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服装设计思维的辩证运用

服装设计思维的辩证运用

来源:华佗小知识
服装设计思维的辩证运用

作者:肖柳庆

来源:《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1年第2期

肖柳庆1,2

(1.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5; 2.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91)

【摘要】 设计思维在服装设计阶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创新与保守、感性与理性、加法与减法思维为切入点,对如何辩证运用和把握设计思维进行探讨,力图使服装设计产品获得成功。

【关键词】 服装设计;设计思维;辩证运用

中图分类号: TS941.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101(2011)02-0029-02

服装设计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科技环境中,依据人们的审美和物质需求,运用特定的思维形式、审美原理和设计方法,首先以绘画形式表现设计构思,然后选择相应的素材,通过裁剪和缝纫等制作手段,使其设计实物化。服装设计构思是设计师运用设计思维对服装全方位的思考和酝酿,是具体实施设计方案的开始。由此可见,“思路决定出路”——设计思维在服装设计阶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运用和把握设计思维,是服装设计产品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现就以创新与保守、感性与理性、加法与减法思维为切入点,对辩证运用和把握设计思维进行探讨。

1创新思维与保守思维

创新是指一种基于文化底蕴的智能拓展,它提倡打破常规的思考,以破旧立新的毁灭与创造方式,背叛与挑战传统,超越自我、创造未来。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约束,寻求对问题全新的、独特的解答方法的思维。同志指出:“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服装设计师摒弃一些古板的设计上的条条框框,运用创新思维,从不同方向、不同点面、多角度地进行思考,张扬个性,会获得新奇的突破。服装界最为成功的创新案例可能要数设计大师克里斯汀·迪奥的创作。1947年,法国人克里斯汀·迪奥设计的“New Look”时装系列震惊了全世界。这种“新风貌”服装与战时呆板的服装风格截然不同,去掉了垫肩的圆肩更显柔美,丰满的胸部、纤细的腰肢,长及小腿的裙子蓬起,“新风貌”不但彻底改变了当时的服饰风貌,而且还带动了经济复苏,让迪奥一举成名。20世纪50年代,他的创新层出不穷:O型、A型、Y型、H型、郁金香型、箭型……这些接二连三的独创,使迪奥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著名设计大师。再如,一般鞋子是在鞋面开口、系带的,一位设计师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大胆的在鞋子的后跟设计开口、系带,这样的设计既没有影响穿着使用,又使款式细节耳目一新,受到了许多年轻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但是,如果服装设计一味追求创新,甚至“独特”到脱离人体和服装本身,而不去考虑设计的产品如果投放市场,是否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是否卖得出去并且好卖,是否符合人们生活的需求,那么结果会怎样?比如:某个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设计的“时尚奥运”系列,采用大面积的金银光泽色、超大的披风和极紧的三角裤款式,导致眼花缭乱、“不堪入目”。这个缺乏市场依据、脱离生活需求的“创新”设计,因为过于离奇怪异而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和服装企业的采纳,正如孔子所曰:“过犹不及”。

保守是指维持旧状态,不求改变或改进。保守思维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哪种更坏的情况可以避免,倾向于找到一个基本的底线,它并不意味着固执与错误。采用保守思维进行服装设计,设计方案也许不是最出色的,但往往是可行的,而且不会比以前的要差。保守思维的服装设计并不等于白衬衣加黑裤子,不等于没有精彩的亮点,不等于不能取得成功。设计师马可的时装品牌“例外”,采用简洁流畅的线条、中性的颜色,表现刚柔相济的女性美,占有目标市场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马可认为:“如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现实市场和消费者需要的东西,那就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例外’和理想的东西是有区别的。理想的东西是纯艺术的,它会脱离实际穿着功能……”

事实证明,“物极必反”,不是越创新的产品就越可以取得成功的,而保守也不表明一定失败。应该恰当地运用创新思维和保守思维,准确把握、拿捏创新与保守的“度”进行服装设计,才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2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感性是指感官知觉,尤指内容或方向倾向美学、情感方面。感性思维是头脑对客观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想象认识,它是模糊的、朦胧的、不定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服装的设计阶段,摆脱各种因素的制约,暂时不去考虑现实中能否实现,感性思维天马行空般自由地漫游奔放。例如,选取自然界的某种植物的叶子为创作原型,通过观察和想象,展开别具风情的女性晚礼服的设计:晚礼服的造型犹如叶子流畅的外形,礼服的颜色是渐变的,叶脉是面料的暗花纹,而叶片上那滴晶莹透亮的晨露就是……“胡思乱想”,设计达到平时无法企及的广博空间。

与感性相对的是理性,理性是指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的原则来考虑问题,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理性思维在感性思维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反映了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服装设计产品的完成要以各种科学技术为前提,它离不开服装材料、制作设备及工具、裁剪和缝纫等制作技术。比如,前文提到的以植物叶子为原型的礼服创作,服装设计师最终必须回归理性,从众多的感性思维设计稿当中,选取能够制作并且企业及消费者易于接受的,进行样衣的制作。在样衣的制作过程中,还得理性地掌控成本、礼服的放松量、省道和分割线、布料的缩水率、里料辅料的配置,甚至拉链的安放位置等等。

假如服装设计师感性思维过于强烈,而缺乏理性的思考,设计的服装产品必定会出现问题,严重的可能都穿不了。一家服饰公司给某酒店设计制作女服务员制服——中式旗袍,设计师比较注重表现女性优美动人的身体曲线,把旗袍的腰身收得紧、摆衩开得高了。当酒店的女服务员穿上旗袍时,普遍感觉到不方便活动、工作,甚至连抬腿走路都小心翼翼,生怕挨“曝光”。对此,酒店要求这家服饰公司给予相应的赔偿。这便是设计没有理性地考虑穿着者的身份、穿着的场合,没有理性地进行服装结构设计的典型案例。

实践证明,服装设计需要感性思维,但也需要理性思维,两者缺一不可。感性开始,理性结束,在恰当的时候恰当地运用感性和理性思维,使设计“恰到好处”,才能够将服装设计产品完美地完成,推向市场赚取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

3加法思维与减法思维

加法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成一个数的计算方法。加法思维就是通过加法求和的方式来求解答案的一种思维。加法思维表现在服装设计上,是层层叠加、反复使用众多设计元素,增

添让人目不暇接的视点,极尽华丽繁复之能事。“洛可可”是一种华丽精美、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它的倡导者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蓬帕杜夫人,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继承和发扬了蓬帕杜夫人的“洛可可”服饰风格。在影片《绝代艳后》里,服装设计师根据这一历史把豪华通过层次累加起来,做足了加法:假发堆起来的高耸发型、羽毛和假花装饰的帽子、多层的裙子和袖子、打褶的花边、繁复的缀饰及印花面料纷纷呈现在观众眼前。因该片成功地描绘了“洛可可”服饰艺术的繁复世界,荣获了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服装设计奖。

一些刚刚涉足设计领域的年轻服装设计师,往往以为越多等于越好,好上加好等于更好,将所有美好的设计元素放置在一套或一个系列的服装上。例如:某年轻的服装设计助理设计了一个童装系列,粉红色碎花面料,领口、袖口镶着花边,衣身下摆处装饰着嫩绿色的立体卡通动物图案。其设计思想是既然是童装,为了突出儿童的活泼可爱,花布、花边、对比色、卡通图案等元素都可以通通地用上去。最终这个设计搞得花里胡哨、画蛇添足,没有被童装生产企业采纳。

减法是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一种运算方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减不等于简单,减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著名设计师皮尔·巴尔曼说:“一件真正的高级服装,不会在作品中添加任何附加物,即使是一条不必要的线条,也要完全舍弃。”下决心抛掉那些不必要的繁复,对初级者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删枝减叶,保留主干”——从繁复到简洁,只有强者才能做到。用减法思维比用加法思维来做设计更难、更经典、更具有意义。法国设计师可可·夏奈尔深信“简单”是让美好质感呈现的最佳方式,她倡导的“简单”概念,了当时的流行时尚,在20世纪时尚界掀起了变革。开始,夏奈尔推出了一种简洁大方而又不失优雅的帽子,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还有新款针织羊毛运动衫,造型简洁、款式合体,也立刻引起了轰动。20世纪40年代,她将“五花大绑”的女装用减法让繁复归零,成为经久不衰的最具典范的现代女服。夏奈尔完全改变了女性的着装观念,被后人称为“法国时装之母”。

用加法思维,能够越加越多;用减法思维,可以越减越少。服装设计需要加法思维,但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减法思维。大多数的设计师已经具有一定的“加法智慧”,如果能在减法上勤加,做到加减相济、融会贯通,就可以“更上一层楼”了。

4结 语

设计是该图谋“创新”还是该考虑“保守”?是该发挥“感性”还是该回归“理性”?是该做足“加法”还是该应用“减法”?从成功者的事实、经验和失败者的教训当中可以看出,在人的设计思维过程里,假如把某种思维方法孤立起来,其思维及行动都会变得狭隘并且受到阻挡,导致设计产品产生缺陷甚至失败。因此,我们的服装设计思维需要“辩证施治”,既要图谋“创新”也要考虑“保守”,既要发挥“感性”也要回归“理性”,既要做做 “加法”也要用用 “减法”……恰当地运用和把握设计思维,使它们既各有特点又高度协调,既相互对立又高度统一,相互平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服装设计产品就必定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张大松.科学思维的艺术:科学思维方导论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刘元风.服装设计教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3] 刘晓刚,王俊,顾雯.流程·决策·应变:服装设计方[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4] 廖军.视觉艺术思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