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研究性学习
研究课题名称: 设计者姓名 所教年级 孙晓鹿 四年级 民间剪纸 所在学校 研究学科 卧龙明德小学 美术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剪纸艺术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经历漫长岁月,传统的民间剪纸历千年生息到今天的事实本身就说明了这一份文化遗产的珍贵。但这朵民间艺术之花正面临失传的危险。其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生活方式和习俗逐步改变,剪纸赖以生存的空间已动摇和改变,而适合的空间存在形式又尚未完全形成。比如:昔日剪纸(窗花)依附的木格纸窗已逐渐消失,这无疑对剪纸(窗花)的延续形成威胁。其二,剪纸多少年来一直作为农家妇女自娱自乐的形式,多为母传女,长带幼代代相传。但由于多种原因,剪纸(窗花)却得不到人们应有的重视,以至于发展到从事剪纸的作者一般只局限在老一代农村妇女,出现了剪纸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针对上述问题,怎样才能使剪纸后继有人?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开展艺术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发展孩子个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我校把艺术教育的重点放在剪纸教育上,原因有三:其一、学校有深厚的美术积淀,又有剪纸特长老师,这为开展剪纸教学提供了技术条件;其二、剪纸教学工具简单,材料省、投入少,这为开展剪纸教学解决了经费问题;其三、学校有完善多媒体设施和信息网络平台,这为开展剪纸教学搭建了更广阔的空间。然而,要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得以继承和发扬,就必须从小抓起,就必须靠教育这一全世界公认的最重要的传承。剪纸是植根于民间的艺术,对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民族精神教育和独特的人文色彩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3、课题介绍 我校从2010年就开展了剪纸兴趣小组活动,以“传薪、创新、耐心、细心”作为特色目标,扎实有效地开展剪纸活动。 民间剪纸教育对象是本校学生,确立四维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技能、亲感、思维创新目标。剪纸课分为三块重点,一是传承经典剪纸,二是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三是剪纸创作活动。这三块是互相联系的,继承是创作的基础,创作是活动的目的。以活动为依托来输出剪纸成果。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技巧,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形成良好品质。 3、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中华文明的信念和历史责任感。 4、吸取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传承剪纸的优秀传统,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进行创新活动。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资料(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阅、调查访问等),并能对各种民间剪纸进行筛选、整理、分析。 2、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能总结民间剪纸的欣赏、制作与创造方法。 3、经历小组合作学习,初步学会如何与人交际、与人协作。 4、在欣赏与评述中,体会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 5、在尝试与变化中,大胆创作剪纸纹样。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1、体验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 2、探讨与传承民间剪纸的兴趣。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学生是四年级的学生; 2、学生已经有简单的剪纸基础知识;曾经上过剪纸课。 3、学生的绘画造型基础比较好; 4、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和同学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达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 5、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6、学生对民间剪纸的认识不深。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了解中国剪纸的历史以及剪纸发展现状,学习中国民间剪纸基本方法和式样,并学会创作;学习中国剪纸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会用剪纸独特的艺术来表现生活,表达情感,进行美的创作。 1、我国民间剪纸的历史。对民间剪纸艺术和民俗文化的基本认识。 2、民间剪纸的种类、流派。 3、民间剪纸的装饰效果和实用价值。 4、我国民间剪纸的现状。 5、民间剪纸的传统操作流程。 6、民间剪纸的创作。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1、 把成果制作成PPT,也可以是一些照片、手抄报、调查报告等。 2、 把成果制成展板在校内展示。 3、 开展剪纸作品展。 4、 将研究成果上传到本校校园网。 六、资源准备 1、网络上一些民间剪纸图片,信息。 2、有关剪纸的书籍,音像制品。 3、学校图书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 4、剪纸必备工具:纸张,剪刀,刻刀,蜡盘。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学生活动 1 接触、讨论问题。 教师活动 1呈现前民间剪纸的照起止时间 1课时 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2 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 3 学习了解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方法、要求。 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就问题谈感受,提问题。 3利用演示文稿介绍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与方法。 4课时 提出和选择课题 1讨论要比较全面地了解民间剪纸,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调查呢? 2经过师生共同讨论,以学生最急于了解或1 组织学生讨论。 最感兴趣的方面,确定2 与学生一起筛选课研究主题,比如:(1)、题,确定研究的课题。 民间剪纸的故事。 (2)、民间剪纸的剪折、镂刻方法。 (3)、民间剪纸美化生活的作用。 第成立课题组 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1.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确定自己的选题,并根据选题形成小组。 2.各小组成立后,选定组长,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1在学生自愿成组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安排到工作。 2制订合作学习规则(或者合作学习评价量规)提供给学生。 3.根据自己的选题,进行小组分工,小组内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分工可以为收集资料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小队、创作制作队等。 工。 1设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提供指引。 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制作调查表,预定成果等。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2设计“调查记录表”为学生调查记录提供指引。 3设计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剪纸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2、举行课题组成员的剪纸比赛。 3、做好阶段调研工作。 4、开展课题组成员的1、在课题组的发动和指导下,动员师生全员参与剪纸实践活动,展开各种形式的实践研究,收集有关课题的教育案例和论文,编印成册。 2、制定本学期课题组一学期 剪纸研讨课。 5、举行班级剪纸比赛继续完成班级剪纸比赛,开展课题组成员的剪纸研讨课。 6、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墙面、楼道、教室、窗户„„布置上学生的剪纸作品,发挥校园隐性环境课程的教育作用。 7、利用小广播等现代媒体进行定期宣传,校园广播站开辟了一个小板块,介绍剪纸的知识、方法,使学生对剪纸由陌生到熟悉,激发探究欲望,营造积极的校园剪纸艺术氛围。 8、参观市级剪纸展览,共同收集剪纸资料。 工作计划。 3、召开课题组、班主任会议,明确学期工作目标,制定研讨课日期及落实具体的研究任务。 4、开展专题研究,形成班级特色。各班在班主任和剪纸教师的共同教学指导下,确立一项剪纸课题,制定拓展型剪纸计划,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5、进行教师剪纸技艺的培训。 6、定期聘请有关的专业人士来我校举办讲座,共同探讨拓展型课程的价值和意义,教师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强调对课程的系统思考。 7、完成剪纸课堂教学的反思撰写工作,交流教学、研究情况。 8、对一学期来的研究工作进行认真总结。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开展学校有关课题内容的研讨展示活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剪纸》教材内容,并根据实施的情况进行资料整理作定量定性分析,进一步修订完善课题方案,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研究验收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