下列短文后的语句,能准确概括短文意思的一项是
经测算,每年春节期间坚持上班的职工,加班费足有日平均工资的17倍之多。其中,前3天为春节7天长假的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应按照日均工资的3倍支付。初三到初六这4天则属于相邻双休日的调休,加班费应按日均工资的2倍支付。
A. 春节长假1天不歇,日均工资17倍 B. 春节长假不休息,工资翻17番 C. 春节长假1天不歇,可拿17倍工资
D. 春节长假天天加班,能拿17天日均工资 1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欧元区经济萎靡,GDP数据下降,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信心。 B.我们并不否认这部电视剧没有不足之处,但它整体上是成功的。
C.来这里以后,他确实与媒体保持着距离感,尽管他赛后出席过新闻发布会。 D.看了你的作品,我能明显感觉到,故乡系列小说对你是非常偏爱的。 13.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越过榆树矮墙
②远处有两颗大枣树
③枣树枯黑的枝条镶嵌在蓝天 ④近处是一排绿油油的榆树矮墙
对我而言,开端,是接触北京的一个普通四合院。我站在炕上,扶着窗台,透过玻璃看它。屋里有些昏暗,窗外阳光明媚。 ,枣树下是四周静静的窗廊。 A.③④①② B.④①②③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1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丰年不忘节俭” ②先人不仅身体力行 ③而且不忘告诫后人 ④它不仅是水文题刻 ⑤白鹤梁题刻内容丰富
⑥它是历史的记录、时代的镜子 ⑦近至现代百姓的情感及思想轨迹 ⑧还记录了远自唐、宋、元、明、清
⑨题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鱼出不节用,年丰难为丰”的诗句 A.⑨①②③⑤④⑥⑧⑦ B.①⑨②③④⑧⑦⑥⑤ C.⑤⑨①④⑧⑦⑥②③ D.⑤④⑧⑦⑥⑨②③①
15.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的江南,牛毛般的细雨漫天飘洒。
B.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人类智慧的结晶。 C.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子好像也要晒化。
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B.李白是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C.《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孔尚任的代表作。 D.章回小说《水浒传》出现于元末明初。
第II卷(共102分)
(供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的少数民族考生使用) 注意事项: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做答,写在试卷上无效。 二、 阅读: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阅读下文,回答17~30题
人,总要仰望点儿什么
李兴濂
①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向着远。这样,才能支撑起有灵魂的生命。
②仰望就是追寻,追寻的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生存姿态,是一种精神上的增长力量。这种力量能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它.是 推动生命的涌动之流,贯穿于人的躯体与心智之中,贯穿于大自然以至宇宙的一切之中,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般地无穷无尽。
③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升起。突然,他被那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的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那一刻,他的心灵得到启发,激起了灵感的浪花,涌动着一种对艺术完美追求的激情。
④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深夜仰望星空。每当他静静地凝视那浩渺深邃的夜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庄严便油然而生,使他得到某种启示,领悟到宇宙的神秘和生命的崇高。
⑤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夜幕降临时,贝多芬满怀惊奇,仰望星空,坠入沉思。一群闪闪发光的天体在那儿旋转运行,永无停息。此时此刻,他激情澎湃,神采飞扬,思绪超越了群星。渐渐地,他把那种激情转化为音乐——打开心坎的东西,来自仰望的天空!
⑥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着我们行走;让崇高穿透灵魂,直接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支柱,把匍匐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让崇高的精神支撑起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世界。
⑦有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深夜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鸣泉、惊鸟、山岚、夜露,掩不住心中的渴望和激动。黎明的曙光踏着朝露款款而来,苏醒了的泰山在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示出它坚实的身影。一轮朝阳从云海中喷薄而出,光芒万丈,普照世界!喷涌,奔流,一股热流浸透我的全身,一切狂妄、贪婪、猥琐都被挤压出去。我感觉到了崇高的不可企及,
: 题号考试 X 期 × × 级 :年级班X) X( 度 年 学:名X姓X 0 2 ~ X 0 0 2 :校学
我充满着憧憬。
⑧又一次,仰望诺日朗大瀑布。漫山遍野的泉水从绿色的灌木林中冒出,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我走近瀑布,抬头仰望,云雾迷蒙的天空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汹涌而下,浩浩荡荡,一泻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惊心动魄。我直感到自己是漫天飘荡的水雾中的一颗微粒。仰望大瀑布,心中那一点儿怨天尤人的悲哀、可怜,又有何资格絮叨呢?
⑨我确信,人在天地之间,总要仰望点什么。从宇宙万物中吸收精神,吸收正气,使自己壮大。因为,人毕竟是万物之灵,除了血肉之躯,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有改动) 17.给全文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8.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9.②自然段,下面加点的“它”指代什么?
20.③自然段中,俄罗斯画家仰望月亮时得到的收获,错误的一项是 A.艺术创作的灵感 B.追求完美艺术的激情 C.大自然中最完美的艺术 D.“满月初升”的创作题材
21.③自然段中,下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2.⑤自然段中,贝多芬仰望天空时,收获的是什么?
23.⑥自然段,作者对“崇高”的态度,错误的一项是 A.心向往之 B.亦步亦趋 C.仰之弥高 D.推崇备至 24.⑦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激动?
25.⑦自然段,作者憧憬的是什么?
26.⑧自然段,作者观赏瀑布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由近至远 B.由远及近 C.由面到点 D.由点到面
27.⑧自然段中,和下划线的句子意思相对应的是哪一个句子?请抄写在答题卡上
28.⑨自然段照应的是前面哪一个自然段?
29.下列内容,本文没有涉及的一项是
A.仰望星空会获得许多天文知识 B.追寻的是一种崇高精神
C.追寻的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生存姿态 D.大自然的壮观景象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30.对本文文体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游记 B.说明文 C.议论性散文 D.记叙性散文 三、作文(60分)
31.每个人都获得过成功。学习中的成功,生活中的成功;集体的成功,个人的成功。成功的获得,需要客观条件,更需要主观努力。请以“成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 ③不得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