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纪检监察队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思考 郑国强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纪委监察部
【摘要】本文阐述了企业纪检监察队伍调整与优化的内涵、原则。对纪检监察队伍的结构构成进行了初步设计,对构建纪检监察队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有效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纪检监察队伍结构构成调整优化机制建设
总在十七届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强调指出: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和广大纪检干部按照要求,忠实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形势下,落实总要求,不断加强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廉洁、精简、统一、高效、有力的纪检监察队伍,是做好当前党风廉政建设重要的组织保证。
一、队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涵义队伍结构是指队伍各组成部分之间、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动态关系,它通过人员的配备而形成不同的内在结构,并直接影响和决定整个队伍的素质与形象。加强队伍建设实质上就是队伍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使之逐步趋向合理的过程。
二、纪检监察队伍结构调整与优化应遵循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树立“大纪检”的工作思路,突破原有的工作模式和思维定式,将目光转移到全局的高度。
立足全局抓廉政。同时纪检监察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作目标的共同趋向决定了队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必须树立整体意识,以服务全局工作为中心,围绕中心工作,促进队伍结构的完整与优化。
2.精简性原则。减人增效已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经济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方式。“精兵简政”已是大势所趋。纪检监察队伍必须认清形势,调整思路,机构设置应更加科学,工作程序应尽量简化,人员选配应更加精干,以过硬的个体素质和队伍的整体合力承担起日益艰巨的工作。
3.高效性原则。高效性是以上二者在实践中的体现和展开。它是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统一。在队伍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必须以追求高效为目标,实行高负荷,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挖掘内部潜能,以工作实绩拓展出更大的工作空间,树立良好的整体形象。
三、企业纪检监察队伍结构的初步构想纪检监察队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应立足全局、立足长远,经得起工作实践的考验。为此,纪检考察队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目标应是逐步建立──1.合理的年龄结构。纪检监察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求队伍的年龄结构应形成合理的梯次配备,形成30岁、40、50岁三个年龄段的合理分布,保持年龄的合理衔接。同时,能否选拔和培养年轻干部是衡量一支队伍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应将培育年轻干部群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形成队伍调整与优化的突破口,从而使整个队伍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
2.正确的思想结构。思想结构包括政治修养、精神、气质等要素。
首先,纪检监察队伍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全面、深入、系统地掌握理论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基本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理论修养,才能形成政治的敏感性、信念的坚定性、纪律的严肃性。其次,纪检监察队伍应始终保持一种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纪检监察工作成果凝聚着纪检监察干部的精神劳动,体现着纪检监察干部的精神力量,纪检监察队伍要有一种强烈的敬业精神,有骨气、有正气、有锐气,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完整的知识结构。纪检监察工作经过长期的实践,工作领域不断拓展,知识内容不断增加,己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纪检监察队伍必须顺应形势的需要敢于迎接知识更新的挑战。纪检监察工作的主体在企业这个经济组织里,必须熟悉国家的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及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和运作规律,将纪检监察工作思路与企业管理工作相融合,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较高层面开展工作,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4.科学的能力结构。能力,是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它包括综合分析能力、业务实施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纪检监察队伍整体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工作效果的好坏,是队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点。因此,必须正确分析和评价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水平,科学配备人员,取长补短,使之形成能力互补的队伍结构。
四、建立纪检监察队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有效机制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自行运作的工作机制,并使其长期地、稳定地发挥作用,是促进纪检监察队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有效途径。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应逐步建立和完善──1.选拔机制。建立正确的选拔方式,形成科学的用人机制是纪检监察队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关键环节。要进一步促进干部选拔程序的规范化与客观性,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把工作实绩作为评价干部的依据,把好“入口关”。另外,要切实做到组织手段和群众路线相结合。
做到二者的有机统一,真正选拔那些积极进取、踏实肯干的同志进入纪检监察队伍。
2.培训机制。通过建立培训机制提高纪检监察队伍的整体素质。 是优化纪检监察队伍结构的有效手段。建立培训机制,必须建立长远规划,选择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确定规范的培训程序,制定必要的培训标准,以培训成绩作为上岗的资格。另外,健全完善培训制度,促进干部宏观管理。同时,应注重知识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考核机制。建立考核机制是确定纪检监察队伍结构调整与优化方向的有力依据,通过考核机制,将全面掌握纪检监察队伍结构状况。
科学评价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考核项目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够真实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成果和劳动价值。同时,建立业绩档案。
有的放矢地提出考核意见,使纪检监察干部对自身工作有一个客观认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4.交流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是促进纪检监察队伍“血液循环”,保持整个队伍良好状态的重要措施。干部交流应以一个干部通过选拔、培养、成熟这一周期为时限,制定交流计划,明确交流原则,实现干部的合理流动,使企业纪检监察队伍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以全面的整体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各项工作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349思政建设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