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美丽的武夷山 教学设计

美丽的武夷山 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小知识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美丽的武夷山》

教学设计及反思

观音堂小学

王 冬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学写7个生字,读通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夷山“入诗入画”的感觉,感受祖国山水之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式的读,发挥想象,体味武夷山入诗入画的美丽景象。

教学难点:

能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美读课文。

教法和学法:

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课件的演示,采用了创设情境、引领、朗读等方法组织教学;指导学生用观察、想象、朗读、品悟等方法展开自主探究性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去哪里旅游过?畅谈一下你的感受吧!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武夷山吧。

板书课题:美丽的武夷山 (学生书写,讲解字形)

二、初读课文,通过三关 (要去参观武夷山可不容易,路上有三个拦路虎在等着我们,只有顺利的通过这三关,我们才能观赏到美丽的武夷山风景。)

1.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指名领读词语,其他学生跟读。开火车识字。理解“弯曲回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及时评价学生的读书情况。

3.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用一两句话来介绍武夷山。

三、学习课文

1.播放课件,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边听边想:你觉得武夷山的什么最美?

2.学生汇报:山、水,老师板书。

教师过度:武夷山峰峰有溪水环绕,水随山而转,山随水而活。孔子在《论语》中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是说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具有山的平静稳重,而智慧之心的人则具有水的秀丽灵动。咱们同学中,谁都喜欢武夷山景区的“山”呢?看来这些同学都是平静稳重的孩子。好,那么先让我们走进山里去瞧一瞧。

轻声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山有什么特点?

(1)武夷山的山峰造型奇特,山势险峻。(总的介绍山的特点,这句话叫做该段的中心句。)

课件出示: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

(尝试朗读这句话,指导朗读,读出不同的语调。)

同学们,山本身是没有名字的,而人们的想象力特别丰富,就把自己看到的山峰根据他的形状起了各种名字。而且,山峰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形状,这回我们看看老师搜集的这些山峰的图片,也来试试给他们起名字好吗?

(2)课件出示收集到大山的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给山起名字。

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见过这么多形状不同的山,你能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概括?(造型奇特)

你再想想,武夷山的山峰还有可能像什么? 课件出示:三十六峰有的像……

再仿写句子:天上的云,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3)那你能试着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就请你读读这个自然段。

(4)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感觉到武夷山的山真是造型奇特啊!可武夷山的山除了奇特之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 )?最险的就是“大王峰”

(课件出示,理解“险”,并板书。)

4.欣赏完武夷山的山,我们再来欣赏武夷山的水。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在介绍武夷山的水时候,作者介绍了武夷山“水”的什么特点?

(1)学生汇报:a九曲溪。九个弯。b清。c静。

(2)课件出示:水很清,清的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想象透过溪水你还可能看见什

么?)

(3)指导读体会静:

指名读句子,其他人闭眼想。

仿编句子:

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

教室里很静,静得……。

(4)喜欢这溪水的同学,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这段吧。找两组学生读。

5.听到同学们刚才的朗读,我觉得武夷山真美,我准备去武夷山了,你们帮我打算一下,到了武夷山景区之后,我可以怎么游览?

那就是坐竹筏。你怎么知道坐竹筏呢?(在书中找到的)

我可真想知道坐着竹筏游览武夷山,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我都会看到些什么呢?现在,就请你仔细地读一读第四段,借助这段文字,把它变成自己的话,给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一下坐竹筏观赏美景的感受,看谁说的最有感染力。

小组可以合作说。

你说的太好了,仿佛把老师带入了一幅连绵不断的风景画中一样,我太向往那个地方

了。

溪水拍着竹筏,青山徐徐从两边退去,你们会有一种什么感觉? ——入诗入画 谈谈你对“入诗入画”的理解。

6.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

老师总结:山离不开水,水离不开山,山山水水,交相辉映,才让这个地方变得这样美丽,这才是一幅真真正正的山水风景画。

四、拓展延伸

就要告别武夷山了,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同学门说的太好了,武夷山不仅感染了你们,就连来武夷山游览的宋代理学家朱熹都赞叹它“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现代的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也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 当代散文家刘白羽也用“武夷收尽天下美,愿乘长风我再来。”这样美好的诗句来赞美它。

五、总结下课

同学们,像武夷山这样的美景还有许多,神奇的大自然他那宽广无私的胸怀赋予我们如此如诗如画的美景,让我们用心去亲近自然,欣赏自然,感受自然,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吧!

板书设计:

美丽的武夷山

山: 奇 险

水: 清 静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反思:

《美丽的武夷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武夷山的奇山秀水。语句生动,意境优美。第一段主要介绍武夷山的位置和地貌,点出武夷山山水互抱的特点。第二段主要介绍武夷山的山,突出山的“造型奇特”、“山势险峻”。第三段介绍水的特点“清、静”。第四段写游览的方式,可以爬山、可以坐竹筏。四个自然段层次清楚,语言优美,采用比喻和整齐的对句,简洁明丽,适于朗读和积累。

备课时我仔细研究了文本,并用心设计各教学环节,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使用了优美的音乐以及武夷山美丽的图片,并配以自己有感情地范读,将学生带入情景中,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武夷山的特点,激发起学生对武夷山的喜爱之情,调动起他们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读说结合,扎实训练。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就要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所以不管是导入阶段还是学习课文时,我总是见缝插针的抓好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例如我在进行“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句式训练时,我就结合语文天地中给山起名字这道题,让学生先看我课前搜集的武夷山各种造型奇特的山峰图片,想象它们像什么,为他们起名字,再用上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由于进行了整合,学生不仅完成了语文天地的练习,而且还进行了句式训练,一举两得。

三、自主阅读,读中感悟。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始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应以朗读训练为经,语言训练为纬,为此我把朗读作为训练重点,通过有层次的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并适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上,我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读书,把多种读书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各个教学环节,获得独特的感受。我主要采取了老师引领,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方法,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在整堂课中,力求做到:朗读——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课文,以读悟情,以读促思,在读中品味语言之美。如读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加上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来读;学习最后一部分时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象“如果这时你坐着竹筏漂行在九曲溪,你是什么感受”,让学生充分想象和体会后再来朗读句子,学生朗读得就有感情多了。

以上是教学中我个人认为的几点可取之处,当然通过教学反馈回来的不足之处也还有不少:

1.有些时候评价不到位,也不够及时。

2.带着想象来读课文,读得不够透,不够美。

3.课堂上自我感觉还是不够放松,语言的感染力也有所欠缺。看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良好的语言素养和丰富的情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

虽然本课的教学已经结束了,但是如果以后再教这篇课文时,我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以中心问题统领整堂课的教学,力求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读、悟、谈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2.给足学生自读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其准确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高质量的为课文补白。

3.新课程重视可记录的形成性检测,那么在明确了这一课时的目标任务之后,在临下课之前就可以根据所确定的目标设计一些相对的测试题,以检测教学效果,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查缺补漏。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我相信只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环节,反思自己的变化发展,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学生才会终身受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