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来源:华佗小知识
文/徐雪高沈贵银翟雪玲 大豆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还是重 要的饲料作物。黑龙江作为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 近年来,在国外得到补贴的低价大豆持续大量进口 的冲击下,面临种植面积连年大幅下滑、种豆农民 收益持续走低、压榨企业经营困难、大豆流通渠道 不畅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在开放条件下保护 和促进我国主产区大豆产业健康发展,已成为一个 关乎产业安全的重要课题。 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大豆产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是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于全国首位。2005~ 2009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占全国的 40%左右,其中2008年种植面积最高达到6055万亩 (约占全国的44.2%),当年产量达到620.5万吨(占 全国的39.9%),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二是绿色和非转基因的品质优势无可替代。黑 龙江大豆全部为非转基因产品,大豆籽粒中蛋白质 含量高,氨基酸平衡优于其他植物蛋白,非常适宜 加工食用豆制品。除营养物质极为丰富外,还含有 大豆黄酮类化合物和植物雌激素等活性物质,医疗 保健价值也很高。 三是优良品种培育及推广普及率位于全国前 列。黑龙江省先后培育推广了一大批优良品种,目 前主推大豆品种32个,其中脂肪含量21%以上的品 种23个,最高脂肪含量达23.94%;蛋白含量在45% 以上的大豆品种9个,最高蛋白含量为46.4%。 四是栽培技术较为成熟。目前,黑龙江省探索 出了大豆密植栽培技术模式、“垄三”栽培技术模 式、在干旱区实施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模式等,大 大提高了大豆整体生产水平。省内大豆生产基本实 现了机械化,现代技术和手段在大豆生产中大面积 产业透视 豳 推广和应用。 五是加工企业发展迅速,产业链比较完善。 2010年,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114家,其中销售 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2家,总的加工能力约1900万 吨,实际加工1000万吨。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其中 油脂加工企业有78家,蛋白企业8家,豆制品企业 28家。 二 大豆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黑龙江大豆生产、加工整体水平有所提 升,但是随着国外大豆的大量进口,挤占了极大部 分国内需求,并打压国内价格,再加上外资整体控 制产业链,使得大豆生产、经营与加工面临一系列 问题。 (一)比较效益较低,种植面积不断下降 目前,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已连续3年下降, 特别是2011年大豆种植面积比上年下降约1500万亩, 比上年降幅约达22%,同时,黑龙江单产也长期徘 徊。从农户和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比较效益较低,农民减少种植面积。2004 ~2009年间,大豆平均每亩净利润为95元,远低于 玉米的135.5元;大豆每亩成本利润率为31.45%, 低于玉米的38.06%。由于大豆比较效益较低,部分 大豆种植户改种了玉米和水稻,2011年黑龙江省大 豆种植面积约减少1500万亩。 表1:黑龙江省大豆与玉米每亩收益比较 年份 大豆净利润 ; 玉米净利润 大豆成本利润率 玉米成本利润率 (元/亩)  l(元/亩) (%) (%) 2004 87 82  j84 68 35 41 30 6l 2005 72 86 I 101.1 8 26 9l 32 06 2006 47 68  l1 85 8O l8 01 57.55 2007 122 92 I 112 68 42 92 32 63 2008 153 63  I179 40 43 36 42 95 2009 85 O6  fl49 02 22】O 32 54 平均 95 1 35 5 31 45 38 06 资料来源:2005~2010年历年农产品成本收益年鉴 2刚2 2 中国农譬 49 二是大豆重迎茬问题突出,影响大豆产量。由 于大豆净利润较低,农民大豆种植采用粗放管理, 大豆不能正常轮作。据黑龙江省农委调查统计,全 省大豆产区重迎茬面积已占大豆播种面积的60~ 70%,特别是齐齐哈尔北部、黑河等地区,重迎茬 面积达80%,个别县近90%。 三是设计缺陷,地方有减种冲动。为 调动地方抓粮的积极性,2005年,我国出台了 产粮大县奖励。2010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 约210亿元,奖励县数达到1000多个,平均每个县 奖励约210万元。由于产粮大县奖励是按粮食 商品量、产量、播种面积进行评定的,并没有规定 粮食的品种,因此,黑龙江省内部分县为得到产粮 大县的奖励资金,积极推动大豆改种玉米。以玉米 850斤/亩、大豆250斤/亩计算,在不改变任何其他 因素的基础上,地方一亩地粮食产量就能提高 600斤。 (二)加工企业经营困难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大豆加工企业经营遇到诸 多困难。 一是各种能源、运输及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 企业成本大幅增加。与2009年相比,大豆加工企 业生产消耗的主要的原料大幅上涨,如能源电、煤 价格上涨15%,溶剂油价格上涨25%,劳动力成本 上涨25%。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2011年吨豆初加 工成本比2009年增长12.08%,产油精炼成本增长 17.13%,产油包装成本增长12.03%,产品运输费用 增长21.12%,总成本增长14.83%(见表2)。 表2:2009~201 1年大豆压榨企业生产成本变化表 吨豆加工项目 2 009年 2叭0牟 2 O11年 比2 009年增加颧 比2 009年增长(%) 1吨豆初加!成 本(元】 2吨豆产油精炼 成丰(元) 21 21 3吨豆产油包装 l 3 9 3 成本(元】 吨豆加I成丰合 24 7 82 25 9 2 0 2 78 61 30 7 9 1 2 42 计(元) 4吨豆产品运输 104 34 l1 4 88 21 1 2 费同(元) 吨豆加工及逗输 成卒台1T(无) 注:数据由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吨豆加 工成本是指全产包装油成本,2O1 1年数据为企业第一季度的 生产成本数据。 二是区位劣势增加企业成本。黑龙江大豆加工 5O:中困农垦 201 2 2 企业处于内地不靠海,企业用豆不能随用随买,须 一次性储备,增加了企业收购资金成本。省内大豆 加工企业收储环节成本高,约达到8O元/吨,而沿 海加工企业,从港口货轮到车间的费用仅为30元/ 吨。黑龙江省大豆企业生产的产品及其制品向销区 运输成本高,从黑龙江省到大连的费用约为100元/ 吨,到山海关为130元/吨,而关外企业则不发生此 笔费用。 三是食用油价格,进一步增加企业经营压 力。为了稳定物价,国家约谈了大型油脂加 工企业,要求从2010年1O月份到2011年8月份食用 油不要提价。在原材料、人员工资等成本大幄上涨 的情况下,企业难以承受。 四是贷款利润上升,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自 2010年10月份以来,国家已五次上调银行贷款利 率,按照目前国内大豆加工企业融资45亿元的融资 规模计算,由于利率上涨增加资金成本支出近4200 万元。 (三)大豆流通不畅问题突出 黑龙江大豆生产季节性明显,于10月秋粮收 获后开始上市,每年年底到春节期间是售粮的高峰 期。而此时往往是运输旺季,煤炭、木材等资源集 中外运,加上元旦、春节的春运压力,大豆外运难 的问题就更加突出。铁路交易成本高,一车皮的交 易费用需要5000元。尽管有些大豆流通企业也会选 择公路和水路运输,但由于公路运输费用较铁路高 出许多,而水运又有时间较长、程序繁杂、商品损 耗较大等缺陷,选择这两种运输方式的企业非常少。 jtLJ,[,,近来年,黑龙江省出台一系列车辆超限超载 治理的,公路运输出现超载,直接问责发货单 位,非常严厉。目前黑龙江省铁路车皮只能满 足1/3,铁路运输供需矛盾突出。 三、主要建议 为了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稳住大豆播种 面积,稳步提高大豆产量,应按照提升产业链整体 水平的发展思路,加强生产、加工、流通三大产业 链环节的建设。 (一)加大良种良法的研发推广力度,努力提 高大豆产量 大豆产量的提高离不开良种和良法的应用。 一是加大新品良种的研发和推广。要加大大豆 工能力向优势企业集中的原则,促进大豆加工生产 要素的流动和集中,优化加工企业布局。积极发展 大豆精深加工,重点发展大豆浓缩蛋白、组织蛋白 良种繁育的科研投入,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加强农 资打假力度,提高统一供种率、良种覆盖率和品种 优质率。 二是建立起以大豆为核心的合理的“三三”轮 等功能性蛋白,大力开发市场容量大的大豆粉、豆 浆、豆腐等传统大豆食品,提高大豆磷脂、维生素 E等产品的规模化水平,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比重。 作制度。通过轮作,使多年种植大豆释放的毒素物 质含量逐年降低,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变,减轻大 豆主产区孢囊线虫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 据专家测算,通过玉豆、玉麦豆轮作的地块,大豆 脂肪含量提高2.1%,大豆病粒率、虫食率明显降 低。同时,大豆根瘤菌能有效减少玉米、小麦等作 物氮肥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大力推进以“垄三”栽培技术为重点的大 豆栽培模式。“垄三”栽培技术就是在垄作的基础 上,以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 综合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垄三”栽培技术可以达 到亩产300斤以上,条件好的可以达到亩产400斤以 上。在推广应用好大豆“垄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其它栽培模式。 四是加大农机深松作业补贴力度。黑龙江一些 大豆主产区连年使用小四轮整地,致使耕层变浅, 犁底层加厚,土壤涵养水分能力低,抗旱涝能力差。 建议加大农机深松作业补贴力度,提高抗灾能力。 (二)探索开展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制度试点, 保护农民大豆种植收益 我国对农民大豆种植收益保护的主要措施是临 时收储。临时收储在稳定大豆价格、防止 “豆贱伤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临时存储政 策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容易导致市场价格的扭曲 和失真,临时存储大豆顺价销售难,增加财政 负担等问题。从国际上看,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保护 豆农收益时普遍采用大豆目标价格。大豆目标 价格是国家或某一地区综合一定时期内种豆成本实 际增长和种豆农民合理收益等因素制定的一种 性参考价格。如果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按两者 的价差核定补贴额,由直接补贴给农民;如市 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启动。建议参考发达国 家开展目标价格补贴的做法,探索我国大豆目标价 格补贴试点,保护农民合理种植收益。 (三)提高大豆精深加工水平,增强企业市场 竞争力 按照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集聚,资源要素和加 选聘和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节本降耗,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国家要加 大对企业的贷款力度,减轻企业在大豆收购旺季的 资金压力。 (四)疏浚流通渠道,解决大豆运输瓶颈 加强铁路、公路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省 内重点粮食产区与省外销区的大豆物流主干通道网 络。 络节点要重点以铁路沿线仓储设施较好、接 卸能力较强、中转数量大的国有粮库为主,适当选 择部分大豆主产县中交通比较便利的非沿线国有粮 库为配套。选择一批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外运 量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粮食企业进行重点支持, 加快扩建仓容和增加配套设施设备。积极探索在黑 龙江省增设大豆交割库,减轻铁路运输压力,降低 大豆加工企业经营成本。园 (作者单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蔡基松) 食 豆产 泰 系 龃 令瓿 日贰 国蒙食 豆产韭技朱体系莒薜错哮蒙 - -程须珍硪宄员往淑北箍式汉蕾年会上通报i 201 年食 盈产业枝朱体系锦逸电弛个适宜不 生 态区域茌 献作献葭下精ji氩蝻广迄、 多执、专 食 豆钒良品特 培育岳 l l餐、定颓品种 || 个 磺宄巢最拇撼纯专理 阃 套种 蔽导 捧、 稻茬 献等迄盈不R耕 葭的蒿产。。甍效配套 栽培枝朱10套 经扭畏各 奄山≤ 合髓、|南阳、。j  童茨 或都 毕 等 关试睑递{i=充.,比传统精 {i盏粳式遵产、Q%互充 梗蒿食 豆产量水平捷_ 侠弋技朱铼谭。  -|| 20i2 2 中国农垦 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